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
作者:月亮上的叶子      更新:2023-04-27 15:50      字数:5202
  刘黄走了一个时辰刘秀没有来,可是等云熙沐浴完准备睡觉的时候,却来了。云熙瞧着他的黑脸,确信这厮是故意等道这个时候的。

  不等她请安,刘秀一把拉住她的胳膊,低声吼道:“皇后,你就这么想作死?”

  云熙索性依偎在他的怀里,笑盈盈道:“陛下这是干什么?谁想死谁去死,我可要好好的活着。”看来下午刘黄的话都被套出来了啊。

  刘秀毫不怜香惜玉的推开她,目光阴沉道:“你今天和阿姐说的是什么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163章 光武帝刘秀皇后4

  云熙笑嘻嘻的说:“陛下指的是什么?我和阿姐说了很多呢。”

  刘秀直直的盯着她,黑眸中几乎淬出冰了, 他道:“皇后, 你别和朕打哈哈,你知道朕是什么意思。”

  云熙索性背对着他, 干脆的说:“不知道。”

  刘秀气得一脚踢倒了旁边的花瓶,云熙立即躲到殿中的柱子后面, 使劲尖叫起来。

  刘秀:………他又没有打她, 弄这么大的动静, 是想干什么?但很快他就知道了。

  刚刚还在门外的陶姑姑及长秋宫的侍婢立即冲了出来, 跪在刘秀面前,哭泣道:“陛下,请不要打皇后殿下, 要打打奴婢啊。”

  陶乐哭得都在打嗝:“陛,陛下,我皮糙肉厚,请打我吧。”

  刘秀被噎住了, 气急败坏,转身拂袖而去。

  云熙对着他的背影,眯着眼睛道:“都去干活去吧。”

  宫里很快就有人传出了皇后被陛下打了一顿,甚至还有人有鼻子有眼的说陛下不光扇了皇后耳光,还对皇后拳打脚踢, 这下子皇后不死也得伤了。啧啧,皇后真可怜啊,只是陛下怎么对一个女子下手啊。

  第二日长秋宫闭宫更是验证了传言。宫里大部分人心里五味杂陈, 甚至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毕竟皇后都被暴打了,那他们不更是蝼蚁?剩下小部分属于幸灾乐祸,比如猗兰殿的被套了麻袋的侍婢。

  她听说了这事,顿时不顾疼痛,手舞足蹈,兴奋道:“主子,这就是报应,陛下打得好,不知道长秋宫那张脸和奴婢相比好没好点呢?”她这几天都不敢看镜子。

  阴丽华看了她一眼,冷淡道:“那是皇后殿下,后宫之主,不是你能议论的。下去吧,罚俸三个月,杖责三棍。”

  侍婢有些不服,但看着阴丽华冷冽的表情,立即畏缩的叩头道:“是。”

  杖责后,阴丽华的贴身姑姑亲自送了侍婢回去,给了药膏,叹了一口气道:“兰儿,不要怪主子打罚你。皇后现在还是后宫之主,且还涉及到陛下,你那话要是传到陛下的耳中,只怕主子都救不了你。”

  兰儿这才知道后怕起来,她得意忘形了,主子虽然受宠,可是先前受了多少委屈,隐忍了多久,才有今天的局面。要是她因为这话被陛下责罚,甚至可能丢命,主子是不会费劲救她了。

  想到这里,她不顾疼痛,爬起来拉着姑姑的手,道:“李姑姑,我错了,请您带我向主子认罪,我一定会好好改过的。”

  李姑姑拍拍她的手背,道:“兰儿,你伺候主子这么多年,主子心中有数,也会顾念旧情的,今日如此惩罚你,也是我了你好,你心里能明白是最好不过了。”

  兰儿小鸡啄米一样点头,道:“是,是,我知道了。”说着对着主殿方向做了一个揖,道:“奴婢谢谢主子救命之恩。”

  李姑姑满意的点点头,道:“ 兰儿,你好好休息,早日好全,主子还说身边少不了你呢。”

  看着兰儿感激涕零的样子,才微笑着离开了。

  回到主殿,李姑姑说兰儿的表现,道:“主子,兰儿是太恨长秋宫那位了,才口无遮拦,念在她这些年还算有些功劳的份上,请主子饶恕她这一回。”

  阴丽华扯了扯近在眼前的花盆叶子,道:“兰儿有些得意忘形了,容易给人落下话柄,先让她休养着吧。”

  李姑姑心中一惊:这是不准备再用兰儿了,但面上还是恭敬道:“是,奴婢遵命。”

  阴丽华又吩咐道:“吩咐猗兰殿上上下下,不得再议论此事。”

  “是。”

  猗兰殿闭了嘴,但皇宫有这么多的宫殿,这么多人,哪里管得住?等传到刘秀耳朵的时候,流言已经变成了皇后被打了个半死。

  刘秀气得把案桌上都踢翻了,然后气冲冲的去了长秋宫。当他好不容易喊开长秋宫的宫门,却见到他的皇后正悠哉的在长秋宫后花园里摘花。

  见到他,竟然还笑着说:“呦,陛下,这是知道妾这里百花齐放了吗?那妾就把这一篮子美丽的花朵献给英俊的陛下吧。”

  英俊的陛下??刘秀脚一顿,才继续走向她,道:“皇后,你不解释一下最近的流言吗?作为皇后,你是故意放纵还是能力不足?要是你干不了,朕……”

  云熙截口道:“是妾故意放纵流言的。”

  刘秀:………这让他怎么说下去?

  他怒视她:“皇后,你想干什么?朕可一根手指头都没有动你。”他是那种打女人的人吗?这流言就是污蔑,让他几乎成了一个小人。而且流言传得这么快,要是没有人推波助澜他是不相信的。丽华接手宫务才一年多,哪里比得上多年的皇后啊?

  云熙慢条斯理的说:“唔,就是想让陛下来长秋宫赏花啊。”然后摘下一朵月季花,道:“好看吗,陛下?”

  刘秀很想学着他的皇后对许美人那样把篮子扣在她的头上,可却很快否认了这个决定,皇后不是许美人,现在他完全不能预判她的行为。既然判断不了,他一贯的做法是以不变应外变。

  想到这里,他微微点点头,道:“还行。皇后想请朕来赏花,何必费那么大的劲?”

  云熙眨眨眼睛,道:“因为我在未雨绸缪啊,万一日后陛下要是想打了我,想起这些天的流言,应该会恢复理智吧。”

  刘秀差点被气得七佛升天,咬着牙一字一句道:“朕再说一遍,朕不打女人!”实在气不过,又道:“但是朕会废后。”然后等着他的皇后求饶,谁知他的皇后只是哦了一下,然后兴致勃勃,道:“陛下,听说洛阳城中有种叫牡丹的花很漂亮,不如移植一些到宫里来?”真国色的牡丹花,此时只是被有些喜欢花木的人栽植着。

  刘秀皱眉道:“皇后自己看着办好了。今日朕来就是和皇后你好好聊聊。”

  云熙把花篮递给陶姑姑,乖巧道:“好啊,妾听陛下。”

  刘秀看到她快速的变脸,觉得胸口有一口气,不上不下的,深吸一口,道:“好,这是皇后你答应了的。”

  “是,陛下的旨意妾不敢不从。”

  刘秀顿时觉得他也许某天真的会忍不住打这个欠扁的皇后的,这口气,这话语,实在让人难受了。

  他磨着牙,决定赶快进入正题,道:“你不是要踩花吗?御花园更多,朕带你去。”带着他走一圈,所谓他打女人的暴行就能自然解释清楚了。家暴这罪名他这样伟岸男儿可不能承担。

  云熙道:“陛下,妾身子还没有好,不适宜远行,还请陛下见谅,就在长秋宫采采就行了。”

  睁眼说瞎话!从长秋宫到御花园是远行?刘秀彻底无语了,好一会才问她,道:“你到底想如何?”

  云熙看着他,道:“妾不想当妒妇啊,长公主殿下不是早就和您说过嘛,还是说阴贵人不让您纳美了?”

  刘秀忍不住扯掉一朵花,道:“皇后,你不要瞎乱猜测,和阴贵人没有关系。朕说的是你。朕先前和你说过了,朕不想后宫进人了,你是听不懂朕的话吗?还有朕身体很好,朕没有病,也不会讳疾忌医。”想起他听到她威胁阿姐的话,就觉得肺都要炸了。她怎么能这么曲解他的话呢?

  云熙撇撇嘴,道:“好,妾知道了。妾累了,想休息了,陛下自便吧。”说完就要转身。可是胳膊却被拉住了。

  刘秀道:“你为什么非要朕的后宫进人?你要是看重谁家的贵女,不如为太子留意一下。太子过两年就可以娶太子妃了,你可以提前准备挑选。”

  云熙抽出胳膊,垂下眼睑,道:“太子还小,可以等的。”

  刘秀:那他就老了,等不得了吗?他极力压住自己暴躁的心,已经很多年了,没有人给他这样的气受了。可郭圣通是他的皇后,太子之母,而他作为大男人明君,也不可能让那些流言算在他的头上的时候,让郭圣通得到同情和怜悯,这不利于大汉江山治理。

  他耐着性子,道:“皇后,有你和阴贵人,朕已经耗费了很多精力了,为了大汉,也为了太子有个清正廉洁的江山,朕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前朝。”

  云熙道:“妾不懂这些,陛下可以把这些话和阴贵人探讨探讨,毕竟娶妻当娶阴丽华呢。”

  阴阳怪气的,刘秀又想拂袖而去了。可想起今天的目的,他生生的止住了脚步,道:“皇后,亮出你的底牌吧?搞这么多事,不会只是想让朕的名声受了损害吧?说实在的话,这些朕并不放在眼里,流言吧,用不了一年两年自会消失。而人总会善忘的。”

  云熙并不受刘秀的威胁,微笑道:“妾是真的想为陛下分忧的,纵观历史上,像陛下这样后宫只有三个女人的天子,绝无仅有。陛下,妾想当贤后呢。”

  刘秀讽刺道:“皇后还不是贤后吗?朝中大臣可是好几个人都说皇后贤德呢。”

  云熙大言不惭的说:“哪个大臣?还真是有眼光,陛下可要奖赏他才是。”她的贤后术又不是白练的。

  刘秀又想磨牙,道:“你不要威胁阿姐了,朕亲自和你谈条件你还不愿意?”多大脸?

  云熙渐渐收敛了轻佻的笑容,叹了一口气,道:“妾只是意难平,妾的娘家比不上阴家,妾心中有数,也就无所谓封不封候,可是太子的辅臣却一个没有封侯,妾就觉得奇怪了,陛下这是不重视太子了?妾心中很是忧虑,这一忧虑就容易胡思乱想,也就没有精力管那么多事情了。”

  刘秀盯着她,缓缓道:“你这是为太子鸣不平?或者说是太子来你这里诉苦了?”

  云熙垂下眼睑,道:“随陛下怎么说。”借力打力,她又不是第一次用。

  刘秀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开了长秋宫。

  陶姑姑看着天子一行远去的身影,忧虑道:“皇后殿下,陛下会不会迁怒太子?”

  云熙随手又摘了一朵花到花篮里,道:“不会,南阳集团太多人,占据了大半个朝廷,你说陛下欢不欢喜?陛下啊,一直下不了决定,我就推一把,且看着吧。姑姑,把这篮子花送到东宫,叫太子有空过长秋宫一趟。”

  “诺。奴婢立即去。”陶姑姑惊喜道。自打皇后殿下伤风好了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太子,太子每日过来请安,也只能在长秋宫门口磕一个头,然后黯然的离去。这次皇后殿下主动诏见,太子一定会很高兴的。

  刘疆当然高兴,他一听到陶姑姑的话,立即放下手头的奏折,道:“陶姑姑,孤现在就去拜见母亲。”

  陶姑姑制止了他,道:“太子殿下不必如此着急,奴婢走的时候,皇后殿下正在休息,太子殿下不妨晚膳的时候再去。”

  刘疆听到这话,缩回了自己的脚步,道:“好,那孤就先等着,等晚上去拜见母亲吧。”

  云熙畅快淋漓的运行了几周天的技能才开始沐浴,沐浴完后,陶姑姑也回来了,转述了刘疆的话。

  云熙吩咐道:“好,那就叫厨房多做几个太子殿下喜欢吃的菜色。”

  陶姑姑欢喜的答应下来,道:“是。奴婢这就去挑选。”她是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实在不愿意皇后和太子之间出现芥蒂。

  晚上,刘疆到了长秋宫,恭恭敬敬的给云熙行了一个礼。

  云熙笑着看刘疆眼里的濡沫,的确是孝顺的好孩子,她想想道:“太子,功课可有进展?”

  “回禀母亲,太傅张大人今日夸赞儿臣大有进益。”刘疆眼神晶亮的看着她说。

  云熙心道:这是求表扬呢。她点点头,赞许道:“太子进益乃是社稷之福,需继续努力。”

  刘疆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好意思,脸色就显得有些滑稽,还好云熙知道小学生的心理,装作没有看见他的矛盾。

  道:“陛下今日可对你有指点?”

  刘疆想想道:“父亲每日都会抽空检查儿臣的作业。今日来之前还让儿臣写了一篇策论。”他犹豫了一下,才说:“是关于度田的。”

  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其中也包括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度田对国家是有莫大的好处,可对于豪强地主来说却是再难。豪强们通过勾结地方官员的方式对这项政策进行抵制。

  豪族大族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勾结郡国长官,欺压平民小农,并且隐瞒和少报真实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度田的真正目的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田宅逾制,仆婢多匿的现象得不到根本的缓解,反而弄的中下层平民小农怨声载道。

  大汉地方官吏在执行度田诏令时,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完全失去了度田的初始目的。特别是京师之地洛阳和帝乡之地南阳,皇亲尤众,田宅逾制更甚,但地方官员畏于权势,不敢认真清查。这些问题渐渐暴露,这会只怕刘秀已经生了杀机。

  云熙问:“你是如何应对的?”

  刘疆道:“儿臣自然赞成度田,建议父亲严查,防止下面的人欺下瞒上。”

  云熙赞许的点点头,道:“太子对得不错,但是却还是要考虑到现实,大汉立国伊始,威信不足,需要尽早防范。”

  刘疆心中一惊,道:“母亲的意思是有人可能会乘机作乱。”

  云熙肯定的说:“不是趁机,而是一定。所以太子要尽早准备,为大汉江山尽一份心力。”度田事件是刘秀废后的引子。

  光武帝度田三载,多次日食,导致朝堂动乱,天下盗贼四起,严重动摇到了刚刚站稳根基的东汉的统治。面对天象示景,度田造成的忧怖,最终都压在了身为皇后的郭圣通的身上。为了缓解大汉朝堂压力,给度田找借口,刘秀最终废除了皇后郭圣通。

  古代人对日食天生害怕,一般出现日食,皇帝要么下罪己诏,要么就要废后。很不幸郭圣通遭遇了后者,替代了本该刘秀承担的责任。

  这次她是绝对不会让刘秀得逞,也不会让有些人浑水摸鱼的。

  刘疆点点头,拱手道:“是,儿臣敬遵母亲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