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大战前夕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23      字数:2225
  崔文媛听罢,好奇地看着李晔,她想知道,李晔所谓的另一条路是什么。

  “听说,你这次把你们长房买菜的钱都送到长安了,这份情义朕记下了。”

  “既然送都送来了,你就安排一下,交接给崔周。”李晔似乎不想跟崔文媛多做解释。

  “陛下,臣妾进来无聊的很,陛下能否恩准崔小姐进宫陪伴,也好给臣妾解解闷。”何皇后见两人正事说完了,就岔开话题道。

  “这种事你做主就好了,你们继续聊,朕还有事,就不陪你们了。”说着,李晔起身离开了

  今天虽然和崔文媛只是简单交谈了几句,但传递的信息量却着实不小。

  首先,作为李晔的盟友,清河崔氏对自己这次度过难关持悲观态度。

  其次,传说中的五姓七望,不甘心就这么退出历史的舞台,还在积极地参与到时局当中。

  李晔揉了揉眉心,有些无奈,门阀存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可否认,他在保护汉族传承上起到的积极作用。

  但那些人在漫漫长河之中,已经养成了天下就该是有他们左右的思想,即使是现在他们生存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但仍然有人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

  不过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等朱全忠动手了,自己先把那些世家门阀收割一遍再说

  想到这,李晔开始思考自己计划是否存在漏洞,他一个人在御书房,写写画画一整天,期间,李晔就传召薛康询问了一些事情。

  次日一大早,李晔召集内阁成员并六部尚书,在太极殿议事。

  虽然李晔摆出一副不关心的样子,但是他知道现在长安已经处在了动荡的边缘。

  城中百姓开始出现大规模抢购粮食、盐巴等生活物资,将手中大额的铜币甚至银币尽快兑现,而一些商家,更是明言,即使是收那些私铸币,也不收新币。

  这里的新币仅仅是指,李晔后期发行的那些大面值的银币和铜币,至于一开始就发行的那些,因为样式精美,质量上乘,已经深入到长安各个层面。

  有商家明言不收新大额币,这无疑是给本就混乱的长安,又添了一把火。

  “先生,现在黑市的银铜已经达到一换五百了!”李保激动地说道。

  李振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喝了一口茶,对着李保说道,“恭喜殿下。”

  “同喜同喜。”

  二人话含义颇深,李保在此之前,将自己能筹集到的金银全都拿出来,甚至还悄悄地借贷了不少,就是想趁此机会大赚一笔。

  再者,如果这次事成,那么李晔的权威必将大受其损,届时自己就可以用救世主的姿态,接管朝政。

  “陛下,现在形势危急,黑市银铜汇兑已经达到一换五百了。照此下去,长安市面就会陷入无钱可用的境地。”郑延昌不顾礼仪地率先说道。

  这次孔纬带着杜让能、崔湛、郑延昌联袂而来,就是想要礼仪给句准话。

  如果李晔不能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孔纬只好动用军队,强行限制铜币的外流。

  “嗯,朕已经知道了。传旨,要百姓巫妖惊慌,朕已有应对之策,三天后就能见分晓,让他们耐心等待。”李晔似乎没有听懂刚刚郑延昌的话。

  只是随口说出了一个所谓的办法。

  但这次孔纬不想就这么被糊弄过去,李晔说完之后,他还是带着几人在大殿中不出去。

  “哎,你们这又是何苦呢,朕不告诉你们,也是为了你们好,既然这样,旨意就由崔湛传达,你们三个就留在皇宫陪朕吧。”

  李晔这是要跟他们交底了,不过为安全起见,他们知道之后就不能离开皇宫。

  崔湛领命之后,回到内阁,“崔相,陛下怎么说?怎么不见孔相和杜相?”崔湛刚刚回到内阁,就有人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陛下说,张道长刚刚炼制了一炉仙丹,需要重臣护卫,这不,孔相、杜相就都留下了。”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震惊,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晔竟然为了炼丹,把内阁首辅和次辅留下,还绕上一位户部尚书。

  崔湛不管他们如何想,而是拿出李晔的诏书,走向韦昭度的值房,吩咐通知其他几位阁臣,到韦昭度这。

  很快,大家到齐了,崔湛拿出李晔的那份旨意,交给几人浏览。

  “诸位相国,陛下的意思是马上颁发,不知诸位有何意见。”韦昭度悠悠地说道。

  其实大家在看来李晔的那份旨意之后,完全没放在心上,李晔的承诺在事实面前,显得有些苍白,如果这么说就管用的话,内阁也就不会整天愁云惨淡了。

  还三天,就是给你三十天、三百天,拿不出钱来,也是白搭。

  很快,内阁就将这份旨意颁发出去,让人意外的是,随着旨意的颁发,长安城的情况确实有所好转。

  虽然还是有很多人尽量多兑换些铜币,但大部分人,还是想观望一下。

  毕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多余的钱去兑换,他们大部分还仅仅是刚刚解决温饱,观望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不管怎么说,长安城出现了近段时间以来,难得的宁静。

  “先生,难道说皇上真有什么后招不成?”李保回到府上,第一时间就来找李振。

  “殿下勿要惊慌,我们已经多次推演过了,现在皇上的外援,无非就是清河崔氏那个不掌权的长房,据线报,他们是拼凑了有几千斤铜锭,运到长安了。”

  “嘶,果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赶紧把铜币抛售出去,不然我们会损失很惨的。”李保焦急地说道。

  “区区不足万斤铜锭,殿下认为能改变这个局面吗!”李振对李保的不稳重,很有些看不起。

  李保也不管这些了,他现在全部身家都投在里边了,如果按照这个态势下去,他肯定会大赚一笔,如果李晔有足够的铜制作铜币,那么,自己就真的是血本无归了。

  “再者,以现在皇家铸币厂的能力,这一万斤铜锭最少得三个月才能赶制完毕,殿下认为朝廷能挺到那个时候吗!”

  李保知道李振说的是对的,以他的了解,皇家铸币厂即使开足马力,最快也得一个半月,才能将一万斤铜锭,重新铸造成铜币。

  不过李保还是莫名地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