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作死之旅 第32节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3-04-29 07:24      字数:7232
  李恪从立政殿出来之后,就开始在思考,武氏如果真的要嫁给裴瑄的话,他要不要来个人道毁灭——摔,一个李承乾一个裴瑄本来就很不好对付了,再来一个武则天,这是天要亡他啊!

  李恪这幅沉思的样子被李世民理解成了心酸难言,叹了口气也是心塞,他每天处理国事都来不及,谁有工夫还去管孩子们的感情啊,可问题是如果李恪撒泼吵闹他还能强力镇压,现在儿子一声不吭的认了也没抗议,他反倒有些心疼。

  不过,只要武氏嫁给裴瑄了,过一段时间他自然也就放下了,李世民从来不认为离开了谁就不能活,也不过就是伤心些时日吧,唔,真的该加紧时间给李恪寻一好女了。

  这边李恪正在发愁,那边裴瑄知道这件事儿之后都快被雷疯了。他是不想让李恪娶武氏没错,但并不代表他想娶武氏啊,那是个普通女人吗?娶回来是给自己添堵来的吧?

  这件事儿是长孙皇后出面跟裴瑄说的,这年头虽然结婚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不是第二天结婚头一天告诉你要跟谁结婚的那种,总要先跟当事人说一说,或者是在父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让两个人培养一下感情,免得婚后不和谐。

  长孙皇后在说完之后就看到裴瑄一脸僵硬,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忍不住问道:“玄玦可有话说?”

  长孙皇后心里也着急,裴瑄这样子看上去好像不太都喜欢这门婚事,然而这事儿李渊开口了,武士彟也没有不同意,这婚事就有八成定下来了,就算裴瑄不满意只怕也……

  裴瑄看着长孙皇后僵硬的笑了笑说道:“没什么,只是……日前曾听闻三郎心仪武氏女,我与三郎自小一同长大,情分自是不同,怎能夺人所爱?还请娘子去跟太上皇回还一二。”

  裴瑄一边说着一边对长孙皇后行礼,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都要维持不住了,这都是什么事!心里却又庆幸,幸好这事儿还没宣扬出去,否则……武家好好的小娘子只怕是不好嫁了。

  长孙皇后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三郎未必就是对武家二娘有意,只不过是碰上了而已,你也不要放在心上。”

  裴瑄轻轻的笑了笑没说什么,心里则默默的感谢了一下李恪要不是有李恪折腾这么一下,只怕他现在连借口都不好找。

  长孙皇后转头就去跟李渊说了,然而这一次李渊却是铁了心的想要让裴瑄娶武家二娘,他也是为了裴瑄好,裴瑄自小在他身边养大,这么多年下来他对这个孩子也算是尽心尽力,只是他也明白,现在李世民对裴瑄好可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哪怕父子感情真的不那么好了,他也是李世民的父亲。

  然而最近这两年李渊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他也若有所觉,儿子们他是不担心了,只要那些臭小子不心生反骨,李世民怎么都不能苛待弟弟,但是裴瑄呢?用不用裴瑄也都在李世民一念之间,就算裴瑄再怎么样有才,李世民说不用了也就不用了,这世上哪里缺了人呢?更何况李世民对裴瑄的父亲裴寂可是十分不喜欢的。

  所以李渊立意要给裴瑄找个家世好一点的妻子,争取在他走了之后裴瑄的岳父也能拉他一把,当然这个家世好就不仅仅是看个姓氏了,最主要的是女孩子的父亲有能力。

  恰巧这次武士彟过来,李渊一眼就相中了他,武士彟的忠心自然是不用说的,而且他是难得的作为李渊旧臣在李世民那里也比较受优待的人,不优待也不会让他当荆州都督,君不见裴寂都什么下场了?

  恰巧武士彟的二女儿年纪也差不多,虽然差了七岁,但也勉强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了,于是李渊一拍脑袋就要让两家结亲。

  有了这个理由,在听说比较喜欢的孙子也看上了武氏二娘之后,李渊也纠结了一下,然而跟李世民一样,他觉得李恪能够娶到更好的女孩子,所以坚持让裴瑄娶武氏。

  不过哪怕是他做媒也要走正规流程的:“且不要管那些,找个日子合一合两个孩子的八字吧。”

  长孙皇后得了指示只能咽下一声叹息,担心着裴瑄跟李恪要闹不对付,结果没想到这事儿还就卡在合八字这上面了。

  女孩子的八字是有了,然而裴瑄……裴瑄的八字没人知道!

  前面说了,裴瑄的出身不是很光彩,虽然在外面说的时候孩子怎么样还是要看父亲,但是到了裴瑄这里……当年裴寂不认他啊,裴家全家都没把他当成裴家人,只是跟着女奴亲妈缩在一边过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谁记得裴瑄什么时候生的呢?裴瑄……裴瑄就算知道也要当成不知道,那个女奴生裴瑄的时候就亏了身子,去世的就早,那时候裴瑄都不太记事呢,怎么可能知道这些?

  一瞬间饶是武士彟也对这门亲事不太满意了,尤其是在听说吴王对次女有意的时候,就更加看不上裴瑄,虽然不愿意女儿做小,却也比跟这么一个强多了吧?连生辰八字都不知道,这……要怎么结婚?万一有冲撞呢?

  李渊在知道之后也愣了一下,他总不能给裴瑄的生成八字作假吧?这一下就连李渊都觉得有点麻烦,如果是小门小户的女子也就算了,武士彟……不能这么糊弄啊。武士彟心里也有点低估的,裴瑄身上有爵位这很好,然而家里亲人只剩下一个姐姐,这样看起来又有点命硬,再加上出身来历有那么点不可说,生辰八字又不知道,他又有点不乐意了。

  武二娘也是娇养长大的,他三个女儿之中就这个最为聪明漂亮,武士彟心里对女儿也是高看一眼,总想给她找个好婆家,不肯委屈女儿。

  而裴瑄在听闻长孙皇后都没能让李渊改变想法之后,转头就跑到李渊那里说着:“我自知生不如人,并不敢耽误小娘子。”

  这次他又不敢说什么李恪喜欢武二娘这种话了,只一力表示是自己配不上武二娘,弄的李渊也很郁闷,只是他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没老糊涂,只是说道:“你是不是不喜武家二娘?”

  裴瑄僵了一下才说道:“并没有,只是如今……我生辰八字都未曾查清,恐有所妨碍。”

  李渊看着裴瑄实在不愿意的样子叹了口气:“算啦,你们年轻人的事,我是管不了了。”

  裴瑄只好赔笑,却也开始思考,之前他一直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现在忽然发现自己还要娶亲,坑不坑爹?与其跟个不认识的女人结婚,裴瑄宁愿再去跟李恪过日子!

  李渊没办法只好再将武士彟请过来,他面对武士彟也挺尴尬的,本来两家说得好好的,如今……

  结果没想到武士彟也有话要说,他一见到李渊就给李渊跪下口中说着对不起李渊,李渊被吓了一跳:“你这又是为何?”

  武士彟有些惭愧的说道:“日前欲合八字而不得,内子只好携小女去庙里卜了一卦,只是卦象……有些不太好,是以我……都是我的错啊。”说着武士彟又伏地而拜。

  武士彟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不能说出来的,裴瑄是养在李渊身边的,他要是直说对裴瑄就不满意纯属找死,就只好拿这些封建迷信说事儿了,而且他还真不是胡诌,杨氏的确带着女儿去求了一卦,然后卦象也的确不那么美妙——裴瑄压根就不想娶妻,就算娶回来了也是供着,还有什么将来啊?

  李渊听了之后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他还觉得两家说好了转头反悔不太好,现在卦象都显示不吉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是以李渊也不过是说道:“幸好未曾宣扬,只能说两个孩子没缘分,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武士彟听了之后就松了口气,回去之后依旧有点发愁,裴瑄嫁不成就算了,但是有差点与裴瑄订亲这件事在前,李恪肯定也嫁不成,哪怕当小都不可能了。他要去哪里找个金龟婿呢?

  武士彟在京里时间不长,想要让女儿嫁到长安就要抓紧时间看哪家小郎君合适,到最后倒还真找到了一个人——莒国公唐俭的第七子唐授衣。

  这门亲事让武士彟在满意与不满意之间,不过也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唐授衣不能袭爵,唐俭也未必会让儿子娶武氏,两家合了八字之后发现没什么不好,就此下定。

  武二娘知道之后倒是有些失望,她还想着李恪呢,本来以为吴王对她有意,说不定还能争取一下,只是没想到后来李渊插了手,当时她还觉得嫁给裴瑄也不是什么不能忍受的事情,结果兜兜转转却定下了一个唐授衣。

  而与此同时,无论是李恪还是裴瑄心里都是着实松了口气,唐授衣的立场不好说,但是跟太子不是特别亲密是真的,这人也没什么大才,终其一生不过是个汝州司马,想到这里李恪又觉得有点可惜,女皇大人落到这么一个人的手里,就算再怎么有才华只怕也要平庸一生了吧?

  而另外一边李承乾也很可惜,他有些不解:“你娶了武氏不是挺好的?为何不愿意?”在他看来这个解决方法很好啊,首先是这个大杀器没有落到李恪碗里,然后裴瑄还不是李家人,武氏嫁给他,变相的还能给他们帮忙。

  裴瑄面瘫着一张脸:“我无意娶妻。”

  李承乾听了之后皱了皱眉,他知道裴瑄和李恪之间的恩恩怨怨比较复杂,到现在他都觉得裴瑄心里对李恪的感情并不像是他说的那样,只是……就算是真的喜欢你也不能不娶妻啊,您老都多大了?是,男人并不需要在意那么多,但是裴寂这一支就这么一根独苗了啊,你不早早开枝散叶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吗?

  裴瑄一点都不想对得起裴寂,裴寂做的那些事情,亏了裴寂死得早,要不然裴瑄会怎么对他还说不定呢。反正他都下手弄死了裴寂的儿孙,留一个裴寂也没什么,然而谁能想到裴寂那么扛不住,就这么一命呜呼了呢?

  裴瑄皱了皱眉说道:“算了,不说这些烦心事了,三郎即将外出为官,还是督导军事,你要如何做?”

  李承乾冷笑一声:“就算让他督导军事又能如何?他还敢谋反不成?”

  裴瑄斜眼看李承乾:“你真以为他不敢?”别开玩笑了,李恪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啊,把他逼急了敢直接拿刀捅你信不信?

  李承乾笑容顿时僵在脸上,转头看着裴瑄想了想说道:“那……我看不如你也跟着过去吧。”

  裴瑄皱眉:“这并不容易。”

  “哪里不容易了?京中贵族子弟都有这么一遭,你在千牛备身这个职位也呆了许久,该升一升去外面历练一下啦,阿爹肯定不会拒绝的。”

  “那又不是我们说去哪里就去哪里的。”

  李承乾眉眼含笑:“这事儿就交给我吧。”

  裴瑄没说话,在长安之内他也觉得听没意思的,如果能够外出的话也不错,然而他如今的资历,到外面刺史是不要想了,顶多也就是当一县令。

  不过,李恪是鄜州大都督,他肯定要去那里的,如果李承乾给力将裴瑄调到鄜州,唔,那里的县令算是正六品上阶,他如今这个千牛备身是正六品下阶,也面前算是升职了吧。

  结果李承乾跑过去忽悠李世民说:“玄玦也到了年纪,该让他外出历练了,不如就让他跟三郎一起去吧,好歹有个照应。”

  李世民算了算也觉得不错,于是转头就将裴瑄升做了三川县令,鄜州之中,以三川为中心,正好李恪跟裴瑄离得也不远。

  李恪:你们两个还有完没完了?

  第54章

  李恪对于裴瑄出京为官在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满意是因为裴瑄出京他跟李承乾大概就不会那么黏糊了,但是你出京就出京,干嘛非要往鄜州去呢?

  李愔也是这么想的,他直接说道:“三兄,裴玄玦对你态度暧昧,不若去跟阿爹说一声将他调远一点?”

  本来他就对于李恪要外出为官自己还要留在长安颇为不满,现在又出了裴瑄也要跟着一起去这件事儿,这不是恶心他呢吗?李愔肯定要撺掇着李恪想办法把裴瑄调走的。

  倒是李恪已经想通了,他摇了摇头说道:“阿爹已经决定的事情哪里是那么好更改的?更何况你不让他去三川要去哪里?他身上有爵位,再加上又是千牛备身出身。”

  李愔鼓了鼓包子脸着实有些不开心,他也知道李恪说的对。大唐如今的情况县令的品级并不是一样的,就如同刺史和刺史不同一样,裴瑄如今的情况去当县令,只能是上县的县令,如果是中等或者下等县那是侮辱。

  而且李恪觉得裴瑄跟着去也没啥不好的,在长安城里他不好动裴瑄,毕竟三尊大神在上面看着,还有一个李承乾护着他,李恪怎么都不好下手,如果是到了鄜州,那里是他的地盘啊,他比县令高了不知道多少级,想要收拾裴瑄还不容易?

  而且说不定在路上就能……李恪摸了摸下巴,最后决定还是不挣扎了。只不过在他走之前,李世民还要给他行冠礼。

  毕竟李恪是外出做官的,没有进行冠礼没有字的话,很容易被人看轻,哪怕是皇子又怎么样?这年头有的是世家不鸟皇室的。

  李恪也觉得先冠礼加字再走比较好,他心里还在估摸着李世民会给他取什么字呢。上一世李世民自然也给他取字了,然而受宠和不受宠是不一样的,这一次还会不会是上次那个字李恪自己也说不好,如果还是那个字的话,那李恪这些年就白混了。

  上一次,李世民给李恪取字恭谨,正好跟他的名字恪字相对应,就是在警告他老实一点,别乱动歪脑筋,而这一次他从来没有表现出什么,大概不会收到这么一个字了吧?

  然而李恪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冠礼当天,仪式也算是隆重,当然不能跟李承乾比,然而仪式用的器具各样东西都恰好比李承乾稍微低了一个档次而已,至于来宾自然也是明星云集,几乎京城之中有头有脸的都到了,甚至还有一些品级低的连门票都没捞到。

  李世民看着李恪一身华服气宇轩昂的样子满眼欣慰,而后当场给李恪取字:羽仪。

  李恪:?????

  看到这个新出炉的字,李恪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他似乎都能想到裴瑄以后直接叫他浴衣或者雨衣的样子了!

  然而这个字的寓意的确是挺好的,是说他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敬重堪为楷模,可以说是李世民对他的一个肯定,也是向众人传递出李世民的意思:我对我的儿子很满意,我让他出去做官是为了锻炼他,你们都把眼睛擦亮一点!

  所以哪怕心里吐槽疯了,李恪也要一脸喜意的感谢李世民,收下这个字。其实不仅仅是他,李世民一开始首选的也不是这个字来着,他本来想要给李恪取字鸿渐,然而却被魏征给拦住了。

  鸿渐这个字的意思实在是让人不能不多想,这个词语本身是说鸿鹄飞翔从低到高,鉴于古人对鸿鹄的各种喜爱,到后来就变成了比喻仕途升迁,如果是别人就算了,但是放到李恪身上,这个字就太意味深长了。

  李恪已经是亲王,而且是领头的那个,封户和实封是兄弟之中最多的,他再升除了太子还有什么可升的?当然也能升做圣人,然而在那之前他必然会先当太子!虽然一个字并不能代表什么,但也不利于朝野稳定。

  李世民一听也对,只好遗憾的放弃了这个字,他本来是觉得李恪真的就如他的名字一样,太过恭谨了,小小年纪想得太多也不好,李恪又不是没有本事,他更希望儿子能够一展长才,所以想要起个跟恪字含义相反的字来鼓励儿子,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换一个吧。

  于是李恪就多了这么一个羽仪的字,然后准备上路,哦,是准备出京。只是等他走的时候,他不由得坐在车内开始认真思考,到底谁才是督导军事去的?

  为啥外面那个文官在骑马,他这个武官在坐车?当然啦,他倒是想骑马,然而又被劝了回来,于是他看着外面骑在马上悠然恣意的裴瑄,忍不住捏了捏身边那只红狐的耳朵。

  红狐如今已经不小了,每当裴瑄又做点什么挑战他神经的事情,他都会忍不住想要把这只狐狸扒皮抽筋,弄成围领。但是想想又觉得不合适,毕竟这狐狸跟裴瑄也没啥关系,他这明显是迁怒无辜嘛。

  红狐的耳朵敏感,被捏的眼泪汪汪却也不敢有什么动作,只是眼巴巴的看着李恪,李恪无奈只好又把它抱过来喂了点水果零食。

  而在外面骑马的裴瑄一转头就看到李恪耐心的喂红狐吃的,照理说他应该不痛快的,毕竟当年李恪对他也没这么耐心的喂过他,不过一想到那只红狐是他送的,他就又觉得心情有些愉悦。

  然而这一份愉悦在看到李恪喂那只红狐小鱼干之后他就不开心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李恪那里的小鱼干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自从上次李承乾送的那只小白猫之后,李恪就再也没有找过小白猫,让裴瑄一度怀疑李恪是不是已经放弃寻找他了。

  没有小白猫裴瑄就不能去蹭小鱼干,现在他还要在外面闻着小鱼干的味道,看着那只红狐啃小鱼干,偏偏红狐还表现的一脸嫌弃!别问他为啥知道,那根小鱼干红狐刚啃了一口就不肯再吃了!

  裴瑄各种羡慕嫉妒恨,李恪大概是感觉到了他的目光,一抬头就看到裴瑄正面色不善的看着自己,目光中还隐隐透着……杀气?李恪顿时手上一紧,将红狐往怀里拖了拖,对着裴瑄皮笑肉不笑的勾了勾唇之后,转过头来就开始思考裴瑄是不是也得了李承乾的命令要把他给干掉。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只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恩,以后一定要小心防范。但是李恪又不能让别人监视裴瑄,他跟裴瑄和李承乾之间不对付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外界……没一个人知道,就连李恪身边的安平和绿杨都不知道他跟太子不对付。

  当然上一次安平和绿杨对他的确挺忠心的,然而不同时期的人是不一样的,李恪不想现在就考验他们的忠诚。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裴瑄但凡关注李恪的时候就会发现李恪也在若有若无的看着他,弄的裴瑄心里有些疑惑——李恪就算在长安的时候,目标也是奔着李承乾去的,很少将他当成目标,现在这是怎么了?难道因为李承乾不在了,所以李恪才开始关注到他?

  裴瑄隐隐的有一种要是知道就早点出来的想法,又觉得有这个想法的自己简直是莫名其妙。只不过接下来这一路,裴瑄暗中发现李恪的确是对他的关注越来越多,裴瑄越来越觉得李恪肯定是在打什么算盘,然而他却又想不出来李恪要做什么。

  带着这一路的疑问两个人到了鄜州三川县,三川县是上等县,因为距离长安也不远,建设的也还不错,至少大都督府建造的不错。

  鄜州刺史带州府官员亲自相迎,说起来鄜州刺史也是挺心塞的,从李世民让儿子当鄜州大都督这件事来看,大家就应该知道,鄜州在大唐是上州,上州刺史从三品,作为一个中等世家出来的人,袁青以四十岁的年纪做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然而正当他过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哐当……从上面下来一个大都督。

  大都督,从二品,当然袁青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个官职,还有李恪本身的身份。圣人的儿子如今只有这一个出来当官,如果是以往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不受宠——受宠的都留在长安了啊。

  但是从他的官职来看的话,袁青又觉得说什么不受宠那根本就是扯淡,说不定就是这位小王爷就是在京里呆的无聊了出来散心的吧?毕竟除了鄜州之外,他还督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地军事,这是多大一片地方,相当于兵权都给吴王了啊。

  袁青决定不管怎么样都好好供着这位王爷,当然跟着王爷一起来的另外一位也要小心不能得罪,这位可是简在帝心,哪怕是个县令,袁青也明白对方就是来走个过场熬资历的。

  袁青打定了主意,所以接风洗尘的宴席也是选在州府之内最为有档次的酒楼进行的。因为要见州府官员,李恪难得的没有盯着裴瑄,而袁青在看到李恪从亲王车架上下来的时候身边还跟着一只皮毛光滑的红狐的时候,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位估计就是过来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