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作者:写离声      更新:2023-04-27 21:07      字数:3468
  钟荟一见他为难的脸色便知道又来撒了,心道这小孩子家家心事怎么能那么重呢?赶紧塞了一双包银的乌木筷子到他手中,催促道:“阿兄赶紧趁热尝尝。”

  姜悔大约也意识到自己这样扭扭捏捏的徒惹人厌烦,便不做声了,默默地垂下眼,拈起筷子,夹起比铜钱稍大一圈的小蒸饼,小心翼翼送到嘴边,近乎虔诚地咬了一口。

  姜悔后来享用过无数山珍海味,却都如过眼云烟,唯独这口包了桂花糖红豆馅的蒸饼的滋味,叫他不知不觉地记了一辈子。

  咀嚼回味良久,抬头望见嫡妹期待的眼睛,他觉得身上陡然一轻,好像自出生以来压在他幼小的肩头,难以名状却又让他不堪重负的东西,都融化在那口又暖又甜的善意里了。

  钟荟眼看着那郑重其事的架势,几乎要怀疑他吃的不是点心而是平地飞升的仙丹,刚想说点什么,便见那少年抬起脸来,眼睛里的神采令人忍俊不禁,又莫名有些动容。

  “好吃,”他露出一个有些生疏的笑容,越发显得俊秀了,“三妹妹的蒸饼果然大有乾坤。”

  说罢羞涩地抿抿嘴低下头,似乎仍不习惯一下子说那么多话,却也不像原先那样拘谨了。

  钟荟心里偷乐起来,孩子就是孩子,就是得拿点心来哄,一哄一个准。

  “阿兄喜欢便多吃几个。”她有些得意,便大方地把绿琉璃碟往姜悔跟前推了推。

  姜悔其实不爱吃点心,这馅于他而言太甜了些。然而这孩子心性比常人坚定,因着嫡妹盛情难却,忍着恶心还是坚持不懈一个不剩地吃完了,直把自己齁得几欲呕吐,又不敢叫仆人倒水,以己度人,只怕伤了妹妹的心。

  钟荟眼瞅着那瘦得竹竿似的少年一次又一次把筷子伸向她的早膳,感觉心头在滴血,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孩子是真的不通人情世故,把她的虚客套落到了实处。

  正在懊恼间,有只纤瘦的手拢拢地覆在她头顶,手的主人发现她似乎并没有异议,便大着胆子压下来,在她头顶上来回摸了几下,末了还意犹未尽地捏了捏她的丫髻。

  钟荟的懊恼瞬间化作悲愤,这小崽子非但吃光了她的饼,竟还趁她不备摸了她脑袋!她京城第一才女钟十一娘的脑袋是能随便摸的么?!

  正要义正严辞地与他论论理,却听身后传来“刷”的一声响,有人摔帘而入。

  “哟呵!我还道是谁呢!”只听一把破锣般的粗嘎嗓子道,“原来是爬床婢生下的小丧门星和我的草包妹妹!”

  第11章 嫡兄

  钟荟长那么大,被骂过猢狲、倔驴、懒骨头、黄毛怪、大狐狸生的小狐狸,却从没有人骂她草包,心道她这个嫡兄胆儿可真肥。

  一回头,发现人更肥,小山似地盘踞在门口,生生叫屋里暗了许多。

  这少年郎到了一定的年纪,吹了气似地抽条生发,不啻于一场博戏。

  姜昙生与姜悔相差一年,年幼时颇为肖似,然而揭盅一瞧,一个抽成一株迎风伫立的青竹,另一个则吹成了一坨油光水滑的发面团。

  钟荟觉着这个裹在层层锦绣里的嫡兄,被一左一右两名衣服鲜丽的美婢簇拥着,活像过年时插满花朵、彩树,撒了各色干果的酥山,想起*浓郁入口甜滑的油酥,竟然在这节骨眼上不争气地咽了口唾沫。

  姜悔听到“爬床婢”几个字,耳边轰地一声,后面的话都听不见了,他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方才吃下去的糖蜜豆馅在肚子里翻江倒海。

  “哦?我是草包,阿兄想必是满腹经纶了,”钟荟轻轻一笑,也不见羞恼,“妹妹倒要讨教讨教,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阿兄是能吟诗作赋呢,还是能通涉经史?”

  姜昙生从小猫嫌狗不待见,阿耶不管教,继母一味要星星不给月亮地溺爱,老太太倒是想管,拐杖还没挨上他身,这崽子就唉哟唉哟地鬼哭狼嚎,稍稍骂上几句吧,他不疼不痒,全当了过耳的微风,毕竟隔了辈,老太太怕管得狠了嫡长孙与自己生分,便也睁只眼闭只眼了。

  他的确是既不能吟诗作赋又不能通涉经史,甚至连自己的大名都时常写错。但是那又怎么样?他阿耶当年大字不识,还不是做了官儿?

  反正阿娘说了,他是姜家嫡长子,宫里的姑姑受宠,五皇子又得天子的青眼,无论如何都会照拂他,将来一个清贵的前程是没跑的,读书识字舞文弄墨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添头,酬酢周旋时能行几句旧令吟几首歪诗应景便罢了。且夫子也夸赞他天资卓绝,若是肯放些心思必然事半功倍。

  钟荟今日见了嫡兄,方知她的后母当真是好手段。

  原配夫人留下的三个孩子,长女被远远送到表亲家,这么多年不过年节时派个仆人去问一问,也不知长成什么样。

  次女扔进锦绣堆里,固然是锦衣玉食供着,近旁服侍的奴婢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便是不晓事的孩童,养成了一副菟丝花般懦弱卑怯的性子。

  对付承嗣的嫡长子的手段就更一目了然了,只捧杀二字,任你是千里骐骥、干将莫邪,也都变作驽马、凡铁,更何况姜明月看着这嫡兄也不像什么异质良材,若继续放任他这么无法无天下去,异日难保不闯出祸端来。

  足见曾氏只知蝇营狗苟,在名利里陷得太深,器局着实狭小了些——也不看看姜家是什么光景,眼下固然是烈火烹油,但能守着姜婕妤一座宝矿挖一辈子么?不想着敦促一干子女读书上进,笃爱和睦,他日齐心协力地光耀门楣,却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倒转腾挪,争那仨瓜俩枣,实在是因小失大目光短浅。

  姜昙生先头冷不丁见着他一母同胞的嫡妹“自甘堕落”地和那婢生子谈笑晏晏,心里膈应得很,便拿话刺他们一刺,刺完也就罢了,正歪着脑袋眯着对小眼睛对上下打量阿枣,不想她姜明月今日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针尖对麦芒地顶撞起兄长来。

  向来只有他怼人家没有人家怼他的道理,有生以来第一次被人用话堵住,姜昙生业务十分不熟练,直噎得嘴角抽搐,一张胖脸随之颤动,任谁都能看出他胸中汹涌奔腾的怒气。

  会羞恼便是还知道廉耻,钟荟心说,还有得救,既占了姜明月的身躯,将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少不得在其位谋其政,想方设法地把嫡兄掰回正道上来。

  姜昙生仿佛听见了她的心声,反其道而行之地上前两步,抄起姜悔案上的砚台,兜头将墨汁朝着庶弟泼去,泼完往地上一抛,石砚磕在砖石上,顿时断成了两截。

  幸好姜悔及时闭眼,墨没溅到他眼中,却把他半张脸染黑了,他下意识地抬起袖子,却终是舍不得弄脏衣服,眨巴几下眼睛,任由墨迹像泪水一样顺着脸颊流下来,嘴唇哆嗦了几下,究竟没说什么,他的小书僮还算眼明手快,取了帕子替他擦拭。

  “说不过就动手,阿兄当真好本事!”钟荟却是看不过姜昙生这嚣张跋扈的德性。有的事自己做得,见旁人做便分外碍眼,大凡嚣张的人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更嚣张,而终荟端方的外表下颇有几分桀骜不驯。

  姜大郎将手上沾的墨抹在衣襟上,银白光明锦的缘边上留下几道触目惊心的指印,尤觉得不解气,顺势一脚踢翻了姜悔的书案,书卷文房落了一地倒也罢了,姜明月的漆画宫闱宴乐图食盒也惨遭池鱼之殃,摔了个死无全尸,琉璃碟子更是粉身碎骨——偏是她最喜欢的那一套中的一个,如今配不齐一套,剩下的几只都没用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都道钟十一娘好性子,其实人生在世谁没点脾气?皆因无人触她逆鳞罢了。眼下这有眼不识泰山的胖子不但触她逆鳞,简直要爬她头上掰下她的角,再在其上做个窝安家落户。

  钟荟端起竟陵钟氏嫡女的架子,微微挑眉,带着十分的鄙夷,用眼角余光冷冷地扫他一眼,仿佛在看一堆渣滓:“妹妹前日读史,书上说帝武乙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心里很是疑惑,不信天下会有这等狂妄不知天高地厚之人,今日方知阿兄也有射天之才。昔者甘罗十二拜上卿,阿兄年方十三,便暴虐侈傲,欺侮手足至此,也不知为非作歹是否排资论辈,否则以阿兄天纵奇才,定然是强人堆里的甘罗、元嘉。”

  姜昙生一听“书上说”三个字一个头就变两个大,后面一席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待听见“强人”二字却也回过味来不是什么好话,他二妹似乎在拐着弯儿地骂他。

  钟荟自诩口舌辨给,唇枪舌战不会输与任何人——料想他一个高高壮壮的半大少年郎总不会出息到对年幼妹妹动手罢。

  不过她显然是高估了姜大郎的操守,低估了他的出息。

  独具一格的姜大郎心无芥蒂地揪起二妹的衣襟往上一拽,钟荟就被拽得双脚离地,衣领卡着喉咙,一张难以置信的小脸因窒息而涨得通红。

  姜昙生一手握拳,在她眼前挥了挥,咬牙切齿地威胁道:“别以为你是我妹妹我就不敢打你,再有下回本公子的拳头可不长眼。”说完把她往旁边一搡,松开了手。

  钟荟踉跄着后退了几步,呛得一阵猛咳。

  这一下不但钟荟猝不及防,连阿枣和阿杏也措手不及,他们心里十分不待见姜昙生,尤其是阿枣,被那壮硕的胖子拿油腻腻的眼风上下刮了几遍,既羞愤又恼怒,巴不得小娘子刻薄刻薄他解气。

  阿杏一向比人慢半拍,阿枣却已经冲上前去,先把二娘子扶稳,一下一下地抚着她的背给她顺气,又检查她的脖颈,姜昙生那一下并未使出十成力气,然而孩童皮肤幼嫩,勒出的一道红痕便有点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