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娶妻记 第6节
作者:恶魔笑      更新:2023-04-27 22:36      字数:4728
  梁汉拿过去看了看表示:“可以,缝的不错,我去拿些麦子来。”

  等梁汉拿来了麦子,张清竹抓着往沙□□里放,一边放还一边说:“这东西还得用麦子,要是漏出来的话多浪费粮食啊。”

  “你缝严实些不就不漏了吗,况且也没多少。”

  张清竹训他:“梁痞子,看你说这话就不是个珍惜粮食的人。”

  在现代从未因为吃面而发愁的梁汉表示:“嗯,我以后一定改正这种错误的想法。”

  “这才对。”张清竹低头仔细的把沙包封口,然后放手里抛了抛,觉得不错,然后指挥梁汉,“梁痞子,你去画那个什么格子。”

  “嗯。”

  梁汉来到院子里,天气虽然冷了些,但今天出了太阳,还没有风,倒是适合在院子里玩。他找了个小树枝开始画。中间一个工字,工字上下就是横线,一般是画三道横线,也可以画两道或者只画一道,毕竟有些孩子太小,线画多了,有些步骤玩不了。

  张清竹见他把树枝扔一旁,知道他画完了,便问:“就画这些横横竖竖的就完了?”

  梁汉点头:“就这些,沙包给我,我给你演示一遍。”

  随手接住张清竹砸过去的沙包,梁汉一边玩一边跟张清竹解释怎么玩,张清竹很快就看懂了,然后就要梁汉把沙包给他,他自己玩。其实这个游戏一般是两个人一起玩的,一方有个步骤没过去,就要让给另外一方玩。不过梁汉想着自己还要去砍柴,就让他一个人在这里折腾吧,便把沙包递给张清竹,跟他说:“你自己玩吧,我去砍柴了。”

  张清竹接过沙包跟他说:“先别走,你先看下我玩的对不对。”

  梁汉便站在一旁看,因为冬天穿的比较厚,玩起来显得有些笨拙,看在对方玩的那么认真的份上,梁汉表示就不笑话他了。

  张清竹成功的按照步骤带着沙包到了另外一头,然后又按照步骤带着沙包回到最初的这一头后,神色开心的问梁汉:“怎么样?我都做对了吧。”

  梁汉不吝夸奖道:“对了,都对了,你玩的不错。”

  “我现在就可以把沙包丢在第二个横线前面了吧?”张清竹询问道。

  梁汉给了肯定的回答:“嗯。就按照我之前做的那样就行。”

  张清竹明白自己想的都对之后,一心的玩游戏,丢下一句:“你去砍柴吧。”之后,就不管梁汉了。

  梁汉见也算是给他找了个不错的打发时间,之前要不是因为没鸡毛,他都想做个毽子来踢,总好过老是窝在床上,尤其是现在还算不得太冷的时候。

  现在才十月,进入十二月,天气会变得更冷,滴水成冰不在话下,出去走一趟眉毛上都是冰渣。所以之后的日子,大多数时间大家都只会窝在家里不出门,因为外面实在太冷了。

  第014章 张清竹回家!

  这一天一大早起来,梁汉先去后院看兔子。他蹲在兔子窝前面很是纠结,因为这是张清竹在他家的最后一天了。他在纠结着,要不要把兔子杀了在对方走之前,让他吃顿肉。只是,看着在啃白菜帮子的兔子,下不去手啊。

  在兔窝前蹲了好一会儿了,梁汉也没下定决心要杀。毕竟他虽然吃过不少种类的肉,但除了鱼之外,其它都没自己操刀杀过,兔子更是。所以,为了逃避一会儿,他觉得还是先把早饭解决了再说吧。

  来到厨房,看着没剩多少的白菜萝卜。他们这几天一直在吃这两种菜,其实有些腻了。只是,目前看样子只能继续吃这两种菜。而且,就目前看来,张清竹也没表现出吃腻的模样来。

  想想自己这些天做的吃的,菜饼、菜卷、炒菜等等。每天都吃菜,油盐也用的足,如果按照村里人的做法来说,其实挺奢侈的,绝对是富户的作为。

  梁汉明白过来后,心道:“还好,既然张清竹没觉得我是故意不给他做好吃的就成,这方面他就没什么话好说了。至于到底吃不吃兔子,还是问他吧。”

  烧好稀饭热好馒头之后,梁汉把所剩的白菜萝卜全都给一块炒了。因为空间里的白菜虽然还没抱心,但已经长的挺大棵了,也不用担心没菜吃。

  把饭菜摆好之后,如之前一样,需要去叫张清竹起床。结果进了屋却意外的发现,对方竟然已经穿好衣服起来了,他略带惊讶的笑着说:“呦,今天倒是起得挺早啊。”

  张清竹不接他的话,直接问他:“热水整好了吗?”

  梁汉:“好了,在外面放着呢。饭菜也做好了,快去洗漱吧。”

  张清竹下床,有些没精打采的样子,洗漱完之后坐下吃饭也显得没精神。

  梁汉一直注意着,见他这个样子忍不住问:“怎么了?饭做得不好吃啊?”

  张清竹摇头,蔫蔫的说:“不是,跟你没关系,你别问了。”

  梁汉挑挑眉,既然跟自己没关系,他就不问了,一心的吃饭。

  张清竹见他吃的那么有滋有味的样子,心里气闷。他愁的是明天回去肯定得被他娘念叨好久,最在意的是,还会被他三嫂逮着讽刺一番。之后还得继续跟对方斗智斗勇争锋相对的过日子。这几天他过的舒坦极了,有点不想回去过那种日子。他心里烦,见梁汉吃的高兴就觉得碍眼:“你是不是特别盼着我回家啊!”

  梁汉奇怪他怎么又发飙了,连忙用别的话题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哪有。你明天不是要走了吗,我就想着怎么也得让你吃顿肉不是,所以要不待会儿把兔子给杀了,中午给你炖肉吃?”

  “算你识相!杀吧。”

  梁汉见他同意了,便道:“那你吃完饭之后去后院看看兔子吧,在它临死之前再看它一眼。”

  张清竹瞪他,没好气的说:“直接说你不想杀不就行了,还这么拐弯抹角做什么?!”

  梁汉连忙伸冤:“我真没这意思,不是觉得你好歹也喂了它两顿吗,杀之前还能瞅一眼,杀之后可就看不到了。”

  张清竹想了想皱眉:“不杀了,你不是说你家没调料吗,反正你也做不好吃,就留它一命吧。”

  梁汉捧着碗笑:“我替它谢谢你。”

  “你跟兔子是亲戚啊,还替它谢谢我!”张清竹没好气的说。

  “没亲戚,主要我没杀过兔子,要想吃的话还得提着找人帮忙杀,有点麻烦。”

  张清竹翻了他一眼,略带鄙视的说:“怕麻烦我提走,我家有人会杀。”

  梁汉没什么不同意的:“行,你提走吧。”他下不了手,喂又麻烦,给张清竹也行。

  张清竹见他竟然这么爽快,有些意外,不过想了想还是不要了:“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我不要。”

  “怎么又不愿意要了?”梁汉略感奇怪。

  张清竹不高兴:“我要是拿你的东西,我娘肯定得训我,我三嫂还不知道得怎么嘲笑我呢,不要了。”

  梁汉捞着了一个鄙视对方智商的机会:“你不会跟你娘他们说,是你在山上捡的受伤的兔子,先在我这里养了几天。”

  张清竹给了他个白眼:“我不爱撒谎。”

  梁汉顺嘴称赞道:“真是诚实的好孩子。”然后表示,“那还是我继续养着吧。”

  张清竹笑呵呵的嘲笑他:“连只兔子都不敢杀,真没用。”

  梁汉对他笑了笑,心中暗想:“说的跟你敢杀似的。”

  不知不觉间,一天又过去了。第二天早上梁汉早早起床,想着对方今天就要回去了,以后俩人可能也没什么交集了,便想着给对方做顿好吃的。

  昨天下午他去跟村里人买了两个鸡蛋,两根萝卜。想着今天早上给对方煎萝卜饼吃,另外见他那么喜欢吃方便面,今天就给他煮两包,再加两个鸡蛋,火腿肠就不用了,不好解释是什么东西。

  他先烧了热水洗漱之后,把剩下的热水倒盆里用锅盖盖上,保温。然后开始动手做早饭。

  把萝卜切成细细的萝卜丝,然后和些面糊,加上盐,又加了些方便面调料。其实他真不喜欢这股子方便面味,但张清竹喜欢,反正是特地为对方做的,还是照着他的口味来吧。把面糊和萝卜丝一起拌好,他开始烧锅。

  其实做煎饼最好的自然是平底锅,家里却没有这条件,所以只能凑合着做了。大不了不怎么成型,用筷子夹着吃。正在他烧热锅,正要下锅煎饼的时候,张清竹竟然来了厨房。

  梁汉笑着问:“你今天怎么那么早啊?不会是因为要回家,所以兴奋的睡不着吧。”

  张清竹不接他的话:“热水烧好吗?”

  梁汉指了指:“在盆里呢,你加点凉水就能用。”

  张清竹洗脸的时候,见梁汉端着盆站在小锅边的架势,凑过去好奇的问:“你做什么呢?”

  梁汉拿低了盆让他看了眼:“煎萝卜丝饼。整天萝卜白菜的,得换着法的吃。”

  张清竹说他:“有的吃就不错了,还那么讲究。”

  梁汉笑着摇头:“你啊,还不都是整给你吃的吗,也不给个好话。”

  面糊下锅里,梁汉时刻注意着,一见颜色有变化,就立刻用锅铲翻,因为锅的缘故,确实不怎么成型,有些散,希望味道还行。

  洗好脸的张清竹闻着这么浓郁的香味忍不住凑了过去:“多久能好?”

  “很快,这些马上就好了。”说着用锅铲底部压了压锅里的饼,这样煎一下,外表比较脆。

  听他这么说,张清竹就坐在一旁等着。见他又要添柴又要注意锅里,便接手了烧火的活。反正冬天烧火是个不错的工作,多暖和啊。

  梁汉把萝卜丝煎饼从锅里盛到碗里:“你吃吧,用筷子夹着吃。”然后往锅里又洒了点油继续煎饼。

  张清竹高兴的端着碗坐到灶旁,开吃。

  梁汉见张清竹一直待在厨房里,要给他煮方便面的打算只能取消了。想着那两个鸡蛋,索性最后跟剩下的煎饼面糊和在一起,在锅里煎了,盛出来之后递给张清竹:“这有鸡蛋的给你吃。”

  张清竹愣了一下,想了下还是给梁汉拨了一些:“分你点。”

  梁汉开玩笑说:“那可真是谢谢你了。”

  张清竹低头吃饼不理他。

  饭后,该是张清竹要走的时候,梁汉把他送到门外,叮嘱说道:“路上滑,走路小心。”

  张清竹看起来心情有点低落的点点头:“梁痞子,我回去了。”

  梁汉笑着道:“好,路上小心。”

  张清竹瞪了他一眼,背着东西走了。

  梁汉被瞪的莫名其妙,见人走远后,感叹一句:“唉,走了。”便回屋了。

  第015章 张清竹家!

  张清竹气呼呼的在路上走,走着走着觉得自己气的莫名其妙。想了想归结于自己看梁痞子不顺眼,然后就不再纠结这个事,而是一心的往家赶。心里猜测着他娘会怎么收拾他,想着只要别是不给饭吃就成。

  说起张清竹家在名山村也是出了名的人家。他家有名的原因有二,一是家里有兄弟八个,二是兄弟八个只有两个成了亲的,出了名的穷。

  对于古代这种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多力量大是真话。家里劳动力多的,过的自然要比劳动力少的宽裕些。而且,古代讲究多子多福,又因为没什么避-孕措施,完全是生到不能生的年龄为止。但是,对于卫生条件同样低下的古代,能生可不代表就能养得活,因病因灾夭折的可不少。

  张清竹的娘王氏就很能生,一连生了八个儿子,典型的三年抱俩的现实范例。关键人家不止能生,还能养活。一共生了八个孩子,八个全都养活大了。

  家里有八个儿子,东源国又是施行均田制,他们这里土地兼并也不严重,按理说张家应该过的还行。只是,张家的贫困根源不在于孩子多,而在于张老爹的病。

  张老爹得的是慢性病,得靠药养着,每年都得花一笔不少的钱保命。对于自己造成家里的困境,张老爹心里很内疚。但是几个儿子都孝顺,一个个的劝着他让他放宽心,他要是敢寻短见,他们兄弟几个一辈子都活的亏心。所以张老爹就只能这么靠药续着命,张家也依旧那么穷。

  张清竹背着包袱从村子外围转到了自己家的,来到他家院子门口时,伸头伸脑偷偷摸摸的往院子里瞧。只看到自己二哥张清木和五哥张清水在编筐子,没看到别的身影,心里猜测着其他人在屋里窝着的可能性。

  模样俊朗的张清水抬头瞅见了张清竹的脑袋,笑着说道:“小竹,是你吧?偷偷摸摸的,干嘛呢?”

  张清竹见他五哥这个反应就知道家里肯定没别人了,便笑嘻嘻的露出身子来:“二哥,五哥,我回来啦。想我不?”

  左脸上有道划过眼角的疤,有着一张国字脸的张清木笑着说:“嗯,想了,回来就好。”

  张清水则故意笑话他说:“呦,还知道回来呢。我可听四哥说了,你在那个梁汉家过的挺滋润的,有吃有喝还不用干活。”

  张清竹嘿嘿笑了笑,凑到他们身边问他们:“咱娘去哪里了?就你们俩在家吗?”

  张清水详细的跟他说了一下家里人的去向:“咱娘陪着咱爹去串门去了。大嫂娘病了,大哥陪着他回娘家了,秀儿也跟着一起去了。三哥、四哥去砍柴了,小六、小七俩人不知道有什么小秘密,都出去了。至于三嫂,出去串门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