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娶妻记 第33节
作者:恶魔笑      更新:2023-04-27 22:37      字数:5800
  第049章 腊月习俗!

  梁汉让开身子放两人走进来。

  当洛一、洛九看到朱钰丞的身影时眼里都闪过喜悦。洛一见他情况还好, 这让他松了口气。虽然之前也听洛九说过, 不过没亲眼看到还是有些不放心。

  洛一走到朱钰丞面前,恭敬的说道:“小公子, 主子让我们来接你回去。”

  朱钰丞点点头,然后看向梁汉。

  “别在外面站着了, 咱们进屋说话吧。”既然是小孩家的人,而且看来是得到小孩信任的,梁汉便笑着招呼他们进屋。

  小石头看着两个陌生的男人,又看了看朱钰丞。知道这两个人是来接他的。

  他走到梁汉身后站住,看向朱钰丞有点不舍。这毕竟是相处了好几天的小伙伴呢。看人家的样子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小少爷, 这次分别以后兴许就再也见不到了。

  进来屋子,洛一笑着跟梁汉道谢:“多谢你们这些时日对我家小公子的照料。”然后看向洛九。

  洛九知悉的拿出一个挺精致的木盒放到桌上。

  洛九:“小小谢意, 希望你能收下。”洛九接着说道,“因为家主对小公子很担心, 期盼能早日和小公子团聚, 所以我们今天就要启程了。”

  梁汉看了眼桌上的谢意, 没怎么在意。然后看向朱钰丞。这孩子毕竟在他家待了些日子, 这就要走了, 多少有些不舍。不过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 再不舍人家也要回家的。

  梁汉点头:“应该的。这孩子意外和父母失散,做爹娘的肯定十分着急吧。”父母想要尽快见到孩子是否安康这点他很能理解,就是奇怪怎么这么多天才找来, “稍等一下。”

  梁汉去了厨房, 打开馍筐, 里面有些长得奇形怪状的小馒头。前两天他蒸包子的时候顺便弄了些豆沙馅,俩小孩都动手做了自己的小馒头。本来天真可爱的想做成可爱小动物的模样,可成品看起来却有些“惨不忍睹”。但即使如此,他们对于自己做出来的小馒头还是很喜欢的,一个个的表示自己要吃完它们。

  梁汉用油纸挑拣了些小馒头,也不知道是朱小宝做的,还是小石头做的。恐怕只有那俩孩子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作品。

  这边小石头也蹭蹭的跑到炕头的木箱子里,拿出自己的宝贝小木马。只有巴掌大的木马,做工很粗糙,连马的形状都不怎么像。不过这已经是梁汉尽力而为的成果了,小石头很喜欢,一直十分宝贝。

  他拿着小木马犹豫了一下,然后走到朱钰丞面前:“小宝,我知道你就要走了。咱们以后恐怕就见不着了。我把我的小马送给你。”他见过有人临行前送东西给要走的人,说是留作纪念,希望对方记着自己。

  小石头觉得朱钰丞是他的小伙伴,虽然刚开始时这个小伙伴对他爱答不理的。但俩人都住一个家里,这点在小石头看来是很亲密的伙伴了:“小宝,你拿着小马,以后看到小马的时候就能想起我了。”

  朱钰丞看着小孩手中灰溜溜的小马,这种下等的玩具从来都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换做以前,他碰都不愿意碰。可看着眼前的小伙伴,他知道小石头送他礼物是真心实意的。而不像他以前收到的那些东西,要么是须于表面的礼节,要么是有所图的奉承,甚至有些还不怀好意。

  朱钰丞伸手接过小马,笑着跟他说:“我知道这是你的宝贝,我会好好收着的。我也会记着你的。”

  听他这么说,小石头高兴的咧嘴笑了。

  看到这一幕的梁汉,觉得两小无猜的感情真是纯粹而美好。他笑着把油纸包递给洛一:“这是你家小公子自己做的馒头。他说过要自己吃完的。在我家是没机会了,不过毕竟是他亲手做的,还是挺珍贵的。”

  心里虽然有些惊讶,不过洛一还是神色平常的接了过去:“多谢,有心了。”

  梁汉带着小石头把人送到门外。

  朱钰丞上了马车,回头跟梁汉说:“梁叔,谢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

  “不客气。”

  朱钰丞看向小石头,想了想后,把手腕上带着的桃核脱下来伸向小石头:“小石头,这个也是我的宝贝,送给你。”

  小石头高兴的跑过去接了,笑得很开心的说:“我也会好好收着的。我会一直记着你的。”这可是小伙伴给他的礼物!

  朱钰丞点点头,不过却知道,等长大了,他们应该会忘了彼此吧。

  看着启程的马车,梁汉:“小宝,一路顺风。”

  小石头也学着喊道:“小宝,一路顺风。小宝,你下次再跟你爹娘失散了,就还来找梁叔。”

  梁汉听着这么单蠢的话,好囧:“……”这话有点不吉利。

  车里的朱钰丞倒是没有在意。这些时日他偶尔会觉得在梁汉家里生活的更加自在些,但他知道,他的生活不属于这里。他跟小石头是不一样的。

  朱钰丞的生活,再次回归-启程。

  看着马车远去,小石头失落的跟着梁汉进了屋子。

  “梁叔,咱们以后再也见不到小宝了吧?”

  梁汉安慰道:“嗯。不过你也别难过,他这是回家了,回到父母的身边。小孩子在父母身边才会更幸福。”说完,意识到小石头的情况,梁汉觉得不该这么说的。

  小石头听梁汉这么说,瘪瘪嘴说道:“梁叔这话不对,我觉得跟你生活才更幸福。”

  梁汉笑着揉了揉他的头:“你觉得好就行,要是觉得跟梁叔生活更幸福,那以后就一直跟梁叔住。看看我家都没什么人,有你作伴,我也不用孤零零的一个人过年。”

  小石头笑了:“梁叔要是不想一个人,那就加把劲把小竹叔给娶进门。跟小竹叔玩,可有意思了。”

  梁汉笑问:“那你的意思是,跟我玩没意思啊?”

  “有意思有意思,只是跟小竹叔玩更好玩。”小石头笑着跑进屋,“梁叔,小竹叔最近怎么没来了啊?”

  梁汉自然也不清楚:“过年忙,他哪有时间瞎跑啊。”心里则想着,这都腊月了,他要跑来肯定特别招人眼。他也清楚张清竹的忌讳。

  小石头好奇:“忙吗?那梁叔你也没咋忙啊?”炸了一天丸子,做了一天包子,其它时间不都挺闲的吗?

  “……”梁汉脑子转的飞快,“那是咱家人少。你小竹叔家人多多啊,他们家的事更多。”

  小石头更疑惑了:“人多不就更好干活了吗,怎么会比人少的还要忙啊?”

  “……人多要炸的丸子就更多。咱家炸一天,他家炸两天。”

  小石头看向梁汉,那眼神,分明是觉得梁汉在乱说。谁家舍得炸两天的丸子啊,那得炸多少啊?!

  梁汉:“……”他也想张清竹来找他,当然,他也想去找张清竹。不过,哪样现在都不合适。

  叹口气,他拿起桌子上的木盒,打开来。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这些人……送的礼可真实在。”

  这一天是个晴天,太阳虽然没什么热度,但却亮堂的让人觉得心里宽敞。

  早饭之后,梁汉提着篮子拿着铁锹,他打算去上坟。这里的习俗,大家觉得凡间的人要过年,阴间的人同样要过年。所以,身为后代子孙,该给自己的亲人送点钱花。

  上坟的活动入了腊月就可以进行了,至于具体是哪一天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反正上坟的事是必须要做的,不然能被村里人给骂出翔来。梁汉之前差点忘了,特地跑了一趟城里去买的贡品和纸钱。

  出了门往北走,梁家的祖坟就在村子的北面。一路上偶尔碰到跟他同样目的的村民,都是梁姓人家。因为村里不止姓梁的人家,还有别的姓氏,大家的坟地并不在一起。这样避免争夺了对方的香火。

  虽然人家不爱搭理自己,梁汉也试着摆着笑脸跟人打招呼。村里人的人际交往习惯,就算心里再鄙视你再厌恶你,只要彼此没彻底闹翻撕破脸,别人笑着跟你打招呼的时候,就算再不情愿,也得搭理人家。还不能直接摆脸子,不然被说闲话的只会是自己。

  所以,梁汉看着眼前的汉子,明显的很瞧不上自己。但当自己笑着跟他打招呼后,他也得带着勉强的笑回一句:“嗯,我去给我娘上坟。你也是吧?”

  梁汉自然笑着唠:“是啊,这都要过年了,也该让他们跟着过个富裕年。”

  然后……然后人家汉子就不说话了。

  一进了坟地范围,梁汉就拿出纸钱和香点上,然后学着别人那样嘴里念着:“各位梁氏的长辈们,后辈子孙梁汉来给你们送钱啦。别客气,尽管用。后辈子孙奉上孝敬……”

  这毕竟是梁家的坟地,这里埋葬的都是梁姓族人,关系牵扯一下都是亲戚。所以给自己直系亲属烧钱的时候,也要顺道给别的长辈送点钱,全全孝义。

  所以梁汉边烧边洒的来到了原身父母的墓地前。看到旁边不远跪着梁小叔一家人的身影。知道梁小叔是在给原身的爷爷奶奶上坟。本来打算开始给原身父母上贡的梁汉突然想到,应该先给爷爷奶奶上贡。赶忙停了要拿贡品出来的动作,他提着篮子走到梁小叔的身边。

  梁小叔正给爹娘磕头,见梁汉来了,跟他道:“小汉来了。来,给你爷爷奶奶磕头,跟他们说说话。”

  “好嘞。”梁汉痛快的在旁边跪下,规矩不可抗,而且自己还占了人家孙子的大便宜了。

  梁汉老老实实的磕了三个头:“爷爷奶奶,大孙子来看你们了。给您二老磕头。”都说大孙子小儿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原主身为长孙从小可是十分受宠,只可惜命运不济。先没了爷爷奶奶,后又小小年纪没了爹娘,好日子自然也跟着没了。

  磕头之后,梁汉随着梁小叔一起把贡品摆上。梁汉开始烧纸钱:“爷爷奶奶,过年了,孙子来给你们送些钱。多拿点,别舍不得花。在底下要过个富裕的年。”

  梁小叔也边烧纸钱边跟自己爹娘絮叨:“爹娘,你们尽管花,不够了给儿子托梦我再给你们烧。小智说了亲,来年就能成亲了。等有了大胖小子,再带来给您二老瞧瞧,让你们看看重孙子。家里今年年成不错,也托了小汉的福。知道你们担心你们的大孙子,现在他学好了,知道好好过了。等来年我也让他成亲,成亲了,人就能定下来了,您二老也不用为他操心了……”

  梁汉安静的烧着纸钱,虽然他向来不信鬼神,但毕竟遇到这种事。就算他觉得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但占了人家的大便宜他还是承认的。一边烧着纸钱,一边心里悄悄的说道:“梁汉的爷爷奶奶,您子孙三代应该在下面已经团聚了吧。虽然占了您家孙子的壳,对不起您二位了,但让我还我是舍不得了。我还想娶媳妇呢。不过您放心,我生活好了,也不会不顾你俩儿子的。就当我还你们些恩情,行吧?”

  两边各烧着纸钱,有风吹过,纸钱打着旋的飞起来。这现象烧纸钱的时候经常能见到,大家都说这是长辈来收钱了,不要怕。

  而梁汉觉得,这样的时候最容易起风了,纸钱被吹起来很正常。

  梁小叔身为儿子,还有拔草添坟的任务。所以跟爹娘唠叨完之后,让媳妇接着烧,他自己则开始动手拔坟头上的草。

  梁汉这个时候起身,“小叔,您忙着,我去跟我爹娘烧些钱。”

  “去吧。”梁汉是他大哥唯一的儿子,他大哥夫妻俩的香火可全靠他来烧了。

  梁汉提着篮子来到原主爹娘的坟前,自然也是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先不说他愿不愿意,周边有人呢,要是看到他竟然连头都不磕,那以后可真没有人会再搭理他了。

  磕头之后,梁汉摆上贡品。两盘点心,一只烤鸡,一直烤鸭。

  梁汉点上香后,开始烧纸钱:“爹娘,儿子来给你们送钱喽——”随手在空中洒了一点后,继续开始烧。

  “刚才我给爷爷奶奶送了钱。爷爷奶奶有大叔小叔孝敬呢我不担心,您二老可全靠着我呢,我得给您二老多烧点。不过你们也别愁,我给您们烧两份,绝对不怕不够花。二老在底下可劲的买吧,想买啥就买啥,咱不必省着,过个丰盛的好年!要是钱花完了,您二老就给我托梦,不然给大叔小叔托梦也行,我到时候再给二老送,当儿子的绝对不能让您们没钱花——”当然,这些话是说给旁人听的,跟父母唠唠嗑,这是上坟的必要步骤。

  所以当梁汉听到不远处传来某个汉子闷声的哭泣声时也没觉得惊讶,小辈给长辈诉苦,说说在别人面前不能说的心底话。逝去的长辈,是这些顶门柱唯一能倾诉的对象了。

  梁汉又唠唠叨叨的说了不少,等把纸钱烧完了。等着有阵风吹来,看着长辈收了钱再开始动手做别的。这是规矩,要是长辈没来收钱,就得等着,不过冬季经常出没的西北风,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去坟头上拔草梁汉也不怕,他心里没什么忌讳,自认没做过什么亏心事,神鬼都不怕。所以,仔仔细细的把草给拔了之后,开始拿着铁锨铲土添坟。

  梁汉一边干活一边心里给原身父母说道:“看我那么孝敬的份上,你们也别恨我。我知道做父母的都觉得自家孩子好,再不是东西,那也是自家孩子好。我在二位眼里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我把您二位当父母孝敬着,逢年过节该来孝敬的时候绝对不会缺了二位的香火。看在我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您二位也保佑保佑我。别的不说,先让我利索的把媳妇娶了了吧。”

  ………………

  在小孩的心里,腊月的时间过的是最慢的。一天过完又一天,心里期盼的新年怎么就还没到啊!不过,随着一天天的流逝,新年也越来越近。而村里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杀猪宰羊炸丸子,要是出门在村里转悠一圈,总能听到杀猪声,总能遇到一些飘着油香味的家庭。腊月,到处弥漫着快乐的气氛。

  小石头被村里的小孩找出去玩了,梁汉一个人在家。本来他想把家里好好收拾一下,因为明天就要扫尘了。梁小叔笑着进门来找他:“小汉,走,今天轮到我家杀猪了,给我帮忙去。”

  村里请了杀猪匠,但有不少人家要杀猪所以要排队等着。听到梁小叔家杀猪,梁汉挺有兴趣跟着去凑个热闹:“好嘞,等下,我把门锁上。”

  “小石头没在家?”梁小叔没看到小石头,便道,“那大门别锁了。他要是回来没看到你,应该知道去我家找人。”

  “行。”

  梁汉麻利的收拾好后,跟着梁小叔出了门。

  梁小叔挺高兴:“今年家里宽裕,猪肉就不卖了。你也别买肉了,今天咱杀猪,分你些过年。”

  梁汉也没推辞,笑道:“谢谢小叔,那我就不客气了。”

  “嗯,别跟我客气。我可是你叔。”梁小叔看起来很高兴。今年不用抠吧着过年,家里的孩子都很开心。他们这些做爹娘的,不就是想要孩子过的好些吗。

  到了梁小叔家的时候,就看到院子已经被收拾了出来,需要用的东西都摆放妥当了。梁汉奇怪,他大叔家的三个儿子也在。然后看到猪圈里的黑白花的猪,他明白了。这里的习俗,杀猪的人家要请直系的亲戚吃顿杀猪菜。所以,身为亲戚的人家,好歹要过来帮把手。

  虽然两家关系算不得好,三兄弟见到梁汉也都先打招呼,叫了声大哥。梁汉笑着回应几句,见三兄弟没有继续搭理他的**,梁汉也没去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他站在梁小叔身旁,问道:“小叔,杀猪匠还没来呢?”

  “嗯,不过也快了。我让你婶子先把热水烧上。这杀猪匠可是出了名的好手,一刀就解决,特吉利。”

  毕竟是要过年了,杀猪毕竟是杀生。可又不能不吃肉,就觉得猪杀得利索些,让猪少受点罪为好。所以大家就觉得杀猪只用下一刀,就特别的吉利。

  两人正说着话,就看到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笑呵呵的走了进来。梁小叔忙笑着迎了上去,“张把式,今天就靠你了啊。”

  能被称为把式,说明大家认可他的手艺。张把式听着高兴,乐呵呵的应道:“你就放心吧,我这杀猪的手艺可是祖传的。”

  “那是那是,咱这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张把式可是杀猪的第一把好手。”梁小叔笑着让小儿子搬了椅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