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酒 第13节
作者:三醉木犀      更新:2023-04-27 18:13      字数:4861
  ……

  早朝上,果然应了昨日的传闻,永靖侯告病。

  “昨日朕收到了北境的军报,我军骁勇,应对北燕的几番试探皆是得胜。” 尉迟暄并未上过战场,带兵打仗的事,还是要听沙场上磨练出的将军说话。“接下来的战势,辅国将军以为如何?”

  “兵者,诡道也。” 辅国大将军骆汉骞出列,声音舒阔,言谈举止进退得宜,就连面貌也不似寻常兵将风沙磨砺的粗旷,颇有几分儒将的风度。“依照如今形势,北燕尚未流露议和意图,屡次挑衅试探却不大兴出兵,定是为了消耗我军粮草。”

  大周与北燕接壤的北境方圆百里不过盐湖、洛桑两座城池,其间多沙地山丘,人烟稀少,开垦困难,寻常作物极难成活,以一年只收一季的旱麦为主要作物,另有牧民放牧为生计。

  平时,每季皆有定量的粮草军备于江南府走最快的水路至兰河城,再转陆路送达北境,耗时二月有余,全年不断,大军供给自是无忧。

  可到了战时,耗在路上的时间便显得尤为紧迫,粮草供不应求。纵使盐湖、洛桑两城官民勒紧了裤腰带供给战需,也才勉强为兵士温饱所用。我军虽占了兵刃之利,却困顿于粮草不济。

  北燕并无实力驱兵直入,心里也清楚在兵刃之利上讨不着好处。而大周,攘外必先安内,新皇登基朝局不稳,人心浮动,腾不出手来也不敢孤注一掷决战——以铁骑踏平北燕。

  在这种情况下,战,必有要有所得。

  大周和北燕都清楚,眼下情势,议和是于双方皆有益处的选择。可议和也要有个说法,谁赢了,撰写议和条陈的笔杆子就倒向谁。

  如今北境已然进入深秋,盐湖、洛桑城粮食青黄不接,并不利于我军作战,北燕显然是打起了消耗战的主意。为今之计,只能速战速决。

  “粮草的事…朕已有了决断。” 尉迟暄想到了沈明娇早上提及的商船,只是具体细节,还有待敲定。“骠骑将军、辅国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廊餐过后,到朕书房商议此事。”

  “臣等领旨。”

  “皇上,臣有本奏。” 左相见皇上对江南秋闱的事只字不提,心里没底。只得主动出列,老调重谈:“江南学子罢考愈演愈烈,已有多地考生应和,臣请皇上速下决断。”

  “左相怎么看?” 尉迟暄揣着明白装糊涂,权当他昨日御书房里的进言未发生过。

  左相摸不清皇上的想法,无奈只好将昨日在御书房说过的话复述一遍,力陈铁腕镇压闹事学子。“臣请亲赴江宁府,平息事端,恢复考纪。”

  “朕觉左相之言有道理啊!” 尉迟暄装模作样地点点头,期待地看着下首神色各异的臣子。试探道:“众位卿家可都赞同?”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以为左相所言有理。”

  梁无庸、许思携、魏谷浑…尉迟暄将迫不及待出列响应左相的几人记在心里。

  ”既然如此…” 尉迟暄挑眉,面上一副深以为然的神情。缓缓道:“永靖侯告病,朝中诸事皆由左相一力承担,甚是辛苦。那就…吏部尚书替朕走一趟江宁府,平息此事吧。”

  被点到名字的吏部尚书袁温孤心领神会,迅速闪身出列,应下皇命。

  “朕赐你便宜行事之权。” 尉迟暄示意一旁的奉朝太监将尚方宝剑送到袁温孤手中。“见此剑,如朕亲临。”

  左相皱眉,心里思量着皇上的言外之意。袁温孤此行,能号令江南诸官,更可以…先斩后奏。

  ……

  沈明娇正亲力亲为收拾着滋补食材、药材,都装到待会要带给丹柔的礼盒里,着意又添了许多旁的给慧妃。

  前朝局势未明,她二人不方便在明面上往来交好,正巧早间尉迟暄给了她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借着去探望丹柔,也能宽慰慧妃一番。

  “主子,您打个眼儿,哪块同咱们宫更相配些?” 入画和小安子一人一头,抬着两块毯子到她面前。

  “这是做什么?” 她分明记着主殿的地毯是前日收拾内室时刚换上的。“原本那个花色就极好,无需换新的。”

  “主子您瞧…” 小安子手脚麻利的又将已撤下的旧毯子搬了过来,指着上面带着铁锈样的泥渍道:“不知是谁鞋底不干净,白糟蹋了好布料。”

  “主子,可还要添些旁的药材?” 桂初手里拿着东西过来,见了地毯上的红泥,蹲身以手上去蹭下一块放在鼻间轻嗅。迟疑半晌…悄声道:“奇怪…这泥似乎是锦鲤池边上的。”

  “干活都麻利些!” 宋诚在锦鲤池旁监工。去年大皇子跌进去已是将阖宫闹了个人仰马翻,还折了慧妃娘娘的一个侍女,如今又是这处生事,他看着便觉晦气。

  “诶呦!怎么干活的!” 拎着铁锹毛手毛脚的小太监不小心连泥带水溅了他一腿。“一个个有前没后的,咱家如今发火都怕烧了你们这起子草包!”

  “噗嗤…哈哈哈!”

  宋诚回头,便见入画在一旁掩嘴笑着,神色之间还有几分玩笑似的揶揄。

  “可是懿主子有吩咐?” 宋诚走近问道。

  “永和宫后院的花池子有个缺口。” 入画打量着填了一半的锦鲤池,果真见到了与地毯上一样的红泥。“小安子说,加固修锦鲤池用的是南俞府的红土,最是结实不过,让我过来同宋公公讨些。”

  “他倒有几分见识。” 宋诚立刻差人装起红土,同时与入画闲聊道:“先皇好风水,打定了主意要将锦鲤池修在这。奈何地势低洼,泥土湿软,又无天然的泉眼。内务府也是煞费苦心,最后找来了红土加固,才将池子稳住不至塌陷…阖宫也只这一处有。”

  ?

  作者有话说:

  尉迟暄:钓鱼执法…

  注释:

  廊餐:在有政事未完的情况下,散了早朝后,皇上要赐食百官,赐食的地点在殿堂廊下,故称廊餐。(办公餐)

  江宁府:江南诸府之首。

  小可爱们的催更都收到啦!最近在写毕业论文真的好忙~保证准时日更,周末看看情况忙得过来的话一定努力加更!谢谢喜欢呀!

  感谢在2022-03-05 04:33:23~2022-03-07 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ins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素衣白裙清浅微笑 1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章 张扬

  正二品妃的八抬鎏金轿辇,浩浩荡荡十数宫人手捧着锦盒,敛声屏气候在永和宫门前。

  来人莲步款款,分花拂柳而出。三千青丝绾成朝云近香髻,整朵艳丽的银鳞碧珠牡丹簪于发间。黛眉墨瞳粉腮朱唇,身着金丝白纹昙花雨丝束腰长裙,锦绣双蝶钿花罩衣,明艳不可方物。

  “姑娘,咱是不是太张扬了些。” 入画瞧见门口的派头,不由乍舌,小步凑到沈明娇身边,轻声说话儿。她记着呢,进宫前,夫人特地耳提面命她与观棋,处处谨慎,时时内敛。

  “叫主子。” 沈明娇带着笑意秀眉一挑,媚态横生。

  “永和宫距皇后娘娘的正阳宫多远?” 沈明娇上辇,问身边跟着的小安子道。

  “回主子,为示尊贵,只有皇后娘娘的正阳宫与太后娘娘的仁寿宫,在景运门以东。余下各宫皆在景运门以西,自永和宫到正阳宫,乘辇也要行两刻钟。” 几句话,小安子将后宫诸殿分布说得明明白白。

  “这么远…”

  “是,” 小安子抬眼看了看天,接着沈明娇的话,提醒道:“雨霁天晴,日照灼人,娘娘不如明日再去正阳宫,左不过早间皇后娘娘已是派人来告,免了请安。”

  “远些好…” 沈明娇把玩着早间刚用鲜花汁子浸好的着色的指甲,唇边若有若无含着笑意。“走吧,本宫想熟悉熟悉后宫,不必挑近路。”

  “是。” 小安子半步于轿辇前引路,心里琢磨着主子话里话外的意思,脚底下挑了一条在各宫门口都可经过的路。

  “主子,这是祥庆宫。主位愉昭媛出身户部侍郎府于家。” 桂初跟在沈明娇的轿辇旁,每到一处便解释与她。“侧殿住的是教坊司琵琶女出身的庆良人。”

  “送两份礼到祥庆宫。” 沈明娇挥挥手,后面托着礼盒的宫人捧着两个礼盒去扣祥庆宫的门。lj

  “兰林轩,由兰昭仪带着大皇子独住。” 桂初话音刚落,又有两个宫人跟着沈明娇的手势,将锦盒送进了门。

  “主子,您这是…” 桂初瞧着沈明娇的举动,不解其意。她在宫里当差三十年,从未见过哪位主子进宫便这般招摇过市,到处送礼的。

  “你说你的。” 沈明娇玉手纤纤轻拄着脸,懒懒道。

  “这是住的庄修仪,身子不好,不常与各宫往来。” 桂初稳了稳心神,不去在意主子的奇怪举动,继续道:“庄修仪是皇上的表姐,吏部尚书袁温孤大人的嫡长女。”

  “庄修仪…” 沈明娇记得,昨夜便是她,看出了李太医的不对劲儿,寻借口出去查人。抬眼看着宫门前的匾额,念念有词:“碧霄宫…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倒是相配。”

  “观棋,你亲自将雪莲送到庄修仪宫里。” 沈明娇吩咐。

  “颐华宫…住的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萧承徽。”

  “呵!入画,去,将安神香送去给萧承徽。” 沈明娇欣赏着着富丽堂皇的颐华宫,轻笑一声,声音不大不小。“有本宫在,日后…萧承徽怕是总要头疼了。”

  “主子…” 桂初看沈明娇举止这般张扬,忍不住又出言提醒道:“您才进宫,还是…与各宫娘娘交好为上。”

  沈明娇闻言,倒是扭头和颜悦色打量着桂初,问:“这两日事忙,本宫倒是忘了问,桂初姑姑…从前于何处当差啊?”

  “奴婢…从前不过是在内务府做些粗使活计,承娘娘慈恩慧眼,才能到永和宫当差。” 她不妨沈明娇突然发问,先是愣了愣,随即对答如流。

  “主子,前方是思篁阁,许婕妤的寝宫。”

  “许婕妤?兰昭仪的嫡妹?” 沈明娇饶有兴致问道。她记得进宫前,祖母倒是与自己说过这桩事,许家将姐妹两人皆送入后宫,并且…庶女还压了嫡女一头。

  “主子聪慧,许婕妤此人心直口快,无甚城府。”

  “有趣儿。” 别说是后宫这泼天的富贵面前,便是寻常小门小户家的女儿,还要为了田产嫁妆争上一争。许婕妤就甘心,位份、子嗣事事落在庶姐后面?

  ……

  “主子,懿妃娘娘来给您请安了。” 沧伈到正阳宫的书房,见皇后只着月白色素净长裙,未着粉黛,发间唯有一支金凤钗。恭敬道:“奴婢服侍您更衣。”

  “不必。” 皇后放下手里的论语,正翻到卫灵公篇,书纸页脚已微微起了褶皱毛边。“走吧,去见见。”

  “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沈明娇见人出来,规规矩矩福身大礼,半点不得马虎。

  “起吧。” 皇后坐在上首,眉慈目善看着她,开口便是十分亲近友好。 “昨夜匆匆一瞥,未来得及同妹妹说说话儿。”

  “娘娘说的哪里话,是臣妾的不是,早该来请安的。” 她与昨夜在皇上面前的温柔小意不同,容貌艳极,却藏着几分与盛装不符的疏冷。

  “前有先淳贤皇贵妃,如今再见到妹妹,才明白为何民间皆传沈氏出美人。” 皇后此话说的真心。她嫁与皇上七年,见过宫中的各色美人如过江之鲫,却无一人能与沈明娇相提并论。

  “娘娘过誉。” 顿了顿…她舒眉展眼,带着纯柔笑意道:“娘娘于闺想是甚少交际,说句大不敬的话,臣妾竟不知清远伯府还有皇后娘娘这样贤良端淑的女儿呢!”

  “本宫少时体弱,鲜少出门交际。” 说这话时,皇后随手将垂在面上的碎发理到耳后。

  “到底是宫里的风水养人,娘娘如今气色正好呢!” 沈明娇认真打量着皇后,语气诚挚。“这通身的风流气韵,更像是婉柔可亲的江南闺秀。”

  “秋节礼庆诸事繁杂,宫中高位嫔妃不多,慧妃又忙着照料二公主…” 皇后未接话,而是另起个头,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你也该借此机会熟悉宫务,日后…也好多多帮衬本宫。”

  “娘娘可是说笑了,臣妾于家中时,便是出了名的懒怠,庶务半点儿不通。” 她四两拨千斤,就不知…拒绝的是宫务,还是人。“宫中能手甚多,娘娘还是寻个得力的人。”

  扫了一眼旁边的刻漏,沈明娇适时开口,笑道:“娘娘这里茶甜,竟教臣妾险些忘了去御书房给皇上送午膳的事儿。”

  “既是如此,本宫便不多留妹妹了。” 皇后神色淡淡,并未因她此前婉拒而生不虞,守着皇后的端庄本分,又嘱咐道:“懿妃还是要尽心侍候皇上,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才好。”

  沈明娇告退后,沧伈捧着一件手掌大小的木盒,递给皇后。“主子,这是方才懿妃娘娘带来的,说是给主子的见面礼。”

  皇后想起方才她句句皆是试探,凝神轻叹一声,迟疑着打开木盒。里面放着的,是一件绣着舐犊情深图的江南苏锦香囊。

  “主子可要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出了正阳宫,小安子问道。

  “昨夜风寒,太皇太后怕是染了头疼,便不去叨扰她老人家了。” 昨夜那样的天气,折腾太皇太后走一遭,的确是为难…可细听似乎此言却又好像意有所指。“桂初,将本宫准备的山参、灵芝,送到仁寿宫。”

  “去玉秀宫。” 沈明娇看向小安子,问道:“让你带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