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作者:写离声      更新:2023-04-27 21:12      字数:3466
  祖母才从广济寺回来,还没来得及好好歇息,总不会突发奇想将他们叫来问这个,必定是家中的账目出了问题,曾氏这些年精神不济,可中馈还是牢牢把在手里不让旁人染指,要说多么廉洁奉公钟荟是不信的,不过以常理推之,大约也就是私下里截留一些财帛,偏给三娘子和八郎。

  继母厚此薄彼偏袒亲生子女也无可厚非,反正姜家家大业大,上至老太太下至陈氏所出的三兄妹,虽心知肚明却也都懒得计较——三娘子和八郎有亲娘偏袒,他们三兄妹也有老太太心疼。

  钟荟向来觉得曾氏这人虽心术不正,可是胆量有限,竟至于惊动老太太,那必定不是小数目了,这倒令她始料未及。

  刘氏忍不住看了看两姊妹,心里暗叹,二娘这性子和眼力入宫还能应付得来,偏生天子看上的是一派天真的大娘,往后恐怕有得磋磨了。

  姜老太太便叫刘氏将广济寺打听来的传言说了一遍。

  姜大娘听了大惊失色:“这不能吧!”

  二娘子反而没什么诧异之色,只是沉默片刻道:“毕竟是传言,也未必作得准。”

  “是这个话儿,”刘氏忙道,“老太太也怕错怪好人,思来想去,只能趁着年关把账目拿出来理一理,从外头找帐房先生太打眼,咱们两个又是两眼一抹黑,所以想着叫两位小娘子帮忙瞅瞅。”

  曾氏往年也一直在年末将账目送呈松柏院给婆母过目,不过也就是走个过场,老太太是从来不看的。

  “阿婆也不想叫你们夹在中间难做,也是实在没有旁的法子。”姜老太太道。

  钟荟倒也不是怕事,只不过曾氏敢把帐送来松柏院,至少面上已经抹平了,他们两个从未正经看过账本的小娘子如何能从经年的帐房先生做平的账目中看出端倪来?

  她便将自己的疑虑同祖母说了,想了想建言道:“我记得年表兄同一个老帐房先生学了几年,不如请他帮个忙,叫那帐房先生来几日,只说大姊入宫前跟着他学一学,到时候人在府里,随时可以抽出空来将祖母这里的帐看了,几百万钱的大数目不会凭空不见,若是那老先生看过没什么不妥,自然也就没问题;若是看出哪里有蹊跷,再顺藤摸瓜查下去。”

  姜老太太和刘氏对视一眼,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便按她说的去布置了。

  ***

  萧熠在广济寺遭到姜二娘的冷待,当时是恼羞成怒居多,夜里躺在床上难以成眠,姜二娘的姿容却慢慢从静夜中浮现出来,扰得他心神不宁起来。

  说来也怪,本来这桩亲事就是他一厢情愿,姜家娘子未曾给过他片言只语的许诺,甚至连个眼风都没有,可他心里酸涩难当,只觉那小娘子仗着自己生得好将自己的一片真心玩弄于股掌之间,一夕招来那卫家的狂风浪蝶,就拣了高枝而栖,把自己弃如敝履了。

  亏得我还替你守身如玉!萧九郎忿忿地怨着那狼心狗肺的意中人,不知不觉坠入了梦乡。

  往日尚且要日思夜想,今日终于窥得佳人真容,姜二娘自然是要入梦来的。梦中的姜二娘温言款款,柔情似水,比白日里那冷言冷语的模样不知妩媚可爱多少,衣饰也较白日的清凉,只见她着一身玉色纱衣,心口上还有一点朱砂,正是当日蕣华楼那吴越女子的装束。

  萧熠迫不及待地将她抱了满怀,正要在梦里一偿夙愿,姜二娘突然仰起头,冲他娇羞一笑,露出一对小而深的笑窝,软绵绵地道:“十一郎——”。

  萧九郎差点叫这一声“十一郎”吓得肝胆俱裂,再定睛一看,那姜二娘分明在五步开外,正柔情蜜意地依偎在卫琇怀中,那可恶的卫家小子双手环着美人的柳腰,将下巴搁在美人的玉肩上,正恬不知耻地往她耳朵上吹气。

  姜二娘咯咯笑着将一对玉臂往上舒展,反手勾住卫十一郎的脖颈,这不要脸的竖子竟然就那么侧过头照着美人的檀口亲了下去!

  萧熠看得怒不可遏,妒火中烧,待要发作,突然听得耳边有个婉转的女声道:“九郎!九郎!”又恍惚觉得怀中似乎抱着什么绵软的物事,心中窃喜,赶紧低头一看,他怀里抱着的哪是什么姜二娘,压根就是没瘦下来的姜昙生!

  萧熠立时吓得醒转过来,过了许久仍然有些惊魂未定。

  “九郎!九郎!”那声音仍在兀自叫唤个不停。

  萧九郎揉了揉眼睛,皱着眉头慢慢将眼前的人看清楚了,原来是他的贴身侍婢清婉,顿时有种劫后余生之感,松了口气道:“什么时辰了?出了什么事?”

  “是夫人和十娘子......”清婉轻轻咬了咬朱唇为难地道,“似乎是郎君在外头举了债......跟夫人支取,夫人称没有,郎君不肯罢休,夫人......夫人便挪了十娘子的嫁妆......”

  萧九郎的那点绮思一瞬间化为乌有,五脏肺腑里全灌满了怒气,恨不能立即提刀冲去将那恶妇杀了,然后将这条贱命还给那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所谓父亲。然而他最终还是在原地等着沸腾的血慢慢冷下来——他也不记得这是第几回了。

  也好,也好,他本想等着妹妹入宫,他在祖父跟前说得上话一些再提姜二娘的事,如今正好借他阿耶的东风——没想到有朝一日这不成器的废物也能替他的姻缘出几分力。

  萧熠当即起身盥洗,直奔他父亲萧谨的院子,无视满院子的美貌舞姬,毕恭毕敬地对那一脸愁容的父亲行了个礼道:“阿耶,儿子愿为您分忧。”

  第129章

  过了腊日, 年表兄便陪着帐房老先生从济源启程了。

  姜老太太等几个知情的人都没有走漏半点风声,曾氏前脚命人将一年的账目送到松柏院, 年表兄他们的骡车后脚便到了姜府,木已成舟,曾氏纵有疑虑也是无计可施,不过她也不甚担心, 那做帐的管事是她心腹,早将账目平得滴水不漏。

  且老太太请来那帐房先生须发皆白, 嘴里随时都仿佛含着一口水, 说起话来含含糊糊,一口浓重的济源乡音——那种小地方来的, 能算清楚一斗米两升麦就不错了。

  年表兄此次前来一是为了将师父送来, 二是顺便把年礼带来。他到姜府的当日,老太太把儿媳和几个孙子孙女都叫到了松柏院。

  最高兴的莫过于姜明霜,阿年和她打小在济源一块儿长大, 可自从她回了姜家,两人就没见过几回, 头几年逢着大年节年表兄还跟着父母一块儿来姜府走走亲送送节礼, 待过了几年姜家几个小娘子都大了,表叔母便不叫他来了,姜明霜也知道这是为了避嫌的意思, 只是心里难免遗憾。

  两三年未见,年表兄又比上回长高了好几寸,已经全然是个大人模样了, 他一张容长脸随了他阿娘,穿一件藏青色的平纹夹绵袍子,站在遍身绮罗富贵逼人的亲戚跟前一点也不露怯。他眉目间有种本分人特有的笃定和沉稳,很容易叫人生出信赖和好感。

  姜明霜乍见年表兄变了模样,一时间感觉有些陌生疏离,不过他咧嘴一笑,用济源话叫了声“阿姜妹妹”,两人之间由时间筑就的隔阂刹那之间便溃散了,大娘子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段上山爬树、下河摸鱼,无忧无虑的岁月。

  姜老太太看到喜爱的后生晚辈长大成人,一边欣慰一边感慨自己真是老了,亲自下了榻翻箱倒柜地寻出一对凤穿牡丹赤金手钏,不由分说地往他怀里塞:“给我孙媳妇儿的,又不是给你的,你这臭小子推什么!”

  阿年哭笑不得,连连推拒:“阿婆,我还木讨媳妇儿呢!”

  姜老太太只管一个劲地扯着他的袖子、衣襟往里塞:“你这小子这许多年不来看阿婆,阿婆的物事也不要,莫不是嫌弃老婆子东西脏臭?”

  大娘子和二娘子姊妹俩也帮着老太太劝他:“阿婆一片心意,年表兄就收下罢!”

  姜明霜又打趣他:“表兄啥时候给我们寻个表嫂呀?”

  年表兄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低着头不敢看姜明霜,讷讷的活似个新媳妇儿,姜大娘只当他脸嫩,仍旧不见外地笑他。

  钟荟旁观者清,看在眼里只觉唏嘘,因是半个过来人,愈发觉得年表兄这局促窘迫的模样有些可怜,便嬉皮笑脸地替他解围道:“年表兄这回又给咱们捎什么好吃的来了?上回表叔母带来的截饼好吃得紧,就是少了些,害我足足念想了大半年。”

  “你这馋痨,镇日就知道吃!”姜老太太拿手指戳了戳孙女脑袋,佯怒道。

  年表兄只要不对着姜大娘便是一派落落大方,脸上的红晕也慢慢退了下去,爽朗地笑着道:“阿婆莫说表妹,小娘子哪个不好吃来?我阿娘还生怕你们吃不惯,我回去同她一说不知有多高兴。”

  他一行说一行将礼单交刘氏呈给老太太,他一手山清水秀的小楷如同其人一样周正,姜太太虽不识字,也是啧啧称赞,再一看那礼单似乎比去年又长了些,便嗔怪道:“做什么那么见外,你们庄户上才多少出息,自个儿省吃俭用的,今年年成又不好……”

  年表兄便道:“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老太太和表兄弟、表妹们不嫌弃就好。”

  拉了会儿家常,姜老太太叫下人摆晚膳,一家人在松柏院用饭,姜昙生陪阿年饮酒,姜胖子能说会道,阿年虽沉默寡言,经商几年有不少见识,两人倒是相谈甚欢,姜昙生便拍着胸脯保证,下回一定要做东请他去全京城最好的酒肆畅饮一番。

  第二日一早,年表兄便将行囊收拾停当前去松柏院辞行了,姜老太太有意留他多住几日,他一味推说腊月里家中事情多,得回去帮着耶娘一起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