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1 08:28      字数:1856
  薇珑清晰地感受到了他笑容里的暖意、愉悦,再一次选择妥协,“好。听侯爷安排。”博他由衷一笑的事情,真不多。他的喜悦,便是她的喜悦。

  平时她真不是这种做派,对人对己较劲的时候不少。但今日,她一直被动,并且心甘情愿。哪里有立场、理由跟他作对。

  “心里不安的话,可以写个帖子,解释两句,我顺道带回去。”

  “现在么?”薇珑为难。

  “风雪天,还有别的事?”

  “没有。只是,我写字特别特别慢。”写书信、帖子,一个字写得不够好,一个词语用的不妥,就要作废,重新写。为此,她很少与人书信来往。

  唐修衡笑意更浓,“那就明日再说?”

  “嗯,明日再说。”

  唐修衡起身,“告辞。明日再来叨扰。”

  薇珑随之起身,屈膝行礼,“雪路难行,侯爷路上当心。”

  唐修衡拱手一礼,转身离开。

  他走之后,薇珑遣了荷风、涵秋,走出珍珠帘,坐到他方才就座的椅子上,闭上眼睛,感受着空气里残存的他的气息。

  知道么,你是我的夫君。

  还未走远,便已想念。

  明日就能再相见,他要带着堪舆图过来,没可能还隔着帘子说话。到时会是怎样的情形?说清楚他要让管事做哪些准备,他还会再来么?

  此刻,唐修衡与随从阿魏策马离开平南王府。

  转过拐角处,唐修衡吩咐阿魏:“尽快置办一块傍宅地,一块郊野地。”

  阿魏目光微闪,“侯爷这是何意?”

  何意?多明显,给她找点儿事做。

  阿魏又问:“小的没明白,黎郡主怎么惹到您了?”

  “胡扯。是我要惹她。”

  “啊?”阿魏张大了嘴巴,“她那个吹毛求疵的性子……”看一眼自家侯爷冷峻的神色,硬生生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沉了片刻,唐修衡到底没忍住,“你懂什么?那叫精益求精。”

  第5章 矛盾

  阿魏闻言失笑。

  如果精益求精都是黎郡主那种严苛、挑剔到无以复加的样子,如果侯爷也是那个做派……唐府的下人只有上吊一条出路。

  众所周知,黎郡主自幼所学、兴趣都与平南王相同:满腹诗书,书、画功底扎实,独爱建造园林。平南王帮亲朋好友修缮或建造府邸的时候,她总是扮成小厮相随,用心观摩。

  平南王见爱女兴趣浓厚,又是一点就通,便逐步交给她一些差事。由简入繁,积累经验,直到她能够独自相地、规划、构图,独力指挥工匠建成一所宅院。

  十二岁那年,黎郡主的舅舅徐蕴奇把修缮府邸、改建后花园的事情全权交给她。她兴致勃勃地忙碌了一年多,完工后,徐家设宴的时候,宾客都对改头换面的府邸称赞有加。

  而在完工之前,好几个工匠都被黎郡主逼得、气得嚎啕大哭,她吹毛求疵到了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但是人们都说,经黎郡主改建的徐家花园,颇富诗情画意,一事一物都经得起推敲、挑剔。

  是因此,有贵妇、官宦之家的大管事陆续找到平南王府,请黎郡主帮忙相地、造园。

  太夫人一心请她建佛堂,亦是为这缘故。

  黎郡主应下的都是修建书房、佛堂、水榭这类小工程,而且只负责提出建议、绘图,最多再帮主人家与工匠沟通,别的一概不管。权当送人情,不收酬金、谢礼。

  大概也是有自知之明吧。工匠偷工减料、敷衍了事是常事,她总要让工匠返工——这会使得完工期限一再推迟,增加主人家的开销,超出太多的话,要么两面不讨好,要么自掏腰包。

  别人可不似她舅舅。多花了千两白银的料钱、工钱,徐蕴奇反倒特别高兴,说用这种态度建成的地方,住着舒坦、安心。

  遐思间,阿魏随唐修衡回到侯府。

  唐修衡去往母亲房里。

  唐太夫人正与两个儿媳妇说话。

  唐修衡的三个弟弟,分别比他小两岁、四岁、六岁。

  三年前,他写信劝说母亲为三个弟弟张罗亲事。彼时他不能确定战事何时结束,更不确定是否能回京为官,手足不必因他错过议亲的最佳年纪。

  他战功赫赫,想与唐家结亲的人自来不少。太夫人依他之见,为次子、三子定下亲事。

  他书信又至,请母亲从速操办两桩婚事,自己壮志未酬,几年之内,不会娶妻。

  已经扬名天下,他却说壮志未酬……太夫人对着书信哭了一场,回信说好,都依你。

  前年冬日、去年春日,两个新人嫁入唐府。

  唐修衡进到室内,二夫人、三夫人即刻噤声,毕恭毕敬地行礼,之后告退。她们对唐修衡满心敬畏,今年了解到他有多难相与,愈发的诚惶诚恐。

  太夫人对这情形早已习以为常,唤长子落座,和声询问:“没去衙门?”

  “没。”唐修衡道,“去了一趟平南王府,跟黎郡主说了说小佛堂的事。”

  四弟吃瘪的事,只有他知道。四弟原以为黎郡主好说话,就写了个帖子,随意定了个邀她上门的日子,她答应之后,再知会母亲也不迟。没料到,碰了一鼻子灰,到今天都在怀疑,是不是因为不懂行说错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