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作者:苏扶苏量子星星      更新:2023-04-26 06:47      字数:3973
  《倒计时》的首映式和首映安排在同一天,林景不需要靠首映式影评发酵口碑,所以这只是个启动仪式而已。

  首映式的安排毫不花哨,主创团队讲几句话,回答几个问题,便开始放映电影了。

  林景走下台,在后排找到韩铎,坐在他的身边。

  韩铎一边把水递给他,一边说:“说起来你保密措施做得真好,这么久了,连我都不知道你这部拍的到底是什么。”

  “不是有电影简介吗?”

  “鬼才信咧。”随即,韩铎就安静下来,认真地观看电影。

  包括他在内,全场所有的影评人、导演、演员、业内人士,都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他们懂林景的营销手段,这是一部从去年打赢官司时,就开始宣传的电影。

  经历了中间的金幕奖风波、半年逆袭计划、电影官宣、撕逼大战……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好奇心,已经提到顶点。对他们来说,这仿佛不是一部电影,而是林景卖了一年之久的关子。

  所有人都想看看,一群半路出家的外行人,到底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

  银幕亮了。

  画面切出第一个日历牌,5月5日,阿金呆滞无神地躺在床上。

  影评人们愣了愣,心想这部戏的主角也是绝症病患?倒是巧了,不知道林景能演出一个什么样的绝症病患。

  画面切出第三个日历牌时,大家对电影的体裁都已经心里有数,知道应该是由段落式的喜剧小品组成的。

  他们一边想着这个形式的喜剧还挺新颖的,一边拿起小本本,开始准备挑刺。在他们看来,一种用新形式搭载的喜剧,势必会充满各种问题。

  然而,让他们失望并惊奇的时候,这部戏的剧本结构竟然非常完整流畅,幻想和现实两条线交织,每当幻想带来割裂感的同时,现实又带来流畅感。虽然剧情荒诞,bug却很少。

  不紧不慢铺开的叙事、接连不断抖出的包袱,让全场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充实了影评人的随身小本。

  等到剧情进展到幻想疗法的时候,他们对这部电影已经心中有数了。

  林景听到前排有两名影评人小声交流,其中一人说:“体裁新颖,故事也挺棒,总体来说做了个成功的尝试,如果按普通喜剧片标准来算,已经非常优秀了,只是欠缺点完成度。”

  另一人摇头道:“可惜,可惜啊,和哄堂大笑撞在一起。那部注定是今年的年度电影啊。”

  林景想了想,问韩铎:“你什么看法?”

  韩铎说:“看完才知道。”

  电影继续放映,阿京有了钱,捐给项目,拿到抗癌药治愈自己。一切都很圆满。

  前排的几位大导和知名影评人,皱着眉头想了想,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可是又说不出来。

  有视觉敏锐、对镜头信息敏感的导演,发现了片中暗示幻想主人公就是幻想者自己的细节,但他没多思考,以为是隐藏的伏笔,用以表达“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的主题。

  ——是了,电影放映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的精神内核是表达“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这个表达,胜也胜在浅显直白,输也输在浅显直白。

  韩铎的呼吸,却越来越紧张。

  起先,他只是发现这部片中的表演方式有些特殊,到后半段,才发现其中的微妙。

  他知道,这种表演方式,绝对有它的目的,所以他一直等待着。越是临近结束,他就越是紧张,因为至今——竟然直到这么末尾的地方,他都没有看到那个目的!

  影片终于播放到最后一张日历牌,观众们全程笑得很愉悦,看到主角身体报告上的数据比之前大为好转,他们的心情也变得放松下来。

  有的影评人心想,虽然完成度和内核不及《哄堂大笑》,但这部电影有它的好处。它轻松、浪漫、圆满。张三不愧是张三,拍喜剧也能把他的浪漫美学如此彻底地融入。

  一位急性子的影评人甚至直接在微博写道:正在看《倒计时》,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喜剧,它专注于表达轻松和美好,会给人带来非常愉快的观影体验。

  他刚把这条微博发出去,电影院里突然起了一阵骚动。

  他疑惑地抬起头,正看到阿京往心愿单上添加“幻想疗法”愿望的那一幕。

  “哈?”所有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这又是什么意思?幻想疗法不是已经实现了吗?

  下一秒,阿金看向那本日历牌。

  那本作为全片主线,从片头串联到片尾的日历牌。

  他嘀咕了一句“怎么放倒了”,便伸手摆正回去。

  电影结束。

  全场呆滞。

  第52章 时计倒

  没有花里胡哨的片尾, 电影一结束, 就黑屏放出了制作人名单。

  背景音乐是一首淡淡的女声哼唱, 音色质朴, 仿佛能引领观众回归本真。

  因为结束方式很简单, 没有分散观众们的注意力,导致所有人依旧沉浸在电影最后一幕,久久回不过神来。

  他们窒息地想:为什么要把幻想疗法写到心愿单上?倒置的日历牌, 究竟意味着什么?

  制作名单播到一半, 黑色的背景上出现了变化,淡淡的灰色细线从边缘逐渐汇聚, 汇聚成一个个阿拉伯数字的样子。这些数字不时跳动着, 做出一些镜像或倒置的变化。

  这是一段很简单的背景动画,它把问题的答案, 清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电影中的日历牌时间,全程都是错的。

  “啪!”手机掉在地上的声音清晰可闻,是那位迫不及待发微博的影评人。

  他捡起手机,看着那被摔得稀碎的屏幕,脑子里仿佛有什么东西也被摔得稀碎。前一刻的轻松愉悦都已不在, 他只剩一个念头——

  这部电影,竟然不是按正确顺序播放的!!!

  意识到日历牌的真相后, 一些见识不多的小电影人已经快不能fu吸了。

  那它的正确顺序究竟是什么???

  众人还沉浸在思考和震惊中,现场灯光亮起,原来片尾已经播完。

  主创组重新上台,向大家一一致谢。在这个环节, 主持人会点几个和主创相熟的名字,请他们对电影做出评价,也会让在场的影评人及媒体提出问题。

  主持人在剧组致谢之后,才慢吞吞地接过话筒,他也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被结尾震得有点说不出话来。

  他下意识道:“真是一部……令人震惊的作品。说实话,我有点被结局吓到了,大家呢?”

  现场终于起了一阵骚动。

  片刻后,掌声开始响起,有人甚至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个、两个……最后,所有人集体起立,掌声轰鸣。

  平息之后,主持人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直接问张三:“我实在太好奇了,所以意思是,这部电影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叙事的,对吗?张导可以给我们解答一下吗?”

  张三想了想说:“关于这个故事,虽然剧本是我们五个人共同完成的,但最初的大纲来自林景。这方面问题,让他来回答大家。”

  林景对着话筒,笑眯眯地说:“这部电影的叙事是按时间顺序啊,谁说不是呢?”

  大家一愣。

  林景看向主持人,说:“倒叙也是一种时间顺序,没错?”

  主持人恍惚道:“竟然是倒叙吗……抱歉,这真的有点震到我了。我想问一下,这部电影有剪过正叙版本的故事吗?我真的好想马上再看第二遍,如果是按正叙看就更好了!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理解我的心情!”

  大家再次鼓掌,疯狂点头。

  同时,他们又震惊地想到:如果电影是倒叙叙述的,那么现实的主角根本没有治愈自己!而是逐渐病情加重!

  林景笑道:“别担心,这部电影的第二个版本会在js影城、星联影城和曙光影城三大院线同期上映,到时候凭第一版的票根,可以观看第二版本。同时,我们的首映礼结束后,电影还会放映第二遍,届时大家想留下来的,可以在这里看到第二个版本。”

  主持人满意了,开始点名请大家评论。

  第一位被点到的,就是圈中知名的毒舌影评人——大川老师。以前的电影首映礼,是基本不敢点他的名字的,但张三对《倒计时》的品质很有信心,暗示主持人可以叫他。

  大川站起来之后,握着话筒,沉默了半分钟。

  主持人:“……?”

  大川:“…………”

  最后,他艰难地说:“我可以先不发表意见吗?等看完第二遍,让我说几分钟都行。”

  主持人无语,只好有点了一个人,这次是位著名导演。

  他站起来之后,直截了当道:“抱歉,这个话暂时我说不出来,因为现在我还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全貌是什么样子,贸然评论,有失妥当。”

  主持人只好又点了一位,这位也是常年给各大杂志供稿的知名影评人,笔名叫江十。

  江十站起来,安静了几秒钟,然后说:“我看完电影,手机屏摔碎了。想问问林景……赔手机吗?”

  全场爆笑,林景说:“看来江老师的手机不喜欢这部电影啊,这样好了,我赔你一部喜欢它的。”

  因为电影的戏剧性结局,现场气氛非常活跃,等到首映式结束,电影开始播放第二遍,观众无一离场。

  正叙版的电影里,开头一幕就是主角摆正日历牌,在心愿单上写幻想疗法。

  接着,电影片名出现。

  有意思的是,这个版本的名字叫做《时计倒》。

  它是《倒计时》的另一个版本,同时也是第二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第二部 截然不同的电影。

  《时计倒》这个名字乍一听颇为滑稽,它才像一部喜剧该有的名字。然而,它却是一部悲剧。

  观看《时计倒》的过程,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体验。大家明明已经看过了正叙的故事走向,明明知道接下来一幕要演什么,却一点都不觉得乏味枯燥。甚至随着剧情推进,他们越来越沉浸其中,越来越投入感情。

  因为对每个日历牌的剧情心中有数,他们关注的是其他方面。而可以挖掘的隐藏信息,太多太多了。

  这个过程是难以言喻的,你注意力越集中,就能发现越多细节和隐喻,到最后,你会震惊地意识到——细节无处不在。

  每一句先前令你爆笑的台词,背后都隐含深意。每一个以为无意义的动作眼神,都能让你产生联想。

  这些细节和隐喻,启发着你、推动着你,让你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一个又一个令自己震颤的领悟。

  而每一次的恍然大悟,都是一层泪点的累积。

  观众会一层一层地发现:原来幻想疗法本身也只是幻想;原来正叙中存在这么多前后伏笔;原来所有的幻想都源于现实;原来幻想线其实就是主角过往的人生。

  原来圆满不是圆满,它只是徒劳的幻想。

  是再也说不出口的话,再也不能弥补的伤痛,是死亡前回想自己一生时,如此不甘又如此无可奈何的遗憾。

  是他生没有带来,死却带走的满腔不舍。

  ——是的,是不舍啊!

  阿京坐在床头看自己的心愿单,哥哥问他如何实现愿望,他说:“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