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学院一枝花[八零] 第40节
作者:云里糖      更新:2023-04-30 18:19      字数:7225
  就这么过了几次温阳一点都不想管自己的弟弟了。他当时也去找过温建国,温建国就像千千万万的熊家长那一样,给出了一个解释,那就是他还小,让让他。

  温阳当即都气笑了:“是是是,他们跟你们比,确实是小的不得了。但是他跟两个妹妹相比呢,他是不是要比两个妹妹大?为什么一直都是妹妹在礼让哥哥,而哥哥永远都是在欺负妹妹?”

  温建国对此表示十分的诧异,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女孩子让着男孩子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弟弟是个男娃,将来那是要为我们老温家生孙子的人,你那两个妹妹将来嫁到别人家,那就是别人的了,生下的孩子也是跟别人姓的,跟你们家有什么关系啊?”

  温阳都被这一套理所应当付出的理论搞得一脸震惊:“就算是嫁到别人家那,那不是你的女儿了吗?你怎么能说出这么……这么没有感情的话?”

  温建国吸了两口自己拿纸包起来的烟叶,因为价钱便宜,质量也不是很好,吸了一口之后,是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吞云吐雾。温阳已经看不见烟雾下温建国的表情了。

  “感情能当饭吃吗?感情能值几个钱?你是有本事的。我给你找了一份工作,你能胜。他而且现在干的风生水起。但是你看看你弟弟,他是一个成才的货吗?他不是。所以这就需要我和你娘赚更多的钱。你弟弟将来的生活才有保障。”

  “我心疼你们,愿意自己出这份彩礼钱,我媳妇儿也是一个通情理的人,她嫁过来的时候,带来了不少的钱,这些钱都补了当初我这份彩礼的钱。我们家现在想开一家肉铺,也算是找到了一个固定的工作,每天有固定的收入。这都是我拼尽全力,努力得来的。”

  “我为什么愿意出这份彩礼钱,就是因为我希望你们对两个妹妹也公平一点。因为马上他们也到了适婚的年龄。现在时代也不一样了,你不能就是给他们陪两床褥子就能把人嫁过去吧?我那些钱说好听点儿是留给了你们,我说的明白点儿,那都是我留给两个妹妹出嫁的嫁妆。结果你现在告诉我,你要把这些钱全部贴给你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啥叫我不成器的儿子?那不是你弟弟吗?再说了,嫁女儿肯定我还是要收彩礼的呀,将来把彩礼的一半赔给他们,不就可以了吗?”

  “你想的倒是美,如果你昧下了这些钱,十里八村的人知道了会怎么看你?”

  “我为什么要管他们怎么看我?我只要我自己心里过得去就行。再说了,温宁现在跟着你,不是也挺有出路的吗?我还给温静,在服装厂找了份儿工作呢。做父母,做到我这份上,已经够可以了。”

  温阳真的觉得自己跟自己的父母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才看清了这两个老人心里想法是多么的可怕。

  温旭坦然的接受了剥削了所有其他家人之后给他的那些钱。温阳从那一刻心里就觉得他再也不要认这一个弟弟。

  而为什么说温旭是剥削了所有人才拿到的这些钱?

  一开始温宁是跟着温阳一起干的。他们早早的就已经选择辍学,不念书了。说到这个辍学,也有一些故事。

  温建国是一个很虚伪,也十分要面子的人。当时他确实说了,会供所有的孩子上学。他也确实这样做了。

  温旭和温阳是属于坐不住的那类人,他们本身就不爱学习。但是温宁却不同,一开始的温宁也是像这辈子一样,一心向学,他想靠这个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他的成绩一直是特别好的,是他们兄弟姐妹四个人里面学习最好的一个人。他就上了三年的学。学到了小学三年级,然后就不干了。是说他不想学习了,而是因为温建国是个虚伪的人,他不想和孩子们说,哎呀,你们别读书了,回来帮我种地吧!但是杨翠兰会说呀!

  杨翠兰一直在说他们是多么辛苦,地里的活没人干,一天到晚在地里受苦,回到家连口热乎饭都没有。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希望温宁作为大姐,赶紧回家,不要学习了,学习有什么用呢?回家洗衣服,做饭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之前一直在强调他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信息获取。方式十分有限,再加上村子里本身就有十分不良的风气,虽然说温宁确实接受过几年教育,但是三年级的教育呢,教育到哪里?最多也就认得几个字罢了。

  他们在这个阶段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很多的那种道理,是从他们的父辈或者是长辈告诉他们,他们才知道的。据说这都是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但是这样的经验是对的吗?

  所以就是在这样一天一天带着埋怨话语里,温宁接受不了这样的压力,然后辍学了。

  因为这个年代谁也吃的不是很好,所以她本身也是挺瘦瘦小小的。说的夸张一点,可能连那个灶台高都没有。但是就在那个时候,她已经开始承担全家人做饭的任务了。

  做饭要买菜,要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那一般和这些打交道的人。也就是村里那些大婶儿大娘们。在这些大娘的群体里,有80%的人。占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呢,就是嘴碎。长时间和这些人接触,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本来就是在一个三观刚刚要形成的阶段,所以温宁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开始变得斤斤计较,而且她特别容易抱怨生活。但是她不敢反抗,作为家长的父母,她就把这种情绪憋在自己的心里。时间长了,她的内心其实是有点扭曲的。

  她知道父母的偏心是不对的,她也十分痛恨。自己的二哥扒在她身上吸血,但是她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或者是说,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反抗这种命运,所以就造成了一个十分滑稽的现象,那就是温宁也向杨翠兰一样,对温旭这个二哥十分的偏爱。

  温静不知道这种情况,在人类心理学上叫什么情况,但是那个时候温静也是一个文盲。她可能认识到了这些事情有些不对劲,但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在给家里做了几年饭之后,温宁也长大了。是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杨翠兰虽然说是重男轻女,但是也不是那种为了钱啥都不管的人。

  那个时候的温宁已经在跟着温阳在他的肉铺里面打工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买肉不仅仅是要买生肉。有的时候也还买熟肉下酒嘛。

  温宁做的就是卤肉的这个工作,但是这个工作它并不是很轻松的。不是说调配好卤汁,把肉放进去就可以了。

  她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她还要做这个肉的准备工作。这个卤肉大多数都是卤的是动物的内脏。比如说,什么大肠啊,肝啊,心啊。

  肝脏和心,还有肺这些算是十分好打理的。焯水之后切成想要的形状,或者是说干脆都不切,整个清洗干净之后就可以下锅了。

  但是这个大肠的清理,真的是一种考验人类极限的活计。可能这都是一章有味道的章节,具体的操作过程也不详细赘述了。这个过程真的特别难闻。而且如果长时间的跟这些东西打交道,她自己身上也会带着这种味道。

  原先好几个,听说温宁干活十分利索十分勤快的人想求娶她,但是在见面之后,闻到这一股十分让人不舒服的味道之后,这些话都没有下文了。

  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作为当事人,她是特别容易自卑的。并不是说温宁并不爱干净,恰恰相反,她是所有人里洗澡,洗的最勤快的。

  在这种情况下,她心里的自卑越来越严重。婚事也一直就拖着不放。后来温阳觉得这份工作算是耽误了妹妹嫁一个好的人家。所以给她找了一个新的活,那就是卖肉。

  其实熟肉是店里一个很大的进项,并且因为味道关系好的缘故,基本上每天关门的时候,这些肉都卖出去了。

  但是为了妹妹,温阳放弃了这么大一个市场。温宁自然知道哥哥的用心良苦,干活十分麻利,在所有人都觉得肉铺是一个到处糊着油,有卫生死角的地方,温宁将这个肉铺收拾的一尘不染。那个时候还不讲究什么用户的体验感,但是不得不说,有了这样一层加持,基本上所有来买肉的人,都成为了他们店里的回头客。

  本来日子这样过下去,温宁还是能给自己攒出一份钱来的,但是温旭要娶媳妇了。

  你就说正经人家的女孩子,谁能看上这么一个游手好闲啃老的男人?温旭的那个对象比他还懒。

  而且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扶弟魔。她当时提出的彩礼算是十里八村头一份。人家二楼都对这个儿媳妇十分的不满意。这还没结婚呢,就是商量着要如何巴拉着婆家贴补娘家,这要是结了婚之后,鸡飞狗跳的生活更是少不得。

  杨翠兰把这些事情掰碎了,揉开了给温旭讲。但是温旭如果能听她的话,那就见了鬼了,他就要坚持就要娶这个,杨翠兰给他介绍的那些女孩子他一个都没有去看过,就认住了这个人。

  杨翠兰把这个孩子宠的,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们说的话,在他那里一点儿作用都没有。没有办法,既然孩子喜欢,甚至还拿着生死来威胁父母,杨翠兰和温建国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随着他的心愿。

  但是他们家的彩礼实在是开的太高了,女方不知道说了什么,蛊惑的温旭死死的咬着不放,女方还没说什么呢,他就不干了,他觉得只有这么多的钱才能配得上他们两个纯洁的爱情。

  温旭已经被两个老人宠坏了,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老人想的不是如何劝解这个孩子,而是想着如何去完成他的这个愿望。

  那个时候温静还在服装厂上班,而且温静是一个十分懂得反抗的人,当时她就说了,杨翠兰和温建国,别想妄图拿婚姻这件事情来钳制她。她有手有脚,如果要是把她逼急了,她真的她就跑了。你如果收了别人的彩礼,这个人是我不喜欢的,你别想让我嫁给她。你千万把我看住了,不然我即便嫁过去,我也跑的连个影都没。

  所以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一直很听话的温宁身上。

  杨翠兰十分破天荒的十分温柔的对温宁说:“在这个家里就属你和你二哥关系好,现在你二哥要结婚了,你作为妹妹不得表示点啊?”

  温宁一开始以为杨翠兰的意思是,希望她能出点儿钱。因为她这些年工作也确实攒了不少钱。

  当时温阳一直怕自己这个妹妹被骗了,尤其是在看透了那两个老人的想法之后。温宁这些年的钱,全部都是温阳给他保管的。而且温阳一笔一笔都在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这些钱是刚来的,几几年几月的工资都记得特别清楚。

  大嫂本来就挺心疼这个姑娘的,而且这么多年他们算是住在一起。同吃同住的感情,也没想在这个钱上动手脚。甚至有时候买点日用品啊什么的,都会捎带着给对方买,也不记在账上。

  温宁只好和杨翠兰说:“钱我是可以给的,但是都在我大哥那里,你需要跟我大哥商量。”这些年在外面历练,她胆子也大了不小,也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样子了。

  杨翠兰,怎么可能就看上那点钱,而且那点钱跟那种天价彩礼比起来也真的算得上是九牛一毛了。竟然开了这个口,最一定要利益最大化呀!

  “我跟你说隔壁镇子上有一个人家姓黄,他们家有个小儿子,现在到了适婚的年龄。我想着是让你嫁过去。你也老大不小了,也是应该到了嫁人的时候。”

  我是说之前温宁对于婚姻还有一些想法,但是在多次相看受挫的情况下,她对于这个婚姻是十分抗拒的。

  “我这两年跟着我大哥干的挺好的,我现在还不想嫁人,我想多赚些钱。”

  “女孩子大了,怎么能不嫁人呢?你看你现在岁数多大了?你……你过了25岁,那都不是你去挑别人,那都是别人去挑你了呀!那个时候那些男的,那不都是被别人挑剩下来的吗?”

  温宁直直的看着杨翠兰对她说:“娘,您是真心疼我,还是为了我二哥的彩礼?”

  杨翠兰被冷不丁的这么一问,也有点儿心虚,但是想了想黄家的情况,这点心虚都没有了:“我还能害你吗?这家人家可以说是举着灯笼都找不着。”

  “他们这家人都是城里人在,在城里都是有房有户口的,他们家老大是交警队的人,老二好像是个老师,你家的这个是家中的老三。你想想是不是自古以来小儿子就受宠?他们这家的老人是交警队的一个小官儿,他们家老大就是老爷子给弄进去的。那将来老三应该也有一个好工作。”

  温宁就十分奇怪,居然是这样的好人家,为什么能说媒说到他们家?

  “你可能不记得了,这个就是你之前的一个同学。人家说那个时候,你帮人家出头了,还是干啥了?人家觉得你性格好,所以想跟你相看相看。”

  温宁早就忘了自己上学时候的样子,不过这样的人家,她确实也有点心动。现在可不讲究什么爱情至上。能好好过日子就是硬道理。

  后来两个人也确实见了几面,温宁对黄建业这个人印象也不错。到了谈婚论嫁的这一步的时候,温宁要的那些彩礼,就是一个大问题。

  原本杨翠兰给她说的特别好,说是这是给女方做面子,将来会带回去。结果她把彩礼扣了一半。

  等结完婚反应过来的时候,候温宁去问杨翠兰要的时候,这钱早就给了温旭啦!温旭是什么?是一个只吃不吐的吞金兽。到了他手里的好处,能再拿出来吗?

  就因为这件事情,温宁在黄家一直都抬不起头,而且她嫁到了黄家才知道,他嫁的这个人真的算得上是一个老好人,什么都不争,人家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老大家的哭诉,他们家孩子上学困难,他现在这个工作不好,赚不到钱。而且他不止他自己哭,他还带着孩子一起哭。自己的孙子哭了,作为老人,他肯定不忍心呀!

  所以省下了这张老脸,四处找关系托人脉,把大儿子弄进了交警队。

  那二儿子看到这样有利可图,他也照猫画虎。但是有的面子情它只能用一次呀,而且,老二看着瘦瘦小小的,他也不是干这行的料呀。

  老二表示没有关系,钱到位了,什么都好说呀!所以拿的大把的钱打通人脉当了个老师。

  黄建业是一个有什么事情先要自己扛的人,他觉得父母生他养他不容易,他都已经结婚了,不能再问家里要钱了。原本打算着那些彩礼,如果能拿回来,他们建设自己的小家。开一个铺子,买一辆四轮车。

  结果现在彩礼只拿回了一半儿,温宁原本是在温阳那里有工作的,他们两个商议着,温宁买铺子的事儿,就先搁置一段时间,他们先买一个四轮车,然后想走收猪买羊的这个行当。

  因为温阳这些年做事稳重,而且开铺子也开了不短的时间了,积累下来了丰富的人脉。他在屠宰场基本上都有认识人。有了这层关系在,收上来的猪羊就不用担心销路,而且如果品相好的话,他还可以直接卖给肉铺,可以说这就是一份赚辛苦钱的工作,赚的就是一个差价。

  黄建业不是那种抱怨生活的人,知道自己的钱是要不回来了,也没有因此跟温宁发火,而是把道理掰碎了给她讲,工作那就先暂时不要买,温宁有工作,那就把买铺子的事情搁置一旁,他作为一家之主,肯定也要有一个工作靠这个来努力赚钱。

  温宁本来就因为彩礼的事情,对这个丈夫心怀愧疚。现在他说什么,当然也十分同意了。这两个人都是那种吃了亏,指望肚子里咽的那种,从来不会就是说哭诉或者是怎么样啊,所以受了很多的委屈。

  黄建业的工作一开始并不好做。因为蛋糕就是那么点多,一个人来分一杯,跟那别人来说,就少赚了不少钱,黄建业他也嘴笨,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说,被别人挤兑了,他只能去更远的村庄里收,这一来一回,其实算上油钱,一趟下来,赚的钱少的可怜。有的时候,走的远了点,没有收获的话,这一趟纯属都是赔钱。

  也就是在这种压迫的环境里,温宁改掉了她之前说话轻声细语的习惯,各种国骂学的那是一个六,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她活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样子。

  但是为了生活嘛,没有办法。

  吃完外人都说黄建业是个怕老婆的,家里大事小事都是老婆做主,他作为一个男人,居然让女人骑在头上,真的是十分窝囊。

  但是黄建业并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他对温宁特别的敬爱。什么事情都要跟他商量。两个人的感情非常的好,真的很有一副,不管外面说什么我自委然不动的高手风范。

  而且过日子是关起门来自己过的,是好是不好。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也是因为这一份的尊重和敬爱,温宁才会将自己百分心力付出在自己的小家里。

  结婚第二年,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虽然说婆婆一直都不太喜欢温宁,因为觉得他们一家人都是那种混不吝的人。连出嫁女的嫁妆都要贪图,他们跟温家基本上除了过年都没有走动过。

  温宁也被杨翠兰和温建国的行为伤透了心,基本上除了逢年过节,她都不会回去看他们。

  在她怀孕了之后,温阳体恤这个妹妹自然不可能让她怀着孕还干活,但是那个时候,温阳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肯定要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小家身上,他愿意贴补妹妹,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温宁如果不去干活的话,他也肯定不会给她发工资呀!

  不过,他经常带着店里面的肉去看温宁,大嫂也经常把自己孩子用下来的那些还十分新的玩具都送给了温宁。

  现在可不讲究这些,觉得二手货怎么怎么样。温宁十分感谢自己的哥哥嫂嫂,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自己。至于不给工钱,这对于她来说太正常了,因为她并没有干活呀!

  家庭的重担就暂时压在了黄建业身上。但是两个人都还年轻,他也愿意为了自己的妻子吃的更好一点,孩子将来生活的更好一点努力付出。

  所以他不仅天还刚刚亮就出去工作,而且还屯了很多的猪头猪手,在大冬天寒冬腊月的时候,在交流会上叫卖,因为这个赚了不少的钱。

  开了春,杨翠兰还上门要求他们去帮忙春耕,温宁这是第一次跟自己的母亲呛声:“我怀孕,您不说来看看我,我现在都已经快生了,您居然还要求让我们去帮您耕种?你不是一直很心疼你儿子吗?你为什么不让他去帮你?再说了,也是你当初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当初怎么拿我的钱去贴补你儿子?有了这些钱,我觉得这些年的养育之恩也算是还完了。我们一家现在好不容易过的好一点,你别来继续搓磨我了。就当你作为一个母亲,对于我这个女儿最后的一点善心吧。”

  杨翠兰被说的心神大震,但是她确实因为这些原因矮了对方一头,最后也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

  温宁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孩子是在期待和爱中诞生的。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她就觉得她应该把世界上所有好多东西都奉献给他。

  两个新手父母也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温宁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个不靠谱的,好在自己的嫂嫂是个仁义的人,一直在教导她如何养好孩子。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孩子很快就到了三岁。温宁把这个孩子当做眼珠子来疼。

  他们一家的生活虽然并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但是,她对于这样的生活十分满足。

  虽然说她强势了一点,但是自己的丈夫一直包容她,她这些年过的,没有什么不如意的。

  但是老话说得好,你根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温静也说了,自己回想上辈子自己姐姐的一辈子,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泡在苦水里。

  那个被温宁当做眼珠子的孩子,还是没留住。

  她其实已经十分小心了,但是孩子到了这个一定的年龄,就是爱探索,爱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