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袅玉腰 第13节
作者:图南朵      更新:2023-04-28 03:28      字数:3361
  赵珣捏了捏眉心:“罢了,不必问。”

  他有多久没有看赵蘅玉的信了?一年?或是两年,久到连李德海也没放在心上。

  现在他要在意赵蘅玉的信,着实古怪。

  不过赵珣告诉自己,他只是担心赵蘅玉发现了什么。

  赵珣扔下笔站了起来,说道:“去长春宫瞧瞧,皇姐的婚事定了,做弟弟的总要去恭贺的。”

  赵珣来到长春宫,却没有看到赵蘅玉,赵蘅玉的宫女说,她去采杏花了。

  赵珣笑容略顿。

  他也记得春雨杏花的往事。

  赵珣性格孤僻,不喜旁人近身,自小就是如此,小时候,他在废弃的宫苑中发现一片杏花林,这便是他的栖身之地。

  赵蘅玉寻到了他,他的杏花林从此不再宁静。

  赵珣厌恶极了,他丢弃了这片杏花林。

  但赵蘅玉不依不饶,非要问他在杏花林做什么,赵珣不会告诉她,他是为了躲避像她这样的人。

  赵珣说,他读茶经,发觉用杏花上的雨水泡茶或许别有一番滋味。

  赵蘅玉兴致勃勃地邀他一起采集,赵珣不能推拒,去了三两次后,佯装生病,再也不去。

  后来,他的杏花林变成了赵蘅玉和斐文若的。

  他看见赵蘅玉站在树下言笑晏晏,斐文若狼狈地趴在树上伸手够枝头的杏花,少年少女细语声不绝于耳。

  赵珣冷笑一声,再也不踏足这片杏花林。

  几天后,赵蘅玉将他随口捏造的杏雨茶泡了出来,她小心翼翼地将茶盏端在他跟前,对他说,喝了病就会好。

  赵珣故意打翻了茶,愉快地看着赵蘅玉露出快要哭出来的表情。

  直到这一刻,他淤积的不快终于一扫而空。

  现在,赵珣听到春雨杏花,笑容有些发冷:“斐公子着实是良配,阿姐这般迫不及待。”

  承禧殿的宫女吃了一惊,不过她没多想,赵珣和赵蘅玉一向关系那般要好,宫女说道:“六殿下,虽然也是那个意思,可这话有些不妥。”

  赵珣笑道:“是我失言了,孟子曰知慕少艾,大抵就是斐公子和阿姐这样。”

  宫女点了点头,这样说动听多了。

  赵珣去寻赵蘅玉,外面在下雨,不知不觉赵珣走得急了,李德海费力给赵珣撑着伞。

  忽然间,赵珣停了下来。

  杏花纷乱的中庭,赵蘅玉一袭檀红衫裙,颤颤巍巍地落入斐文若的怀里。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赵珣忽然停住脚步,身后的李德海躲避不及,向前差点撞上了。

  不过虽然没有撞上,却也给赵珣的衣袍下摆留了几点泥点子。

  李德海慌忙说道:“殿下恕罪,奴婢笨手笨脚的……”

  但赵珣什么都没说,李德海好奇地抬头望了一眼,看见赵珣呆立在原地,正一瞬不瞬地盯着远处。

  远处,相拥而立的二人,不正是徽宁公主和永安侯府的那个斐公子嘛。

  李德海吃了一惊,而后笑着说道:“殿下得偿所愿,终于将徽宁公主这件麻烦事甩了出去,看这两人郎情妾意的,啧啧啧……”

  赵珣猛地转了身,李德海被他的动作一撞,手里的竹伞差点没拿稳,赵珣拧着眉头看他在那滑稽地掌着伞,突然伸出手将伞抢在了手中。

  李德海讪讪,他看见赵珣低下了头。

  赵珣发现了身上的泥点子,心头陡然生了一种烦躁,他将伞扔到了地上,斥道:“蠢材!”

  赵珣的鹿皮靴踏过竹伞,将伞骨踩得断裂,他独自冒着雨往前走。

  李德海心虚地缩了缩脖子,觉得自己将泥点子溅到赵珣身上,才惹出了他这一番脾气。

  他追了上去:“殿下,去亭子里躲躲雨吧,别淋坏了身子。”

  .

  赵蘅玉被风带着伞差点摔倒,她往前扑的时候,斐文若接住了她。赵蘅玉不好意思地撑着斐文若的手臂起来,慌乱地抚了抚碎发。

  “文若哥哥,不是、不是因为你。”

  斐文若不得不说是松了一口气,他温和问道:“那是为什么?”

  赵蘅玉咬了咬唇,终于还是摇头:“我不知该如何去说,我自己都没理个思绪出来。”

  斐文若没有强求:“那等公主放下这件事后,再告诉我,如何?”

  赵蘅玉望着斐文若的眼睛,忘记了拒绝:“好。”

  赵蘅玉回到承禧殿的时候,宫人们都挤在廊子里候着,一见赵蘅玉,燕支忙给她递上手炉。

  赵蘅玉发丝上有雾蒙蒙的水珠,她手上拿着一柄伞,神色中的郁结稍微褪去,燕支和黛砚互相望了一眼,燕支问道:“公主遇见了谁?”

  赵蘅玉笑笑:“斐公子,是一个很好的人。”

  燕支松口气,露出笑:“是啊,公主婚后的日子,也定是和和美美的。”

  燕支伺候着赵蘅玉脱了湿衣裳,差小太监抬来热水,让赵蘅玉舒舒服服洗了个澡,看着赵蘅玉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嫣然的红,她才放下心来。

  洗漱完毕,燕支为赵蘅玉擦拭乌黑的发,她说道:“公主过几日就要及笄,过不了多少时日就要嫁人,奴婢愚见,公主虽和六殿下是姐弟,但七岁男女不同席,是时候避避了。”

  燕支听过黛砚的经历后,也免不了寒心,她作为下人,不好直着说要公主和六殿下离心,只好挑了个过得去的借口。

  赵蘅玉望着镜中的自己,叹了口气:“你说得对,阿珣……长大了。”

  长春宫的徽宁公主得了赐婚的旨意后,便安心待嫁,鲜少出宫门。及笄礼成后,更是循规蹈矩。据说连六殿下的人过来,都被公主打发了,公主说,教养嬷嬷教导,虽是姐弟,也不宜亲近太过。

  赵珣听后,眉头深皱,他再次问道:“徽宁公主这月的信呢?”

  李德海上次没有回答出来,这次他老早就问过了:“徽宁公主从上月就没有再送信来。”

  赵珣用手敲着扇子,李德海以为他有话要说,等了许久,赵珣却没有下文。

  赵蘅玉婚事定下的消息传到宫外后,陈宴之差人到宫里请赵珣出去吃酒。

  赵珣出了宫,停了马才走到魏国公府,一架马车停在他面前,陈宴之撩开车帷,对赵珣说道:“六殿下,今晚带你去个好去处。”

  赵珣上了马车,待闻到香风扑鼻的时候,陈宴之让车夫停了马车,赵珣沉默站在华灯璀璨的朱楼前。

  陈宴之轻浮地上来搂了赵珣的肩,说道:“听说你姐姐要嫁斐文若,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怎能不庆祝?来、快进!”

  赵珣蹙了眉心,被陈宴之半推半搡地拉进了青楼里。

  赵珣坐在桌边,他身侧的妓子望着他冷凝的神色不敢近身,他低着头,望手中一盏清冽的酒。

  陈宴之搂抱着一个妓子,亲了个嘴,哈哈大笑。

  赵珣眉头更深,他抬起头,望了陈宴之一眼,没头没尾地说道:“你早就成婚了,我阿姐嫁不嫁斐文若,和你有什么相干,你庆祝什么?”

  陈宴之笑道:“若公主强要嫁我,停妻再娶或是前妻亡故也不是什么难事。”

  赵珣冷笑了一下,对陈宴之的异想天开感到好笑。

  赵珣扫了一眼陈宴之搂着的妓子,他刺了一句:“我阿姐可是一个美人。”

  陈宴之认真问道:“当真?”

  赵珣没有回答,陈宴之却皱了眉,略有可惜。

  陈宴之挥挥手:“不说了、不说了,”他望着离赵珣半丈远的妓子,“离那么远做什么,快伺候殿下喝酒。”

  妓子瑟缩着挪了过来,却被赵珣冷冷的目光盯着,再不敢移动分毫。

  陈宴之嗤笑:“怎么?还是雏儿?”

  他望着赵珣,笑声愈发大了:“阿姐长阿姐短的,莫不是行敦伦之事的时候,也要叫着阿姐?”

  陈宴之吩咐妓子:“去,把春宫图给拿过来。”

  赵珣低着头,脸色难看极了。

  细想五年来,赵蘅玉挤占了他全部的时间,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五年来,他疲于应付赵蘅玉,他不知旁的女子,只知赵蘅玉。

  旁的女子在他这里都模糊了性别,他只知道赵蘅玉身上清甜的鹅梨帐中香、渐渐柔软起伏的身躯、将醒未醒时檀唇里的喁喁软语。

  他捏紧了杯盏,手臂上青筋贲出。

  妓子取来春宫图,呈给陈宴之,陈宴之抛给了赵珣:“喏,看看,今夜给你开荤。”

  赵珣望着春宫图,怔怔出神。

  扭曲交叠的男女,令人作呕的动作。

  他难以抑制地想象,赵蘅玉和斐文若的新婚之夜会是怎样的情景。

  赵珣厌恶地闭上眼睛。

  他想将赵蘅玉推开,推得远远地,眼不见心不烦,可是他又难以忍受他人对赵蘅玉的亵渎。

  斐文若若是君子,他就应当连赵蘅玉的手指头都不去碰!

  陈宴之震惊地看着赵珣猛地起身,推开了将要贴向他的妓子,狼狈夺门而出。

  赵珣自觉狼狈,走过漆红斜桥,少年青衫落拓,发丝微乱,看似是经历了狂放不羁的欢情,但他脸上的凛然之色让人不敢有丝毫亵渎的联想。

  青楼的姑娘们鲜少见这样生涩的少年郎,又因他生得实在俊美,引得满楼红袖招。

  赵珣厌恶地拧了眉头,只觉挥之不去的脂粉气令他作呕。

  他竟开始觉得赵蘅玉身上的甜香没有那样生厌了。

  赵珣离开这片烟花之地,不知不觉走到市肆中。

  宝马雕车开路,其后侍女成群,赵珣听见銮铃声阵阵,而后渐渐隐约。

  马车停下,车内的女子伸出玉笋般的手指,侍女轻轻一托,女子就轻盈地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