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大火 第25节
作者:缪娟      更新:2023-04-26 11:51      字数:6304
  第十三章 (1)

  1.

  袁姐开会主要传达的意思就是,区里要从社区和街道选拔二十位左右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到上面去补充力量。从现在开始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要各社区各街道往上面报人。对二十八岁以下年轻同志的现有编制不加限制,像我和胡世奇这种拿三年合同的普通工作者可以,专干可以,一旦被区里选上,就能给解决事业干部编制。

  “简单来说,”袁姐怕我们听不明白或者没有意识到重要性,还要加以解释,“就是我们把你们这些适龄的年轻人都报上去,如果被区里选上了,就可能分配到区政府各局,录事业编。就是升职了,以后就有保靠了。”

  “啊!”我跟胡世奇互相看看,感到十分惊喜,“还有这等好事。”

  “正常。”袁姐道,“组织上总是需要新鲜血液的,有能力的年轻人不可能总被窝在一个地方。像这样的选拔上面每年都有,渠道通畅。但是我提醒你们两个几件事儿:一是,把自己的材料组织好,就想写个人总结一样,之前干了什么,拿到过什么荣誉,书面证明材料也都要准备齐全,还有最近的工作也要抓紧,争取做出点成绩。二是吧,一共区里就二十个名额,但是各街道各社区要往上推上去几百人,竞争是激烈的,但不是在你们两个之间产生,你们不要影响关系,就算要是真有一个人被选走了,这不还得一起工作三个月呢,对不对?还可能你们两个一起都被选上了,或者一起都没有选上呢,是吧?”

  我跟胡世奇彼此看看呵呵一笑,又对着袁姐呵呵一笑:“就是嘛… …”

  但是我看见胡世奇在转眼睛了,他动脑筋的时候就是这个表情,弄不好现在就在那里后悔刚才跟我说话说得太满了,说什么都不跟我争,说要把票投给我呢,没想到我们马上就成了对手了吧。

  “行了,该干嘛干嘛去吧,表格就在网上,要组织的材料上面也都有,你们填好了给我。”袁姐一边说一边把呜呜作响的电话接起来,这两天预报有雪,她得跟环卫和各小区物业协调好各居民小区和学校周边除雪的安排,防疫专干李姐从外面进来:山水佳园有居民直系亲属从日本回来,在社区报备,还要袁姐的签字。袁姐一边打着电话沟通除雪的事情,一边检查着归国人员报备的材料,简直一个人当两个用。

  我上了区人事局的网站,找到表格开始打印,看袁姐这样就实在不好意思马上处理自己的事情,便把材料放在一旁,先忙明天早上要给街道送过去的表格。张阿姨在我后面伺候鱼,漫不经心地,忽然问了我一句:“你怎么还不交入党申请书呀?”

  我抬头看看:“干嘛?”

  “干嘛?!”张阿姨一听我说,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眉毛都快立起来问我,“入党还有什么干嘛?你没看见你那个表格,名字性别后面第三栏就是政治面貌吗?”

  “入党这事我妈我舅也都跟我说过,”我笑笑,好像还对她有点抱歉了似的,“阿姨你看我一天到晚的… …再说入党申请书也不好写呀。”

  “哼。”张阿姨放下手里的小网子,“我可告诉你,胡世奇可都交入党申请书了,人家思想汇报都写了两份了。”

  我愣了一会儿:这小子真有心眼呀,一下子又走我前面去了。

  这个冬天随着一场大雪的来临又让我们社区还有我自己忙碌起来了:环卫人手不够,除雪车也开不到小区内部,得发动居民和我们一起除雪;下了班我还惦记着要带孙莹莹出门去逛逛的事情;回到家里得把报名区事业干部的材料准备好,无论希望大不大,怎么都要争取一下,而申请入党又成了一个关键的条件。

  事情忽然间好像又多了起来。

  … …

  佳轩回了自己单位几天,把从我们这里组织的材料,特别是我和小汪警官把孙莹莹送医院的事情形成文字给报社的领导看了,领导们开会觉得内容很不错,开会讨论提高了选题的级别,让她进行更细节的采访和更深入的报道,把孙莹莹的事情树立成社区工作的典型事件,体现我们群众工作的细致入微。她回到社区听说我答应了汪宁要帮他照顾孙莹莹,带她出去玩,一方面像世奇一样对我由衷佩服,另一方面表达了特别大的热情,说想要跟我一起带孙莹莹出去。

  说到这里,之前一直对她的记者工作全力配合的我有点犹豫了,我觉得哪里有点不太对劲儿,我不是很想要这样,一边收拾材料一边支支吾吾地跟她说,嗨,孙莹莹的事情也就那样了,说到底也没什么特别有意思的呀,你要是非得写到我和小汪警官给她送到医院里面去,也行,那都是我们正常工作的内容,不过往后,我跟孙莹莹就是普通交往,最多就是算我帮着汪宁办私事儿,女孩子之间出去玩玩,不在我的本职工作范畴里,我觉得这个没什么可报道的,你再去挖点别的事情吧?肯定比这个有意思。对了,袁姐现在忙着接纳归国人员的事情呢,目前防疫工作是焦点,你去跟跟她。

  佳轩见我这样搪塞她,并没有再坚持:“哦,这样呀,那就算了。没事儿,我再跟着袁姐找找素材也行。”接着她帮我整理桌上废弃的打印材料,把它们塞进碎纸机里,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了些关于徐宏泽的事情,他最近的研究项目很被单位重视,很快就会被立项进行商业开发,她爸爸想要参与投资,但是徐宏泽没有表现出一点点积极性,她说他这人就是个有资源也不用的死心眼,别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还恨不得往外推。

  我哼哼哈哈地应着她的话,也没有十分热情。

  韩佳轩试图缓和我们之

  间尴尬的气氛,又说起自己单位副刊报社里面的一则八卦,说一个主编,快五十岁的领导,出轨,最近被媳妇逮到了,你猜怎么逮到的?

  我真是,我最喜欢听这种了,这种出轨被逮到的故事实在是比徐宏泽要不要韩佳轩她爸的投资的事儿有趣多了,我心里已经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火,背朝着她,但是耳朵马上就竖起来了,但是我不想被她看出来好拿捏我,就回头轻轻问她:“… …那你倒是说呀,怎么逮到的?”

  佳轩凑上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别提了。主编的老婆正带着孩子逛歇马台夜市儿呢,那有个卖手冲咖啡和奶茶的特别好喝,她要了奶茶,等下一杯的时候四处撒目,忽然看见二楼日本餐厅的落地窗边坐着的不就是自己的老公吗?旁边还有一个女的,俩人老腻歪了,互相喂寿司,你能想象出来不,喂寿司就像喝交杯酒的造型… …”

  第十三章 (2)

  我听得有点激动,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坐在椅子上,关切地:“然后呢?”

  “然后主编老婆蹭蹭蹭上楼去撕他俩了。听说当时场面可乱套了。小三跳到沙发上还居高临下地教训主编老婆呢,我告诉你,你不要不识大体,你把他弄得身败名裂了,你也就完了!你们家也就完了!主编老婆说我可去你的吧,还身败名裂,你当他是什么人物吗?报社现在全亏钱,我们家的钱是我弄自媒体挣的,你俩吃的这个餐厅,会员卡都是我买的!你给我下来!小三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儿,马上从上面跳到另一张台子上跑路了,听说把高跟鞋踩断了一个跟儿。”

  我听得拍手大笑:“哈哈哈哈,太棒了!”

  可见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我跟佳轩两个之间那个因为我拒绝她在孙莹莹身上挖掘新闻价值而产生的小小尴尬,因为这个八卦而化解了。

  她趴在桌子上问我:“洋洋你去过歇马台夜市吗?你喝过那家手冲咖啡和奶茶吗?”

  “没有。”我说,“那个夜市不是香格里拉酒店办的吗?我听说东西可贵了。”

  “贵有什么,又不是总去,我请你吧?东西好吃,还有人唱歌儿,还有露天电影院。挺热闹的。”佳轩说,“带上孙莹莹。啊?”

  我合计了一会儿:“行。我约她。”

  那个周五的晚上,佳轩开车载着我和莹莹出去了,那是一次“girls’par

  ty“。对于孙莹莹和孙家来说,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她穿了一件新买的黑色的羽绒大衣,更显得修长苗条,临走的时候她妈妈在她手里放了二百元钱,告诉我们吃饭的时候就用这个钱,佳轩很豪气地说用不着,我说了我请客。

  汪宁这天晚上有篮球赛,打完了球队友们还要一起去打游戏喝啤酒。单身男孩儿们玩起来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活动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他正没主意要怎么安排孙莹莹,知道我要带她出去了特别高兴,高兴也有点不放心,在微信里反复跟我说,可得把她看好了,她现在刚开始出门,基本上还不认识路,你们可得总在一起,千万别把她给弄丢喽。有什么事儿喊我。

  我说你放心吧,有我照顾她,肯定不会的。

  我们已经坐在佳轩的车子上了,车子经过了老市府广场向南走,青年大街上车子越来越多,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是临近年底,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上都挂上了彩灯,很有节日气氛,大商场里都在做促销和店庆,街上非常热闹。

  我把自己的电话放在包包里问孙莹莹:“你买手机了吗?”

  “汪宁给了我一个。”她说着把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来让我看。

  我接过来,居然是最新的iphone,紫色款,贴了膜,配迪士尼的硅胶壳子,非常好看。屏幕亮起来,系统也安好了,她微信里面只有一个人,就是汪宁。

  “这个可是最新款呢。”我说,“可贵了。汪宁对你真好。”

  孙莹莹歪了下头,默认地。

  “现在什么都用手机,非常方便。下个星期,你拿着身份证去银行办个卡。以后就不用再在兜里揣钱了,去哪儿就用手机一扫码,还能做地铁公交车,买什么都行。你看看小汪警官有没有空陪你去银行,他要是忙,我得空陪你去。”我说。

  孙莹莹点点头,手揣在兜里向窗外看去,似乎对我说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吸引她的是外面的灯火和热闹。我搓搓手,心里面多少有点热脸贴了冷屁股的尴尬。佳轩在后视镜里看看我,眼神是鼓励的,站在我这边的。

  自从孙莹莹病好了,打算从家里出来以后,我经常能在小区附近看见她,有时候自己遛弯,有时候等小汪警官下班,有时候陪她妈妈去买菜,我都主动跟她打招呼跟她说话问问她干些什么,她看着我最多也就是点点头笑笑。这我也能理解,她刚刚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不能要求她马上接纳陌生的一切,她还不习惯跟人应酬呢,得给她时间。

  越是临近夜市,车子越多,佳轩费劲巴拉七拐八拐地到底是把车子停在了香格里拉酒店的楼下,你猜怎么着,这个酒店的地下停车场居然跟他们酒店大堂一个味道,都是喷了香水的,我说佳轩呀,你这停车费得多少钱呀?佳轩满不在乎,我爸有这里的金卡,停车不用花钱。

  夜市非常热闹,人很多,每个摊位前面都有不少人排队,吃的东西虽然有点贵,但是比别处精致,还有卖手工皂,编绳小包和各种摆件的,佳轩给我们买了一份六个的小汉堡,都是不同口味,出自五星酒店的大厨的手笔,实话实说,肯定比太原街小吃街的烤冷面好吃。我实在是不愿意让佳轩一个人替我们两个花钱,就去买了三杯奶茶。有个歌手站在高大的雪人的旁边唱《漠河舞厅》,歌声迎着灯光变成了白气,让歌手本人变得仙气飘飘,我们三个就在那里一边吃东西一边听他唱歌,虽然有点冷,但是气氛有趣。

  我吃东西听歌儿的时候一直注意着孙莹莹,我跟佳轩说好了,她但凡有点累或者有点不舒服,咱们就马上回去。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老家住在草原上,据她说一年都看不到几个人,来沈阳上大学之后,我们寝室的第一个集体活动是去太原街逛逛,草原来的同学看着满街人潮,忽然捂着胸口,眼睛向上看,我问她你怎么了?话音未落,她一低头已经吐在旁边树下面了——原因就是总也不见人,看到人太多容易血压不稳,就是“晕人”,跟晕车晕船一个原理。我也怕孙莹莹“晕人”,不时问问她还行不?咱还继续逛吗?要不要回家?孙莹莹吃完了东西,兴致颇高,说挺好玩的。我这才慢慢放轻松了。

  忽然韩佳轩咬着奶茶的吸管定住不动了,慢慢说道:“日了狗了。”

  我心里说我当初真是错认韩佳轩了,还当她是一个淑女,自从我们熟了,她在我面前说话也太随便了,怎么就“日了狗了”?

  可是当我跟着她的眼神往远处一看,我就明白了,我看见胡世奇了。

  看见胡世奇不打紧,无论如何整个沈阳市也不算太大,都可能是他的出没范围。

  可是老胡的旁边居然有个姑娘。

  有个姑娘也不打紧,这个姑娘居然我认识,那是山水佳园的小赵姑娘。就是被郑大爷家的公鸡大皇帝(已故)给啄了眼睛的小区一霸,法斗三炮,的主人。

  老胡旁边是小赵姑娘也不打紧。

  他们两个居然在亲嘴儿!

  亲嘴也不要紧,碰几下就行了呗,他俩在旁若无人的深吻,离老远我都看见老胡的喉咙在动,好像喝水一样!

  我霎时能够理解为什么韩佳轩说粗话了,我只觉得眼睛里面像被甩了一把辣椒面一样,简直是疼得要命,恨不得赶紧拿冰凉水洗一洗,oh my eyes! my eyes!我忍不得了,对佳轩和莹莹一甩头:“什么情况呀,走,咱问问去!”

  第十三章 (3)

  我从后面拍了老胡肩膀好几下,他跟小赵姑娘终于松开了,回头一见是熟人,当时也有点尴尬,一边习惯性地转动他的钛合金小眼睛一边冲我们笑笑。

  “怎么回事儿胡世奇?!”我问他,“你,你们这是谈恋爱了?你报备了吗?”

  老胡向上翻翻眼皮,干脆也不遮掩了:“你怎么才知道吗?我们都好上挺长时间了。”

  “好啊你。你也太有心眼了。我什么都给你说,你什么都不跟我说。”我真有点生气了,“你这算是朋友吗?”

  小赵姑娘躲在老胡身后,捂着嘴巴嘻嘻笑。

  “我可不是故意瞒着你们哈,就是… …也不能跟你似的,才到暗恋的阶段就把事情拿出来说不是?我不得有把握了才让你们知道吗?”

  “那你现在是有把握了?”韩佳轩跟着问。

  老胡摇头晃脑的,挺骄傲的样子,指了指后面的小赵姑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了:“刚商量定了,过两天新年放假,她跟我回老家见我爸妈去。”

  韩佳轩在旁边彻底顾不得形象了,又是一声:“唉我去,完了完了,我到现在还没见徐宏泽爸妈呢。洋洋咱俩完了,这小子算是走咱俩前头了。”

  老胡一听这话更有成就感了,更高兴了,哈哈大笑起来,一边搂着小赵姑娘,动作居然还挺帅:“走走走,外面这会儿也冷了,这不旁边就有酒吧吗,我请你们喝酒吃炸鸡去。”

  我们穿过夜市上的

  人群,一边往酒吧里面奔,我一边追问:“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一点兆头都没有?说,是不是因公谋私了你。”

  “也不能说不是吧,”胡世奇道,“不就是她把郑大爷的大公鸡给举报了,郑大爷把她家三炮拿走卖了,我去狗肉一条街上把三炮给救回来开始的嘛… …”世奇说,“不过你也是太粗心了,居然什么都没看出来……”

  我仔细想想确实也是如此,从那个时候开始老胡好像开始正经了,文静了,袁姐也说过世奇比从前成熟了,我们怀疑过他已经有对象了,原来真是这么回事儿,但是谁也没想到是三炮它妈小赵姑娘呀。

  “总之今天放不过你了。”佳轩摇着食指,“等会儿狠狠吃你一顿。”

  “没问题。”小赵姑娘嘻嘻笑着,“我今天股票挣钱了。”——这姑娘不错。

  我们几个人上了去二楼的电梯,快要关上门的时候,又有五六个男女挤进来,小小的空间瞬间就显得有点拥挤有点热,我把帽子围巾摘下来,看看韩佳轩,看看老胡,小赵姑娘,还有她怀里的三炮,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儿。

  哎一个没看住孙莹莹哪里去了?

  … …

  “等等你们再说一遍。我没听明白。”年轻警官从停在夜市旁边的巡逻车上下来,看着我们四个人和一条狗,“你们的朋友丢了?”

  “对对对。”我连忙说,点头如同捣蒜。

  “女的。身高

  一米六八左右,黑色羽绒服。二十多岁?“——他重复我刚才说的话。

  “对,没错。您看见她了吗?”我急得要命。

  “你们回头看看,这夜市上有多少人,像你说的这样的又有多少个?我从哪儿看去?”

  我咽口唾沫,说话飞快:“那您帮我找找吧。我们几个找了一大圈了都没找到,可急死人了。我怕她出意外,警察叔叔您帮忙找找吧… …”

  “不是二十多岁吗?不是小孩儿吧?”

  “不是。”胡世奇道。

  “智商正常吗?脑子有问题吗?”

  “智商没有问题。但是怎么说呢,好多年不出门了,没怎么逛过街,可能会不适应。容易产生生理性不舒服,离开我们了,怕她反应不过来,总之,智商没问题,但是可能会有点糊涂… …”我一叠声地说。

  警官侧着脸看我,好像觉得我这般麻爪,这般语无伦次,我才是智商有问题的那个,他不得不试着重新理清头绪:“… …你们到底要干什么?是要报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