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蓝田改革(上)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19      字数:2340
  “是。”小厮领命准备出去。

  “先晾他们一会儿,再原封不动地传达。”就在小厮走到门口的时候,崔周吩咐道。

  “我就说不能背着崔大哥吧,你们说现在怎么收场!”吴杰章有些后悔道。

  张岩和杨周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对吴杰章的不懈。

  “现在还说这些有什么用,赶紧想办法才是真的。”张岩说罢起身就往后宅走。

  这其实是很不礼貌的,后宅除了男主人,外人是不得轻易入内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杨周安和吴杰章也都自动忽略这点,就起身跟上去了。

  “你们不能进去!”

  “外边吵什么!”刚起身的崔周有些不高兴地问道。

  “大哥,你好些没有,我们来看你了。”杨张岩说着就走进来了。

  这里虽然只是崔周的内书房,但也是内宅,张岩他们就这么闯进来还是很不礼貌的。

  可越是这样,崔周心里越是高兴,这才能将他们几人牢牢地绑在自己的身边。

  “有劳几位贤弟挂念了,大夫已经开了药,只是吩咐多休息,才没能跟几位贤弟共商大事。”

  几人听罢,脸一红,但很快调整过来。

  “崔大哥,我已经派人给叔父送信了。”一阵没营养的话之后,杨周安耐不住率先说道。

  崔周听了心中一阵腻歪,这个杨周安借着杨复恭的势,一直对自己阳奉阴违,算是这个小团伙的异类。

  不过崔周也对杨周安很不屑,毕竟一个想认宦官做义父,人家不收,然后以宦官族侄身份出来的人,没必要罢了。

  “哦,杨中尉如何答复的?”崔周知道此时任何助力都不能错失。

  “叔父进来忙于整顿禁军,加上旱灾也波及到了长安,他老人家一时半会还抽不身来。”

  其实,杨周安没有说实话,他确实给杨复恭送信了,杨复恭也很关心蓝田的消息,不过这次李晔提前跟长安内外打好招呼了。

  李晔直接了当地说,现在蓝田时他行在之地,受了灾,他希望朝廷能拨付钱粮,赈灾救民。

  这次内府外庭倒是难得一致了一把,直接诉苦,长安京畿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实在是没办法顾及太多,让李晔自己想办法。

  而且,李晔还提前将一些与蓝田有关联的人都支开了,比如杨复恭,他就安排羽卫的人释放假消息,还有杨复恭要重核禁军在营人数,裁汰不合格的军卒,煽动禁军闹事。

  杨复恭确实准备对禁军进行整顿,清除异己,但绝对没有要核营数、裁人的打算。

  一时间,禁军上下天天闹事,搞得杨复恭一个头两个大,还真没时间操心蓝田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所以,杨周安的信杨复恭根本没看,只是简单询问了送信人几句,就把他打发回来了。

  崔周听出杨周安的意思,但是没有点破,他给没人倒了一杯茶,“不是我有意难为几位贤弟,一是身体确实不适,二来几位贤弟都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为兄对你们有信心。”

  “大哥,我们知道错了,你就不要再生气了。”吴杰章很有眼力地说道。

  “是啊大哥,现在我们只有同舟共济,才能渡过难关。”

  就在崔周几人商议对策的时候,崔湛也收到了崔周、杨周安几人联络长安的消息。

  崔湛知道真正决战的时刻到了,经过这几天的准备,他有必胜的信心。

  “老爷,城门开了!”管家崔福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开了?”崔周几人一脸懵圈,不知道崔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是啊,今天午时,县衙传来消息,城门解禁了。”

  “好事啊,赶紧安排人下乡收地。”吴杰章兴奋道。

  “吴员外,地是收不成了。这段时间开元钱庄派人在蓝田境内逐村走访放贷,那些人现在都涌进咱们的钱庄、当铺还钱来了。”

  这下他们沉默了,还钱是好事,可是现在他们根本不想要钱,因为他们的钱帛有一大部分都是在长安等地借贷来的。

  这么短的时间,前后不过半月,产生的那点利息,根本不够他们还息的。

  “而且县衙贴出告示,言明自今日起,蓝田要进行土地改革。”

  “崔湛疯了吗!土地改革!”张岩一下就炸了。

  不过张岩说的有些道理,拥有土地多者无不是非富即贵,土地改革就是动他们的蛋糕,势必会引来疯狂的打压。

  故此,即使是德宗的两税法也只是对,资产多者征税,根本没提土地改革的事。

  崔湛如此做派,虽说只是在蓝田一地,但势必会给外界传达一个非常不好的信息,就是皇帝要对土地进行改革了。

  “怎么改?”崔周还是比较镇定地问道。

  “具体的要在午时才公布。”崔福说道。

  玉山行宫。

  “陛下,现如今就公布改革是否早了些?”张泉灵问道。

  “是有点早,不过时机还是不错的。朕正好借此在蓝田建立一个模板,看看改革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好及时纠正,培养些可用之人,将来想全国推行。

  不过话说回来,朕让你推荐几个人,这么长时间了,你怎么连个信都没有。”李晔现在深感人手的匮乏。

  那些孩子现在才刚刚进入状态,离着李晔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呃。陛下,微臣正在想办法,已经联系了几人,想必不日就会有消息了。”张泉灵被李晔的跳跃性思维搞得的有点懵。

  而且一提到这事,张泉灵就上火。他倒是拟定了一个名单交给李晔。

  李晔了解了一下之后,就否定了一大半,原因倒是张泉灵也理解,要么就是身处其他藩镇,目前不宜招揽;要么就是空有虚名,只会坐而论道。

  剩下不多的几个,张泉灵写信之后,人家要么不回信,要么直言对这位修仙皇帝敬而远之。

  反倒是安敬旭,给李晔提供了几个不错的军事人才。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流民出身,对李晔绝对忠诚。

  而且能力都非常不错,比如随李晔回长安的程溪、彭凡,现在已经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团长了。

  张泉灵这边,李晔见他火药研究进展顺利,干脆将将作监交给他一并打理,还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现在张泉灵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还要调整火药的配方,更要管着将作监那一大摊子。

  每当看着安敬旭优哉游哉的样子,张泉灵都发自内心的艳羡。至此乱世,武将本应该更加忙碌,但是谁叫人家手下人才济济,分担了大部分差事。

  “安敬旭,你把这个交个崔湛,告诉他以朕的名义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