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暗战(上)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24      字数:2278
  “红翎信使!前线有消息了?”城门附近的百姓好奇道。

  “瞎说什么呢,陛下在西面作战,红翎信使从东面过来,肯定不是前线的消息。”

  “报!渭南急报!”红翎信使,感到内阁,将信函递交过去。

  内阁瞬间为之一静,好畤之战现在还没有结束,现在东面又出现藩镇集结,这下大家都有点不淡定了。

  有书吏赶紧上前,去过信函,勘验无误后,拿去翻译了。

  “都杵在这干嘛,这么多事要处理,还不赶紧去。”孔纬此时走出值房,对着众人说道。

  书吏们见状赶紧散开了。

  孔纬回身自己的值房,召集命人召集其他内阁成员。

  “刚刚接到渭南急报,在同,现在正密谋出兵。”

  孔纬说完,将手中翻译过来的密保,递给其他阁臣。

  阁臣们看完之后,都是一惊。

  “陛下之前已经防备这东面的几个藩镇了,现在程溪率军进驻奉先,彭凡率军进驻渭南。”孔纬见大家都看完了,没有跟大家打哑谜,直接说道。

  这些军事上的变动,除了分管兵部的刘崇望,就只有孔纬这个首辅知道。

  现在孔纬说出来之后,大家心中各有所思。

  李保因为上次长安金融战,彻底老实了,加上现在李振下落不明,他真怕李振被朝廷掌控了,那自己就彻底完了,起码在藩镇攻入长安之前,他不能有什么举动。

  崔昭纬则是心中暗惊,现在他是清河崔氏二房的支持者,所以一直在帮助崔瑾收集长安的信息,尤其是禁卫军的动向。

  只不过禁卫军历来行事神秘,就算他是阁臣,也不好过多询问,只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推断。

  这段时间他没有发现,留守长安的禁卫军,有什么大的变化,那程溪和彭凡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呢?

  是不是孔纬为了稳定人心,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呢?

  孔纬的话说完,倒是让其他阁臣心中大定。既然李晔早有准备,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位皇上虽然沉默炼丹,经常语无伦次,但是在军事上,还是挺靠谱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回,但是已经基本确定,此次禁卫军西征,已经取得了胜利,就是不知道具体的战果如何。

  昨日还接到前线禀报,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已经被生擒活捉,李茂贞也被围困在好畤县城。

  如此看来,禁卫军大胜是必然的了。

  而且前线李晔不断传旨长安,调集文官,前往前线。

  文官去前线,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李晔这次打下了不小的地盘,需要文官即使跟上,接管地方。

  其他的都还好,应该说是非常不错,变法以来,长安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只是长安城的流言一直不断,让分管刑部的韦昭度,为此也是焦头烂额。

  现在东面的几个藩镇又蠢蠢欲动,不知道又会出现什么新的谣言。

  崔湛倒不是很在意这些,虽然谣言对长安的经济有些影响,但却不是很大,因为上次的金融战,李晔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彻底巩固了。

  如果这次百姓知道李晔大获全胜的消息,相信,今后不管再有什么谣言,都不会给长安带来影响了。

  就在内阁诸位阁臣各有所思的时候,华州城内的节度使府,也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现在还不知道李茂贞他们怎么样了,贸然出兵,恐怕会招来朝廷的不快啊。”河阳节度使张全义说道。

  “所以才要赶紧出兵,如果到时候李茂贞他们取胜,进入长安,我们汤都喝不上了。”鄜坊节度使李思孝说道。

  李茂庄则是低头不语,他是李茂贞的手下,李茂贞把他安排在同州,就是想着两边呼应,现在李茂贞似乎陷入不利,自己正该出兵。

  只是同州地小人少,他手里的兵力还不足以对长安造成威胁,他又不能积极主张出兵,不然其他三人或许会认为,李茂贞那他们当枪使。

  韩建则是一阵阵腻味,李思孝只管眼前的利益,根本没有长久的眼光,如果不是这次李茂贞出兵长安,韩建已经计划好,如何一步步吞下李思孝了。

  张全义则是出于和清河崔氏的关系,不得不参加,他实际上很不愿意出兵。毕竟他的河阳和长安隔着自己,就算是把长安打下来,他能得到的好处,也无非就是一些钱粮。

  所以他这次应该不会出兵太多,顶多就是万八千人,应个景罢了。

  就在韩建他们,还在为是否出兵争论不休的时候,岐山的李晔也收到了羽卫发来的密保。

  李晔皱着眉头,现在凤翔刚刚平定,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稳定局势,东面的藩镇又在蠢蠢欲动。

  不过李晔一点都不担心,甚至还有点期待,他本来就准备对那几人动手。

  毕竟现在长安稳步发展,后方也算是平定了,只不过东面的潼关,一直不在自己手中,始终面临被动局面。

  现在几人能主动联合出兵,给了自己一个合情合理的出兵机会,再好不过了。

  为此,他传令长安,命崔文媛尽可能征集粮草兵器,运往长安,给他们一种李晔陷入苦战的假象。

  何况自己还留下了程溪和彭凡,只要不出意外,敌人根本达不到长安附近。

  不过被动挨打,不是李晔的作风,他现在要加一把火,让韩建他们主动出击。

  想到这,李晔吩咐人去把李茂贞找来。

  “这几日,你准备的如何了?”李晔问道。

  “还算顺利,已经收拢了三万多人愿意随我远征了。”李茂贞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郁闷无比,禁卫军的俘虏大营,光凤翔军的俘虏就有五万多人。

  加上这几日自己收拢的残兵,前前后后也有八九万人了,可是愿意随自己远征的不过三万人,真是养了一群白眼狼。

  “三万人不少了,再多,你的后勤就困难了,到了那边,你可以收编一些当地人。”

  “也只能如此了。”

  “朕这次找你来,是想你能帮个忙。”

  “哦?”李茂贞有些奇怪,自己现在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李晔的阶下囚,他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忙的?

  难道是凤翔抵触太大?不能啊,据自己得到的回报,现在长安派来的官员,已经陆续接管了地方,一切都很顺利。

  尤其是变法,更是在凤翔大受欢迎,要不自己招兵也不会如此困难。

  “朕要你动身去找李茂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