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大朝会(三)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20      字数:2210
  公元889年,大唐二百七十一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如往常一样,穿戴整齐,开始向着太极宫聚集而来。

  随着宫门的缓缓打开,大臣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聊着什么。

  “我总觉得今天有点不对劲,你说是不是要发生什么大事啊。”一个官员和自己相熟的另一个官员说道。

  “瞎担心什么,就是改元、赏赐、回家,还能有什么事。”

  有同样感觉的人,不止这一个官员,吉王李保担心被人发现他暗中拉拢结交大臣,他现在还没有准备好,虽然已经联络了朝中数十名管局要职的大臣,但是手中没有兵权,始终是他的软肋。

  所以他准备在今年试探一下禁军,他之前已经和刘景宣取得了联系,似乎他支持自己,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准备来年再努力一下,争取将杨复恭拉拢过来。

  杨复恭也有些感到一丝异样,他没接到王金李晔联络朝臣的禀报,他的那些暗线也没有类似的禀报,那么这丝不安,应该不是李晔带来的。

  朝臣已经被自己压得死死的,不过据说吉王李保近段时间活动频繁,不断拉拢朝中大臣,只是没有兵权,区区几个文官,还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打压一下吉王,如果他敢有什么非分之想,那就让他消失一了百了,一介小王他还不放在眼里。

  那就是刘季述他们了,看来自己得抓紧时间掌控禁军,届时自己就是京畿道唯一的强权,至于刘季述他们,不行就给他们按个节度使、巡察使的名字,撵出长安,对,就这么办。

  随着三声鞭响,礼部官员高声喊道,“朝会开!”百官纷纷止住交谈,排好队列,向着太极殿走去。

  此时的李晔,已经端坐在大殿之上,百官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齐声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王金喊道,他也有些激动,不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异样,而是因为,今天他作为利益身边的宦官,正式出现在朝臣面前,也就是说,他已经成为仅次于杨复恭、刘季述、刘景宣、西门重遂的存在了。

  今天上朝之前,李晔已经透露出要提拔他为掖庭局太监的意思。掖庭局明面上虽然只是负责皇宫浆洗的一个小地方,但实际却是掌管皇宫大内诸多事宜的实权部门。

  现在的杨复恭、西门重遂无不是从这个位置上提拔起来的,也就是说,他经成为出来杨复恭四人之外的又一个实权人物,将是大唐宦官界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王金取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清了清嗓子念叨,“旭日东升,万象更新,先皇骤然宾天,朕以薄德登基,朝政纷杂,外敌环伺,幸得诸位臣工尽心,诸藩镇尽心拱卫,方使得大唐繁荣依旧,为表朕心,朕决定自今日起改元龙纪,钦此。”

  虽然有些不符合规矩,但也是题中之意,新皇登基自然要改元定新。接下来应该就是对群臣的赏赐和对全国的赦免的福利环节了。

  大殿的众人如是想着。

  但是,王金宣读完改元圣旨后,就转身回到李晔身后站定,似乎没有宣读其他圣旨的意思。

  “这个该死的太监,现在拿乔什么。”有人揣摩是王金初登高位,为了显示存在感,故意拖延大家,尤其是跪在大殿外的那些低级官员,更是将王金的家族问候了个遍。

  其实他们是误会王金了,李晔上朝之前,就交给王金这一份旨意,根本没有其他的旨意。

  就在众人疑惑很不解的时候,李晔开口了。

  “今日改元,还望诸位臣工同心协力,辅佐朕安定江山,富强大唐。”

  “臣等义不容辞!”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但朝臣还是起身高喊道。

  “既然如此,朕觉得现在朝中有些纷乱,所以朕决定做些调整。”说完,不等朝臣反应过来,就从御案之上拿起一份圣旨交给王金。

  王金赶紧上前,接过圣旨,打开宣读起来。“朕初登大宝,为大唐长治久安,尽心竭力,然至此心力交瘁之际,有朝臣如暗中勾结,结党营私,意图不轨,但朕秉承先祖宽容之心,不予计较,但如此只顾自身,至朝务于不顾者,朕绝不容其尸位素餐,自即日起,朕对朝中衙门进行微调,”

  读到这,王金不自觉地停下来了,事先他一点风声没听到,李晔这是要干什么?不过他也不敢停顿太久,只能继续念下去。

  而朝臣和宦官都有些惊讶,虽说新皇登基锐意改革是好事,但是你李晔除了修仙炼丹,一点有用的事没敢,好意思说自己锐意进取尽心竭力吗。

  杨复恭则是狠狠地瞪了一眼王金,如此重要的事,也不知道提前禀报一声,看来得尽快除掉这小子,不然早晚成大患。

  “兹有神策军中尉杨复恭,尽心国事,日夜操劳,朕心不安之甚,特加封杨复恭淮西郡王,辖北衙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左右神威,统管天下兵马诸事。

  加封刘季述岭南大都督,统管南衙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诸军。加封刘景宣渤海大都督,统辖南衙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诸军。”

  宣读完毕之后,朝堂哄然而起。

  杨复恭更是心中愤然的难以自抑,这分明是对自己的削权啊!本来自己掌管全部禁军,这一会儿工夫,就剩下自己的老班底了,刘季述、刘景宣竟然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可他现在能发作吗?刘景宣和刘季述这两个实力不弱于自己的人,得到如此好处,定会权力支持李晔。自己现在反对,两人定会全力阻止自己。

  “这个白眼狼,还没坐稳皇位呢,就想着过河拆桥,真是枉费了我一片苦心,为你操持这个烂摊子。”此时的杨复恭愤恨地想道。

  而刘季述和刘景宣则有些意外,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怎么就拿到了三分之二的禁军大权,是不是杨复恭的诡计呢?

  朝堂上的大臣也有些不明就里,怎么就突然把杨复恭的兵权拆解了,分散给刘季述和刘景宣了,这是让他们狗咬狗,还是权力的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