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娶妻记 第91节
作者:恶魔笑      更新:2023-04-27 22:40      字数:5108
  第92章 截胡!

  平陌城县衙门口。

  “司马大人先请。”

  “那本官就先行一步。”

  韩策腾面带笑容的等司马俊坐上轿子后, 眼里却没有了丝毫的笑意。

  看了眼身旁面无表情的郑泽行,心里也有些着急。他用尽了各种方法拖了司马俊三日,可今天实在是拖延不下去了。而平王那里,却依然还没有消息。

  等粮种被带走之后, 所有目光都会投向州府, 谁还会关注平陌城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到时候郑泽行不但没有任何的功劳, 还会因为没有及时把良种的事报知周刺史, 被对方责难。

  郑泽行抬脚要走。

  “安之。”韩策腾喊住他,低声说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你有事的。”

  郑泽行充耳不闻的走到官轿前, 上了轿子。他也要陪同司马俊一起去东罗村, 虽然有些不甘, 但官大一级压死人, 何况对方上头还是刺史大人。

  韩策腾握了下右手,“若真到了那一步, 我便去刺史府欠个人情也不能让安之被为难。”

  东罗村。

  张清竹听到县太爷要来,心里有点紧张:“县太爷不是悄摸的来了一趟吗?怎么这次却摆开阵仗的过来啊。还有比县太爷官更大的人一起来,不会找咱们麻烦吧。”他本来就怕见官, 更何况他们还有个大秘密。那么宝贝的东西, 要是露馅了,肯定会有很多人抢的。心里有点小压力啊。

  梁汉安慰他道:“不会有事的。他们肯定是为了土豆和麦种来的, 反正那些种子咱们都已经分给村里人了, 要找也找不到咱们头上。”

  而梁汉心里, 他是不想去见什么大人的。他这种白身,但凡是个官他们都得跪,他哪受的了。要不是现在装病有点迟了,他真想做出病入膏肓的样子,赖在家里不出门。

  梁汉收拾好东西:“咱们先去村长家吧。”转言又说道,“要不你还是别去了。有当官的,又得跪又得拜的,多麻烦。”

  “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咱们还是一起去吧。”张清竹是想跟着一起去的,在梁汉身边跟着,有什么事也清楚。总比在家里等着干着急的好。

  “好吧。”梁汉宽慰他说,“你也别担心,咱们都是升斗小民,那些大人们范不着找咱们麻烦。这个一点都不用担心的。”

  “希望吧。”

  到了村长家,发现好些人在忙碌。要迎接县太爷,甚至还有更大的官来,自然要把村长家收拾的干净些。可不能让官老爷觉得对他们不敬。

  梁铁生见梁汉他们来了,便让他们进屋。跟梁汉说道:“来报信的衙役说,县太爷来是为了麦种和土豆的事,还点明要见见你。到时候你说话什么的要谨慎小心点,别冲撞了大人。”

  “嗯。”梁汉点点头,郑泽行已经见过他了,还在他们家吃过饭,自然没必要还特地表明身份再来一趟。所以,梁汉明白,想要见他的,必定是另外一个不知名的官员。

  见屋里没多少人了,梁汉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村长,那个跟随县太爷一起来的大官,兴许没打什么好主意。”

  梁铁生好奇:“怎么会?你有什么想法。”

  他本来觉得,村里出了好麦种和土豆,必然会引起县太爷的注意。他来村里查看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至于跟着一起来的大官,良种是大事,被更大的官员重视也应该的。

  梁汉解释说:“村长也知道,这粮种有多重要。对咱们来说是吃饱肚子的好粮食,可对当官的来说,那可是个大功绩。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只是,他们想怎么捞功劳可就不确定了。”梁汉小声说道,“兴许还会有人宣扬是他们培育出的新麦种,至于土豆,本来就是山里出的。虽然我先种了,那有些人也能说他们比我还早发现呢。”

  梁铁生皱眉:“那……你是说,有人想要把你的功劳贴到他们自己身上?”

  “他们要是抢我的功劳我倒是不在意。”梁汉小声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他们要真想抢功的话,肯定得把咱们的粮种全给搜刮走。”毕竟,别的地方可没有种子,“咱们这边没了种子,就算以后咱们村说麦种和土豆是咱们村出的,也拿不出证据来。”

  梁铁生瞪大眼睛,种子搜刮走了,他们村怎么办。大家还期盼着以后的好日子呢,这半道就被别人劫走了?就算朝廷决定推广麦种和土豆,可那么点种子,想要培育足够用的种子得多少年啊。就算培育出来,肯定也是紧着别的地方用,猴年马月才能轮到他们这些偏远的村落啊。

  张清竹也没想到,竟然还会有这种可能。他还以为只是威胁不许他们说出去,没想到还会抢走种子:“村长,官大人要是真要收走咱们的种子,那可怎么办?”

  梁铁生也发愁,他看向梁汉问:“你有什么办法吗?”

  梁汉小声说道:“咱们先偷偷藏起来点种子。”

  张清竹担心:“万一被发现了,官大人会不会治咱们的罪啊?”

  梁铁生想了想后答应了:“小汉,就照你说的办吧。咱们村不是有几个往外卖种子的吗?到时候就当是从他们手中流回来的。何况当初也没谁知道你家具体产了多少斤粮食。至于土豆,不是从咱们这边上山发现的吗?到时候就算咱们再继续种,也可以说是在山上找来的。”

  “你赶紧回家藏一些,也别藏多,够两亩地用的就成。”

  梁汉:“我来之前就藏好了。”

  梁铁生忍不住笑道:“你小子够精的。”

  张清竹看了眼梁汉,什么藏好了,是种植系统里还有很多更好的种子吧。这样也好,就算那些官老爷把种子都搜刮走了,他们也有理由继续种。不然,他们家的酸辣粉店都没办法开下去了。

  三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喊声:“村长村长,县太爷的官轿快到咱们村子了。”

  梁铁生应了一声:“知道了,叫上村里人一起去迎接。”他跟梁汉说,“虽然县太爷说不必劳师动众,可咱们也不能当真,还是照规矩来,起码不会怠慢了他们。”

  东罗村村民,全都聚集到村口处。

  梁铁生站在为首的位置等待着,身旁是村里的族老们。至于梁汉,他则带着张清竹混在村民中,这种时候他可不想引人瞩目。

  看到官轿到了,司马俊先下了轿子,郑泽行也跟着下了轿。

  梁铁生一见两位身着官袍的大人出现,忙带着村民们跪下。

  “拜见大人。”

  人群里的梁汉看到司马俊,知道这应该是州府来的官员,心里猜测着对方要见他什么意思。见大家呼啦啦的要跪,他也只能跟随这跪了下来:“唉,真不巧。早知道今天带着小竹去城里逛逛了。”

  郑泽行毕竟是当地的父母官,这个时候自然需要他先开口:“各位乡亲请起。”

  “谢大人。”

  梁铁生先行起来,和两位族老一起上前:“两位大人辛苦,请到草民家中坐坐。”

  郑泽行笑容和煦的开口道:“本官叨扰了。”

  梁铁生忙诚惶诚恐的说道:“哪里哪里。两位大人能来,使得草民的寒舍蓬荜生辉。”

  说着伸手做出请的姿势:“两位大人请。”

  梁汉也随后默默跟上,人家既然点名要见他,他也不好趁机溜了,反而会给村长添麻烦。

  司马俊走在为首的位置,路上看着东罗村破落的模样,虚情假意的跟村长道:“本官看出东罗村民风和顺,这全是村长的功劳。”

  梁铁生忙谦虚道:“不敢得大人夸赞,我们村子一向很平和,我这个村长很是有些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司马俊笑道:“村长过谦了。”

  然后把话题转到了粮种上面:“本官听郑大人说,村里出了一种极为优良的麦种还有亩产颇丰的土豆,不知是真是假?”

  一旁的郑泽行闻言心中一沉。司马俊这么说,等他把粮种都收走后,村民不仅会怨愤司马俊,更是会迁怒于自己。

  郑泽行心中冷笑,竟然耍这样的小把戏。看来,就算自己不得罪他,回到州府之后,他也少不了在周刺史面前说自己的坏话。

  于是笑着开口道:“司马大人想必是记差了吧。粮种这种大事,本官出于小心,再未消除疑虑之前还未把此事告知刺史大人。下官也很是好奇司马大人从何得来的消息。”

  司马俊看向郑泽行的眼神微冷,见对方笑脸以对根本不被压制的模样,心里气愤:“这个郑泽行,果然胆大妄为!”

  司马俊哈哈一笑:“是吗?兴许是本官记错了。”

  跟着的梁汉看到这一幕,觉得司马俊变脸的功夫真是厉害。果然,当官的别管背地里怎么打算捅刀子,可表面上却不会弄的太僵。

  梁汉心想:“看来县令和这个什么司马大人不太对付啊。这个人的官还比县令大,看模样这人就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主儿,县令兴许要被穿小鞋了啊。”

  梁汉猜的不错,司马俊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在刺史大人面前好好的说说郑泽行的“好”,每年的考评绝对不能让郑泽行得了甲等!

  司马俊转头继续跟村长询问关于粮种的事:“刺史大人在得知粮种的事后很是关心。北疆向来苦寒,亩产不丰,百姓贫苦。若真有这等优良的种子,于北疆百姓甚至是整个南源国,都是件极大幸事。”

  “所以,刺史大人特派遣本官来查探此事。不知,是否真有能亩产三百斤之多的麦种和能够收获六百斤之多的新粮?”

  梁铁生恭敬的说道:“回大人。麦种和新粮种的事确实是真的,且都是族中一位后生发现的。”

  “不过,还有些事得让大人知道。”梁铁生仔细的跟司马俊解释了一下,“麦子能收到三百斤,跟用了五十斤左右的麦种也有些关系。至于新粮土豆,种的时候就需要百斤左右的种子。土豆虽然有各种好处,但却不能像小麦高粱那般久放。”

  司马俊出身于富足家庭,又非农科,对于田地里的事并不清楚。但来之前,他特地让人从农科官员那里询问了些信息,也十分的清楚,就算有村长说的这些原因在,这粮种已经算得上是极好的了。

  司马俊微微点头:“这些本官都已知晓。”

  到了村长家,村长已经让家里人躲了出去,只留下老妻。给两位大人上茶之后,村长夫人也进到儿子的屋里坐着,这样的场面不是她这妇道人家该在场的。也怕冲撞了两位大人。

  郑泽行落座之后,跟村长和极为族老道:“村长和三位老人,也都坐吧。”

  “谢大人。”

  村长和三位族老坐下,而梁汉身为一个小辈自然没有他坐的位置。所以,跟其他几位在场的小辈一样站在族老身后。而他便站在了他三爷爷的身后。因为个头太高,想要减少存在感都没多大的作用。

  村长和族长配着司马俊他们喝了口茶,然后放下茶盏,等着听两位大人有何吩咐。

  司马俊假模假样的夸赞了句,“茶不错。”之后,跟村长略微寒暄了几句,又询问了下东罗村的民生疾苦之类的场面话后,便问:“不知发现新粮种的是何许人也?”

  梁铁生指了下梁汉:“他就是发现土豆的人,是我族中的一位后生,名叫梁汉。”

  梁汉不伦不类的拱手对司马俊行礼:“大人。”

  郑泽行也看向梁汉,他去过梁汉家中,甚至还在对方家里用了午饭。他相信,梁汉是能认出他来的,只是,见对方一副像是没有发生过什么的样子。觉得自己的感觉确实不错,这个农家汉子胆量非比寻常。

  司马俊看向梁汉,个头高大虎背熊腰,一脸的络腮短髭,要不是穿着端正,看起来更像个混迹山林的草莽。

  司马俊脸上带笑的称赞道:“不错,果然相貌堂堂。你能识得新粮种,可是造福百姓造福社稷的好事,当得一功。”

  换做旁人说这话,梁汉觉得那是夸奖。可从司马俊口中说出,让他觉得那是夸张。所以,他装作没什么见识的样子像是很紧张的样子,有些张口结舌的说道:“大人过于夸张了……啊不是不是,我说错了。我想说的是,大人过于夸奖小民了。”

  “我……我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碰上了死耗子。当不得什么功劳的。”

  “功劳啥的我就不要了,不要了。”梁汉笑的憨厚,“再说了,那麦种是我买的,又不是我自个儿种出来的,哪能把功劳算我身上啊。还有那土豆,本来就是山上长的,我就是试试挪到田里能不能种活,都是碰巧了。土豆也不是我弄出来的,天生天长的,我可不敢邀这个功。”

  听到梁汉这么说,几位族老心里各自思量。而高世东觉得梁汉面对大人时这么没出息的样子,真是拿不出手。就算得了种子又如何,还是烂泥糊不上墙。

  而司马俊则不同。见梁汉这幅反应,他心里就更放心了。一个没什么见识的乡野小民,还很有自知之明的不敢居功,稍微用点东西就能封了他的嘴。

  所以,司马俊笑的很满意:“你过谦了。麦种和土豆的事你也算有功劳。刺史大人赏赐五十两银子于你。”

  说完跟随从使了个眼色。

  仆从上前打开一个小盒子,亮出里面的银子来,递给梁汉。

  白花花的银子在场的村民都觉得晃眼,眼里都带着惊讶和羡慕。

  司马俊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梁汉接了赏钱,那粮种的事以后就和他无关了。

  至于东罗村的村民们看到赏银之后,哪怕都知道粮种都是梁汉的功劳。可赏都赏过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梁汉看着这些银子,也明白了司马俊打的什么主意。拿这点钱,了了奖赏的事。不过因为也没想过用麦种和土豆来得到什么功绩奖赏,所以他心里还算平静的。

  这五十两银子,完全是意外之财。所以,他高高兴兴的接了下来:“谢大人赏。”

  张清竹觉得好意外啊,没有麻烦,还得了五十两银子的赏钱。那可是五十两啊!就是……多少贯他得算一会儿,可知道这绝对是五十贯钱以上!真是意外之喜。

  他身旁的村民也很羡慕他们,一下子得了五十两银子,多大的好事啊!

  高世东心里则是嫉妒,这么好的事却让梁汉得了,还让梁姓-宗-族长脸。他有些埋怨外孙怎么没一起跟着过来,有个举人外孙在,也好给他撑撑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