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学院一枝花[八零] 第36节
作者:云里糖      更新:2023-04-30 18:19      字数:6176
  第53章 温家三房回来了

  谢老三从小就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对方拿着这么厚重的礼物来了。所求的一定也不是普普通通的事情。

  他们家顶多出了一个村长。也就在村里说两句话管用。但是如果这件事村长能解决的话,他们也不会搞这么一个弯来求自己。

  所以说到底,这件事应该他们先把问题说出来。如果能解决什么,谢礼都好说,如果不能解决,给人家答应下来了。到最后做不成,怕是人家还以为故意耍着他们玩儿呢。

  谢老三虽然一直都蛮混不吝的,但是在大事上,尤其是关于自己的事情上。是一点儿都不会含糊。

  孙家人见状也只能期期艾艾地把他们的遭遇说出来了。

  听完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谢家人也都愣住了。谢老三真的要给那家人竖大拇指。他以为在这个村子里,他的厚脸皮已经是出了名的了。没想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还有比他的脸皮还厚的人呀。

  “所以你们就准备来找我们?你这个事情我们能有什么办法?你要是说你来问我借点儿钱。那还行,我能给你凑个一二百块钱。是你这钱这么多,我也给你想不出啥好的办法。”

  谢老三现在在谢二爷和谢丛修的带领下,也已经不是那么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了。虽然说两家之前有过节,但是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对方被坑的这么惨,他也不能坐在那边笑呀!

  在他发表了一通高谈阔论之后,还是没有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孙母实在是不想听他继续废话了。毕竟他说的那些,他已经考虑到了。

  可是谢老三确实是有点话痨属性的。这个话夹子开了就一直停不下来。本来这件事就够让人心烦的了,结果他一直在重复。孙父直接就受不了了。

  “你能不能少说点儿话?我们来这里不是来听你继续唠叨的。”

  “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呀?要是有,你们还来这儿?”谢老三十分不以为意。心里还在默默的吐槽着孙老二:“都这个时候了,还紧着你的面子呢。求人连一个好的态度都没有。就你这样直来直去的人,活该被人坑的这么惨。”

  但是他也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想着。知道现在如果要是把话说出来,无异于火上浇油。对方现在忙的头捣蒜,他要是这样说,有点太过不近人情,也有落井下石的感觉。

  “谁说我们是来找你的,我们是来找我哥的。”说这话的,是一直没有出声儿的孙铁柱。

  谢丛修原本低着头在吃饭。他原本只是想简简单单的做一个吃瓜群众而已。当他从饭桌上一脸懵逼的抬起头的时候。真的不懂,为什么话题会绕到他的身上。

  孙铁柱说完这话,就有点后悔。因为昨天他才在人家面前放下狠话。结果现在就像是对方的小弟一样说着恭维的话,他觉得自己的脸有点疼。

  谢茹就问他:“你家的事儿,为什么要找我弟弟?说说到底我弟弟他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吗?你们找他有什么用呢?”

  孙铁柱觉得这话没法接。而且因为刚刚的事情,他现在有点儿后悔也有点儿自闭,不想说话,倒是孙母接过了话茬。

  “我能知道这件事情确实很难但……但是我们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咱们村里都知道。你家小子出了名的会读书。我听铁柱说他昨天不是也说相关于法律的事情吗?我想他也一定明白。所以我们想来找他问一问。看看这件事还有没有能转圜的余地。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也实在没有办法。我和你说,我和你叔叔一辈子就在这个地里打转,见识少,我们是实在是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所以只能求到你们跟前儿。”

  孙母的话真的可以算得上诚恳了。但是谢丛修自己知道,他之所以昨天能说出拿出法律武器这种话。其实是因为他之前出现的记忆的混乱。在那一份记忆里,这句话是后世很多人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也只不过是用此来威慑一下别人。没想到对方因为这件事来求他。他若是现在推脱。怕是对方一定会以为他是故意见死不救,到时候不管是他还是谢家的其他人,在这个村子里,名声都不会太好。

  “婶子,我和你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一般知道的只有关于讹诈,欺骗。这种你一定可以去公安找公安局的同志帮忙。今天我就把话跟你说明白,我不是不想帮你们,大家都是一个村儿的,咱们之间的恩怨还没有到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你们一家被坑得那么惨,然后我们见死不救的地步。”

  “如果你没有签下那个借条。这件事情真的不算什么大事。但是我的叔叔在这个上面签了字。按理说这就是由法律效应的。但是这其中这个情况还很特殊,你们是被骗着签下来的。这种情况我也不是专业的人员也给不了你十分准确的答复。我这里能给你的意见,就是你去城里找一个律师,看能不能找到。如果能找到,让他们给你一下法律上的援助。这是我唯一能够想到能帮你们的方法。”

  孙母急忙问道:“那这个律师我们该去哪里找呢?”

  谢同修摆了摆手:“我对镇子上实在不了解,你们问一下我铁柱哥。铁柱哥不是说他一直在镇子上有认识人吗?到时候你们给人家送点儿钱,让人家帮帮你们。”

  孙铁柱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那些狐朋狗友,虽说干什么事情都不靠谱。但是打听个消息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妈,你放心吧,明天我一定把这事儿给你办妥。”孙铁柱一改之前十分颓废的样子,表现的十分积极。

  其实说到底这件事儿就是抓了他们不敢闹事的心里。对方甚至都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出1万块钱。最多也可能只是借机讹诈他们一点小钱。毕竟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如果闹得这么难看的话,他们也别想在这里立足,毕竟现在可不是后世那种一家人自己过着日子就没事儿的时候,还是讲究邻居和睦的。

  他们得到了方法之后就要立刻出发了,他们恨不得明天赶紧到来,好赶紧找找人解决这个问题。

  临走的时候,他们就因为这只鸡的事情又有了分歧。

  谢丛修认为自己只是给了一个方向,说到底也并没有给人家真的解决问题。这个礼物如果收下了自己实在是愧疚。

  但是好不容易有了头绪的孙家人就差把他当黑暗里的一束光一样看重了,之前两家人闹的这么不愉快,他依旧愿意这么用心的帮助他们,他们给点儿礼物也是应该的。

  谢父和谢母并不是眼里差这点东西的人,也一直推辞着不要。

  谢父心里想的很简单:“要是事情成了他们欠我们一个大人情,那时候要什么礼物都不过分。要是事情没成,他们拿人家的东西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还是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说吧。”

  “再说了,一只鸡能有多少肉?还不如吃猪肉呢。”谢父暗搓搓地想着。

  谢母也不愧是和他过了几十年的人,所思所想和谢父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这两个人难得的没有给自己掉链子,送走孙家人,连谢丛修都对此有点儿震惊。

  他们一家继续回去吃饭了。

  走在路上的孙家人也在感叹:“谢家老三虽然嘴上不饶人,但是心是个好的,刚刚他还说让我把这个鸡拿着求人家帮忙呢!”

  “是啊,我哥也是个好人,我昨天都那么过分了,他今天对我还是那样,没有因为昨天的事情给我难堪,他可真是个好人啊。”

  孙铁柱现在心里最崇拜的人第一是他的大哥,第二就是谢丛修了。谢丛修在那边打了好几个喷嚏,他还不知道自己被发了好人卡,现在也有自己的忠实小弟了。

  “你看看人家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你呢,只会在家里哭,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你看看人家,人家就知道怎么能解决问题。要我看啊,读书确实是个好事儿,你现在年龄也不大,要不你也好好去读读书,现在也不算晚。”孙母放下了心结,现在整个人脑子都清明了不少,还将之前自己劝孙铁柱读书的话又老生常谈地搬了出来。

  以前孙铁柱听到她这话估计都要生气,然后两个人不欢而散,不过今天对方却没有甩脸子,而是十分认真地思考了许久。

  “妈,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哪有学校要我啊。”

  儿子罕见的没有逃避让孙母高兴坏了。

  “这你放心,只要你想,咱们就有机会,等这件事忙完了,我就四处给你打问打问。你也没事儿别到处瞎跑,多往人家谢家小子跟前走走,多学学人家。”

  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热火朝天,孙老二想插嘴都插不上去。索性也就什么话都不说了。

  而温静那边呢?因为一直沉迷于学习,也很少关注其他的事情,温家其他人也将目光都聚集在温旭和温阳的考学事情上,时间就过得格外快。

  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温家三房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现了……

  第54章 以后我们给你养老

  最先发现他们的是准备去自留地里准备剜一头蒜的温宁。

  在温建军把手搭在门口的时候,她正好拉开了大门,两边的人就这样对上了。

  “哎!三伯,你们怎么突然回来了呢?”温宁对此十分惊讶。

  后面跟着的于红月也十分的尴尬。毕竟当初是她自己放下厥词,说他们再也不会回来认这群穷亲戚。

  没想到打脸来的那么快也这么猝不及防。

  可能温建军生来脸皮就格外的厚一点。虽然在一路上,于红月告诉了他,他们当初是如何和四房的人闹掰了的。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在对方的目光下可能也会脸红。但是温建军就格外不一样。

  他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一样。十分自然的说道:“这不是我那大侄女吗?我是你三伯呀,你怎么不认识我了呢?你爸妈在不在啊?赶紧把门开开。我们从那边儿回来,给你们带了不少好东西呢。”

  温宁觉得有些无语。毕竟自己刚刚以见面就打了招呼。结果三伯父以为自己没有认出来他?

  你别看温建军看起来脸皮可厚,其实他内心也打鼓呢。毕竟在深厚的感情也不能让他们这么磋磨,他虽然有信心能够换得老太太回心转意,但是前提是老太太有这个想法。如果老太太伤心到,连他这个儿子都不想认,他也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温宁自然知道,老太太虽然嘴上没有说,但是心里也一直在念着他们呢。而且说到底都是一家人,他也总不好把人拦在外面,不让进啊。

  “三伯,还有三伯母,你们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呀?赶紧进来吧。”温宁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老子还没反应过来,嘴巴上已经说了这样十分客气的话。

  坐在家里等着温宁一起回来吃饭的那些人,见他不就是关个门儿,结果走了这么长时间,再加上现在天气冷了,白天的时间短,现在虽然说是7点多钟,但是天已经黑了下来。

  杨翠兰十分担心女儿,自己披上衣服就赶紧出来看了。结果一出门就看到了自己那万年都不对头的妯娌回来了。

  “哟!这是吹了什么风?你们不是说再也不回来了吗?咋突然回来了呢?”杨翠兰想到于红月走时候,那趾高气扬的样子,还有那说出来他都觉得耳朵脏了的话,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于红月自然不是任由别人欺负的。这话里话外的都是不欢迎。他让人捧着惯了。哪受过这样的气?

  “老四家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你这是不欢迎我们回来吗?”

  “我管你。你回不回来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些穷亲戚可攀不上你们家这样的高枝儿。我们这些泥腿子也不想去你们家那边吃挂落。你当初走的时候,不是说再也不想认我们这一门穷亲戚吗?现在衣锦还乡了?到我面前开始显摆来着?”

  杨翠兰根本没想到三房回来的,其他的可能性。在他看来,他们这些人回来就是为了在他们之前炫耀。炫耀他们自己赚了多少钱。他根本没有想过。对方是来避难的?

  也谈不上避难吧。不过杨翠兰的文化水平也就那么高。在他看来,能赔1000块钱,就已经是赔的底都不剩了。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他们三房还是跟自己打断骨头连着筋。即便是自己不想看,在他们的面子上,也要顾及自家男人的面子。

  “娘!我三伯和三伯母来也不容易。大冬天的也别在外面杵着了。咱们赶紧进屋考考火吧!你不来就光批了一件薄衣服,这可怎么行,千万别感冒了,赶紧进来吧。”

  温宁给大家了一个台阶下,杨翠兰也知道对方不可能不进门。冷哼了一声,他自己先扭头进去了。

  “外面冷,赶紧进来吧。三伯好久都没有回来了,娘娘一直都念叨,没话找话。温宁也是没话找话,实在说不出什么别的事情来了。

  就这句话,还是能说出口的。毕竟如果他们说他们一直在想着对方。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都不相信。

  杨翠兰的嗓门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大。这一特点让它在无数次的吵架中脱颖而出。为了自己这个村儿里最会吵架的人等荣誉。

  所以在屋外这么一会儿,屋里面坐着等吃饭的人,全都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温建国对此毫不感兴趣。他一直是一个老实人。甚至在温静的眼里,他还是带着一点点愚孝的。不然也不会因为娘娘的话,上辈子就那么补贴着三房。

  温静觉得,自己老爹不是没有脑子的人。是他所处的环境,让他养成了这样的性格。毕竟在这个闭塞的山村里,大多数人怎么做他也会怎么做。

  大多数人说要孝敬老人。所以他把这一句话奉为圭臬。哪怕是这个老人,没有给予他太多的爱。更有甚者,这个老人带给他的只是负担。他也因为从小到大的观念,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的?

  这也是他上辈子为什么会那样做的原因。

  但是这辈子和上辈子有了明显的不同。上辈子三伯的伪善面孔,哪怕是到了娘娘死的时候,温建国都不知道。因为记忆里的兄友弟恭等美好的画面,所以温建国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自己吃了好多好多的苦也愿意供养着三房的那几个侄子。

  但是这辈子,在听到大伯噩耗传来的时候,温静阴差阳错的让温建国知道了,自己一厢情愿,幻想出来的兄友弟恭,不过是娘娘为了笼络他这个儿子说出来的谎言罢了。

  之后三伯母每一次作死,虽然都不至于闹在明面上。但是杨翠兰的念叨温建国,听不见吗?听的多了之后,他的想法不会动摇吗?

  压到他心中最后一颗稻草的事情,就是上一次娘娘说的那一些诛心的话,他没有一刻像在那时候一样,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曾经错的,是多么的离谱。

  哪怕是小时候遇到再多不公平的事情。他都可以借人的心本来长得就是偏的这句话来欺骗自己。但是作为父母,他们是可以说自己的儿女。但是这并不代表别人可以代替他们做决定。

  尤其是说出那种卖女儿来补贴儿子的事情。温建国都没有想到。他知道自己母亲偏心,重男轻女。但是真的没有想到他能说出这种话来。

  从那一刻开始,他的心都已经死掉了。他从来没有那么清晰的明白。母亲和他虽然是一家人。母亲把他抚养长大,他将来一定会孝顺母亲。这样就够了,不要有太多的期待。

  他和他的儿女也是一家人。但是儿女总归也要成立自己的小家庭。所以到最后哪怕是死了之后,陪着他的,也只有自己的妻子。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温建国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他不再会因为童年时候一些不公平而暗自神伤。他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了自己妻子的身上。听到见到自己,他不会觉得厌烦。反而会觉得被人惦记的感觉真的很好。

  之前杨翠兰还因为于红月小人得志的样子而愤愤不平,但是温建国却觉得这人对于他来说,仿佛就像是陌生人一样。他们好不好,跟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会因为别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而觉得自己如何如何。

  若是温静知道自己老爹居然生出了这样哲学的想法,怕不是当场就要给他解释什么叫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温建国的境界着实已经提高了很多。所以哪怕他现在看到了自己,亲兄弟回来了。还是提着大包小包,对他笑的就像是秋天里的阳光一样灿烂。他都觉得没有什么可以牵动他的心绪。如果硬说有的话,可能就是他担心自己的妻子气得有点儿受不了吧。

  “娘,您的儿子回来了呢!你想不想我呀?”温建军将手头的礼物放下。还像之前那样嘴巴特别甜的往娘娘身边走。

  娘娘刚才在吃饭,他现在身体硬了。耳朵也没毛病。不像有的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耳朵背的啥都听不见。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下他手里的筷子,没有对此表现出一丝丝的期待。这个孩子早就伤透了他的心。

  不过温静分明清楚的看到,自从大家听到了外面的响动之后,娘娘一直在重复扒饭的动作。再也没有夹过一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