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
作者:假面的盛宴      更新:2023-04-25 23:59      字数:4785
  ‘太瘦’这个词,是九娘两辈子最大的痛楚,虽是在余大娘的调养下,她早已今非昔比,可比起时下流行的丰腴美人,到底还是身材单薄了些。

  他是嫌弃她瘦了?

  想着昨晚他那么折腾她,换来的却是这么嫌弃的一句,九娘顿时心堵极了,又羞又恼道:“嫌弃我瘦,你去找胖的去。”

  楚王拧着眉,不明白她为何是这种反应。

  想着昨晚闹腾成那样,之后那次她虽没有哭得像第一次那么惨,到底还是抽抽搭搭的直推他叫唤疼。没有哪个男人愿意这样,尤其他刚食之入髓,楚王即使是个再没经验的,也知道这鱼水之欢乃是两个人都享受的事,怎生到了他这里反倒成了他的享受,她的折磨。

  难道真是没经验所致,还是其间出了什么问题?

  于是之前楚王消失那会儿,便是他私下里将刘太医召来问话了。

  刘太医乃是楚王的心腹,为楚王治疗腿疾多年,由于楚王的腿疾时不时经常会复发,所以常年跟在楚王身侧,自是随传随到。

  一大早上刘太医遭受传唤,还是殿下新婚第二日,刘太医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谁曾想到楚王召他来竟是为了问他这种事。

  他一个老头子怎生好当楚王说这些,别看刘太医人老脸皮粗,可他也是会害羞的,便努力的用老脸皮去遮掩心中的那抹窘然,含含糊糊对楚王说一般女子头次都是如此,之后便好了。至于王妃为何会反应过大,大抵是因为身体瘦弱的原因,女子瘦弱到底要比女子丰腴承受力差了那么一些。

  楚王便将此话听进了耳里,才会有‘太瘦了’之说。

  他哪里知晓,‘太瘦’一词,上辈子就是九娘的痛脚,之前楚王也对九娘说过此话,甚至还特意将余大娘派过去给九娘调养身子。九娘还只当楚王喜欢丰腴的女子,嫌弃自己瘦,才会跟他闹腾起来。

  女人心,海底针。

  楚王也琢磨不透这女人心中弯弯绕绕的想法,索性便不去想了,用行动来表示自己没有嫌弃她的意思。

  “本王没有嫌弃你瘦,至于——去找什么胖的,以后不准再说。”

  九娘也是个识趣的,自然不会为这种事和楚王继续闹腾,倒是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要多吃些暂且不提。

  马车一路驶入内廷方才停下,两人下了车,常顺推着楚王,九娘跟在一旁亦步亦趋,一路往里头行去。

  先去了紫宸殿,承元帝忙于政务,只是见了他们一面,便让他们去和鸾殿拜见萧皇后了。和太子大婚那会儿简直不能同等论之,不过大家俱都了解承元帝的秉性,倒也没有人敢质疑什么。

  和鸾殿里,萧皇后、刘贵妃以及承元帝几名生养过的妃子,俱都在此处候着。自然也少不了太子、赵王、成王、齐王夫妇,以及年幼的梁王。梁王今年十三,乃是钱妃所出,钱妃出身不高,所以梁王母子两个在皇宫里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存在。

  九娘上前叩拜了萧皇后。

  萧皇后不敢当太子妃的婆母,可不代表她也不敢当九娘的婆母,尤其楚王算是她一手养大的,这个礼她自然受得。更何况若论亲戚关系,她也算得上是九娘的姑母。

  萧皇后坐在凤座上,笑盈盈的受了九娘这一拜,并赏了她见面礼。之后九娘又与刘贵妃等几位嫔妃见礼,以及和赵王这几个哥嫂见礼。到了梁王,自是梁王同她见礼,九娘也给了梁王见面礼。

  这么一番下来,整个见礼过程才算完。

  萧皇后十分善解人意,并未对楚王夫妇二人多做挽留,而是让他们回府歇着去。毕竟昨日才大婚,今日一大早又忙着进宫面圣,是个人他也会疲累。

  楚王和九娘也未做矫情状,便张罗着出宫去了。

  和鸾殿

  太子等人俱都各自散去了,萧皇后只留下了成王说话。

  “那边报上来了吗?”萧皇后瞅了身边宫人一眼。

  那宫人躬身禀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刘女史那边已经报了上来,元帕验过无误。”

  萧皇后面露沉吟之色,成王也是同样的表情。

  片刻后,成王道:“那么就是说,老五他没什么问题,那些流言都是假的了?”

  萧皇后挑眉一笑:“这可不好说,这种东西也是能作假的。”

  成王不知道想到什么皱起眉头,旋即又放松开来:“不管怎么说,多一个人,多分去一份注意力,也免得父皇总是将注意力都放在我们身上。这番我看他如何是好,太子是个不中用的,他总不能拉着不让我们生儿子。”

  那个他,自然指的是承元帝。

  “母后,刘女史那边你让她多注意着些,楚王府那边该埋的钉子要埋,万万不能让老五赶在儿子前头。尤其这人啊,一旦能多了点什么想头,便免不了会多思多想,是时给咱们拉拢老五增添了阻碍。”

  “这还用你说,母后自是知晓。”

  作者有话要说:  ps:不能写肉肉心塞,只能各种敲边鼓o(╯□╰)o

  ☆、第131章 117.42.0

  ==第129章==

  昨晚折腾到半夜才歇下,今天一大早又张罗着进宫面圣,待九娘坐上出宫的马车后,一阵疲惫感油然而生。

  回到楚王府,前院那边有事来禀,九娘便和楚王分道扬镳了,一个去了前院书房,一个则回了后院。

  这楚王府的格局与大多数富贵人家的宅邸差不多,只是面积更为宽广一些。

  整个楚王府若是认真来讲,其实是分了六个部分。分别是位于中路的前后两院,以及呈包围状态的东南西北四院。说是院,不过是划分区域的一个统称罢了。

  其中前院乃是楚王平日里待客、办理公务的所在,后院则是府中女眷所居住的地方。而位于东南角处一片区域,乃是楚王府下人所居住的区域,同时马厩车房厨房等一些杂物房也俱是设在此地。靠西南角的一大片区域,是楚王府门下一众属官门客幕僚等人办理公务以及居住的地方。

  此外,王府里的护卫军帐,则是安在西北处,除了几个已经成家的头领在长安城内各有住处,其他一些单身汉子俱是留在王府中。至于靠东北方向则是府中园子的所在,楚王府的园子很大,其间建了不少供以游乐的亭台楼阁。

  后院是整个楚王府占地面积最小的地处,除了九娘所住的正院,只有在其后方的位置建有零散的几处院落。因着以前楚王府并没有女眷,所以后院除了正院大多处于闲置的状态。

  正院便叫正院,没有其他名字,楚王大婚之前方大肆修葺了一番,以做新房之用,也是日后楚王和九娘所居之地。

  整个正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颇为广阔,除了新房以外,书房、凉亭、花园、厨房、议事厅,一应不少,建造的十分富丽堂皇。

  九娘回了正院,连午饭都没有用,便回房歇下了。美美的睡了一觉后,醒来已是申时。

  莲枝去端了一些吃食过来服侍九娘享用,而余大娘则是见缝插针的将整个楚王府里一些大致的情况与九娘讲了一遍。毕竟九娘已经嫁进门,接管王府内务是早晚的事,提前做一些了解也是好的。

  余大娘着重提了提刘女史此人,除了刘女史此人,其实楚王府里还有不少从宫里各处派来,以及另外几个王府送来的人,美闻其名是楚王大婚人手不足,送来为楚王分忧解难,实际上想干什么,是个人都能猜出。

  只是余大娘对楚王府内里并不清楚,这些也不过是这两日她打听出来的,其他还需九娘自己酌量。

  九娘听完之后,点了点,便让余大娘下去了。

  与其自己打听,还不如问问楚王或是常顺,毕竟人是经过他们允许进来的,他们应该自有章程。如今她既已嫁给楚王,自是一致对外。

  九娘吃了些东西,便去院中散步消食,顺便将整个正院逛了一番,了解情况。回来时才发现,楚王竟然已经坐在屋里了。

  “殿下怎么回来了也没命人去叫妾身?”

  楚王手持一卷书,正坐在临窗软榻上看书,抬头瞥了她一眼,道:“本王刚回来。”

  九娘干干的笑了一下,去了他身边坐下。

  不知怎么,可能是因为身份的突然转变,也可能是昨晚的经历,九娘在单独面对楚王时,总觉得有些窘迫,有一种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的局促感。

  “出去散步了?”

  “在院子里逛了一下。”

  楚王点点头,“了解一下也好,以前府里的一些庶务都是常顺带着管的,以后便交由你手中。”

  九娘并不意外楚王会如此说,点点头,道:“殿下可否给我讲讲府里的情况,还有那刘女史,据说是从宫里派了打理内务的,且不知她是由何人派来,身份如何?”

  见九娘挑明了问,楚王放下手中的书卷,道:“府中以往没有女眷,所以府里其实是没有内务的,只是一些庶务,顶多就是处理一些府内侍者杂役及门客幕僚日常所需以及月钱供给,还有便是府里的进项以及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及门下孝敬等。常顺手下有几个管事,分别管着这些。至于刘女史此人——”

  楚王顿了一顿,“她从明面上来看是父皇赏下来的,实际上是萧皇后的人。府里还有一些人是之前大婚时,宫里各处派过来的,不过本王已经交代过常顺了,命人暗里盯着他们,以后找个由头打发了便是,你不用理会这些。唯独刘女史,因为打着父皇的幌子,倒是一时不好处理,另外刘女史所带的那几名宫人里头,有父皇的人,这一点你要注意。”

  看来楚王对各处送来的这些人并未放松,也是查了又查的。

  九娘听得脑袋都大了,那些内务且不提,楚王虽说得含蓄,但九娘也是听出来了,这借着楚王大婚一事,各处可是塞了不少人过来。这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一个明面上是承元帝赏下来的,实际上是萧皇后的奸细,另外承元帝竟然也暗里安插了钉子。

  他想做什么?竟然命人监视楚王!

  好吧,作为一个皇帝,这种行为并不罕见,想必楚王府里定然少不了承元帝的人。但听楚王方才说,是刘女史所带来的那几名宫人之一,那么不必说,定然是刚塞过来的。明明可以光明正大,却偏偏选择了暗里迂回,又是瞅着她刚进门的时候,那么到底为了什么,不言而喻。

  九娘不禁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她想起了之前承元帝为何会将自己赐给楚王做正妃的原因。

  承元帝就那么希望楚王无后?明明已经有太医诊了,竟然还是不放心,上辈子困扰了自己大半生的噩梦,这辈子竟然成了自己的依仗,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九娘望着楚王的眼神中,不禁带了几分怜悯之意,只是很快就隐去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可惜再怎么算也抵不过天命,说得便是承元帝此人了。他大概想不到最后得到皇位的,反而是这个他一直视为工具的儿子。承元帝在算计楚王的同时,楚王何尝不也是再算计他。天家无父子,恐怕所谓的父子之情,早就被楚王遗弃了,他又有什么可让自己怜悯的。

  即是如此,九娘心中还是柔软了起来,这是她在面对楚王时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情绪。

  “本王在府中的吃食,一直是内书房那边小厨房负责的,本王已经交代过常顺,以后正院厨房的一应用物皆有那边负责,你也吩咐你身边的人,让她们小心戒备。就算父皇的人不动手,其他的人恐怕少不了会有动作。”

  言外之意楚王并没有说,但九娘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子嗣历来是皇家重中之重的事情,若是赵王成王府上多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嫡子,恐怕承元帝再不愿,也不能等闲视之,且朝中文武大臣那处也会自有酌量。

  可她——

  九娘复杂的望了楚王一眼。

  “本王和他们的路不同,所以这个问题你不要担心。”楚王似乎看出了九娘眼中的复杂,道:“如今本王不宜有子嗣,也不能有。且刘太医也说了,你的身子调养一两年便能好。”

  这是安慰?

  好吧,其实她挺喜欢这种安慰的!

  不用担心子嗣问题,后院没有其他女人,虽然这只是暂时的。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此时她不愿意去想。

  *

  用了晚膳,又各自洗漱了,九娘和楚王便各拿了一本书看着,打发这难得的空闲时间。

  看了一会儿,楚王搁下手中的书,一直偷偷注意楚王动静的九娘,不禁手抖了一下,可还是装作浑然不知。

  “你们都下去。”

  一旁服侍的莲枝等人应了一声是,便鱼贯退了出去。

  九娘依旧装作看书看得津津有味的模样。

  楚王瞥了她一眼,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安歇,服侍本王更衣。”

  这人还真不客气!

  九娘哀怨的看了他一眼,放下手里的书,磨磨蹭蹭去了楚王身边,帮他解衣裳。

  早就洗漱过了,所以楚王和九娘都穿得极为轻便,不过是寝衣外套了一件外袍。即使九娘巴不得想慢慢来,可再磨蹭下去就太明显了,她将楚王褪下的衣裳搁置在一旁的衣架子上。

  楚王已经去了榻前,站在那里眯着眼看她。

  九娘赶忙也褪了外袍,仅着一身寝衣去了床榻那处。

  她率先爬上了床,上了榻以后,便去了最里面躺下了,离外侧远远的,楚王也并未说什么,在床榻上靠坐下来后,便将床帐子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