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臣(重生) 第100节
作者:叶秀      更新:2023-04-30 03:18      字数:2619
  后来,周玙身死玉门关外。

  后来,步练师得知真相,泣血不止,大病数日。

  后来,步练师重回朝堂,与薄将山相遇。

  阴差阳错,造化弄人。步练师既不记得她曾经在皇家宫宴上,救过一个汉话都说不清楚的小小将领;也不记得当时波斯人火烧北狄王庭,是薄将山把她救出了燎燎火海。

  步练师冷冷地看着薄将山,只能想起被他一杯毒酒赐死的周玙,只能想起刻骨钻心的血海深仇。

  步练师啐他:“你不要脸!”

  薄将山大笑不止:“多骂点,我爱听。”

  薄将山与步练师作对多年,本以为天意如此,缘分如是,只要步练师还恨着他,就算是心里有他。

  直到钟雀门外一斩,薄将山才幡然醒悟,当年周玙自尽之前的遗言,多像一句刻毒的诅咒:

  “——兄长,你也得不到她。”

  就算我死了,她也会恨你一辈子;

  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碰不到半分!!

  ·

  ·

  但如刀的天意,弄人的命运,又急转向另一条路:

  步练师死而复生,不知哪里出了差错,竟全然忘记了周玙一事;阴差阳错,造化弄人,她居然与薄将山,真的做成了一对野鸳鸯。

  然而天底下哪有完全的好事——

  周玙也从地狱走来,背负着刻骨的仇恨,一袭红衣,一把古琴,在卧龙江上现了身。

  ·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卧龙江上,云烟浩渺,薄雾掩映;舟前孤零零坠着的渔火,也被迷蒙的水汽包裹成了茧。

  薄将山静静地看着周玙。

  两人虽说长相酷肖,气质却迥然不同。若说薄将山是金玉樽里的鸩酒,入喉如饮下一把刀;那么周玙便是山间融化的雪水,清雅寡淡,与世疏离。

  薄将山低低地笑了一声,他知道周玙这身是什么意思:

  ——厉鬼索命,自然是身穿红衣。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薄将山低低重复了一遍,“弟弟,你真是大胆,竟敢如此高调地在上京现身。”

  “该死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周玙笑得也很随意,表情与薄将山别无二致,“我为何不敢现身?”

  ——周泰都死了,我又有什么好顾忌的?

  “倒是你薄将山,居然能和薇容喜结连理,诞下子嗣,天有何公?!”周玙脸色一变,冷声断喝,“我周玙一日不看到你的死状,我周玙一夜难以安眠!!”

  窈窈大怒道:“二叔,你就是见不得人好!你心/理/变/态!”

  薄将山倒是一静,没接周玙的话茬。

  薄将山突然问道:“你不问窦蔻可安好么?”

  你不问红豆的下落么?

  “——她?”周玙冷笑一声,“她这般痴迷于你,定是为你鞍前马后、万死不辞了。怎么,这也要和我炫耀么?”

  薄将山淡淡地打断他:“她死了。”

  周玙陡地一静,像是突然哑了。

  “她这些年来,很是想念你。”薄将山从袖中掏出一物,远远地扔给了周玙,“这是她的荷包,放在你这里,我想更合适。”

  ·

  ·

  ……

  窦氏太极?

  蔻红豆、蔻红豆、蔻红豆……步练师心思急转,薄将山的这个侍女,难不成是当年窦尚书的爱女,百年难见的女武状元,窦家太极传人窦蔻?

  ……

  ·

  ·

  当时陪同伊雅公主省亲的上京贵女里,除了步练师和白有苏,还有窦尚书之女,窦蔻。

  ……

  蔻红豆抬手一招,昆山雪扑棱棱地掠来,稳稳地立在她的肩头。她身段宛曼,款款一福时,千般妩媚,万种妖娆:

  “令公这是要去何处?”

  ……

  她们早就认识的。

  只是时隔多年,物是人非,步练师早就忘记了。

  ·

  ·

  周玙已经快忘记窦蔻的模样了。

  他踏过柔软的青草,他扑向和煦的天光。窦蔻会如约等在第三个帐篷的拐角,白马温驯地立在她的身侧,红裳女孩静静地站在热烈的灿阳下,像是绣在草原上的一簇烈火。

  她也曾明媚过,她也曾快乐过。她也曾像万千少女那样,一心一意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到来。

  周玙从来都不好好叫窦蔻的名字。

  他爱叫她——

  “红豆!红豆!”

  ……当时只道,是寻常。

  ·

  ·

  【注】

  *1:“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自鸠摩罗什《法华经》。

  *2:“飞鸟尽……走狗烹”出自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出自苏轼《赤壁赋》。

  *4:“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纳兰性德《浣溪沙》。

  第71章 大争世 小酌之时

  大夜弥天, 冷雨如浇。

  一星微微灯笼火,把潮湿的雨幕,烫开了一个橘红色的洞。长街尽头驶来一辆古朴无华的青蓬小车, 毂道镶银的车轮辘辘地滚过道旁水洼,不动声色地滑入了悄然敞开的豫王府侧门。

  步练师端坐轿中,闭目养神。待到青蓬马车停下, 马夫掀起了轿帘,步练师这才撩起长长的睫羽,投来静水寒潭一般的目光。

  周理站在挂着雨流的屋檐下,鼻梁上夹着单片的西洋目镜, 双耳下坠着碧绿的菱形耳坠,灿金色的长发在腰间堆叠成波浪一般的绚锦。

  比起中原的王爷,周理生得金发碧目,看上去更像是位阿碧司河畔的学者, 举手投足间都是由波斯语编织而成的睿智和风情。

  这便是豫王殿下。

  他由波斯公主阿黛所出, 在皇子中排行第四, 名理,字云机。

  周理躬身作揖:“理, 见过令公。”

  如今步练师的品级地位,倒是皇嗣向她先行礼了。

  步练师抬手一揖:“豫王殿下。”

  周理平生不苟言笑, 闻言也只是一眯眼睛,算是敷衍了一个礼貌的笑容。

  这位波斯雕塑一般冰冷的四殿下, 向一旁展开手臂, 是个请的姿势:

  “令公,请。”

  《朔史稿》有载:平安七年有雨夜,监国大公步练师,与豫王周理夜雨密议。

  这时的步练师也没料到, 这次密会将改变整个朔史的走向,也将改变自己的命运。

  夜色潮湿,冷雨潇潇,史官将这次密会,称作“敏豫协定”。

  敏,为步练师百年后的谥号,她被追赠为太子太傅,也是大朔史上唯一一个被单谥为“敏”的臣子——

  那步练师和周理,究竟协定了什么呢?

  ·

  ·

  步练师是为了淑妃的事来找周理的。

  周理其人说来简单,他是个很安分守己的皇子,既没有周琛那般优秀得令群臣不安,也没有周瑾那般废物得令众人生疑。周理这一辈子都泡在大理寺,断案以外的事他一律都不关心。

  周理其人说来也复杂——他身为大理寺卿,就是大朔最高法院法官。能到他手上的案子,哪一件不是塌天祸事,在周理这双手上都能断个干净。

  步练师曾向周泰进言,觉得大理寺卿这个位置,还是埋没了周理的才华。

  周泰笑着摆了摆手,示意步练师吃茶,这个话题就不要再谈了。

  当时步练师还觉得是周泰偏心,为了巩固东宫的地位,有意弹压周理的大好前程——如今看来却是最明智的举措,周泰此人何等深谋远虑,周家的男人不可能全搅进政治旋涡里,总得有一个高高挂在局外的看客。

  这个看客,便是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