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今夜开始试验
作者:晨飒      更新:2023-04-30 22:50      字数:3293
  陈翔沉默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道,“我查了查一些国外的设计资料,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详细怎么做的很少提,但是大概方向倒是有了一点参考。”

  然后他就详细介绍了一下,“国外的设计,是利用计算机仿真,优化桥壳内油道,和设置特定的挡油板,来完成在不同转速下,被动齿轮带起润滑油飞溅或者泵效输送润滑油,利用精心设计的挡油板向不同位置分配定量润滑油的方式。”

  颜苿听后,陷入了一阵沉思,“看起来,他们在这方面仍然还是比我们先进很多,只不过具体有没有相关数据可以查询?”

  陈翔摇了摇头,“没有,我查了很久,没有什么数据值得我们参考的。有一些零星的数据,也没有什么价值,还不如不看,看了说不定先入为主,把我们带偏了。”

  大家陷入了沉思,理论上,不管数据有用没有,拿出来看看再说嘛,但是陈翔既然这么说,肯定这些数据都没什么大用。拿来也没什么价值,就不浪费时间了吧。

  大家又商议了一会儿,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个方向存在问题,一就是垫片材料,二是润滑问题,三是设计结构问题。

  此时,要从哪个角度来解决问题,都不容易了,材料已经用的最好的,老丁师傅对于这个的看法已经很明确,要换不是不行,那寻找新材料的时间完全无法确定。

  如果是设计问题,现在也基本不大可能进行全盘修改了,不仅是来不及的问题,那几乎对新桥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等于否决掉了大家所有的工作,这方面,大家冷静分析认为,前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设计方面不存在重大问题,推翻重来既不现实 也没必要。

  那么,恐怕要集中解决的就是润滑问题了。

  国外那么做?

  国内要怎么做?

  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大家思考来去,觉得这个问题实在是有些无解。就算是陈翔给出了一个方向,那又能怎么办呢。

  董泽星想到了一些什么,说道,“那个,王明翰不是在京城那边大学里学习仿真计算吗?是不是让他想想办法。”

  颜苿道,“我也想过找他解决,但是之前他们的方向大致与材料相关,也有一些结构设计的仿真计算,但是按照陈翔刚才所说的思路,这已经涉及到流体力学了,这方面,别说我们没有相关的内容,就是京城,恐怕也没几家能够涉及到相对深的理论了。”

  这就是技术差距,还真不是大家发奋图强一下就能解决的,它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试验和钻研。

  所谓流体,就是指能流动的物质,既包含气体也包含液体,比如润滑油就是其中一种,它的特点就是流动的,它和固体是不一样的,固体静止在那里,你也可以根本它的结构、材质等去推算它的剪切应力和法向应力,而流体则完全不同,它静止的时候,你拿它什么办法也没有,只有动起来,你才感受到它磅磗的气势和动能,用学术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流体只有在运动状态下才能够同时有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的作用,静止状态下其作用面上仅能够承受法向应力,这一应力是压缩应力即静压强。”

  咱们都看到过潺潺的溪流,同样是水,它们对世界的作用除了饮用就是观赏,然而,大家看到山洪暴发时,洪水能裹挟几乎一切物质,势不可挡、摧枯拉朽。

  一杯水,扬向天空,一万个人扬一万杯,就有一万种形状出现,你怎么能够把握得住它的形态呢?

  怎么知道哪一杯扬起来更有效率呢?

  这就需要计算了,但是这种计算,太难了。尤其是润滑油,什么时候喷多少,这谁知道啊,多了不行,影响效率,少了不行,很快垫片就报废。

  大家讨论来去,最后都觉得通过润滑来解决可能是最佳方案了。

  但是其它问题也不能忽略,时间不等人了,颜苿只能决定所有问题都解决,但主攻润滑问题,毫无意外,老丁就需要继续去找新材料,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配方。

  董泽星则负责重新审查全部的设计图纸,试图看看有没有没注意到的错误设计,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样很难有什么结果,但试试再说,说不定发现漏洞呢?

  而颜苿则带着主力继续研究润滑问题。

  他们捣鼓了三天,都一无所获。

  试了各种办法,都很难达成统一意见,王明翰那边也接到了颜苿的任务,答应立即开始寻找流体专家和仿真技术。

  秦威不知道,不代表就一定没有。

  发展到今天,理论上中国的工业体系最全,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制造,说不定就有人钻研这方面,或者已经有所成就了呢。

  先找再说。

  但是等王明翰去找,颜苿等人也不能干等着。

  他们围着新桥讨论了三天后,余锦图提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叫土法上马,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减壳开窗”。

  用他的话来说,这就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只不过,余锦图叹气道,“只是这么做,我们估计得浪费不少材料了。”

  颜苿皱眉不已,聪慧如她,在余锦图提出建议时就明白他想干什么了。魏寒还是有些不解,追问。

  余锦图解释道,“其实这就是没办法的办法,实力不够,只能勉强实验来凑。我们以前在西汽做研究的时候,打地摊,打磨零配件,很多东西都是临时没有现成的东西,那就先用土办法来解决,没有精车,那就靠老师傅来做,一点一点的扣,靠攒经验来进行升级配置。唉,说了小年青也不懂,我们这些人啊,以前也没这么娇气,哪里是想要什么设备就能变出什么设备来的。”

  陈翔点了点头,“现在确实也没有其它方法可以试了,等京城那边的仿真计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现在想到什么方法,咱们就要用。这事也没那么难,所以仿真计算,无非就是怕浪费材料,所以把什么事情都放到计算机上进行虚拟罢了,只要不怕浪费材料,我们人工观察,记录研究,也是种手段。先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再说。”

  余锦图笑着点头,表示陈翔所言极是。

  魏寒虽然还是没搞懂余锦图的全部意思,但还是思考了起来。

  最后,大家都看向颜苿,这事,少不得又得消耗掉一些经费了,所以最终还得她来拿主意定夺。

  颜苿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余锦图道,“你这减壳开窗的法子,我倒也是能理解。但是,具体我们怎么观察和研究呢。”

  余锦图思索了一会儿才缓缓道,“我们可以把主减速器壳的特定位置打开一个洞,再覆盖上和洞大小一样的透明亚克力观察窗,用耐油胶密封窗口缝隙。这样,不就可以进行观察研究了吗?”

  颜苿点点头道,“这还真是个好办法。”

  余锦图这个家伙在西汽经验丰富,类似的土法上马场面也见得多,换作颜苿,还真是未必能够想到这一招。

  这也是这几年麦文舟把秦威的人口味养刁了的缘故,麦文舟太清楚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竭尽所能地去搞一些用得起的机器设备,哪怕是二手的都要,时间长了,秦威的人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方法。

  就好比用习惯了电脑写作的人,你让他用笔去写作,已经不大会了一样。

  所以这种土办法,除了余锦图,还真没有人能够想到。

  颜苿对于这种情况还是挺欣慰的,现在她的麾下不说人才济济,至少也都各有所长,独当一面的人不少。在关键的时候,都能发挥作用,像陈翔,平时老实话少,但是做事真用心,进步飞速。

  倒是魏寒还显得有些跟不上,懵懂了些。

  颜苿扫视着身边的众人,笑着道,“余师傅的这个建议很好,现在我们只要根据他的建议去做,到时候把桥架到模拟台架上,模拟各种不同工况,观察润滑油的飞溅路径和搅动泵效流量,以经验分析法修改设计,反复观察,说不定就能悟出最佳设计结构呢。这个方法虽然难了些,但是却是眼下唯一可用的方法。如果运气足够好,我们说不定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呢。”

  “现在呢,我们一是实现余师傅的这个方法,这个我不担心,余师傅肯定能搞定,现在我们要策划准备的是第二条,那就是怎么去观察,怎么去分析,怎么去修改设计,这个玩不得半点机巧。而且,确实也没时间去等王明翰那边的运作了,他们动作再快,也需要验证,需要时间,等不及了,两种手段一起上吧。”

  “魏寒,你去联系一下钟总那边,让他安排给我们先定二十套减速器壳,我们这次,要大干一场了。”

  “陈翔,你制订排班表,咱们轮流观测,二十四小时不停实验,我们的时间是越发紧张了,虽然麦总那边没有说,但是我能感觉到他的焦灼,我预计到下个月中旬之前,应该出一个结果,那个时候一切还来得及。”

  “我自己嘛,就负责怎么设计试验和观测方法,分析模式这些,我就不信了,我们这些人,每个人都是行业的精英分子,这点小难题难不倒我们!”

  “预计,就从今夜,开始试验,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