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全力以赴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18      字数:2161
  回到大殿,李晔开始规划这些新来的流民的安置。好在李晔之前已经将玉山行宫附近的地区做了详细的规划,他首先对流民进行分类。

  首先是妇孺,小孩子负责采集桑麻,妇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养蚕织布,另一部分种植桑麻。男丁则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建造房屋,不光要建造流民居住的房屋,还要将李晔规划的流民营用围墙包围起来,这既能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又能给玉山行宫形成有效的保护。

  第二部分负责修路和开荒,将玉山到蓝田的道路修葺一番,附近李晔规划处的备用荒地开发出来,这本来是李晔留作慢慢发展的预留地,现在没办法,只能如此了。

  第三部分则是修建水利,虽然一般水利修建都是在秋后,可是现在耕种时间已过,大批无所事事的流民会造成很多不安定因素,所以李晔有大批的闲着劳动力。

  这些流民从事这些工作,李晔给每个出工的人发放粮食,以工代赈,这样既能加快玉山的建设,又能妥善地解决流民安置的问题。现在就是最大的问题,粮食了。

  李晔先是行文长安,让内府把他今年的内帑全拿来,再者就是跟杨复恭要钱,这个任务就交给王金了,王金这段时间为张泉灵采购,也算小赚一笔,对这事很上心,第三向长安地区寺庙、道观购粮。

  第二天一早,李晔来到禁军大营,他先是验看禁军第一阶段的训练成果。李晔站在点将台上,安敬旭站在他身侧等待李晔的命令。

  李晔对着安敬旭点点头,检阅开始。

  除去守卫行宫的三百人,四千五百人整齐战列在校场之上,随着安敬旭令旗的挥舞,禁军以率为单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点将台,军列整齐,如同一人。台上的李晔更是心潮澎湃,这将是自己征战天下的根本,也是自己征伐天下的第一步。

  简单的队列行进之后,李晔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召集队正以上的人到中军大帐,告诉他们,第二阶段训练开始。按照他的计划,第二阶段首先是体能训练,但是因为流民的原因,李晔调整了计划。

  他将队伍分成三批,每批一千五百人,负责流民的安置,教导他们如何建房、修路,带领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开荒生产。现在还能赶上糜子的种植,还不算太晚。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禁军并没有任何抵触,因为在一个月前,他们大部分人就是流民,于是,禁军协同流民营选拔出来的人,开始指引新来的流民建房安家。

  李晔安排好之后,就来到张泉灵的丹房,跟张泉灵研究了一会儿炸药的问题,张泉灵尝试了多种木炭和炸药的配比,寻找最合适的组成配比。

  “陛下,能不能找人替微臣给那些孩子开蒙啊,微臣现在分身乏术啊。”张泉灵见李晔要走,赶紧诉苦道。

  “不能!你看看,现在真身旁还有人吗,连皇后都亲自带着那些妇人养蚕,你觉得朕还能拿出什么人来!还有,朕现在缺粮食,你这个大国师不能白当,赶紧给找你道友们想想办法,筹集点粮食,不用多了两万石就行。”

  “陛下,微臣在玄都观就是一个挂单的游方道士,我上哪给您筹措两万石粮食啊。”张泉灵听了直嘬牙。

  “天下巨富就是你们这些僧道,赶紧去想办法,你以为朕的大国师这么好当啊。”李晔坚定地说道。

  “哦,对了,听你刚才的意思,是不是有人推荐过来。”

  “微臣现在没有人选,微臣只能尽量寻找。”

  “跟没说一样,赶紧想,有合适的人,赶紧弄过来,现在朕这边缺人的很。”说完,李晔就走了。

  张泉灵等李晔一走才反应过来,是自己找李晔要人,怎么一转眼成了自己给李晔找人了,还欠了李晔两万石粮食!

  不过他也知道这位皇帝的难处,现在皇室式微,有才华有抱负的人,要么效命于藩镇,要么隐居避世,不好找,张泉灵摇摇头,还得去给那些孩子开蒙上课呢。

  李晔刚回到正殿,就见崔湛焦急地在大殿外徘徊,见李晔回来,赶紧迎上去。

  “陛下。”

  “嗯。”李晔没说话,而是带着崔湛进殿。

  “什么事?”李晔定下规矩,只要自己在大殿,没有他的召唤,任何人不得入内。

  “微臣刚刚得知,陛下要征购寺观粮食,微臣这次运来一批,加上流民自带的粮食,省着点吃,能坚持到夏粮,陛下不必向寺观购粮。”

  崔湛是真着急了,李晔向寺观购粮,那就相当于向僧道宣战,他们虽然不在朝野,但却对朝廷时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一旦处理不好,势必会给李晔带来不小的麻烦。

  “现在知道替朕担心了,早干嘛去了。粮食朕要了,不过不是现在,你先替朕保管着,到时候朕自有安排。你现在回去,尽量地筹集粮食,剩下的事就等朕的安排。”

  “是。”崔湛其实想告诉李晔,现在正是春耕刚过的时候,粮价高出任何时候,不知道李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被李晔敲打几次后,也不敢造次了,只好领命回去,尽量筹集粮食。他怕李晔向他先祖一样,来一次灭佛,那对他的统治非常的不利。

  李晔总算长处一口气,崔湛那有两万石,张泉灵那边最少能筹集一万石,加上自己从长安筹集的粮食,差不多够了。

  不过这次也给李晔敲响了警钟,这个时代,有粮食才是硬道理。这也为他日后发动的粮食大战没下了伏笔。

  不过既然粮食问题解决了,那下一步就是土地问题了,说实话,现在整个关中地区已经没有唐朝初期、中期的人口了,所以土地是足够负担他的改革的,只是,现在大量的土地被集中掌控在大地主、大家族手中,那些人宁可荒废,也不会拿出来,观念是没办法短期改变的,现在又正逢乱世,人们对粮食和土地就更加看重了。

  世事无常,看来自己得加快脚步,将蓝田纳入到自己的管辖范围,不然只靠一个玉山,发展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