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袅玉腰 第77节
作者:图南朵      更新:2023-04-28 03:31      字数:3344
  然而他一直没有送出去。

  一块不值钱的石头,就像他见不得光、令人生厌的情谊。

  风灯摇曳,有人在南庑房廊下求见。

  “殿下。”

  赵珣冷声道:“进来。”

  进来的是守在永安侯府的缇骑中的一个,那缇骑面色肃然道:“殿下,臣有要事禀报。”

  缇骑向赵珣禀报完在永安侯府里听到的一切,赵珣眉心一跳,他站了起来:“兰妃的儿子,送到了行宫?”

  夜色浓黑到可怕,赵珣站在朦胧灯下,久久一言不发。

  一道极为突兀的笑声响起,喉咙里漏出梗塞的声音,赵珣笑了片刻,厉声道:“请黄嬷嬷来!”

  太监来到黄嬷嬷住处,说太子殿下有请。

  黄嬷嬷将一封信压在枕下,她站起来整了整衣裳,跟着太监走到了南庑房。

  她走进屋内,赵珣快步走过来,他屏退了众人,望着黄嬷嬷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黄嬷嬷,我的生母究竟是谁?”

  赵珣双眼布满血丝,幽然的火苗藏在他的眼底,像是坟地的鬼火,焚烧净了人的活气。

  黄嬷嬷看见这般模样的赵珣心中一痛,但想着长痛不如短痛,她狠下心来说道:“殿下大约已经听缇骑说过了。”

  黄嬷嬷不愿意看到赵珣和赵蘅玉姐弟不伦,她思来想去,用上了赵蘅玉信中的说法。

  赵珣上前一步,他死死盯着黄嬷嬷:“赵蘅玉是我的……同母姐姐?这不可能,说不通,我和赵蘅玉只小上半岁,这不可能。”

  黄嬷嬷道:“殿下,您的生辰并不是准确日子,兰妃将您交给奴婢的时候已经有了几个月份,您是早产七月出生的。”

  赵珣如被雷击,怔怔后退了几大步。

  跳动的烛火在赵珣玉白的面上投下阴影,像是幢幢鬼影在不停撕扯着他。

  黄嬷嬷见了这样的赵珣,忽然心生悔意,她上前一步:“殿下。”

  “出去。”赵珣的声音冷若寒冰,黄嬷嬷仿佛看见他身后一片浓黑的阴影,他被黑暗吞没。

  黄嬷嬷走出了南庑房,刚走到廊子下,忽然听见屋内一阵哗啦啦的碎瓷溅地的声响,在这寒夜里,恍若惊雷一般。

  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赵蘅玉等到了深夜, 才等到燕支回来。

  此时斐文若已经离开,斐文若离开后,赵珣派过来的缇骑们自是不敢留在赵蘅玉房中, 只在屋外守着。

  赵蘅玉压低声音问道:“如何?”

  燕支压住心底的欢喜:“黄夫人答应了帮我们周全。”

  赵蘅玉松了一口气:“太好了、太好了!”

  花钿喜极而泣,走了过来拉着赵蘅玉的手:“公主从此不必担惊受怕了。”

  不知为何, 事情已经到了这般地步,赵蘅玉依旧心里隐隐有些忧心忡忡, 但见到燕支和花钿都如此高兴, 她露出了笑,点了点头。

  翌日,赵蘅玉忍住浑身的酸疼, 早早地就起身穿戴梳妆好。

  虽然斐文若的父母都不在, 可他和祖父祖母住在一起, 如今赵蘅玉是斐文若的妻子, 她理应今日去拜见。

  赵蘅玉走出屋外, 又是首先看到了缇骑, 赵蘅玉心下微沉,转过了头。

  半道上, 她遇见了等他的斐文若,便同斐文若一起, 去见了斐文若的祖母斐老夫人。

  到了斐老夫人屋里,赵蘅玉对斐老夫人行了四拜礼,因着赵蘅玉的公主身份,斐老夫人也回拜了两回。

  斐老夫人喝了赵蘅玉的茶, 坐在东座, 却显得忧心忡忡。

  赵蘅玉心下不安, 看了斐文若一眼, 斐老夫人这时叹了一口气,道:“文若,你下去吧,让我同你新妇说说话。”

  斐文若尊亲敬长,对抚养他长大的斐老夫人更是如此,他安慰似地看了赵蘅玉一眼,退了下去。

  赵蘅玉便一人留在屋内。

  斐老夫人说道:“文若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我们永安侯府败落,文若想要重振侯府,他读书科举,一心要出人头地。他外表看着是温和有礼,心气却是极高的。

  “后来遇上二皇子党和太子相争,文若一时急躁,早早下了注,现在你也知道,永安侯府又衰败了一大截。

  “从前就是门前寥落,如今哪还有人肯上来结交?”

  斐老夫人叹了一口气,看着赵蘅玉,说道:“听说他要娶公主,我是很不赞同的,公主此前是二皇子的党羽,娶了公主,又会让太子嫌隙。果不其然,如今满府都是太子派来的缇骑。”

  赵蘅玉心中有愧,张了张嘴:“祖母……”

  斐老夫人抬手制止了她:“公主不必称呼老身祖母,老身担待不起,只是希望公主日后能劝着文若一些,让他仕途安安稳稳,不要再陷入风波。”

  赵蘅玉垂下眼睛,说道:“好。”

  斐老夫人握住赵蘅玉的手:“文若进士及第后,做了翰林院编修,如今品级虽低,却是日后封疆列土的起始,公主,你万万不可让他再得罪了太子。”

  赵蘅玉心中沉坠坠的,她只能再度说道:“好。”

  赵蘅玉走了出来,看见斐文若站在廊下等她。

  斐文若神色轻快,问道:“祖母说了什么?她是最和善的人,只是有时候有些啰嗦,没有说什么让你烦心的话吧?”

  赵蘅玉摇了摇头,笑道:“没有。”

  斐文若道:“那就好。”

  两人并肩一直走到房外,斐文若脚步一顿,他寻了借口道:“翰林院还有点事……”

  赵蘅玉便道:“公事要紧。”

  一连几天赵蘅玉没有见到斐文若。

  她和斐文若的这桩婚事不需多说,变成了有名无实。

  因为斐文若和她刻意传播给缇骑的谎言,这几日里,赵珣也没有找上门来。

  赵蘅玉心中大定,她想,大约就算疯癫肆意如赵珣,也难以接受和亲姐姐的灭伦之罪。

  接下来,她只需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自请和离,再为斐文若谋上一分好姻缘,算是给斐文若一个交代。

  这几日里,斐老夫人每看赵蘅玉一眼都会叹一口气,她没有再当着赵蘅玉的面说什么,不过她认定,娶了赵蘅玉之后,斐文若仕途无望,这怎能不让她忧心。

  然而这一日,红袍太监相容满面地挤进了永安侯府,宣旨任命斐文若外放为济宁直隶州知州。

  斐老夫人被这意外之喜砸了个满面。

  如今朝廷翰林院里养了多少进士尚未授官,她原以为斐文若一辈子都只能在翰林院编书,没想到却外放做了一方地方大员。

  斐老夫人跪下接旨,看见斐文若夫妇还在怔怔,忍不住催促道:“文若,接旨啊。”

  斐文若很难不去想这圣旨的意图,赵珣仿佛在用外济宁这件事来逼他做选择。

  若选择了官位,是否就要乖乖将妻子奉上?

  赵珣依旧没有放弃赵蘅玉么?

  斐文若注意到了赵蘅玉紧张的眼神,她似乎也领悟过来赵珣的用意。

  耳边却是斐老夫人声声的催促:“文若!”

  斐文若用力攥紧了手指,身体有些僵硬,他顿了半晌,终于艰难跪下:“臣接旨。”

  斐文若接旨完毕,所有人顿时欢喜起来,斐老夫人看赵蘅玉的眼神都柔和了几分,她拉着赵蘅玉的手,不住地说:“公主真是我斐家的福星。”

  赵蘅玉艰难地挤出了笑。

  所有人都欢天喜地,只有斐文若和赵蘅玉神色怔怔,相顾无言。

  斐文若沉默了半晌,他看着赵蘅玉:“公主,我……”

  赵蘅玉打断了他,轻声道:“斐公子,他没有给你另外的选择,若不接受知州的官职,那就是抗旨不遵,那样,他就更有理由将斐府一网打尽,将我囚入宫中。”

  她走了过来,定定看着斐文若:“我希望斐公子能够青云直上、高步云衢。”

  斐文若知道赵蘅玉是为了宽慰他,他垂下眼睛,扯起唇角笑了笑:“好。”

  宣旨太监这时又说道:“因着贵府的喜事,太子殿下办了小宴,是家宴,请徽宁公主和驸马小聚,就在三日之后。”

  赵蘅玉顿时浑身一僵,片刻后,她整理好情绪,又向宣旨太监道谢了一回。

  宣旨太监事务繁忙,拒绝了斐老夫人留他的好意,太监走后,斐府人也跟着斐老夫人渐渐离开。

  斐文若这时看着赵蘅玉满目惊惶的样子,忍不住走近了她,他用力握住了赵蘅玉的手:“公主不要担心。”

  赵蘅玉手一抖,抬眼望着他。

  院中,赵珣的缇骑还在,正警惕地望着他们,眼见斐文若牵住了赵蘅玉的手,一人握了剑就要走上前来。

  这时候斐文若却松开了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他说:“你是太子的亲姐姐,他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他加重了亲姐姐这三个字,仿佛是要通过缇骑的口,故意去气那个深宫里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

  .

  南庑房里。

  赵珣听了缇骑的禀告,面色阴郁,缇骑两股战战,低垂着头不敢多瞧一眼。

  过了不知多久,缇骑感到头顶上传来沉压压的声音:“退下。”

  缇骑忙不迭地退了出去。

  他刚走到廊檐下,就听见屋内一阵轻微的声响响起,仿佛是什么瓷器跌破了。

  赵珣的手握着茶盏,茶盏在他的掌中四分五裂,他压在桌面上,手心被割出了道道血痕。

  在线人的眼皮底下,斐文若就敢和赵蘅玉十指相扣。

  在他心中备受煎熬的时候,斐文若竟敢趁虚而入。

  赵珣捏着手中的碎瓷,碎瓷摩擦,发出令人牙疼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