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娶妻记 第26节
作者:恶魔笑      更新:2023-04-27 22:37      字数:5670
  梁汉也看了看, 一朵红色看起来挺鲜艳的梅花, 把补丁遮挡的很好,笑着夸赞未来丈母娘:“你娘真是心灵手巧啊。”

  张清竹骄傲的说:“那是, 我娘一手绣活可是出了名的好呢。我大嫂都是我娘一手教的。我娘一直可惜没生个姑娘继承她的手艺。”

  梁汉笑着问道:“那你咋没好好跟你娘学啊, 这样以后我也能享受到。”

  小石头好奇:“男娃也能学刺绣吗?”

  梁汉给他解释说道:“当然可以了, 好些特别厉害的刺绣师父是男的呢。”

  张清竹拿了块核桃吃:“我娘本来也想让我跟着学点,只是我坐不住。我觉得会点缝缝补补就不错了,绣花啥的也不是必须得会的,我就不想学了。”

  梁汉立刻奉承道:“会些缝缝补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你看我, 缝衣服都不行, 更不要说做衣服了。”

  穿好衣服的小石头也跟着夸赞道:“是啊是啊, 小竹叔你已经很厉害了。比梁叔厉害。”

  张清竹听后嘿嘿的乐, “算不了什嘛, 也就能凑合着过日子。”

  梁汉还想说什么,外面传来小孩子的声音。

  “小石头——小石头你在家吗?”

  “小石头——我们来找你玩啦……”

  小石头听到熟悉的声音赶紧应了一声:“我在家呢。”然后看向梁汉,梁叔说今天冷不要出去玩。

  梁汉见状,说道:“出去看看吧,要是想玩你就跟他们出去玩吧。”

  小石头高兴的下床。梁汉叫住他,给他装了些零食:“好好玩,别闹架。要是有谁不喜欢你,你别理他就行。”

  “哦,我知道了。”揣着零食,小石头高兴的跑出去。见门外有三个小孩,正是这几天跟他玩的几个孩子。

  麦子他们见小石头没来找他们玩,几个人商量着来找他。只是一想到他住在梁汉家里,几个孩子就有些犹豫。毕竟梁汉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他们家里人都让他们躲着点。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梁汉就是个如大恶魔般的存在,离近点可能会被揍,更可怕的是兴许会被传染成为坏人。

  他们在得知小石头住梁汉家后,本来也不想跟小石头玩了。可小石头有好些吃的,还会很大方的分给他们吃。而且小石头看着年龄也不比他们大,看起来也没啥可怕的。所以就继续跟他玩了。

  今天他们也是仗着胆子来到梁汉家院子外面的,来的也算是三个胆子比较大的孩子,可也只敢在大门外面喊小石头。梁汉不知道,他的零食政策真是不错的主意。同样,如果他知道自己在小孩们心目中仿佛病原体一样的形象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流下面条泪。

  麦子见小石头出来了,高兴的跟他说:“河里的冰结的可厚了,小培做了个冰橇,咱们都打算去河上滑冰,你去不?”

  小石头一听要去河里有些犹豫:“梁叔说河上不安全。”

  小蛋毫不在意的说:“不用怕,我们去试过了,冰结的特结实。小培他们正在河上玩呢。小培答应让咱们轮流坐冰橇,你去不去?不去我们就先走啦。”

  小石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玩心,赶忙说:“我去,我也玩。”他心里想着,既然有那么多人在玩,肯定是安全的。梁叔知道了也不会怪他。

  屋里的两人不知道小孩们打算去河里玩溜冰。等了一会儿梁汉见小石头没有回来的样子,下床去外面看了下。没有小孩的踪迹,回来跟张清竹感慨:“还是小孩活力大啊,这样的天气也拦不住他们出去玩。”

  “那是,谁小时候不这样啊。”张清竹又扯了个被子,一边弄好被窝,一边说道,“我小时候就喜欢下雪天,可以出去玩雪,还能玩滑冰。还有屋檐上的冰溜溜,我跟我哥他们会用木棍打下来啃着吃。我娘不让我们吃,怕吃坏肚子,我就跟七哥偷偷的吃。”

  坐进被窝里,张清竹觉得暖和极了:“后来长大了我就不那么喜欢冬天了。衣服不暖和,太冷了,根本不想出去。”

  梁汉明白张清竹家小时候还勉强可以,只是等他爹病了后,家里的情况就直线下降了。吃不饱穿不暖的话没人会喜欢冬天的。

  梁汉在他旁边弄了个被窝:“我也喜欢冬天,不过我不喜欢出门,就觉得能窝到暖和的被窝里有种特别幸福的感觉。能不上班就更好了,可以一直窝被窝里不用起床。”

  张清竹好奇:“什么上班?上班是干啥?”

  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梁汉忙转移话题道:“没什么。来,吃瓜子。我炒熟了,比生的香多了。”

  张清竹拿了点瓜子嗑,“你这可真享受。”

  “你来了我当然得好好招待你了。”梁汉问他,“你把钱都还我了,那你几个哥哥怎么办?你不是说你六哥喜欢翠翠姑娘吗,你娘他们有什么打算吗?”

  张清竹想了想后有点发愁:“我也不知道,应该有打算吧。我今天见我娘把六哥单独叫去说话了,应该是跟亲事有关吧。不知道家里的钱够给六哥娶亲不。”

  “你家应该也存了点钱吧?”毕竟那么多兄弟,也不是都闲着在家,多少应该也做了点零活。

  “应该有吧。”张清竹想了想,然后说道,“我五哥今年木活生意不错,帮村里打了几次嫁妆,还进城做了几次帮工。我哥他们拉车也挣了些。不过我爹入冬之后要用药养着,不知道能剩多少。”

  梁汉知道张清水会木工,听说做的还不错。至于张清竹家的驴车,就是用来帮人拉货的。几个城镇之间跑,特辛苦还赚不到多少钱,完全是在做苦工。不过他家兄弟多,轮流着做倒是好些。

  张清竹一脸发愁的说:“我爹最近咳的很厉害,让他去看大夫他也不愿意去,就这么一直熬着。真拿他没办法。”

  “我知道他是怕花钱,可这么熬着也不是办法啊。这么咳晚上也睡不好,这几天脸色差多了。”心里想着等回去后好好跟老爹说说,让他去看大夫。要不然就让大哥硬拉着老爹去,反正不能再拖了。

  梁汉听后也很感慨,人穷起来最怕的就是生病了。对于有病硬熬着硬挺着这种事,他听说的太多了。想到张家的情况,之所以会这么清苦,还是因为张老爹的病。

  张老爹就是个药罐子,需要用药养着。不能累着,不能气着,得好好养着。据说家里的地也因为他的病卖了不少。也就因为这个,张家才会过得那么差。想到这点,梁汉心里有了个主意。

  张清竹见梁汉若有所思的样子,开口问道:“想什么呢?”

  梁汉:“没什么。我就觉得给你那么多钱,你家里人都不让你要,他们对你可真好。”

  “那是,我家里人对我当然好了。”对于这点张清竹心里特别清楚,也特别感动,为了那个家,让他做啥都行。

  梁汉接着说道:“那是,你福气多好啊。不过我借你那么多钱就是想帮帮你,我可对你真没啥坏心眼。我想了想,你爹娘应该怕还不起,怕我打啥坏主意。可我真没那打算。”

  顿了顿,梁汉说道:“我知道你特想让你几个哥哥赶紧娶妻生子,我是真心想帮你。没钱就不说了,现在我有这个钱了,要是还什么都不表示哪能说得上我真关心你啊。”

  “我知道。”张清竹也皱起了眉头,“可我娘不让留。他们有顾虑,我也不能太不听他们的,那会伤他们的心的。”他想要这笔钱,可正像他七哥说的,因为这笔钱家里人都不高兴,心里都压着担忧,还不如不要呢。

  梁汉其实挺喜欢这种送钱都送不出去的感觉,不过,他毕竟也是真想帮忙。主要是帮张清竹解忧。他看上人家了,还一心想娶人家。那在他心里,这就是自己将来的伴侣。如果真不在意他的烦心事,那自己也太不真心了。

  “你娘不是怕还不起吗?那我就少借你点。五贯怎么样?这个钱够你家出聘礼的,还不用怕还不起。”

  张清竹忙摇头:“不行不行。我刚把钱还给你,又拿钱回去,我娘肯定得让我罚跪。”想了想后,他说道,“……起码得让我回去跟七哥商量商量。”

  梁汉知道张清竹性格比较单纯,不是什么精明的人。做事全凭直觉,也不太爱费脑子,遇到什么事比较依赖他几个哥哥的意见。尤其是张清福的意见。

  想想这个未来的小舅子,梁汉从来都不敢轻视。

  “行,你回去跟你七哥商量商量看。我是真心想帮你,真没打什么坏主意。”

  “知道了。我又没给你写借条,就算你让我还钱,我也可以赖账。”张清竹有点得意的说出自己的注意,也不管梁汉介不介意。在他看来,介意的话,他就不跟梁汉接触了。

  梁汉开玩笑说:“嗯嗯,这个主意不错。所以你们没啥好担心的。”他可不信这家人真能做出赖账的事来。

  张清竹不再去想借钱的事,觉得这件事应该让更聪明的七哥来考虑。然后有些好奇的问梁汉:“梁痞子,你得了那么多钱打算怎么花?”

  梁汉说出自己的打算:“来年先买头牛,等春耕完了,再把家里翻修一下,起码得把屋顶换成瓦片的,这样也不用担心漏雨了。”说完笑嘻嘻的问对方,“你看你来年能嫁我不,如果能的话,我也不翻修了,直接推倒盖新房。”

  张清竹笑着拿花生壳砸他:“别想啦,看我家里人的态度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不过……”犹豫了一下,张清竹说道,“不过,你好好表现。我等你一年。”觉得自己没有兑现之前的赌约,有那么一丢丢的对不起梁汉。给人家个机会也是应该的。张清竹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梁汉咧嘴笑了:“行,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他知道,张清竹能说出这话,说明他没有以前那么反感自己了。而且,看样子下意识里觉得跟自己一起生活也是可以的。

  张清竹见梁汉笑得那么傻,觉得有点小碍眼:“笑什么笑啊?”

  “高兴当然得笑了。”梁汉知道他不比自己脸皮厚,所以也没在这个话题继续纠缠下去,“今儿高兴,中午吃火锅吧。”

  “火锅?”张清竹好奇,“什么火锅?”

  梁汉想到这里貌似不是这个说法,便解释道:“就是吃涮菜。前些天我买了个小铁锅,还弄了个铁架子,今天正好试试。”

  “吃涮菜啊。”这张清竹自然知道,冬天凑到一起边煮边吃特舒坦,“你家有啥能涮菜吃的?”冬季可没多少菜可涮着吃的。

  “有白菜萝卜,蘑菇木耳,还有前阵子做的豆腐和豆干,粉丝和菜干也有一点。”虽然吃火锅的话这么点配菜可真不够看的,但在这里也没什么可挑剔的,甚至可以算得上挺不错了。

  “用鸡汤做底汤吧。我去村里买只鸡,顺便买点鸡蛋。”因为家里有个孩子,鸡蛋每天都在吃,前几天买的都吃完了。

  “嗯,你决定。不过你来年还是自己养些鸡下蛋,就算不拿去卖鸡蛋,好歹能自己吃。过年了也能杀来添菜啊。”张清竹建议说道。

  “这主意不错。”虽然这么说,梁汉却没真的决定要养。觉得要吃的话跟村里人买就行,又不是有多贵还方便,没必要自己养啊。

  梁汉觉得时间也不算早了,毕竟要炖鸡汤比较费时间,便决定去村里买鸡:“我去买鸡,你先待着吧,我很快就回来。”

  张清竹摆摆手:“去吧去吧。”至于梁汉又这么奢侈的要吃肉,反正对方有钱了,偶尔花点也不算什么……吧。而且……貌似还是为了自己。所以,他决定不说什么了,自己可没给他当家呢,不管他那么多!

  梁汉提着篮子出了院子往村里走,他准备去最近买鸡蛋的地方。说起来除了油盐外村里人很少外出买东西,布能自己织,衣服能自己做。吃穿也特别节省。如果村里人能自己产盐的话,就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了。

  吃鸡蛋这种事,当然是要跟村里人买。

  来到一处人家院门外,这家人没有院墙,而是扎的篱笆院子。大门敞开着,梁汉却没有贸然的走进去,“张大娘在家吗?”

  没一会儿,屋里出来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在呢。梁汉啊,你来是?”

  “我想跟您买只鸡,还想买些鸡蛋。”

  之前梁汉准备跟村里买鸡蛋的时候,仔细的想了下有哪些人家是原主没有直接得罪的。经过一番排除之后,他选中了张大娘这一家,因为她家养了十多只母鸡。而且,除了因为原主没有直接得罪这家人外,还有就是想顺便帮帮这家人。

  张大娘是寡母带大三个儿子,其中辛苦可想而知。直到三个儿子长大后,日子过的才算轻松些。不过依旧是村里的穷户。虽然大家都挺穷的。

  张大娘听梁汉又是来买东西的,便笑着说道:“行,鸡和鸡蛋都有。鸡蛋你打算买多少?”

  冬季因为母鸡不太爱下蛋了,所以鸡蛋要比平时贵一些,三文钱两个:“来二十个鸡蛋吧。”至于鸡,他能买到的只有公鸡。可以下蛋的母鸡村民是不舍得卖的,只有老的不再下蛋的老母鸡,那会留着卖给生了孩子的产妇。只有公鸡才是养着过年过节吃的。

  “好,我去给你抓鸡去。”张大娘对于梁汉跟她买鸡蛋还是挺高兴的,不出村子就能卖东西省了她不少的事,而且价格也不比城里低。何况她进城卖鸡蛋,还得出几个大钱付摊位税。在村里卖,就直接省了。

  张大娘去抓鸡的时候,高永福和梁文清有说有笑的往这边走了过来。

  高永福远远的看到梁汉站在他家院子里。虽然他们兄弟跟梁汉没什么恩怨,但村里真没几个喜欢梁汉的。毕竟这人脸皮太厚,还爱占便宜。

  不过因为知道梁汉来他家应该是来买鸡蛋的,所以高永福倒是没担心家里人被梁汉找茬。

  梁汉看着走到院门口的两人,个头比较高的汉子他知道是王大娘的小儿子高永福。至于他身边的这个……

  “堂哥。”梁文清小声的打了个招呼。

  梁汉笑着打招呼:“文清啊,你这是要回家去?”他记得这是他那个大叔家的小儿子,今年好像十七岁,性格有些腼腆内向。原主跟梁大叔家的孩子没多少交往,梁小叔家的孩子也一样。所以,虽然是堂兄弟关系,但关系真不亲。

  “嗯……我。”梁文清看向高永福,“我回家了。咱们下午……”

  高永福笑着跟他说:“下午咱们还去。”

  梁汉左右看了看两人,眼里闪过疑惑。

  这时王大娘从后院出来了,梁文清便没有进院子直接离开了。高永福进了院子,神情冷淡的没和梁汉说什么便径直的去了屋里。

  王大娘见儿子回来了没说什么,提着手里的公鸡让梁汉看:“梁汉,来看看,这只怎么样?”

  梁汉收起自己的想法,看了看这只个头不算小,挣扎的很有力的公鸡很满意:“行,您称一下。”

  提着鸡回家的时候,偶尔遇到个人梁汉笑着跟他们打了招呼。也不管他们的反应,也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自己挺高兴的往家走。想着午饭该怎么做。

  等梁汉走后,有些村民凑一起唠嗑。

  妇人小声说道:“我看到梁汉又从张大娘那里买了鸡还有鸡蛋呢。这个月他买了几次了都。”

  另一个妇人说道:“瞧这模样看来他是赚了不少钱了吧。”

  有个妇人闻言神情不屑的说:“就算挣不了多少钱,那也挡不住他好吃好喝的。就他那样的,有一个也得花俩,哪能存得住钱。”

  她这话大家倒是都挺同意的:“你这话倒是挺对的。就梁汉这样的哪能有存粮啊。不过,他家真赚到钱可是真的。”

  “那也是。你看梁庆丰家每天早出晚归的忙活,不挣钱他们能这么忙活吗。”

  “肯定赚到钱了,你看江氏每天乐呵呵的,瞧着应该赚了不少,不然她能那么高兴吗?不过……他们家说这豆芽菜的生意是梁汉做出来的,这话你们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