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1 08:29      字数:1981
  “爹爹!”薇珑到了父亲面前,用双手握住了他温暖的大手。

  “怎样?”黎兆先关切地问道,“有没有受委屈?”

  “没。”薇珑费力地吞咽一下,“只是担心您……回来就好。”

  黎兆先反握了女儿的手,缓步往内宅走去,“跟我说说,近日都有哪些事?”

  薇珑把唐修衡、唐太夫人、周清音登门等事如实道来,末了道:“临江侯说您帮过唐家,可是真的?”

  黎兆先仔细回想,片刻后颔首一笑,“有些年头了,举手之劳而已,难为他还记得。”

  薇珑一笑,“是为这缘故,临江侯有意回送您一份人情。”提了提两份口供的事,“就在我的书斋里,您去看看?”

  黎兆先正色颔首,“好。”不出意料的话,唐修衡口中所谓的人情,应该能让他理出个头绪。

  父女两个进到梧桐书斋,薇珑唤涵秋上茶,亲自取来口供,末了坐在一旁,有意无意地打量着父亲。

  前世父亲留给她最深的记忆,是消瘦、病容,是离世前的不甘、自责、不舍。父亲到最后才知道是谁暗中谋害,有一段时间,根本不知身在何处。

  十余年的安逸悠闲岁月,足够让任何人放松警惕,想不到谁会对一个名符其实的闲散王爷下毒手。

  今生已不同。

  此刻近在眼前的父亲,眉宇间有着鞍马劳顿带来的些许疲惫,但是气色很好,敛目看着口供,偶尔微不可见地蹙一蹙眉。

  黎兆先看完口供,把纸张照原样叠好,放回信封内,拿在手里,站起身来,“我得先进宫面圣,回来再着手核实这些事。”离京前曾与皇帝辞行,回来后不能不露面。

  “我送您。”薇珑起身送父亲出门,亲昵地揽住父亲的手臂。

  黎兆先就笑,“这么大了,反倒更黏人了。”

  薇珑不语,没来由的心酸。

  黎兆先拍拍她的肩,“早知道就不出门了,这时想想,真是多余。”

  “也不能这么说。”薇珑抿出笑容,“没有这次的事,我怎能知晓,没您在家坐镇,我就没了主心骨。”

  黎兆先笑起来,“只你肯这么想。”

  吴槐快步追上来,“禀王爷,锦衣卫陆指挥使求见。”

  “快请到暖阁。”

  薇珑见状,退开两步,先行回房。

  去往暖阁的路上,黎兆先问吴槐:“近来可有蹊跷之事?”

  吴槐低声回禀:“王府周围有人窥探,小的当差不力,最近才发现,命人撵走了——想抓住,没得手。”

  黎兆先把手里的信封递给吴槐,“详查,仔细核实。”不出意料的话,陆开林前来,也是为这件事。但是,即便是再值得相信的人,也不能轻信。因为这事情关乎女儿的前程、安危,决不可有一丝纰漏。

  吴槐正色称是,又问道:“这事情与哪家有关?”

  “周家。”

  吴槐想到了一事,“郡主前些日子曾吩咐小的,安排人手盯着周家大小姐。小的索性命人盯着整个周家,这两日已陆续有回信传来,碍于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事,便没告知郡主。”

  黎兆先想到了女儿提过周家大小姐曾两次登门,有这安排,或许是言谈间留意到了什么。他脚步一停,“这次就算了。日后郡主交代给你的差事,只管事无巨细地告诉她,不需知会我。”

  女儿长大了,总有需要独自应对的一些事,不可能事事都让他知晓。平日里若是与一些贵妇、闺秀甚至宫中嫔妃生了嫌隙,他有心也不方便替女儿出面。

  “……是。”

  黎兆先扬眉,“有异议?”

  “没有,没有。”吴槐连连摇头,问道,“王爷的意思是,小的日后就是郡主的心腹了?”

  黎兆先反问:“难道以前不是?”

  “以前只听您的。”

  黎兆先笑起来,“日后只听郡主的,偶尔做做墙头草也行。”

  主仆两个说笑着到了外院暖阁。

  进门之前,有人飞跑过来,双手呈上一封帖子,“端王爷遣人送来的。”

  端王梁湛,周益安最近巴结得正欢的人。他消息倒是灵通。

  黎兆先看了看,道:“晚间得空,设宴恭迎端王。”顿了顿,又道,“去周府一趟,问周大公子晚间能否前来赴宴。”盯着自己、觊觎女儿的人,他总要亲眼看看是个什么货色。

  站在一旁的吴槐抬眼打量,见此刻的王爷目光深沉而锋利,笑得意味深长。

  第15章 梁湛(上篇)

  午后,吴槐从收到的帖子里筛选出需要薇珑过目的,亲自送到梧桐书斋。

  薇珑坐在书桌前,还在为一件事犯愁,一面看帖子一面对吴槐道:“到今日都没想到能让爹爹特别高兴的事。你有没有好主意?”

  吴槐笑着宽慰道:“王爷回来瞧您一切都好,已经特别高兴了。小的平日只希望儿女不闯祸,不生病,可从没想过他们怎么孝顺我这个当爹的。”

  “做父母真可怜。”

  吴槐笑起来,岔开话题:“王爷上午跟陆指挥使叙谈了一阵子,小的就在一旁。除了那两份口供的人证,陆指挥使手里还有三名周家的护卫,他有意把这五个人交给王爷——锦衣卫和临江侯可以管管闲事、发现异状,但不能介入太深。”

  “是这个道理。”薇珑问道,“爹爹怎么说的?”

  “王爷自然不会反对。”吴槐如实道,“我瞧着王爷的意思,是打定主意要整治周益安。”顿了顿,又补充道,“这种事不能急,急于行事的话,反倒让人觉得沉不住气,临江侯和陆指挥使以后说不定就不敢再帮衬王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