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袅玉腰 第72节
作者:图南朵      更新:2023-04-28 03:30      字数:2735
  赵蘅玉陡然望见了她,身子僵硬,霎时间难以动弹。

  王世子见状,伸手扶了一把:“公主,你可安好?”

  赵蘅玉回头,看向了王世子,虚弱笑笑:“我很好。”

  她只感到脊背发寒,仿佛那一道视线攀附在她的背上,她用力抓紧了王世子的手臂:“快走!”

  王世子扶赵蘅玉走进了马车里。

  尘土滚滚,远道而来的高丽人终于踏上了官道。

  车马去匆匆,人影渐渐变成蚂蚁一般的黑点,消失在漫天黄沙之中。

  赵珣登上城楼,看着高丽人远去,就算是这个时候,他依旧一刻不停地听手下人忐忑汇报,再沉着脸告诉他们:“再查!”

  赵珣站在城楼之上,冷冷的风吹在他的脸上,并不能让他冷静。

  他几乎感到暴跳如雷,但他不能让任何人看出来他行将失控,他强行压抑着,快要分裂成两个自己,他觉得赵蘅玉快要逼疯了他。

  赵蘅玉、赵蘅玉……

  你怎么敢?

  你怎么敢逃走!

  作者有话说:

  第55章

  也许是因为一宿没睡, 赵珣感到脑袋轰轰作响,昏昏沉沉。

  一宿他睁着眼,熬油似的心煎, 他滴水未沾,却也感觉不到饥饿, 只是胃部一阵一阵地痉挛,疼痛都像是隔着一层, 他的躯体似乎已经木然。

  他的脑袋一刻不停地叫嚣着赵蘅玉的名字。

  赵蘅玉怎么可以这样抛下他跑了?

  他们的纠缠还没有终止, 若他不允许,没人可以叫停。

  他都没有来得及恨她,她怎么可以逃走?

  不可原谅!不可原谅!

  赵珣握紧了手指, 感到身躯因愤怒而在发着抖。

  他紧绷着脸, 看着渐渐远去的高丽车队, 他看着高丽车队渐渐成为几个模糊不清的黑点。

  忽然, 他瞳仁一缩, 他猛然转身, 拎住了李德海的衣襟。

  李德海像是一只鹌鹑,被他轻易拎了起来, 他的脖颈被衣襟勒住,脸涨得通红, 赵珣不知不觉地用了十分的力气,李德海竟被他提的双脚几乎悬空。

  赵珣怒道:“和亲公主!”

  发现赵蘅玉离开时,赵珣当即命人里里外外查遍了赴宴的女眷,各宫异动的宫女, 当然还有高丽人。

  高丽人此行带来的女子只有几名要留在大雍的贡女, 赵芙玉带去高丽的宫人侍卫都经过严苛的查验, 剩下的高丽人全是男人, 怎么看赵蘅玉也不会藏身其中。

  赵蘅玉的出逃并不算万事俱备,她只是临时欺骗了陈季之,碰巧逃了出来。

  赵珣不认为她能成功混入高丽人中。

  他更难以想象,赵蘅玉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装成最引人注目的和亲公主。

  赵珣猛地锤了一下石墙,手侧被磨蹭出了血痕,他毫不在意。

  他转身,面色阴郁狰狞:“拦下、去拦下他们!”

  不消片刻,赵珣立刻查到了四公主赵芙玉尚在宫中,一切清清楚楚,赵蘅玉换亲去了高丽。

  赵珣领羽林卫往北追了上去,他尚且没有换下衮冕九章的太子礼服,玄衣纁裳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尘土飞扬其上。

  他手握马鞭,急促催马,抽得马背上出现了几道狰狞的血口,黑马嘶鸣,颠簸到几乎要将人甩出去。

  赵珣紧抿着薄唇,脑子里乱糟糟的。

  脑袋昏昏沉沉地只有一个念头,赵蘅玉情愿嫁给未曾蒙面的高丽人,嫁去蛮夷苦寒之地,去国千里,也不肯留在他的身边。

  马鞭深深地勒紧他的掌心,他的掌心察觉不到疼,反而从胃到心脏,一阵一阵的绞疼升腾而起。

  赵珣额头上冒出了细汗。

  .

  永安侯府。

  斐文若将家中老小安抚好,他紧锁着眉让人去打探宫中的动静。

  昨夜赵珣的突然造访让斐家人如惊弓之鸟。

  斐文若想,宫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斐文若拧眉,赵珣在宫变之际依旧能不急不迫,怎会因为一个私藏逆党的弹劾就深夜围住斐府?

  赵珣那时候看起来可怕得吓人。

  就为了一个二皇子逆党?

  斐文若轻敲桌面,总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没过多久,斐家下人打听往消息回来了。

  “公子,听说高丽人中藏了逆党,太子殿下正率羽林卫去追了。”

  斐文若一怔:“太子亲自去追高丽人?”

  斐文若站了起来,皱了皱眉。

  事情果然很不对劲。

  一个二皇子逆党,何须如此大张旗鼓,甚至赵珣亲自去追。

  看起来,倒像是赵珣在追回一个逃掉的极重要的人。

  斐文若不可避免地想到了赵蘅玉。

  他曾几度在赵珣脸上看到失控的神色,都是因为他的皇姐赵蘅玉。

  宫变之后,赵珣将赵蘅玉困在延福殿,斐文若一直无法传信给赵蘅玉。

  高丽人、和亲公主、赵蘅玉……

  莫不是……

  斐文若提步就往外走,他吩咐道:“将我书房里那只檀木匣子取来——算了,我亲自去取,你们,快去备马来!”

  .

  赵蘅玉坐在高丽人的马车里,一路上心神不宁,一直到走了一上午都没有发现追兵,她才渐渐放下心来。

  转眼间车队已经到了京师以北的一座小城宁平城。

  高丽人向守军出示了文牒,守城门的士兵仔细望了高丽人一眼,抬手让他们进城。

  赵蘅玉坐在马车里看着士兵的面色,终觉得心中有些不安。

  她一时又觉得自己是杯弓蛇影了。

  马车缓缓驶入城内。

  等所有高丽人进城后,赵蘅玉睁大眼睛看见身后的城门关上了。

  赵蘅玉急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她身旁的两个侍女是此前皇后专门为赵芙玉挑选的,此时,这两个沉稳的侍女也惊慌起来:“奴婢不知,奴婢去问问。”

  两个侍女没有来得及去问,因为马上赵蘅玉就明白过来。

  是赵珣发现了!

  兵卒中间,一个中年男人郑重着了官服,应当是宁平城的知县,他恭敬小心走了过来,欠身在赵蘅玉马车外道:“臣等恭迎徽宁公主。”

  赵蘅玉心中一沉,她厉声急切道:“你说错了,我是四公主。”

  知县不置可否。

  赵蘅玉心中越来越慌,她掀起车帷,手指捏着布帘,在微微颤抖,她看着高丽王世子,道:“世子,我们快出城。”

  王世子这时却开始胆怯起来。

  他本以为只是换走了一个较为美貌的公主,没想到,竟然大雍太子亲自追了过来。

  在通事的口中,他听过赵珣的凶名。

  当年未及弱冠,他就大败鞑靼,少年之时,就取得赫赫战功。

  后来,更是在宫变中扭转乾坤,成了新任太子,在此过程中,他不惜屠戮手足,年幼的十皇子就在宫变中不明不白地消失了。

  通事还语焉不详地告诉王世子,大雍的皇帝如今生死不知,尚不明白其中是否有赵珣的手笔。

  王世子避开了赵蘅玉的目光,他感到十足的懊恼。

  他竟然为了一个祸水,犯下了大错。

  王世子定了定心神,对知县说道:“一路奔波,甚至疲倦,我等要在此叨扰大人一番,稍作歇息。”

  知县笑道:“哪里哪里。”

  赵蘅玉怔怔,像是陡然失了所有气力,她头脑发晕,软软靠在车厢内壁。

  不知是从哪里生出的力气,她又狠狠咬住唇,坐直了起来。

  赵蘅玉从马车中走了出来,她神色冷寂,凛若冰霜。

  她沉声问道:“关城门是太子的命令?”

  知县犹豫片刻:“是。”

  赵蘅玉冷着脸,越过众人往外走。

  知县身旁的士兵越步打算去拦,知县抬手止住了他。

  城门紧闭,又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这位娇弱的公主是逃不出去的,何苦在这关头得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