第170章李晔纳妃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25      字数:2159
  现在就是剩下最后一个议题了,那就是此战的战利!

  这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李茂贞、王行瑜,还是李思孝韩建,尤其是韩建,素有南成北韩的说法,都聚拢了大量的财富。

  而禁卫军作为李晔一手打造的军队,虽然没有完全摒弃战场缴获归己,但除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物件,绝大部分都会被统一收集,然后由军需后勤统一处置。

  大家谁都没有任何异议。第一,李晔已经给禁卫军解决了后顾之忧,大家根本不需要通过这些积攒钱财。

  第二,李晔强大的政治建设,纳言司马的存在,让大家始终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就是中兴大唐。

  第三,不管李晔如何淡化自己,强化国家的观念,在这支军队里,对李晔的忠臣,已经超越了一切。

  这一切综合起来,就造就了这支超出时代的强军。

  所以,每次禁卫军出征,不管是剿匪,还是征伐,所有收益都会统一收缴,统一处置。

  这次也不例外,如果换成其他军队,一般大家都是约定俗成的,上交一半,剩下的就是将士平分。

  而禁卫军的缴获,除了安抚阵亡、伤残将士,剩余的都会纳入国库。

  这次禁卫军,攻占凤翔等地,收获颇丰。据崔湛统计,光金银铜折算下来,就有不下百万银币,相当于百万贯之巨。

  这些钱粮如何处置,就成了现在朝廷继续讨论的。

  因为现在长安变法处处都需要用钱,如果这笔钱能及时纳入国库,势必会大大减轻朝廷的压力。

  “剩下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除了抚恤伤亡将士的抚恤金,其余全都纳入国库。”

  李晔此话一出,不论是统领内阁的孔纬,还是分管户部的崔湛,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李晔发话,这事就能尽快促成。

  “还有其他的事吗?”李晔问道。

  “陛下,现在变法已经在长安等地推行无误,只是,鉴于目前形势,我们是否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变法?”崔湛说道。

  “嗯,朕再斟酌一下,如果没什么大碍,那长安等地的二次变法,就定于今年腊月开始。”

  变法,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分步走,循序渐进,不然肯定难以成功。

  这次情况更为特殊,李晔在宣布变法之时,整个大唐几乎没人认为他是认真的,就当是哄着李晔在那玩一样。

  不过,让他们意外的是,李晔的变法不但成功了,还迅速开始辐射周边,这完全可以说李晔的第一步变法是成功的。

  李晔昨天才刚刚回来,加上李蘅的出生,他一直没有仔细研究羽卫搜集的信息,所以,他需要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推行变法的第二阶段。

  见没什么事,大家就纷纷起身,回自己的值房办公去了。

  李晔则是跟着孔纬进了他的值房。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孔纬有些纳闷,目前应该没有什么事需要李晔亲自找他了。

  “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个小事,想请孔相帮忙参详一下。”李晔难得地有些扭捏。

  别看他在何皇后面前显得一脸大气凛然,真让他自己说这事,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此时最佳的人选,也只有孔纬合适了。

  “陛下但有吩咐,老臣定当竭尽所能。”孔纬有些纳闷,李晔想来杀伐果断,怎么今天看着怪怪的,好像很不好意思似的。

  “这个,那个,”李晔在那纠结了半天,不知道从哪说起。

  看到一旁的孔纬也跟着着急,他还有一大堆公务要处理,李晔在这扭捏半天,除了这个那个,什么都没说,很耽误时间的。

  “陛下。”孔纬推着长音催促道。

  “哎!”李晔下定决心,“是这样,清河崔氏现任家主,崔尚派人送来书信,要将他的长孙女崔文媛嫁给朕。”

  “真的?陛下如何打算?”孔纬一惊。

  “当然是真的,这事朕已口头应允了,只是还没来得及跟孔相商议。”

  “好啊。”孔纬听完,激动地拍案而起。

  李晔被吓的一机灵,一脸幽怨地看着面前激动的孔纬,好像是自己要纳妃吧,孔老头激动什么。

  “陛下,这简直太好了。此事一成,不仅朝廷能和那些门阀建立起关系,更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再者,陛下现在后宫确实有些寒酸了,不符合陛下的身份,陛下多纳些妃子,也好给皇家开枝散叶。”

  这事确实值得孔纬激动,一旦李晔和崔文媛婚事成功,那就意味着,清河崔氏彻底被绑在了朝廷的战车之上了。

  虽说现在的那些大家族,已经不可能与以前同日而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他们现在也更加好控制,不用担心成为为傀儡,因此孔纬对此事,相当赞成

  “陛下,那何时迎纳新妃啊!对了,崔文媛是不是之前代表崔家,在长安的那个姑娘啊?”

  “是。”看着比自己这个当事人还激动的孔纬,李晔也是一阵阵无语。

  “好。那姑娘微臣接触过,是个干练的好姑娘。”

  李晔一脸黑线。

  “那微臣这就安排纳妃事宜。”

  “你等会儿。”李晔赶紧喊住激动地孔纬。

  “这事还只是朕答应下来了,不是还有订婚一些琐事吗?”李晔不解地问道。

  “陛下,今时不同往日,您要纳娶崔氏女为妃,那是他们的荣幸,一纸诏书即可,不需要那些繁文缛节。”

  李晔看着孔纬,“你是儒学正统传人,你说的啊,到时候有什么问题,朕就找你。”

  “没问题,这事陛下就交给微臣,定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说着,可就急匆匆地走了,根本不给李晔说话的机会。

  “这事,是我想复杂了?还是孔纬比朕还浮躁?”李晔回到后宫,跟何皇后说着此事。

  “臣妾想也,应该是臣妾想多了,毕竟臣妾只是小户民女,对朝廷的这些典制不慎了解。”何皇后觉得应该是李晔和她想多了。

  “算了,既然他大包大揽了,咱们在这等消息就好了。好女儿,父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