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作者:黍宁      更新:2023-04-25 14:50      字数:1641
  “小友你可曾知晓在成亲前我们见过一面?”荀桢不答反问。

  王韫愣在了原地,忍不住瞪大了眼,“我们?见过面?”她和荀桢成亲前见过面?她怎么不知晓?

  王韫第一反应便是荀桢骗她,可是观荀桢的样子,又不像是在骗人的样子。

  荀桢见王韫面带震惊,也不在意,他轻轻笑道,“兴许是时间久了,你也已经忘了,当初我们只有一面之缘,无怪小友记不得。”

  她到底是在哪里见过荀桢?

  王韫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她和荀桢确实是在成亲时是第一次见面,荀桢所说的她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我们真的见过面吗?”

  荀桢温柔而坚定的点了点头。

  王韫看着荀桢,内心的疑惑更深了,她怎么半点也想不起来。

  等等!

  王韫双目圆睁,突然灵光一现。

  差点被荀桢牵着鼻子走!

  自己的思路早就被荀桢带到了十万八千里外!她问得明明是荀桢,该思索怎么回答的是荀桢,怎么现在苦苦思索的反倒变成了她?

  王韫看向荀桢的眼神,顿时又复杂了几分。

  不知不觉间,她已陷入了被动之中。被荀桢谈话的掌握了主导权,荀桢光华内敛,温润如玉的样子实在是太有欺骗性了,使人完全忽略了他是个搞政治的,化被动为主动这一手他玩得是溜得飞起。

  王韫眼神复杂:“先生是想转移我的注意?”

  荀桢温和的笑道,“我并无此意。”

  王韫:“既然如此,先生不妨直接明说。”

  荀桢并不答话,而是缓缓地往前走了两步,昂首看着天际的圆月,“小友,不妨如此。”

  “嗯?”,王韫凝视着荀桢袍袖翩翩的背影。

  “我虽不以小友夫婿自居,但今日回答了小友的问题,或者说是回答了一半?”月光如水,温柔地笼罩着万物,荀桢转过身,脸上的笑意似乎比月华都要柔和上几分,“倒也算是尽了你口中夫婿的职责,你我既然不是真正的夫妇,我便只回答一半。”

  “剩下来的一半回答由小友自己来找如何?”

  “便当作是我和小友的一个约定。”

  “若你能找出,我便将我为何娶小友的实情全盘托出。”

  作者有话要说:  先生不动声色,先生以退为进,先生抓住王韫漏洞,反客为主,然后又回到了王韫熟悉的先生问她回答的模式,她差点都没发现233,结果先生既卖了人情又把主动权抓在了自己手里。

  唉……给天真的阿韫点个蜡。

  不过按先生的个性对阿韫是不会这么有侵略性的,现在如此是因为他必须要瞒住自己的事,因为他知晓阿韫的性格要是想起来了,对她来说只能带来痛苦,详细的还是等以后开先生番外再慢慢写吧。

  第70章 过往

  荀桢未骗王韫, 他和王韫的确有一面之缘, 他见到王韫时,大概是三年前。

  而第一见面则更早,在四十四年前。

  三年前, 荀桢尚未致仕, 但早已倦于朝堂,常常在休沐时去趟京郊的松宣观中小住一日。

  他不信佛,在自己好友的影响下, 更信些道。

  能不信道吗?

  一想到四十四年前的事,荀桢常常苦笑,当时正是他的好友把他带了回来。

  在山下停了车,荀桢自己一人,一步一步往山上的松宣观走去。

  松宣观是座小观, 如今世人多信佛, 平日里此处门庭冷落,远不如附近的长生寺。

  昨日立春, 刚下了些雨, 今日雨尚未停, 山间雾气缭绕,烟雨朦胧。

  荀桢撑着把伞, 他今日穿着件广袖, 越往上,雨水穿林打叶,沾湿了袖摆。

  到山上时, 雨已经停了,天光乍晴。

  松宣观建在山顶上,葱茏林木间,登上重重石梯,便到了影壁,往前走数步便是山门。观中四下无人,清净平和,毫无烟火气,只有一个梳着双髻的小童弓着腰在扫地。

  昨夜风雨,吹落了一地的枝叶,扫起来颇为费劲。

  小童无精打采地拄着扫把,扫一会儿便四下张望一番。

  乍见荀桢,他惫懒的神色一扫而空,顿时惊喜地丢下扫把,忙迎上来。

  “大人来了?”

  荀桢收拢了雨伞,含笑道,“许久未见了,不知你家师父呢?”

  童子闻言笑答,“师父外出云游去了,他嘱咐我若是大人来了,便引大人到客房去歇会儿。”

  荀桢颌首并未多言。

  他和观主已相识多年,经常能碰到他或是外出云游或是外出采药的情况。

  “大人,请吧。”小童伸出一只手。

  小童领着他一路去了西跨院的客套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