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
作者:假面的盛宴      更新:2023-04-26 00:02      字数:4827
  这人是想找茬吧?

  九娘心里本来就烦躁,听了这话,顿时侧过首来,直视着对方,眼中是忿忿的光芒,同时又夹杂着几丝决绝的意味。

  “我见不得你招惹别的女人,此为善妒。你招惹别的女人时,我闯了进去,此为无状。我更见不得那个被你招惹的女人,所以我想让她死,此乃恶毒。”

  反正她就是这样的性格,两辈子都改不了,他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大不了她退位让贤,带着俩儿子自己去过日子去。就算不能如愿离开这里,反正皇宫这么大,总有地方给她安居一隅过自己的日子,眼不见心不烦,爱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九娘越说声音越是理直气壮,颇有一种破罐子破摔,与穆谨亭杠上了的意味。

  穆谨亭定定的看着她,突然摇头轻叹了一声,将她往怀里带。九娘挣扎,不依,他只能微微使力硬将她钳在怀中。

  “朕将你宠坏了。”

  “那也是你宠的!”

  “是啊,从你十岁,至今十余年。”

  听穆谨亭如此说,九娘突然觉得有些怪怪的,同时又有些窘然。可他确实没有说错,从她十岁那年两人相识起,他便一直护着她宠着她,至今已有十一载。

  她如今二十一岁有余,并与他诞下两子,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走过来,突然回忆,心生恍惚。

  九娘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那股劲儿不觉中也泄了。她身子软软地靠在穆谨亭怀里,手指紧紧攥住他的衣襟,泪眼朦胧。

  恍惚中,他的声音静静的响起。

  “你方才所言都不成立。其一,朕没有招惹什么女人,那宫人是自己闯进来的。其二,这甘露殿是咱俩共居之处,没有什么地方是你不能进的,所以算不得闯。其三,不过是个宫人罢了,她即僭越,打死活该。”

  九娘哽咽了一声,瓮声道:“可我妒忌了,我是皇后,我不该。”

  “朕都不介意,你介意什么?我不是说了吗,谁有异议,让他们来与朕说。”

  听到这话,九娘再也坚持不住了,扑在穆谨亭怀里大哭出声。

  九娘已经好久没有这般哭过了,穆谨亭不禁有些手忙脚乱。哄了半天,才将她稍微哄好了一点。

  “你都是当娘的人了,还是这般爱哭,若是让儿子们知道了,该怎么看你。”

  九娘抽抽搭搭的,也不理他。其实不是不想理他,是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明知道他的秉性,他能这般哄自己,九娘除了满心满肺的柔软,实在不知该说什么。

  “若是朕不来与你解释,你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

  九娘还真不知道,大抵会如同上辈子一样,不是大闹一场,就是佯装无事,实则心会越离越远。不过这辈子的处境与上辈子不同,所以只能是后者了。

  穆谨亭不用听她回答,只是看她脸色,就知道她是如何想的了,不禁恼道:“你就将我想成那样龃龉之人?你说说看,我该怎么罚你?”

  九娘心虚气短,期期艾艾,道:“随夫君处置。”

  “这是你说的,别后悔。”

  为此,九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每个人小时候总有一些囧囧的事,例如面面长大后,面妈和面舅总会说,当年面面还小的时候,是如何抱着啃自己的脚丫子的事。面不信,觉得他们是在污蔑,自己哪会做出那么猥琐的事啊。直到后来,有次看到一婴儿,也干出同样的事来,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污蔑啊o(╯□╰)o。

  文文快完结了,大概还有一章到两章的样子正文完结,之后会有番外的,但是番外写什么,暂时还木有具体的思路,望大家多多给予意见啊。么么哒╭(╯3╰)╮

  ☆、第180章 157.117.42.0

  ==第178章==

  甘露殿

  随着刑杖击打皮肉的‘啪、啪、啪’闷响声,一旁伫立观刑的许多宫人都忍不住缩了缩脖子,个个都是花容失色。

  廊下,伫立了一群人,分了两拨。

  其中一拨人以贺嬷嬷和莲枝为首,莲芳以及夏柳几个站在一旁。而另一拨人则是以一名中年女官为首,其身后同样站着几个宫人,从这些人面带怨愤之色,就能看出她们似乎和贺嬷嬷等人并不对盘。

  “贺嬷嬷,您作为前辈,咱们自然不好质疑。可下手如此狠重,是否有些太过了?”那名中年女官说道。

  此人姓陈,人称陈女史,由尚宫局特意选派前来侍候新后,掌中宫一应对外事务。说白了,这个陈女史负责新后与六局之间传命之事,是个跑腿传话的。但因其地位特殊,所以在女官中的地位并不低,属于位低权重那种。

  毕竟是主子身边侍候的,哪怕是条狗呢,也比外面人要高人一等。

  陈女史作为一名六局中不起眼的女官,兢兢业业数十年,这次被选派来新后身边侍候,她十分惊诧却又惊喜,觉得天降鸿运,自己此番要出头了。哪知来到新后身边后才发现,原来事情似乎并不如她所想象那般简单。

  首先新后似乎并不按牌理出牌,哪朝哪代的皇后不是独居一宫,可这位新后却偏偏仗着楚帝的宠爱,与陛下同宫而居。朝中言官屡屡进言,她也没有把这事当成回事。

  按理说,皇后住在哪儿,与她们这些女官并没有什么关系,可偏偏新后是迁来和陛下同住。

  甘露殿是什么地方?那是皇帝的地头!俗话说到哪山头唱哪山歌,既然是圣上的地头,自然有其自己的一套班底所在。一般皇帝身边侍候,大多是以内侍为主,宫人为辅。而皇后身边恰恰就相反,而是以女官宫人为主,内侍为辅。

  这就有些矛盾了,一个地方总要有一个领头的,若是在皇后自己的宫中,陈女史怎么也能占个大头,可在这甘露殿中,她也只能做小伏低。如今这甘露殿的大头可是内侍省的内侍监常顺,让她跟常总管争,除非她不想要这条小命了。

  所以陈女史极为憋屈。

  这也就罢了,新后从东宫迁来,自然身边也有一套自己的班底,以贺嬷嬷和莲枝等人为首。虽因这段时间忙碌,新后还没来得及将六局那边接掌过来,但作为九娘的心腹,贺嬷嬷和莲枝等人自然是要严守九娘身边的一应事务。这些事情不用别人去教,她们就会做了,也因此就和陈女史形成了对持的状态。

  陈女史不甘被□□,可她根本没办法反抗,且她发现新后身边的这些人,和新帝身边人的关系特别好,夹在两者中间,虽没有人明晃晃的去为难她、排挤她,但也让她在甘露殿里寸步难行。

  直到这时陈女史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好差事,明明就是六局中的那些人特意派她来顶缸的。

  可她既然坐了这个位置,自然不想灰溜溜的回到六局去,也因此才会有眼前的这一幕。

  听了陈女史的这番话,贺嬷嬷淡然一笑,眉眼未动:“奴婢也是听从皇后娘娘的懿旨行事,就不劳陈女史操心了。”

  那也用不着这么狠吧?封后大典刚举行,皇后就敢在甘露殿当众杖毙一个宫人。宫人是小,可她背后的事不小啊,前朝那边刚有言官请奏请陛下广纳天下之女,充盈后宫,这边皇后就因一个宫人勾引陛下,当众将其杖毙,她不要名声了?!

  陈女史被堵得面红耳赤,刚想说什么,就见贺嬷嬷身边那个叫莲芳的宫人站出来,脆生生冲下面斥着:“这等不规矩的奴婢,打死也就打死了。你们都可给我看好了,这就是不规矩的下场。”

  说着,她俏目环视当场。

  看其面容,年纪也不算大,但满身狐假虎威的气质倒是挺足。

  没有人敢质疑。

  ‘啪啪啪’的闷响声,还在持续着。

  按理说,要想将此人杖毙,几杖下去也就足了,可偏偏打了几十杖不止,人还没见断气。有经验的宫人内侍们都知道,这是故意不想立马将人打死呢,这是在杀鸡儆猴。

  一时间,下面伫立的众人噤若寒蝉。

  贺嬷嬷等人也是十分恼怒。

  这些日子太忙,她们这些皇后身边的人也跟着忙得晕头转向的,再加上初来乍到,对一切事务都还不是很熟悉,难免让人乘虚而入。方才汤池那处发生的事,经由莲枝的口传入她们耳中,大家都是又惊又怒。惊得是辜负了皇后的信任,怒得是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内贼。

  是的,内贼。

  几乎是听完事情来龙去脉的同时,贺嬷嬷便知道这定是内贼所为。若这宫人背后没人帮着,她不可能会那么凑巧就闯了进去。

  她们自己的人绝对无人敢做出此事,常顺那边也不可能,那么不用说就是这陈女史了。

  贺嬷嬷很清楚刘女史的处境,对于六局那边的小动作也心知肚明。新后初掌宫权,她们不免要试探一二,这陈女史说白了也就是别人顶出来的椽子。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待新后有所行动,六局那边自然也就服服帖帖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陈女史竟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来。借着封后大典刚举行,新后顾忌名声,便使了个小蚂蚁出来。

  若是得逞,陛下的新宠,自然万众瞩目,陈女史也算给自己找了一条新的路。就是没成,事情也牵扯不到她身上来。她既然敢做,自然留了后路,这是后宫这些女人们惯有的计量,贺嬷嬷在宫中呆了这么多年,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窍。

  打算都很好,可惜陈女史唯一估错的就是新后的秉性,贺嬷嬷侍候九娘多年,自然明白她平和面孔下的狠辣。她从不是一个忍气吞声之人,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那就是非死即伤。

  陈女史计划被打乱,可该做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她撑起一脸笑,往贺嬷嬷身边靠了靠,道:“皇后娘娘年纪还小,贺嬷嬷您作为老人也应该要劝导一番,这封后大典刚行,就闹出这种事来,于皇后娘娘的名声可是有碍啊。”说得那叫一个苦口婆心。

  这是在暗示了?

  贺嬷嬷老眼看着她,脸上表情似笑非笑:“奴婢自然是听皇后娘娘的,刘女史真是费心了,你的一片苦心我自会帮你向皇后娘娘传达。”

  这话,这表情,这眼神,就宛若一个巴掌狠狠地扇在刘女史的脸上,让她面色顿时又紫又红了起来。可她敢去质疑吗?自然不敢。

  所谓的杀鸡儆猴,杀的是下面那只鸡,儆得是这里里外外整个后宫中不安分的猴,而此时打得却是她的脸。

  经此一事,恐怕她手下的那点人更加不会如往常那般服帖了。

  可刘女史这会儿还不能走,她还得继续看着,哪怕是强撑着。

  随着一声声的闷响,刑凳上的人渐渐止住了挣扎,又是十几杖下去,执刑的宫人上前触了触她的鼻息后,禀道:“人已经没气了。”

  贺嬷嬷点点头,环视当场一眼,沉声道:“拖下去吧。”

  然后便领着人走了。

  这期间除了莲芳那两句示威之语,她几乎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做给别人看。就是如此,才显得格外强势。

  看来这新后也是个不好惹的。

  ……

  此事并未在宫中引起太大的波澜。

  当然,这也是表面上的,实则此事迅速在整个宫中传遍,大家都知晓这新后不是个善茬。

  联系到新后之前做楚王妃那会儿的做派和名声,再联系到新后明晃晃打死一个胆敢勾引陛下的宫人,而陛下未多做一词,依旧和新后日日宿在一起,感情更甚以往。还有什么可想的呢?该投靠投靠,该示好示好,只要陛下身边一天不添新人,她们就没什么可蹦跶的,左不过就是人家夫妻二人的家事。

  宫斗、宫斗,如今宫里就这么一家独大,还有什么可斗的呢,她们这些做奴婢的趁早歇歇吧。

  *

  直到一切尘埃落定,穆元章才将女儿安安领到承元帝面前。

  承元帝自是惊怒不已,发了好大一通火,好不容易养好点的身子,再次病倒了。幸好没有什么大碍,若不然穆元章会一生自责。

  待承元帝再次醒来,倒也没斥责穆元章,只是颓然地道罢了罢了,事已至此。

  他心里依旧憋着一团火,但穆元章每日都领着安安去看他,他倒也没有当着这个可爱的孙女再发脾气。

  众人这才知晓,原来惠王并不是不能生,只是子嗣极为艰难,努力多年也就得了这么一个女儿。如今新皇已然登基,再说其他也是徒劳,还不如让有些事情就这么的随风散去吧。

  待承元帝身子好了一些,穆元章便提出接太上皇去蓬莱山同住,太上皇并未拒绝,迁出紫宸殿,搬入蓬莱山长生殿。

  自此含饴弄孙,闲暇时钓钓鱼,下下棋,日子倒也过得舒顺和乐。就这么的过了一段时间,太上皇的身子竟一日日好了起来,虽还有半边身子不能动,到底不若之前的垂死之相。而惠王也是如此,常年苍白的脸色,羸弱的身子骨,只能以轮椅代步,如今也能自己走几步了。

  见到这一切,放下一切的太上皇心生欣慰,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是挺不错的。

  ……

  与蓬莱山上的轻松自在不同,穆谨亭那里最近可是一直没消停过。

  无他,作为一个皇帝,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里旱了,那里涝了,这边出了贪官污吏,那边又有人结党营私。总而言之,事情不断。不过既然作为一个皇帝,这些都是要必须面对且要处理的,穆谨亭从来不是一个容易为人左右之人,他具备一个为君者该有的一切心性,处理这一切自然不在话下,只是难免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