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作者:假面的盛宴      更新:2023-04-25 23:58      字数:5081
  发生了这样匪夷所思的事,肯定不可能不了了之,这明摆着就是府中有人冲着朝霞母女二人而来,才会借机使了这样的手段。

  这种手段看似有些荒诞无稽,可它竟然成功了,借着王家人上门大闹以及朝霞郡主一直劝着女儿堕胎之事,从中打了个模糊差,可以说将所有人都利用到且也计算到了,于是那碗药便如此堂而皇之,借着朝霞郡主的名头进了萧六娘的嘴里。

  女儿被害成这个样子,朝霞郡主自然不会放过那始作俑者,安国公夫人作为祖母的,也不可能不管不问。

  于是便在府里查了起来。

  几乎没查个底朝天,可是一点线索都没有,那个悬梁的婢女爹娘早就死了,因着她们家是萧家的世仆,府中管事体恤她年幼无依,便让她进府做事。从最小的粗使婢女做起,一直到进了崇月阁。且她平日里极少与人来往,也是个话少的,问遍了她身边所有熟识的人,都没查出任何端倪。

  不光下面人被查,上面人也没逃过,醒过来后的朝霞郡主似乎癫狂了,全然不管不顾起来,老夫人也照顾她的心情,并未做任何阻拦。

  其实此事也不是没有怀疑的对象,首当其冲便是九娘。

  当然这是朝霞郡主心中的想法,哪怕她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她也不会当面将这种猜疑说出来。因为九娘如今身份不一样,指控也得有恰当的理由,难道她能说因为她和她娘派人伏杀萧九娘,如今萧九娘来报仇的吗?

  肯定不能,那件事好不容易才过去,没人会傻的重新又提起。

  事情发生之时,九娘并不在府中,接到禀报后,她便匆匆从国子监回来了。听完来龙去脉,她并未阻拦前来查问之人的动作,让对方将翠云阁的婢女仆妇分批带走问话。

  当然九娘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问话之时,她一直坐在旁边,也免得有人动用私刑或者栽赃什么的。

  事实证明,没有做就是没有做,翠云阁的嫌疑很快被排除了,即使朝霞郡主不愿意相信这项事实,但有安国公夫人压着,也并未再做出其他事来。

  安国公府上下,因为此事闹得人心惶惶。

  一直到深夜,整件事才终于暂时消停下来,可是依旧没查出到底是何人暗中下手。

  *

  安荣院

  安国公夫人神色萎靡,胡大娘在其身后轻轻地给她揉着太阳穴。

  “按理说这种事情,即使是为了家中和六娘的颜面,也不适宜大张旗鼓的折腾,可你是六娘母亲,你的心情我这个做阿家的能够理解,所以我未多做阻扰。可如今你要查也查了,要问的也问了,接下来就消停消停吧,回去好好考虑明日王家人来如何应付。”

  “阿家——”

  “牵扯旁人的话,我不想再听到。她如今身份不同,若是没有铁证的话,我劝你管住自己的嘴,若不然惹出什么事来,即使是你娘出面也难得保你安然。其实事情到底如何你心中应该清楚,又何必去迁怒其他人。连傻子都知道你和六娘出了什么事,第一个会被怀疑的对象就是她,多得是可以下手的机会,她会选择用这么明晃晃的手段来害你们?!”

  “多的我也不想说,总而言之,此事就此打住,六娘的事你明日给解决了,不要再闹出什么其他事来。如今不光家里折腾不起,六娘也经不起,你就算不为家中着想,也得为自己的女儿考虑考虑。”

  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后,安国公夫人便挥手让朝霞郡主退了。

  与此同时,翠云阁里,温暖的烛光一直未熄。

  “娘子,你说这事到底是谁干的?”莲枝一边整理着床铺,一边问道。

  “你觉得呢?”

  莲枝沉吟道:“咱们自己清楚不是咱们做的,但崇月阁那边在府里树敌太多,还真是有些不好猜。不过奴婢觉得那人似乎非常了解郡主和六娘子的模样,且似乎盯着两边很久了,若不然也不会抓住这样的机会。”

  莲枝所言并没有错,这种手脚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人,不光得有敏锐的目光,还要会审时度势,且心性果决。最可怕就是此人藏在暗里一直窥探着朝霞郡主和萧六娘的各种行举,若不然她也不可能会抓住这么好的时机。

  一个这样的人藏在暗里窥探着自己,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啊。

  “你的想法很好,照着这个方向去猜,差不多就能猜到了。”九娘浅笑,放下小酒儿,褪鞋上了榻。

  莲枝继续陷入苦思,一直到九娘歇下后,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就如同她所言,朝霞郡主平日里为人太差,在府里树敌太多,真是个个看起来都非常像下手之人。

  床榻上,九娘眼睛盯着床柱子上所挂的薄纱帘幔,唇角徐徐勾起一个弧度。

  她还真没有想到,她竟然选在这种时候出手了,不过也确实符合她的作风,不做则已,一击必中。

  有一个这样的敌人潜在暗中,朝霞郡主你怕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ps:大家应该能猜到是谁做的,反正不是九娘。

  ☆、第118章 117.42.0

  ==第115章==

  夜已经很静了,静心斋里的灯依旧亮着。

  如花端着描金托盘走了进来,见书案前娘子依旧伏案书写,不禁道:“娘子,时候已经不早了,还是赶紧歇着吧。”

  今日府中折腾了一天,上上下下俱是提心吊胆,深怕被牵扯其中,静心斋里的奴婢也被叫走问过话,但因有翠云阁在前,后面的人也只是例行问话,很快便将大家给放回来了。萧十娘从用过晚膳,便开始抄写佛经,一直抄到现在。

  自家娘子有每日抄写佛经的习惯,数年如一日,如花依稀记得以往娘子不是这样的,自打娘子的亲娘过世,她便如此了。

  看着这几年来越发沉默的娘子,如花是心疼的,只是她不过是个奴婢,却是什么也做不了。

  萧十娘放下手中的笔,徐徐出了一口气,动了动僵直的颈子:“已经抄好了,呆会儿等墨迹干了,你帮我收起来。”

  如花点点头,放下手里的托盘,走过去将萧十娘搀扶起来。

  “娘子,奴婢端了一碗碧玉羹来,若不然吃一些再歇下吧。”

  十娘摇了摇,去了床榻前坐下,如花上前替她褪了鞋,便服侍她在榻上躺下。

  夜风徐徐,透过半敞的窗户拂进室内,带来一室凉爽。夏日的天还是比较热的,不过到了深夜气温便会降下来,有了夜风吹拂,到底也能换来一夜安眠。

  室中的灯光暗了下来,仅是墙角一处高几上还留了一盏晕黄的小灯,萧十娘躺在榻上,静默的凝视虚空,忽然她捂着嘴低低的笑了。

  这是一种无声的笑,认真看去又像是哭。许久,萧十娘才松开手来,眼中绽放出一种灼亮的光芒。

  有一个这样的敌人潜在暗中,朝霞郡主你怕了吗?

  不管你怕不怕,我会这么一直盯着你,千万不要给我可趁之机,若不然让你痛苦,就是我此生最大的快乐!

  很抱歉,九姐,害你差点又替我背了黑锅。不过,你应该不会怪我的吧……

  *

  次日,王家人再度上门。

  这次不光来了王正夫妻二人,还有被赶鸭子上架的王大夫人。就如王正所想,回府后他便将此事禀报给了王老夫人,毫无意外获得了王老夫人的支持。王老夫人作为长辈今日不适合出现在安国公府中,于是王大夫人便来了。

  朝霞郡主也来了,面容难掩憔悴,脸上擦了厚厚的脂粉依旧掩饰不了她眼底的一片青黑。往日里饱满光滑的脸,如今干燥而微微有些浮肿,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以往那娇艳任性的朝霞郡主。

  看到这样的妹妹,王大夫人有一种不敢直视的感觉。

  直至至今,她依旧没有弄清楚整件事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她的心情很茫然,有一种将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的错觉。不过她知道,经过这一遭,姐妹二人之间的情分恐怕是彻底没有了,以后朝霞还会不会叫自己姐姐还不得知。

  朝霞郡主望着对面同样面容憔悴的姐姐,讥讽的勾了勾唇。发生了这么多的一切,如今她是把所有人都怨上了,包括王家人,包括自己的亲姐姐。

  其实此时她心中满是怨愤,有一种将眼前所有一切砸得稀巴烂的冲动。可是她不能,她还有六娘,还有年幼的儿子六郎……

  朝霞郡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冷冷的看了对面这些人一眼:“旁的不多说,这门婚事我同意了,剩下的你们按照礼节来,我还有事,就不多陪诸位了。”

  丢下这句话,朝霞郡主便离开了。

  王正夫妻二人差点没从凳子上蹦起来,倒不是怒,而是高兴的。他们本想着今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没想到对方如此简单就投降了,真是大喜啊。

  王正喜笑颜开,王大夫人面色极为难看。

  “大嫂,还要谢谢你今日陪弟弟我走一趟了。”王正拱了拱手,道:“以后两家又多了一层亲戚关系,还望以后多多照顾。”

  王大夫人有一种吞了苍蝇的恶心感,皮笑肉不笑道:“四弟有心了。”

  之后,自是散去,回府后王正便开始张罗着上门提亲事宜。

  *

  琳琅居

  萧六娘病恹恹的躺在榻上,脸上的泪迹未干。

  “阿娘,这样真的可以吗?”

  朝霞郡主抿了抿唇,握着女儿的手,“这是阿娘想了一夜,才想出的法子。王家那群人不要脸皮,继续掰扯下去,事情可能就掩不住了。阿娘知道嫁去王家委屈了你,可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过两日阿娘便给王家那边递去你小产的消息,将此事安在他们头上,日后你嫁过去,就算不能生,他们也不敢拿你如何。你出嫁之时,阿娘将你身边多放几个可用之人,到时候无论是谁生了儿子,你就抱去身边养,或者是借腹生子也是可以。”

  为了自己女儿,朝霞郡主可真是穷尽心力了。

  就如同安国公夫人昨日所言,她可以不在乎所有人,但她不得不为女儿考虑。王家逼迫上门,女儿又横遭此祸。女子不能生养,这个问题有多么的严重,朝霞郡主不是不清楚,她昨日苦思了一夜,才定下今日此举,含辱答应了这门婚事。

  “可是……”

  “阿娘知道你在想什么,可什么叫做如意郎君,当年你阿爹在我心中便是如意郎君,阿娘硬是求着你外祖母将自己嫁给了你阿爹,可这么多年来你也是能看见日子过得怎样的。左右不过是嫁人过日子,日子过得好不好还得看自己,有阿娘和你外祖母在,若是日后真过不下去了,你就和离归家来。”

  经历了这么多的一切,如今萧六娘也不是当初那个骄横的萧六娘了,见阿娘容色憔悴,这些日子明显能看出来老了许多,六娘也是不忍再说其他的,只能含泪点了点头。

  之后,就如同朝霞郡主所想,隔了两日她便命人往王家那边递了话,因着王正夫妻二人上门大闹,六娘受了刺激,小产了。

  王正夫妻二人又惊又怕,生怕这门婚事又打水漂了,安国公府那边却并未多说其他。王家人带着礼物上门拜访了两次,安国公夫人便松口了,答允下来两家先定亲,只是成婚之日要等萧三娘嫁入成王府以后。萧三娘比萧六娘年长,按着次序出嫁也是可以理解的。

  按下这些不提,待萧六娘嫁入王家后,因其身份在此,又有两个作为皇子妃的同族姐妹,再加上有着之前这事儿,确实如朝霞郡主所想那样,王正夫妻二人只差没把她供起来,对于她成婚已久肚子却不见动静,不敢多说一词。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

  八月就这样过去了,天气也渐渐不再如之前那般炎热。

  九娘被封为楚王妃后,也依旧没拉下去国子监上学之事,只是比起之前,如今她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去时不去,不过国子监内的官员俱都无视了。若论品级,哪怕是国子监祭酒见着九娘都要行礼,又哪里会要求她这些。

  当年无足轻重的一个闲散县主,如今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子妃。赐婚圣旨一下,九娘便是板上钉钉的楚王妃,身份自然不同以往。

  自打赐婚圣旨下了以后,九娘便懒散了起来。

  确实也是,如今不管是在府中还是府外,众人见到九娘俱是恭敬至极,没有人敢给她脸色或是做出什么事来,不管暗里如何,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就连萧四娘和萧七娘如今见着九娘,都不敢再露出讥酸之色,可能是暗里被长辈们教导过了。

  甚至是朝霞郡主,一直打心底里认为是九娘害了六娘,可她也没有敢当面发作出来。如今今非昔比,承元帝待昌平公主不若以往亲近,已经有许多人看出了这件事,这段时间昌平公主可是安分得很,自是不敢胡乱在作妖。

  不过这一切九娘并不知晓,她只当朝霞郡主是吃一堑长一智,且忌惮楚王,才会如此。

  身份以及待遇的突然转变,让九娘格外不能适应,如今的她不再是萧家九娘,而是楚王妃,身上打了楚王的标签。

  可她已经许久没有见着楚王了……

  自打那次选妃宴之后,九娘便再没见过楚王。

  头一个月一直忙着,之后又有阮灵儿嫁入东宫之事,紧接着又发生萧六娘的事,九娘屈指算算,她已经有近两月没见着楚王了。

  时下,男女订婚之后,便不适宜再私下里见面。这个规矩九娘是懂的,可她不认为楚王会是一个愿意遵守规矩之人,她想他大抵是很忙。

  这是一起初九娘的想法,可渐渐她又不敢肯定了,楚王忙得时候她也不是没见过,可之前他就算再忙,也会隔三差五出现在自己面前,此番到底是有些诡异。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或者说他后悔娶自己了?毕竟比起萧六娘来,她也没好到哪里去。子嗣有碍,哪个男人会不在乎这个。也许之前的信誓旦旦不过是一时冲动,事后冷静下来,便后悔了。九娘从不信男人的誓言,当年王四郎对她起誓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之后该背叛的还是背叛了……

  九娘并没有发现,从不会在男人之事上如此胡思乱想且纠结的她,破天荒的竟然连着胡思乱想了好几日。

  这一日,下了学,看着停在侧门处的那辆熟悉的马车,九娘心中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