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5)
作者:时雨余      更新:2023-04-29 16:18      字数:4971
  他低笑道:我们可是拜了堂的。

  这可是他能行使的正当权利。

  因为距离太近,他其实无法看清晏暄完整的表情,但他知道晏暄一直凝视着他,也能看见晏暄眼底慢慢浮上了一层笑意。

  不久后就听晏暄从喉咙深处应答了一声:嗯。

  几乎是下一刻,岑远就感觉自己腰间的手倏然收紧,紧接着背就挨上了身后的树干。

  眼前的人也再次俯首亲了下来。

  明明前一瞬的动作仍是激烈的,可等两人的唇碰上的时候,一切又突然变得温柔起来。

  晏暄没有深入,就这么若即若离地贴着,时而又严丝合缝地厮磨。

  就好像是在情难自已的放肆后,理智方才回笼,换成了得心应手的克制。

  而只有在某些瞬间,兴许是因为对方实在掩盖不住了,才让岑远察觉到晏暄亲吻着他的双唇似乎正在颤抖。

  他无端觉得心里就如同被针扎了一下。

  还不等他摸清缘由,身体却已经像本能反应一样,去加深了这个吻。

  暖阳挥洒,和风轻拂,枝头花蕾微微颤动。

  闲云府虽位于闹市,但地处宽阔,后院更靠近后门,而后门又挨着河流。因此即便府外喧闹声不绝,也只有靠近大门的前院能享受到熙攘,这片地方很难受到影响。

  除了那片杏花树,晏暄还让人在树下专门辟了一块地方,放了石桌与软塌,完完全全就是按照岑远的喜好来的。

  岑远在那张软榻上试着躺了片刻,差点就这么沐浴着阳光睡了过去,只是他想着还没去看过其他地方,便捉着晏暄的手,让人把自己硬是拽了起来。

  他牵住晏暄的手,在府中到处乱窜,看那样子,就好像从未住过雍容华贵的府邸一般,要是不说,还真是看不出来,这还是一位从宫里出来的皇子。

  后院连通着书房与卧房,除正厅外,另有一间厢房位于府邸的另一头。前院中大小方亭俱备,的确不失为一个安家的好地方。

  不过每个房间虽是几乎备齐了家具,但显然还没有彻底打扫完,尤其是厢房,兴许原先就使用较少,已经是蒙了层厚灰。

  至于卧房倒还算干净,就是只有个空架子床,被褥什么的都还没来得及置办。

  稍稍出乎岑远意料的,倒属于书房。

  原先的主人应当是个极爱读书的,书房在一间单独的屋子里,还在里间专门辟出了一块用于藏书的地方,书架子本身满满当当地铺排了十余列。

  只是这会儿书架上头都是空唠唠的,反衬起来倒显得有些落寞。

  岑远见不得这种空空荡荡的感觉。晏暄在常平府里的书房他从未踏足过,不知那边是怎样,但按照他对晏府的记忆,晏暄屋里的书册不少,他自个儿府里的书房更是塞满了四书五经还是闲散话本,无论如何,之后总有办法填满这些架子。

  他在心里默默将这件事提上日程,随即便安下了心。

  除此之外,屋里桌椅看着比其他房间都要干净不少,显然是在最近打扫过的。岑远估摸着,大概是因为张伯一个人清理得慢,又恰好是从书房开始整理,才造成了这种情况。

  他没有多想,扫过一眼就离开了书房。

  就在他们从书房走出来不久,忽然有一只鸽子在上空扑朔着翅膀盘旋不去,过了片刻,就朝两人所在的地方径直飞了下来,停在了晏暄伸出去的指节上,脚边还绑着一卷纸条。

  是从长安来的信鸽。

  晏暄顺了顺信鸽的背,取下纸条。

  岑远凑上前去,双唇还明显洇着一层殷红:谁来的信?写了什么?

  晏暄拆开纸条,也给对方看了一眼,道:付建新。

  为了防止信件被别人截下,他们特地定下了暗号,因此岑远解读纸条上的字时花了些时间。

  而一等看完,他就惊讶地看向晏暄:他们查到碧灵以前的去处了?

  准确地来说,还有崔语儿。晏暄道。

  岑远不置可否,又将书信前前后后看了一遍,一边说:按照我对浣衣局的了解,那里一般都是在宫里犯了过错、但罪不致死的宫女去的地方,阴暗之处不言而喻。很多人进去了,基本就是把一条命给挂在里面了,想再翻身是难上加难。

  书信上写道,碧灵八年前入宫进入库房,三年前不知为何被派去淮宁宫,但没过多久,就因为偷东西被踢去浣衣局,直到一年前才重新回到库房。

  晏暄听后用手指点了点代表一年前的字眼:这个时候,就已经是崔语儿了。

  岑远嗯了一声表示认同:但我没想到的是

  在晏暄撤回手后,他便抬手指向另外三个字淮宁宫。

  既然信中没有提及这杨碧灵在淮宁宫都干了什么,又为何会去,就说明付建新他们还在调查。岑远道,你身边的人,总归不会笨到连这个都想不到。

  晏暄微微点头,却也没有再说。

  至于曾经的人

  岑远顺着纸张往下,就又读到最后一段:与当年的碧灵同一时间在库房、淮宁宫、以及浣衣局的人,除了如今的金尚宫,也就是那个为段丞相做事的人之外,其余宫女和宫人全都没了音讯。

  宫墙之中幽魂千万,上面的人都指不定会在某一日成为其中之一,下面的人又会有何人在意?

  一年的时间,让几个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实在是太易如反掌了。

  只不过,这些与岑远原先预料的并没有太多出入,因此他只暗自叹了声气,便将书信收拾了起来。待回到前厅,他问张伯要了火折子,直接把书信烧了。

  然而,纸张可以燃成灰烬,真相不会。

  几日后,两人于晚膳后出发,前往青宝楼。

  第 62 章 吃醋

  丹林县近郊虽然不似县城那般热闹,但等日暮西垂、华灯初上之时,也能称上一句万人空巷。

  其中,最宽敞的一条街巷当属广白街,最热闹的一处地方当属青宝楼。

  在出发之前,岑远他们就先在县城问了一圈,发现这青宝楼的知名度还不小,甚至横跨男女老少。

  青宝楼的女子必不卖身,也不用单独接客或陪酒消遣,只凭自愿去放置在楼中心的台子上表演舞乐即可。若是客官给予了评价,或问了姓名,便能得到对应的奖赏,而等客官下次再来,若是有中意的舞者,也能付费点舞。

  越是出众者,得到点舞的机会也就越多,奖赏也就水涨船高;反过来,虽说每人从小都要学习舞乐,但要是实在不愿抛头露面,或没能生出对舞乐的兴趣,那也没什么关系,日常吃穿用度也不会少给。

  至于客人,那更是不问性别,不问来处,不问身份,只要点上一壶酒,便能在其中坐得一席之地。

  青宝楼闻名的原因,还远远不仅是这点。

  若是寻常酒楼人家,如果有客官看中某位姑娘,大多只用花费一笔银两替她赎身即可。但在青宝楼,比起能用银两兑换的所有物,看重的更是缘分和情意。

  要是看中哪位姑娘了?可以。只要姑娘自己答应,这亲就成;反之姑娘要是不答应,那无论来求亲的人做的什么官、给了多少礼,也只能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而若是姑娘自己有了心仪之人,想要离开,青宝楼也不会挽留,只是以后种种,就只得自力更生,与青宝楼再无关联了。

  当然,这么多年来,也不乏有人求爱不得一时气急,偶尔出言不逊,轻则诅咒些不得好死、倾家荡产之类的话,重则直接寻衅滋事。但青宝楼一直对那些脏话置若罔闻,遇见闹事之人则是干脆打一顿丢出去,不说一句废话。

  至于这青宝楼身后究竟是何人、有着何方势力,大家大多也只能私下猜测一二。好奇心强的人曾经去问过现在青宝楼明面上的当家,但结果很明显,谁都没有得出定论。

  反正一直到现在,这青宝楼都还没倒,依旧□□地竖立在丹林县近郊。

  闲云府还没打扫完,府里物件也都没置办,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两人还是住在楚王为他们安排的长悠府内。

  既然知道这青宝楼就在不远的地方,两人都没有骑马,干脆闲庭信步逛了过去。

  走过林间小路,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后,他们就渐渐混入了人群。

  整条街不算长,若是无人的时候,恐怕一眼就能望得到头。只是这会儿人流如织,周围一拥挤起来,连行动都磕磕绊绊,也就察觉不到街道真正的长度了。

  二人原本还想随意逛逛,谁料刚走上广白街不久,就见面前一栋不高不矮的酒楼富丽堂皇,门扉大敞,门口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虽然因为角度的原因看不见里面的表演台,声乐却近乎清晰地穿透到了街上。

  正是青宝楼。

  既然正面对上了,二人决定干脆就先进去看看。

  正好这时声乐渐渐停了,紧接着从青宝楼里涌出了一批人。

  看来是有一支歌舞结束,这些人无意再继续看下去,就直接离开了。

  等二人走近,就听门口站着的几个小二在冲排队的人道:今夜沅漫姑娘的表演已经结束,要是有没能看上的客官,还请下回赶早。

  小二这话一出,排队的人瞬间唏嘘着走了一半,而剩下的便按照顺序,由小二一个个领进楼中。

  岑远他们排在最后,轮到的时候,小二还特地先进门确认了一下,方才出来说:客官正好赶巧,只剩最后一个位置了,里面请吧。

  岑远点了点头,跟着小二进门,他径自打开手中拿着的折扇,一边往四周环顾了一圈环境,随口问道:方才你们说的那位沅漫姑娘是?

  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小二道,沅漫姑娘是我们的头牌舞姬,每十日才表演一回,因此每次都是座无虚席,其他客官老是嚷嚷着要让我们加位子呢。

  原来是这样。岑远倜傥地一笑,转动手腕挥动折扇,颇有副风流公子的模样。他道: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听闻青宝楼头牌人美舞更美,本公子期待好久,没想到事先了解太少,还是错过了。

  他话还没说完,就感觉到晏暄的视线在自己身上轻盈扫过,只得装作没有察觉,气定神闲地合上折扇。

  小二赔着笑道:那客官下回可得赶早,毕竟每逢这沅漫姑娘出场的日子,门口那队伍从寅时就能排起来了。

  岑远笑回:那是自然。

  说话间,小二带着他们来到一楼大堂角落的方桌边:二位请坐,这位子视野不是太好,还请客官莫怪。

  这地方离舞台最远,即便看得清舞也难看清人,怪不得被留到了最后。

  不过岑远他们本意就不在观舞,无所谓位置好坏,倒不如说,这位置才更适合让他们打听消息,因此两人都没说什么就径直坐了下来。

  方才路过的时候,岑远就看见一边的墙壁上挂着好几块木牌,每块木牌上写有三个字,大约是从诗词里挑出来的词。他用折扇指了指墙壁,主动开口问道:那些是什么?

  小二道:那呀都是我们这里酒的代号,客官想喝什么,看眼缘随便挑一个便是。

  岑远又看了两眼,发现那些代号还是有些讲究的,每个代号里都必定会含有风花雪月中的某个字。

  为何说是代号?岑远问。

  这每个代号代表的酒每日都会轮换。小二道,如此一来,才能更让人觉得惊喜不是。

  岑远挑了下眉,觉得这倒是挺有意思,正要张口随便报个代号,然而就听晏暄不动声色地冲小二道:有没有茶。

  岑远:?

  他朝小二讪笑一下,转而一把捞过晏暄的肩,背对小二压低声音道:小将军,你不会真的要禁我酒吧!

  说好的不会过分约制的呢!

  晏暄双唇微微开启,但他最终什么都没说,朝一边偏过头去。

  片刻后,他道:没有。

  岑远不明所以:那你刚才开口是为什么?

  不待晏暄回答,小二就在他们背后悻悻然喊了一声:两位客官

  两人回过头去,就见小二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思啊客官,我们这没茶,只有酒。再说了,这赏舞喝茶,也尽不了兴啊您说是不是。

  岑远登时一个激灵,连眼色也懒得使了,直接就开口和晏暄说道:你听见了啊,这可是人家说了没茶。

  言罢,他就指向其中一块木牌,抢占先机点单:就来壶楼心月吧。

  这回晏暄没有再说反对的话,不多时,小二就为他们上了两只酒盏和一个酒壶。

  岑远见那酒壶都没有手掌心大,最多四五杯酒的量,没忍住问道:这酒的量会不会太少了些?

  小二可能是说得多了,也担心客官会指责他们是黑店,很快就为岑远解释道:客官您是第一回来,或许不了解,我们青宝楼所有的酒都是一个价钱,因此每种酒的量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别的,这是正常的情况。

  岑远道:那如果是老顾客,岂不是看见酒壶的大小,就能大概辨别出里面装的是那些酒了?

  是这样没错。小二见他没有为难,于是笑意更甚,主动往两只酒盏里倒着酒。

  客官您今日挑的酒是有些特别,是我们青宝楼里最独一无二的一款,若是老顾客见了,一眼就能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小二一边道,不过既然客官是头回喝,小的也就先卖个关子。您先慢慢尝尝,稍后小的再和您细说,不过一定得注意别喝多了。

  说完,他又为两人上了几叠干果小食,简单回了几句,就退了下去。

  岑远心道,这青宝楼花样还真是够多的,但也不乏是一种吸引人的手段,怪不得能伫立近郊五十余年都没倒。

  与此同时,他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拿起酒盏喝了一口。

  酒液甫一入喉,他就感觉身心舒畅,身上每一方每一寸都仿佛在瞬间活跃了起来。

  可不知是因为原本的期许随着小二神神秘秘的样子水涨船高,还是因为在京中喝的粟醴质量上乘,味道太让人念念不忘,以至于现在喝下这酒,除了比普通酒家的酒醇厚一些以外,他也没品出什么特别的味道。

  他看了眼晏暄,见对方也是一脸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