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1 08:34      字数:1885
  ·

  程老太爷昨日在书房院发病,不便移动,便留在书房里间将养。

  程府管家将唐修衡请到书房,恭声道:“大老爷稍后就到。老太爷这会儿醒着,精气神很好,想跟侯爷说说话。”

  唐修衡颔首。

  管家躬身带路,请唐修衡进里间。

  程老太爷半倚着床头,看到唐修衡,便和蔼地笑了,招手道:“难得侯爷记挂着我这把老骨头,快坐下。”

  唐修衡上前行礼,随即依言落座,“您这是怎么了?哪儿不舒坦?”

  程老太爷蹙眉哼了一声,“心里不舒坦。你是明眼人,怎么会看不出。”

  唐修衡打量着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的程老太爷,笑,“我瞧着您更像是在闹脾气。”

  程老太爷笑着叹了口气,“活到我这把年纪,与小一辈人计较的时候,能用的招数已经不多。”

  “凡事看开些。”别说唐修衡不擅长宽慰人,便是擅长,此刻也只能说些场面话。不是局中人,不了解父子两阁老之间的矛盾,外人说什么都不合适。

  程阁老走进门来。

  唐修衡起身,待得程阁老给程老太爷行礼之后,与之见礼。

  两人落座之后,程老太爷问唐修衡:“廖家贪赃行贿一案,你怎么看?”

  “事不关己,我没看法。”

  程老太爷笑呵呵地道:“我知道你性子清冷,但对这种事情,总该有些感触,觉得是人之常情,还是极为厌烦?”

  唐修衡微笑,“做好分内事,不问旁人事——我向来如此。”

  程老太爷却对这话题很执着:“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假如——我是说假如,这种事落到你头上,你会怎么办?”

  唐修衡看了程阁老一眼,“用阁老的方式应对。”

  程阁老笑了。

  程老太爷也笑,“你们一文一武倒是投契。”

  “侯爷今日心情不错,愿意抬举我罢了。”程阁老看着唐修衡,笑意加深。这年轻人脾气不对的时候,不论说话与否,都能让人恼羞成怒却怒不敢言,这类事情,他平日听的不少。

  唐修衡莞尔,“我说的是心里话。”

  三个男人谈笑期间,太夫人与薇珑到了程老夫人房里。

  婆媳二人其实有些意外:程家放出两位老人家都病倒的消息,外人自然要做做门面功夫,递帖子前来探望,但是从本心里,都没料到程老夫人会见客。

  行礼落座之后,薇珑留心打量着程老夫人,见对方六十岁上下,头发已经花白,气色欠佳,态度分外和蔼可亲。

  程老夫人道:“身子骨不争气了,倒也没什么大碍。劳烦太夫人和郡主前来探望,真是于心不安。”

  “昨日听说了,自然要登门探望。”太夫人笑道,“您可要快些将养好,我还等着请您光临寒舍呢。”

  “这次是急火攻心,昨日有些头晕目眩,没胃口。太医没开方子,只让我用药膳调理着。”程老夫人说了自己的病情,为的是让唐家婆媳心安——不是会过病气给人的症状。

  “哪怕勉强自己,也要照常用饭。”太夫人语气诚挚,“人的身子骨,依仗的就是一日三餐。”

  “你说的对,这道理我也明白。”程老夫人感激地一笑,望向坐在一旁的薇珑,“瞧瞧,多标致的一个孩子。以往总听人说郡主是罕见的貌美,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又对太夫人道,“你有福了。”

  “是啊。”太夫人并不掩饰自己对儿媳的喜爱,“这孩子性子柔和,又很懂事。”

  薇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懂事,有才情,又精明干练——在娘家的时候就打理王府的庶务。”程老夫人眼含赞许地看着薇珑,“不需多久,就能替你婆婆当家理事了吧?”

  薇珑欠了欠身,和声道:“老夫人谬赞,实不敢当。娘家事情少,所谓的打理庶务,不过是虚挂的名头,大事小情的,都是管家打理。日后还是要婆婆费心教我,只望着过一两年能帮上忙。”

  程老夫人不由笑起来,“哪里需要那么久?”

  太夫人笑道:“什么都好,就这桩事与我唱反调。我让她尽快主持中馈,她就是不肯。也罢了,先一起打理着家事,过几个月再说。”

  “你年岁又不大,不需急着躲清闲。”程老夫人道,“换了别人,只怕你不肯放权。你可要惜福啊。”

  太夫人称是,“我明白。”

  说话间,程夫人亲自端着一碗羹汤走进门来,恭恭敬敬地送到程老夫人手边,之后转身与太夫人、薇珑见礼。

  薇珑看得出,程夫人情绪特别低落,此刻正在为强颜欢笑四字现身说法。

  这女子当年到底做过什么?没有过错在先,程阁老不会长年累月地钝刀子磨着她——两个所谓的女儿,是她一生最大的屈辱吧?如今娘家又陷入风雨飘摇,她心里作何感想?

  文人狠起来,杀人不见血。

  程夫人有没有后悔过?

  后悔与否并不重要。最起码,对程阁老没有任何用处。

  失去的,他已然失去,此生再不可得。

  思及此,薇珑为自己一向敬重的程阁老不甘、心痛起来。

  又坐了片刻,太夫人与薇珑道辞。程老夫人在病中,探病的人不宜久留,怕影响老人家休息。

  外面的唐修衡也已走出程老太爷的书房,程阁老亲自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