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酒 第5节
作者:三醉木犀      更新:2023-04-27 18:13      字数:4297
  “哪里就有这样的规矩呢!” 沈明娇也顾不得开口禁制,声音之中少见地露出几分哽咽。“入宫为妃,与寻常礼仪不同。若是礼部官员多嘴,少不得御使又要参沈家逾矩。”

  世家姑娘出嫁,须得亲兄弟背着出了大门,意为身后有母家作靠山,讨一个婚后事事顺遂的好意头。可嫁入皇室,先为君臣,后为夫妻,自是不得用这些传统。

  沈宴和稳稳地背着妹妹,步伐极是沉稳坚定。听了沈明娇的话,沉默半晌,到拐弯处放慢脚步着意与前人拉开了些距离,才沉声道:“你记得,在宫中凡事以自身安危为先,沈家在后。”

  “三哥…”

  “别哭,便是天大的事,还有我,还有沈家,托着你呢!”

  ?

  作者有话说:

  下章预告,后宫男女主开始相爱相杀~

  沈家排行:

  父辈:沈鹤安妻子秦氏(老夫人)

  子辈:老大沈庭秋,妻秦氏 / 老二沈庭霖,妻邹氏 / 老三沈庭沛,妻宋氏(暂未出场)

  孙辈:大哥沈宴川(秋)二姐沈映姝(霖)三哥沈宴和(霖)四妹沈明娇(秋)五弟沈宴潍(沛)

  服饰礼制:

  皇后:明黄色/正红色衣着,九尾凤图纹,两侧垂至肩膀流苏。

  皇贵妃:正紫色衣着,七尾凤图纹,一侧垂至肩膀流苏发饰。

  各宫主位:宝蓝色衣着,五尾凤图纹,双侧垂耳流苏。

  第6章 引诱

  永靖侯府有品级诰命的诸人,连带着礼部官员,清路洒扫,将沈明娇的车架连带二百六十抬嫁妆送至南宫门。

  宋诚带着六扛舆轿撵,曲柄黄伞两扇,身着总管服制等在宫门前。

  身后是浩浩荡荡的仪仗,皇室宗亲命妇二人,孝亲王世子妃手持正二品妃的册书,礼亲王世子妃端着懿妃宝玺。紧随其后的是永和宫与内务府的宫人,手捧壶、瓶、盆、炉、蝇拂,等二百八十件吉物。

  另有云锣一对,横笛一对、扎板一对、唢呐二支,喇叭二支、号筒二支,丝竹相乐之声不绝于耳。

  见沈明娇随陪嫁婢女观棋、入画左右服侍着下了车驾,宋诚满面笑容迎了上去。“奴才奉旨,迎娘娘入宫。”

  身后诸人皆是大礼相随,齐齐道:“恭请懿妃娘娘圣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沈明娇心间感慨万千,分神踌躇了半步,想要回头再看一眼身后的沈家诸人。

  宋识躬身,将手臂悬在沈明娇的手下以供搀扶,半步行于其后,低声提醒道:“懿妃娘娘,不可回头。”

  正阳宫内,皇后娘娘一身素袍,未施粉黛,端坐于书房内。手边放着一本已翻至尾篇的《太上老君清静心经》抄写,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娘娘,兰昭仪和许婕妤来了。” 沧伈进门,轻声道。

  “不见。”

  “是。” 沧伈正要退下,却被叫住。

  “等等…叫她们进来吧。” 皇后锋笔未停,神情专注于经文之上。

  “外面正热闹,锣鼓喧天阖宫皆闻…” 二人入内屈身见了礼,许婕妤走到桌边为皇后研墨。“到底是皇后娘娘好性子。”

  “娘娘字写得好,耐心自然好。” 兰昭仪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接过沧伈递来的茶盏,轻呷一口,笑道:“方才出来时,彦儿听见了动静,还闹着要我带他去瞧热闹。” 大皇子尉迟彦,兰昭仪之子,方满五岁。

  “正是爱热闹的年纪…” 提起大皇子,皇后停了笔,同兰昭仪道:“明日你也该带他去雍和宫给懿妃见个礼。”

  “是,自该如此。”

  “我替娘娘生气呢!” 许婕妤见皇后收了经文,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许多。“当年娘娘入东宫,也不过是萧国公府的老夫人作全福,可沈家竟请动了大长公主!日后皇室宗亲,少不得对她另眼相看。”

  “永靖侯府的老夫人与大长公主相交日久,不足为奇。” 皇后不以为意,将写好的经文卷起,转身放入书架的暗格之中。

  “听说懿妃带了足足二百六十抬嫁妆。” 兰昭仪把玩着手上的戒指,若有所思,眉眼间皆是笑意。“娘娘莫要笑我没见识,这宫里的女人,谁不是富贵窝里喂大的。可别说是咱们,就是先帝嫁公主,也不曾有过二百六十抬嫁妆这样的大礼。”

  “就是,这永靖侯府也太不知收敛了,这般大张旗鼓,不知道人还当他们家出了个皇后娘娘呢!” 许婕妤口无遮拦道。

  “巧儿!” 许婕妤话音方落,便被兰昭仪不紧不慢地喝住,笑着打起了圆场:“到底是懿妃娘家得力。”

  “若是如此便也罢了…” 许婕妤巴巴地凑到皇后身边,接过皇后手上整理书文的动作,压低了声音道:“皇上竟遣了半副皇后仪仗去宫门接她!”

  皇后微怔,唇边的笑意不自觉淡去。回身时,长袖不知怎得落进了砚台里,染了好大一块墨污。“你二人先去前厅坐着,容我更衣。”

  “嫔妾告退。”

  出了书房,许婕妤挽上兰昭仪的手臂。见院中四下无人,声音浅浅的,全然不似方才牙尖嘴利,颇为亲昵道:“姐姐,我可说落了什么?”

  “呵…” 兰昭仪轻笑一声,“懿妃这般声势,娘娘便是九天仙女,也要被搅动了凡心…”

  “许婕妤说的可都是真的?” 正阳宫主殿内室,皇后坐在妆台前,臂腕向后靠,倚着桌面借力,面容疲惫。

  “是。” 沧伈上前,抬手欲扶皇后起来更衣,却被拂开。“听说,皇上之前的旨意是以懿妃仪仗相迎便…却不知为何突然改了主意,让宋诚带了半幅皇后仪仗到宫门。”

  沧伈眼见皇后脸色不好,又出言劝慰:“左不过是些虚礼,娘娘不必在意。”

  “虚礼?这话是谁教你说的?” 皇后闻言,忽而抬起头来目光如炬直直盯着沧伈,清秀的面庞被悲怒所笼罩,质问道: “你倒是说说,于本宫而言,什么又是实的?”

  “娘娘只要在这六宫之主的位置上安安稳稳的坐着,您在意的人,自会好好的。” 沧伈受皇后怒火,却不带丝毫惊慌,上前稳稳地扶起她。“兰昭仪和许婕妤还等着娘娘呢…”

  ……

  妃嫔入宫,无需行祭庙大礼,沈明娇随着仪仗到了永和宫安置。

  她抬眼望着宫门上方描金绘彩的永和宫三个字,心绪凄迷,物是人非之感扑面而来。

  “皇上圣恩,知道娘娘最熟悉永和宫,特意拨了这处给娘娘独住。” 宋诚极有眼色,猜出沈明娇所想,可开口便是在有意提醒沈明娇莫要因淳贤皇贵妃之事,乱了吉日的礼仪规矩。

  宋诚今日几度出言提醒,她自是领情,微微点头谢其好意。

  五凤织锦锦缎绣鞋裹着玉足纤纤,款步姗姗踏入永和宫主殿。

  “这…” 纵是沈明娇在永靖侯府这般击钟鼎食之家长成,亦是被眼前穷工极丽的殿内布置感到奢靡乍舌。

  檀木作梁,金松为为柱础,琉璃宫罩为灯,东珠为帘幕。宝顶之上悬着一颗碗大的夜明珠,便是在白日,亦是与太阳光线交相辉映。地铺白玉理石,凿地为牡丹,鲜活玲珑,栩栩如生。

  “早前,郑姑姑从侯府回来,见娘娘闺阁布置不凡。” 宋诚瞧着宫人陆陆续续进了殿内安置,便就着四周布置一一给懿妃娘娘细说:“金为梁、玉铺地、取金玉满堂的美意。还有这头顶的明珠、地面儿的花纹,都是皇上亲自吩咐内务府布置的,只为娘娘住得舒心。”

  沈明娇听着宋诚所言,在看殿中一改姑母在时的清雅布置,雕梁画栋、酌金馔玉,不由暗自心惊。

  “本宫资历尚浅,永和宫如此奢豪,不敢为居。” 她着意朗声,压过了宋诚滔滔不绝的介绍。“还请宋公公,禀明圣上,本宫请旨意别殿而居。”

  “皇上知娘娘知礼贤德,只嘱咐奴才与娘娘说,这永和宫内所有布置,皆是按照正二品妃位的份例来的,并无甚逾矩之处。请娘娘安心。” 宋诚满面堆笑应对。至于…永和宫的份例到底多少,有无逾矩,说破了天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沈明娇提着一口气,不上不下的。永靖侯府已是煊赫到了极点,料想历代皇帝皆爱制衡之术。本以为尉迟暄也不例外,前朝起,后宫息,不会让沈家女儿有再为宠妃的机会。

  自己只想在后宫安分守己度日,暗中查清前尘往事,护沈氏平安即可。可如今看来…半幅皇后仪仗入宫、永和宫这般布置,是有人着意献媚永靖侯府也好,还是皇帝别有用心也好,她已然成了众矢之的,无路可退。

  “如此,却之不恭,请宋公公代本宫谢过皇上美意。”

  宋诚点头应下是,随即轻轻拍了拍手,外面进来了十数个嬷嬷,恭敬垂头站在沈明娇面前。“除了您带进宫的入画和...还缺两名掌事的姑姑。”

  沈明娇心里清楚,这个时候,递到她跟前儿的人,都是各有各的门路,便是她火眼金睛,也难挑出个干净清白的。便想抬手随意指两个,天长日久,她自是有办法拔了这钉子。

  这时,宋诚却走到了她边儿上,扶起她,笑眯眯道:“这些嬷嬷都是内务府精心选的,最是精明能干,请娘娘到近前儿,好好挑个合眼缘儿的。”

  沈明娇听着宋诚话里有话,留了几分精神起身随他到跟前儿看人。“把头抬起来。”

  嬷嬷们闻言齐齐将头抬起,皆是低眉顺眼,照着规矩不敢直视甚明娇。唯有一人…眼中皆是期翼,激动得手指将袖口的布料卷出了褶皱。

  沈明娇对上她的眼神,险些站不稳。稳了稳心神,面上不动如山,随手指了她与旁边的另一个嬷嬷。“本宫眼都挑花了,就她二人吧!”

  “奴婢桂初、梅湘,见过懿妃娘娘。”

  “起吧。” 沈明娇眼神落在梅湘身上,皆是笑意。

  “日后你二人便是永和宫的掌事姑姑,同观棋、入画二位姑娘,贴身侍候娘娘,须得尽心!” 宋诚接过话头,敲打了一番。

  “是,谢娘娘恩典。”

  诸事皆毕。“娘娘歇着,奴才去复命了。”

  “等等…” 沈明娇藏在袖中的手握成拳,似是下了什么决心。挥手命入画拿出一方巴掌大的木盒,递给宋诚。“烦公公,将此物交与皇上。”

  “是。” 宋诚半句话也未多问。

  ……

  “皇上,永和宫都安置好了。” 宋诚手捧着盒子,回到了御书房复命。

  “懿妃如何?” 尉迟暄放笔,饶有兴致等着宋诚回禀。

  “如皇上所料,懿妃娘娘见宫殿布置,自是推拒了一番。” 宋诚一字不落地将沈明娇的反应说与皇上。“奴才按照皇上的吩咐一字不落,这懿妃娘娘才肯留在永和宫。”

  “人呢?都安排妥了?”

  “是,娘娘本想随便指两个人,还是奴才提醒,才没白费了皇上的一番心思。”

  “呵!她倒是想得明白!” 尉迟暄言语之中不自觉带了几分调笑。

  “是呢,懿妃娘娘从容随和。” 宋识眼观鼻鼻观心,顺着皇上的话往下说。“这不,娘娘有心,还吩咐奴才给皇上带了谢礼来。” 话落,将手里的小盒背对着自己打开,不敢多看一眼,呈到了尉迟暄的案前。

  “谢礼?” 尉迟暄挑眉,看着自己眼前的小木盒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张叠得四角整齐的小字条在角落。

  “是…” 宋诚也拿不准懿妃娘娘送了什么给皇上,他瞧着盒子大小,以为是些寻常的首饰物件。可…听话听音,心里不由得开始打鼓。

  尉迟暄不置可否,拿起盒中的小纸条打开,怔了半刻无声…忽而极为愉悦地朗声大笑了起来。“宋诚,将这纸条与那对玉雁收在一处。”

  宋诚上前,扫了一眼,只见纸条上娟秀的簪花小楷写着一行字:旧时明月,今朝好景与君同。

  ?

  作者有话说:

  久等啦!销假回来,尽力保证日更!!

  字条翻译:收了我的玉雁便是我的人!

  《下朱楼》是架空小说,但诸多礼仪参考了各朝典籍。所以想在此解释一下,嫔妃入宫带嫁妆是有前据可依的。

  汉惠帝刘盈迎娶鲁元公主之女、清末光绪皇帝的瑾妃和珍妃入宫之时皆有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