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节
作者:萧潇兮      更新:2023-04-27 13:09      字数:3016
  欧阳纤芊顾忌的有道理,权先生同意她的提议,“之前说过让一个孩子随你姓的,你打算让哪个随你姓?姓苏?姓穆?还是欧阳?”

  “苏有旭阳,穆有子彦,欧阳要不是嫌改名字麻烦,我都想改了,还姓什么欧阳。就算我有喜欢的姓氏,我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几个不同的姓,就让他们都姓权。辰曦那边如果你们觉得需要改成按辈分叫的名字,你们也可以改,你知道的在这些事上,我没太多想法的。”

  “现在没一定要按辈分取名,再说辰曦的名字很好,不用改。星星他们三,明天我找个时间跟爷爷聊聊看,按辈分取的名字要不难听,就按辈分来取。难听就按跟辰曦一样,中间都一个辰字。”

  “名字的事,我就当甩手掌柜,你自己看着办就好。”

  第160章 三胞胎取名

  次日一大早,权先生训练在外面训练完回来,看到正带着三孩子晒太阳的老爷子。早上九点钟之前的太阳,有助孩子身上黄疸的消退,而且适当晒太阳能促进孩子的钙吸收。老爷子得知有这样的事,昨天傍晚也带三个小家伙晒了下午四点后的太阳。

  权先生走过去,感觉孩子脸上的黄疸,似乎真消退了一些。也不知道是这晒太阳的作用明显,还是这黄疸本来就要消退,反正看起来好多了。

  想到明天就要离家,权赫峻简单和老爷子寒暄了几句,就切入正题,“爷爷,趁我还在家,咱们是不是把三胞胎的名字,确定下来?”

  “这事儿纤芊怎么说?”

  权赫峻也没隐瞒,直接将纤芊昨晚的意思,说给老爷子听,“您这边是怎么想的?”

  “你的想法呢?”

  “我赞同纤芊的想法,孩子还小真让他现在就姓纪,难保不会有人因这个原因对他下手。无论从家族方面,还是从孩子方面看,现在就姓纪,都不是好选择。”

  老爷子沉默了许久,“那就照你们的想法来。”虽然自己是长辈,但权赫峻两夫妻才是孩子的父母,取名的事,老爷子自然事先顾忌他们的感受。

  怕老爷子心里有愧,权赫峻如此宽慰,“我相信将来真找到他,他也会理解我们的做法。”他指的是纪阳。

  “臭小子,爷爷像这么不经事的人吗?”这么点小事儿,还需要人安慰?!

  “那倒没有,就是担心您太重视那承诺,心里不好受。”

  “也算不上承诺,当年就是那么一说,纪老爷子也明白这么做意味着什么,当年特意叮嘱我量力而行。这些年我迟迟没做这事,一是没找到合适的人,一是时机不成熟。如今有真正身上流着纪家血脉的人,时机勉强也算得上成熟,我才想着履行这件事。”

  “不过你们顾忌的有道理,如今先有你爸妈还在世的事儿,再有纪阳可能也还在世的事儿,情况复杂,不要让孩子牵扯进来比较好。”

  见老爷子是真的不介意,权赫峻进一步问了一个问题,“能跟我说说他的事儿吗?”

  关于纪阳,权赫峻知道的都是大家盛传的,什么纪家历代最优惠的子弟、什么被当成国父培养等之类的。但进了特种大队后,他无意中听到关于他的事,有心打听却无意得知,他的事儿在军部被列为机密,不能随便乱说。

  但他看得出来,但凡知道点实情的人,提起纪阳眼睛里都满是崇敬之情。他看得出来,这崇敬之情是由衷的,至于不多提他的名字,则有种这名字被随意提起,是侮辱的意味。

  在部队这个崇尚实力的地方,一个几十年不存在的人,还能叫大家这般敬重,意味着这人是个绝对强的存在。

  如果这人真是纪阳,那就跟他印象中被当成政治家培养,将来要从政的人大不相同。他搞不清楚传言的这个人跟自己所知道的纪阳是不是同一个人,如今有机会求证,自然趁机求疑解答。

  听权赫峻突然提起这个话题,老爷子大概知道他听到有关纪阳的事。想到纪阳曾经的事迹虽被当成国家机密封存,但跟他共事过的还留在部队的前辈,有意无意拿他的事迹勉励下属,很正常。

  “先说说你对他的想法?”

  “如果我在部队听说的人,真的是他,那他跟传闻出入很大。我不确定,两人是不是同一个人,才特意问您。”

  “那我可以很肯定告诉你,两人的确是同一个人。”

  “那为什么一个痴迷军事的人,能被说成当成政治家来培养?”军政的差异,就跟古代的文武官员的差异一样,你让一个沙场战将去做文官的职务,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

  “这些你还没跟你媳妇说过吧?”

  “我自己都还没清楚状况,没办法跟她说。”

  老爷子点头,他看得出欧阳纤芊,对自己是纪家子孙这件事,并不是很感冒,甚至有点把身份这事当成负担。有心想跟她说些纪家的事,化解她心里的想法,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今天权赫峻问起这事儿,他决定通过孙子的口,把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告诉欧阳纤芊。让她知道,纪家是个什么样的家族,纪阳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就算纪阳还在世,国父的位置,也不会是他坐的。他一心痴迷军事,对政治的事儿,压根不感兴趣。”

  “大家听到的那些话,只是有人刻意传的,而他自己本身素来不在意这些,压根没想过辟谣的事儿。你纪爷爷当时想着,这种事辟谣大家未必会信,想着时间到大家自然就明白,也没刻意去解释这些事。”

  权赫峻原本还不确定自己听到的相关传言,如今听老爷子这样说,“所以他真是国内三十年前,最强兵王?”

  “听过他的事迹了?”

  “就知道他是三十年前最强的兵王,其他的事不知情。”

  说起纪阳,老爷子陷入了回忆中。

  “他当年负责一起古董走私案,意外得知倭国手上有一批我国的古董,是当年nj大屠杀的时候洗劫去的。几经辗转想把这批古董弄回国家,几翻下来没结果,还因此损失了他所在特战小组其他成员的生命。”

  “他一怒之下,一人深入倭国皇宫,刺杀天皇,遭到一百多名忍者的围攻。眼见自己逃不掉,他引爆自己手上的手榴弹,毁灭自己的同时绞杀了近半忍者。”

  “最后倭国方面哪怕知道他是我方的人,苦于没有任何证据,只能硬生生吃了这个哑巴亏。不过,他们当时把他的尸体送回我方,就是明晃晃告诉我们,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人,这个仇他们记住了。”

  在国际上有个潜规则,就是各国小规模作战时,明知道对方身份也不会点破,各凭本事厮杀。主动打破这个规则,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军人去其他国家执行任务,会遭遇其他各国强烈攻击,这不利于国家小规模军事行动。所以当年哪怕倭国明知道,纪阳是华夏国的人,也只能用这种方法发泄心里的愤慨。

  权赫峻听说纪阳竟然一人独闯倭国皇宫,遭遇一百多名忍者围攻,竟然还有机会拉一半忍者给自己陪葬,对纪阳顿时有了全新的认知。

  要知道,倭国忍者的实力,不亚于精英兵王的存在,一百多名忍者同时围攻,难怪跑不掉。想不到他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绞杀掉五六十个忍者,这得是如何强悍的存在,他想不出来。

  强者最尊敬的就是强者,听完纪阳的事,权赫峻没去评判他自身闯倭国皇宫是不是太鲁莽。是人都不傻,能生绝对不会选择去死,他肯定当时纪阳绝对有不得已的事,才会做出这样疯狂的事。听完他的事迹,在他心里,纪阳就是个英雄的存在。

  只是现实似乎跟他们目前掌握的情况,不大符合,“按您这样说,那有没有可能,他如今在倭国人的手上?送那具尸体回来,只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去寻找他?”

  “纤芊的年纪,跟他出事的时间差不多吻合。没猜错的话,纤芊应该是在他这件事前有的,通过纤芊并不能判断他还在不在人世。”

  “不过,之前瑞士银行的种种迹象,倒是可以做你说的这个推测。”

  权赫峻想着事情始末,又觉得自己的话,不经推敲,“可如果倭国送他的假尸体回来,是为了不让我们寻找他,就表明他人还在倭国人手上。那样的话,倭国人绝对不可能让他有机会在瑞士办银行账户,还每年让他往账户里头存钱。”

  “这不符合逻辑,毕竟这样做容易让人知道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