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夺城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24      字数:2410
  原本还有些踌躇的韩建,很快就接到李茂庄的消息,李茂庄说,现在西线战事不利,李茂贞恐怕很难支撑下去,他作为李茂贞的族弟,现在提兵策应一番。

  至于其他人,还是按兵不动的好,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韩建马上意识到,现在长安西线出现变化了。

  李茂庄没有并没有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同时出兵,而是独自出兵,加上李茂庄的信,难道说李茂贞打败了李晔?

  如果真如李茂庄所说,李茂贞难以支撑,他同州那点人马能策应?还是说,李茂贞已经在向长安进军了,怕自己这些人去了分一杯羹?

  韩建还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的时候,李思孝则是坐不住了,他收到李茂庄来信的第一反应就是,李茂贞赢了,怕自己分好处。

  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兵。此时他也刚刚赶回鄜坊,根本来不及着急军队,就直接带着坊州的两万人马,之本同官杀去。

  此时华州城外,河阳的大军还没有赶来,张全义本就对出兵不感兴趣,只是碍于崔氏的面子,不得不象征性地出兵应付一下。

  韩建见状,狠下决心,既然李茂庄和李思孝都出兵了,那自己也不能等下去了,于是点齐人马,直奔渭南而去。

  此时的渭南,彭凡正在想李晔汇报着近期的变化。

  “朕知道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都是末将该做的。陛下,这次几路藩镇,分头进犯,末将自问可以守住渭南,陛下不必以身犯险。”

  “瞎说什么呢,朕不是来跟你抢功劳的。再说,不能总在朕的地盘打啊,这样,就算朕的变法如何成功,也禁不住这些人天天来闹事,这次朕要把战火烧到他们的地盘去。”

  “再说,现在的长安西边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东边才是问题的关键。只想着守住,用得着你来,朕随便派个旅帅就解决了。”

  李晔其实和李茂贞几乎同时离开的岐山,在安排好岐山的事务之后,李晔则是甩开大队人马,只带三千骑兵,星夜兼程,直奔渭南。

  李晔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占据潼关,给长安一个彻底安全的发展环境。

  不然隔三差五地征伐,对长安的稳定和发展,很不利。

  “末将”彭凡刚准备开口请罪,李晔就打断了他。

  “行了,什么时候跟那些文臣学的动不动有罪了,真要觉得有罪,赶紧辞官让位才是真的。

  这次朕只带了三千骑兵来,其他的还在凤翔,所以你要支援一些人手给朕。”

  “陛下,禁卫军都是陛下的,末将愧不敢当。”

  “行了,朕给你留下三千人,能不能守住渭南三天时间!”

  “末将遵旨。”

  “嗯。”李晔点点头,对彭凡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

  彭凡没有问同州和坊州怎么办,或许是猜到了什么,但他还是尽职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不多问,不多言。

  李晔这次来渭南,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要在渭南抽调兵马,而是看看彭凡,能不能胜任。如果是兵马不足,他完全可以在凤翔带足了。

  李晔见状,也不多说什么,跟彭凡说了几句之后。就起身离开了。

  只是,大厅里看着李晔离去身影的彭凡,有些迷离。

  “陛下,果然天之骄子!”

  自己等人还在考虑渭南之威的时候,李晔已经开始布局其他,而且一切都在稳步推进。

  作为一个流民营出身的人,他知道当初的李晔何其狼狈,简直就是加强版的流民。但是短短的两年时间,现在已经完成变法,屡败强敌。

  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现在长安,肯定还是各怀心思,但起码在李晔的带领下,大家能够一心一意地变法,图强。

  人们都说李晔运气好,得到了诸多才俊的支持,但谁又能看到李晔辛辛苦苦地付出呢。

  身为一国皇帝,数次亲征,莅临险地,亲冒箭矢,这些能说是运气?

  李晔不知道彭凡心中的这些想法,知道的话,肯定会爆头痛哭,他真不想干这些,他就想混吃等死,如果能选,他肯定选在盛唐之时,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

  但谁叫他命不好呢。

  李晔命李存孝,在校场点齐人马,趁着夜色离开渭南。

  为了保证隐秘,李晔带人先向北,然后折返向着潼关进发。最大限度地躲开华州方向。

  加上李晔这次带的人并不多,又都是骑兵,所以很快就自华州以北,直插潼关而去。

  韩建因为现在和周边藩镇关系相对融洽,又是自己主动出兵长安,故此防守上难免有些松懈,这就给了李晔偷袭的可乘之机。

  李晔率领七千禁卫军,感到潼关之时,正是造成,此时潼关城门刚刚打开,稀疏的人流,往来于城门。

  战事皱起,虽然不至于波及潼关,但大家还是秉承着能少出门就少出门的原则,所以此时的潼关守军,也很清闲,只留下几人象征性地把守城门。

  其余的全都躲进城门,休息去了。

  “你带一百人,夺下城门。”李晔对着身边的李存孝说道。

  “遵旨。”李存孝嗜血地舔了舔嘴唇。

  “啪!下次别在朕面前弄出这么恶心的表情。”李晔对于李存孝这种表情很不满意。

  “哦。”李存孝则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乖乖滴下去准备了。

  李存孝等人脱掉军装,穿上寻常百姓的衣服,分成几批,开始向着潼关走去。

  而潼关的守军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毕竟作为关中与外界的第一关卡,所以对车队什么的并不是特别在意。

  反而有些期待,车队代表着他们又有不错的收入了。

  这是,李存孝带着三十几人,押送这几辆大车来到城关。

  “站住。”守城的兵丁喊住李存孝道,“车上装的什么?”

  “回军爷,一些陶器,准备贩运到洛阳的。”一名禁卫军陪着笑脸说道。

  “陶器?打开,检查。”一个兵丁走上前,往车里看去。

  车里却是装的是一车陶罐,不过除了最上边的一层,下边全部是炸弹罢了。

  “军爷辛苦,这是一点小意思,请军爷喝碗茶。”说着,不着痕迹地将一块碎银子放在兵丁手中。

  兵丁看看车里确实都是一些陶罐,加上这块碎银子分量不轻,就放他们过去了。

  李晔在远处山上,透过望远镜,看着这一切,转身对身后的部队打了一个手势,身后的大军迅速做好冲击城关的准备。

  潼关北靠麒麟山,南倚秦岭,在北边就是黄河,地势险峻,自古就是关中的东大门。

  看着李存孝等人,先后进到关城,李晔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禁卫军进到城内,开始向城关的基础要点靠过去。

  “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