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学院一枝花[八零] 第17节
作者:云里糖      更新:2023-04-30 18:17      字数:5120
  三伯母心里暗自嘲道:“你的话要是能相信,母猪都能上树了!”

  不过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不过她还是欲拒还迎般将绿茶的功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事情也不好说,也有可能是我看错了也不一定。”

  “真是急死个人,你到底看见啥了?”大嘴巴大婶想了想,村里是个人都知道自己藏不住事儿,一般有什么事情也根本不会想着告诉她,现在对方这么说,难道是和自己家里的人有关系?

  吃瓜吃到自己身上是谁都不乐意面对的事情,这位大婶原本还有点吊儿郎当,现在倒是恨不得自己立马撬开对方的嘴,知道是不是关于自己家的事情。

  想了想昨天自己老汉回来的时间,她也纳闷儿,应该不会啊?

  第26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伯母看见对方脸色变化那么快,担心一会儿自己再拿乔对方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她像是十分勉强地说道:“我昨天晚上,看见了我妯娌家里的四娃子和咱们村儿里那个张小路一起回来的,两个人还有说有笑的,我当时觉得不怎么妥当,但是因为老太太一直不待见我们,连带着四弟一家都和我们不是很熟,所以没敢上去。”

  “但是我这心啊,一直放不下呀,这被我看见了还好,这要是被外人看见了,指不定传成什么样呢。”

  说完,她还神秘兮兮地加上了那一句经典台词:“我就和你说啊,你可千万别跟别人说啊。”

  说完,三伯母就像是完成了什么大任务一样,扛着锄头离开了。

  剩下的那位大嘴巴的大婶听到了如此劲爆的消息,心里却没有什么大波动。

  要是以往,她听到这种香艳带点花边的消息,指不定要去和别人说,恨不得拿着大喇叭全村播报。

  但是这话从温建军老婆嘴里说出来,它的可信度直接从十分降到了两分。

  现在这个村里,谁不知道谁啊?真要往细了分,每家每户说是都沾点亲都不为过。

  他们温家的那点儿事儿整个村里谁不知道啊?谁不说一句温建国孝顺,然后骂一句温建军没有心?

  而且,温建军老婆上次去大队长家里要粮食的丑恶嘴脸整个村子几乎都知道了。他们对这种上门打秋风还理直气壮的人一丢丢好感都没有。

  对方还喜欢和杨翠兰攀比,也不看看自己有啥能比得上人家?勤快不如人家勤快,长得也不如人家。自己比不过比子女,人家的儿女各个好学习,将来指不定都要去城里呢,她家那两个混小子就知道混日子,都这么大了还定不下来,整天游手好闲连钱都不赚。

  “她说这些话就是想让我去当出头鸟,真当别人都是傻子,就你一个精明人了?”大嘴巴大婶对着三伯母的背影啐了一声。

  她准备把这个消息压下去,至少自己是不会将事情说出去的。

  但是心里有了别人的秘密,一直不能说,对大嘴巴大婶这种性格的人来说,不亚于心里有个虫子一般刺挠。

  可是她又不想得罪大队长,正愁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她往旁边一扫,居然看到了张家那个媳妇儿。

  “张家的,你咋出来了?身体好点儿了?”大嘴巴大婶开口说道。

  “整天躺在床上也不是个事儿,今天我儿子不用去学校,想吃苦菜包子,我出来挖点苦菜。”张小路的母亲边说着,边继续挖着菜。

  “你家小路听说学习也好,你将来可是要有好日子过了!”

  “男娃娃,他想读书就让读,哪怕将来读不出个啥,学下点本事,出去也不会被人骗了。”

  “你说的也是,你们家离着学校也不远了,孩子回来估计得花不少时间哇?”

  “平时是比较晚,但是一般要是星期五,正好赶上星期六日放假,他不用着急赶作业,就回来的早。”

  “昨天不就是星期五了?他是多会儿回来的?”大嘴巴大婶貌似不经意地问道。

  张小路的母亲像是根本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娃娃一直都是个孝顺的,昨天太阳还没下来就回来了,回来就一直帮我打水,把家里的水缸都打满了,一直打到天黑了才干完。”

  大嘴巴大婶听到这话,心里也有了谱。这一切都是温建军老婆的诡计!她居然想让自己做这个恶人,将大队长都得罪的死死的。

  大婶现在也顾不上什么其他的了,找了个理由就和张家媳妇儿告别,然后匆匆离开了。

  见人都走远了,张小路从河岸边的树后面走了出来,手里的篮子里都是采好的苦菜。

  他上前将母亲扶起来:“我采的管够吃了,早上露重,咱们还是早点回家吧。”

  张小路的母亲也没有多说什么,两个人互相搀扶着回去了。

  张小路先将母亲安顿好,然后准备去择菜洗菜,张小路的母亲见儿子马上就要出了门,到底没忍住,说道:“你现在就好好学习,将来才有机会,好姑娘是要自己争取的,你啥都没有,没有人愿意跟着你受罪。”

  张小路听到这话,身体僵直了一会儿,然后他并没有说什么话,就匆匆离开了。

  安静的空间里只剩下张小路母亲的一声声叹息,饱含无耐与自责。

  却说另一头的那位大嘴巴大婶,她原本准备兴冲冲找温建军的媳妇儿算账。

  但是她一路上也在仔细想:“要是我现在过去了,她倒打一耙怎么办?我也没啥证据能说的清楚啊!”

  “不行,不能直接去找她麻烦,不然别人到时候以为我欺负她,屎盆子全扣我头上了!”

  想到这里,大婶一下子停住了急匆匆气呼呼地脚步。但是就这么算了?她也咽不下这口气啊。

  就在她像是无头苍蝇乱窜一般想着各种办法的时候,她扭头一看!

  诶,又来了一个熟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杨翠兰。

  杨翠兰现在有了两个女儿,家里的事情也都不太操心了。哪怕是春种秋收,也有家里的几个孩子一起帮忙去做,没有了讨人厌动不动上门打秋风的亲戚,她的日子简直过得不要太滋润。

  现在得了空,她最爱做的事就是和几个同龄人在一起干活。倒也不是她本人多么爱干活,而是其他人在这个时候,就会夸她。

  要说那个年代的妇女,因为还是受到了老一辈思想的影响,嫁人都是父母相看好了觉得行那就嫁了,至于什么爱情?那是多么新鲜且陌生的名词?

  因此,她们本身是几乎很少能够注意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而她们的荣誉,大多也绑定在了自己的丈夫或者是孩子身上。

  出嫁之后,嫁了个好男人,是值得被夸赞的,人们会感叹这个女人命好,所以能遇到这么好的人。若是婆家尊敬,不少酸人家的人从来不会觉得是这个女人优秀才能赢得这些,而是将这些统一归咎到她命好。

  有了孩子之后,孩子要是教育得好,那就是孩子听话懂事,孩子要是教育的不好,就是当娘的没用心,至于孩子的父亲?那不是忙着赚钱吗?

  以前的杨翠兰也被这样的思想荼毒了很久,温静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不少人家背地里酸她们,也有人在杨翠兰面前阴阳怪气,说她不会教女儿,女孩子在家学学做饭,将来好好伺候丈夫和婆家人就行了,干嘛要学那么多东西?

  学的东西多了,见识的多了,心就野了,也就根本不会再留在他们这种小县城了。

  这样的女人要是多点儿,他们剩下的人不是都得打光棍吗?

  但是杨翠兰根本不在乎他们那些人的阴阳怪气,毕竟他的当家的作为这个村子的大队长,本身就很少有人敢明目张胆地使绊子。

  就算是使绊子,他们也只能背地里暗搓搓的。现在全国都在大力发展经济,只要他们村儿在温老爹的带领下能够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有钱,谁会在乎别人怎么说?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哪怕村子里不少长舌妇和不少游手好闲的混子都在说他们温家不会教女儿,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到杨翠兰跟前说。

  至于三伯母,杨翠兰早就不在意她了。她愿意酸也好,不愿意说什么也罢,杨翠兰现在的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心,干烧要因为这些人来给自己添堵?

  所以等村里最有名的大嘴巴大婶叫住她的时候,杨翠兰还有些惊讶,毕竟以前村里这种八卦性质的活动,可是从来不会带着她。

  就像是原本是一个班里的边缘人物,一直都是班里的透明人,结果突然有一天文艺委员过来说我们有个节目想请你来当主演一样。

  杨翠兰简直都愣住了!

  大嘴巴大婶看着村里大队长夫人如此严肃(其实是杨翠兰愣住了,所以面无表情)的表情,心里也咯噔一下,又又又在心里打了好几遍腹稿才战战兢兢开口。

  “温家媳妇儿,你们家二闺女是准备相看人家了吗?”

  杨翠兰听到这话,连震惊都顾不得了,表情一下子跳到了愤怒:“这是谁胡咧咧的话,根本没有的事儿,我们家静静才多大,就算是宁宁我们都要多留两年,再说了,现在国家可是不提倡早结婚,我们可不会拖了国家后腿!”

  杨翠兰跟着温老爹耳濡目染,官话倒是学了不少,这一两句居然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本来大嘴巴大婶就不是啥有文化人,但是自古以来小老百姓都是对官方或者是官府十分惧怕且信服,所以听杨翠兰这么一说,大婶先是庆幸自己刚才没有胡咧咧,然后就是在心里把想要陷害她的三伯母骂了个狗血喷头。

  不过不管她的内心活动多么丰富,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见杨翠兰说的这么义正言辞,再加上刚刚张家媳妇儿言之凿凿,她早就把温建军媳妇儿的话打成了谣言。

  “居然敢拿老娘当枪使?看我怎么收拾你!”心里暗狠狠地记下这笔账,然后大嘴巴大婶立马对着杨翠兰笑成了一朵花。

  “建国媳妇儿你也别着急,我这不是觉得你们温家的姑娘各个一顶一的出挑,而且还有文化,这不,我刚听说你们有这种想法就赶紧过来了,我们大壮他姑家有一个孩子,相貌周正,而且啊,还是在城里……”

  第27章 来啊,撕逼啊

  杨翠兰一听,好啊,原来是有人打主意都打到他们家来了,她也顾不上听大婶的长篇大论夸他们家姑姐家的孩子了,她急忙拉住还在连说带比划的大婶的手,说道:“是哪个丧良心的人说出这种话?我们家孩子才多大,居然就打主意到我家里来了,当我和孩子他爹是死了吗?”

  说完这话,她死死握着这位大婶的手,说道:“好姐姐,知道你是个心好的,麻烦你告诉我一下,到底是哪个挨千刀的说出来这种不负责任的话?”

  这位大婶一看杨翠兰已经上钩,也不搞什么欲擒故纵的手段了,直接就说是温静她三伯母说的。

  “就是她说的,要不是她是你们亲妯娌,我又怎么能信呢?她可是跟我打包票这是真的,就差拍着胸脯和我说了,不然我可不信呐!”

  “好他个老三家的,没想到她居然背地里这样败坏我们家静静的名声,看我不撕烂她的嘴!好姐姐,多谢你,等我忙完了这阵儿,请你来家里坐坐。”

  “哎呀你正事儿要紧,我也没帮上什么忙,你是要去找你们家老三媳妇儿吗?我知道她在哪儿,刚刚还和我一道准备下地呢,就往三湾子那边过去了。”

  杨翠兰匆匆道谢之后就火急火燎地往那边去了。大嘴巴大婶儿偷笑几声,然后不紧不慢跟在杨翠兰身后准备看戏去了。

  杨翠兰就像是被点着了的炮仗,远远看见三伯母就炸了,离老远就开始骂人,从他们家几口人还上升到了祖宗辈儿,后来想了想,他们好像是一个祖宗,就立马又专注个人。

  三伯母听到杨翠兰的混合国骂简直惊呆了,她只是想背地里暗暗发散谣言,然后让村里人看四房的笑话,自己根本没打算当这个靶子的。

  要知道,通过那位大嘴巴大婶说出去的话基本上不到一天就能传到整个村子里,谣言之所以厉害,不仅是因为它传播快,更是因为它会在传播的时候被不同的人加工,添油加醋再说一通,谁知道最开始的版本是什么样了?

  哪怕到最后真的查到这位大婶儿头上,对方攀扯出自己,当时路上就她们两个人,她死活不承认,对方又能拿她怎么样呢?

  她为了保险起见,是左思右想才找到这么一个“代理人”,然后对着其他人她可是什么都没说呢。

  没想到没等到杨翠兰焦头烂额,却等到杨翠兰暴跳如雷了?

  这不对啊!这是三伯母被杨翠兰薅住头发之前最后的想法。

  “我们家当家的对你们三房可是尽心尽力,前几年多难啊,自己家里都吃不饱,你的侄儿侄女儿各个饿得就跟个猴儿一样,你们来借粮我们没给你们借吗?”

  “我三哥身体不好找我们家那个帮忙他哪次没去?你们家吸着我们家的血吃着我们辛辛苦苦省下来的粮,不求你们感激,至少也不要做背后插刀子的人!”

  “可你呢三嫂?你前段时间去我们家打秋风不成被老太太赶出来,是心里头不平还是怎么样?你居然心黑到害你侄女?你也不问问村里人,哪有一上来接一个秋季的粮的?我们家有多少口人你不知道啊,你把我们的粮食都拿走了难道我们一家都去喝西北风吗?”

  “你难道忘了家里还有老太太吗?你们就想着自己,我三哥为了赚大钱,连老娘都不奉养,你们不愧是一家人,恨不得赶紧把老人气死是吧!”

  三伯母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杨翠兰一顿突突突。这个时候还是种田的黄金时段,换言之就是几乎所有能下地的人家都来下地了。

  所以在杨翠兰气冲冲过来的时候,周围已经涌在一起不少看热闹的人。

  听到杨翠兰这样说,只要是三观正常的人也都站在了她们这边。毕竟,不孝在整个村子里,那是最让人抬不起头的说法。

  三伯母听着周围人对她指指点点,也立马回过神来了:“老四媳妇儿你可别乱说话,我们啥时候说不养娘了?这不是你三哥一直搁外面没消息,我一个女人,种点地也就够家里开销,你侄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不得吃的好点啊?”

  字字恳切,把一个无可奈何的慈母演绎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