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万恶的铜鼎
作者:墨咏狂潮      更新:2023-05-01 17:44      字数:2039
  丹鼎宗的一处紫剑竹林,清风拂过,绿中带着淡紫色的竹叶徐徐摇动,沙沙作响。

  竹林的一块石头上,有一个灰色麻衣的人影,一条深蓝色的发带将头发系好,微风荡起青丝,露出一张略显稚嫩的小脸。

  十三岁严浩双腿盘坐,眼睛明亮,手指翻飞,不断的掐出印诀,同时控制着元气,化成一百多道丝丝缕缕的元气线,在身前一尺的地方,不断的聚集。

  各色的细线如同有生命一般,有条不紊的划过一条条完美的弧线,或穿,或连,或断,或勾,或结……每一条元气都有不同的手法,随着一条条丝线的融入,一个如同莲花般的元气种逐渐成型。这是丹鼎宗凝气种的二十八种手法中最为复杂的莲花种。

  慢慢转动的莲花很精致,完美,细细看去,三十六瓣莲花层层叠叠,姿态各异,却和谐融洽的组合在一起,花朵中一根根细丝状的花蕊,轻柔无比的将中心金黄色莲蓬围了起来。

  所有的气种分为下品,中品,上品,极品四个等级,品级越高,潜力越大,进阶后实力越强。

  这一枚极品级别的气种,那怕是普通人看一眼都会感觉得到,那是一种让人着迷的美,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多看一眼。

  感知境进入凝气境最难的就是,感知外界元气,控制元气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凝结出气种。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很有难度。

  首先,对元气的感知亲和度要足够,这样才能感知到外界的元气,并加以控制,这是凝气种的基础,普通人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感知到元气。

  其次,将元气按照特定方式组合成气种。丹鼎宗杂役弟子尽皆为感气境,但是每年都只有少数才能完成凝气种这一步。大多数杂役弟子在宗门劳做五年,凝气种无望,就被遣送回乡了。

  只剩最后一步反而比较简单,只要将这个这个气种引入丹田,就可以晋升为凝气境。凝气境才有资格参加丹鼎宗的外门弟子选拨,通过选拔,就可以荣升为外门弟子,正式踏入修仙者的大门。

  虽然是外门弟子,但也是丹鼎宗的正式登记在册弟子,福利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对外声称自己是丹鼎宗的弟子,就可以免除其家族的赋税,而杂役是被禁止的。

  可以看出,修仙者可是与凡人的地位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光是免除赋税这一点,就让很多家族为之狂热不已。

  然而做到凝结极品气种,严浩脸上却没有一丝喜色,反而更加紧张,双手极速前伸,然而就在即将触碰到莲花的那一瞬间,一只带着绿色锈迹的铜鼎突然出现,只有婴儿拳头大小,却在瞬间将莲花气种吞噬。

  铜鼎“吃掉”莲花后,落入了严浩伸出的手中。

  “我去你大爷!……啊啊啊!”欲哭无泪的严浩,从石头上跳下来,怒吼着将铜鼎扔向地面。

  “你到底是什么鬼玩意,你说你,我一凝结成功气种你就吞掉,一凝结你就吞掉,你知道这是第几次了吗?不知道是不?浩爷告诉你,这是第三千零九十次了,你有完没完!整整三年了,半个月后就是外门弟子选拔了,这可是最后的机会,我要是再不过去,就要被遣送出宗门了!……”

  严浩心情相当,非常,特别不好,接近抓狂!

  说起来,这个鼎的出现严浩完全搞不懂,三年前去山里采药,莫名其妙的遇上两个疯子要杀他,一番争斗下,十岁的严浩自然打不过,但是凭借感气境对元气的敏锐感知,还是逃脱了,之后这个鼎就一直频繁的骚扰他。

  没错,就是骚扰。

  只要严浩凝结出气种,这个鼎就肯定出来吞掉。严浩从此就开始了凝气种之路,二十八种气种一次次尝试,随着严浩的成长,对元气掌控的愈加熟练,从最初的中品气种,到上品,然后一直到极品巅峰气种,但凡严浩凝结完毕,铜鼎就瞬间出现吞掉。

  严浩尝试过把铜鼎扔掉,埋掉,但是没有用,铜鼎就是不让他融合气种。严浩用石头,锤子全力击打过,甚至他还尝试着用熔炉毁掉,但是现实无情的给了他一耳光,铜鼎上的铜锈都没有蹭下来一丝。

  严浩去藏书馆从头到尾反反复复的查阅了很多书籍,但是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信息。因为看的书多了,也知道和了解了更多的气种凝结方法,有常规的,简单的,也有非常规的,复杂到极点如刚才的莲花种。

  虽然明知道失败是必然的,尽管每一次凝结气种,内心都是崩溃的,严浩还是要抱着万万分之一的希望。就这样,这凝结气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严浩也失落过,难受过,绝望过,试图放弃过,但是,内心不甘啊。不甘心从此放弃,沦为凡人,百年时光,生老病死之后,沦为一具白骨。

  坦白的说,严浩很害怕,被带上宗门之前,他就是一个孤儿,到处流浪,这种生活过于艰辛,他实在难以去面对。

  所以,能够修仙,能够长生,这是严浩能够坚持不辍的最大动力。他很珍惜自己眼前的机会,从未放弃,因为他不敢放弃!努力未必成功,但是,放弃,一定是失败,严浩很清楚。

  因此,严浩总是在完成当天的任务后,来到紫剑竹林这里,尝试凝结气种。有时两次,有时三次或者四次。

  从第一次凝结气种到第三千零九十次,这一步步的坎坷路,其中的苦涩没人能体会。

  严浩没有将铜鼎的事告诉任何人,因为一是告诉了也没用,于事无补,二是,杂役那么多人,每一个都卯足劲的要成为外门弟子,摆脱杂役的身份,如果能借此淘汰一个对手,他们绝对不会客气。

  严浩轻声叹息了一声,没有管陷入泥土的铜鼎,转身离开竹林。

  透过紫剑竹,朝阳稀稀落落的照在泥土中的铜鼎上面。在铜鼎的周身的玄妙的纹路中,一道道流光流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