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作者:落雨秋寒      更新:2023-04-25 12:07      字数:2860
  “老家那头,我也让人送了五百两回家,全当明年的用度了。”这些年老家那头见二郎老三发展越来越好,许氏和宋大嫂没少闹腾,好在大郎没有晕了头,一直压着两人。三年前,老里正去世了,村民们一直念着宋家的大恩,遂推举了大郎担任新的里正。这些年大郎在二郎和老三的支持着实为村里做了不少事,修桥铺路,资助贫困想念书的孩子上学馆等等。宋家在古沙村及附近的几个村子威望都不错。邻村有些念不起书的孩子有时也会求到宋家,大郎查实之后,都会给予一些帮助。

  罗云初对大郎这种做法是赞同的,现在才三年,还看不出什么,待这些孩子长大了,有了出息,就能看出好处来了。遂每年他们都会送几百两银子回老家给大郎调度。

  二郎赞赏地看了罗云初一眼,“对了,饭团来年二月就要下场考童生试了,你得上心点。”

  “这个你就放心吧,饭团一向是个乖的,而且他的学问他三叔和天孝都夸过的,料想不会有什么问题。”提起饭团,罗云初倍感欣慰。

  又过了三年,已是秀才的饭团刚和他老爹闹了一场。他志在教书育人,他老爹希望他走官场仕途,这和他的志愿是相悖的。虽然他只有十六岁,但他已经想好了以后要做什么。他不想做官,不想过那种尔虞我诈的生活。他只想在学馆里或书院里过清清静静的生活。这或许很任性,但他的确志不在此。

  “娘~”饭团见罗云初进来,忙收拾起沮丧的心情,强颜欢笑。

  “饭团,在娘面前不必如此。也别怪你爹,你爹也是盼着你出息。”

  “娘,我知道,但孩儿志不在此。”饭团也很难过。

  “哎,今年的乡试你得参加,别急,先听娘说。你不走仕途娘不拦你,但你至少要考个进士的功名,有个功名傍身,娘百年之后才能放心啊。”罗云初苦口婆心地劝道。

  饭团想了想,重重地点头,算是答应下来了。罗云初这才安下心来。

  晚上,伺候二郎睡下后,罗云初习惯性地到几个娃屋里走走,见他们睡了她才安心。

  “汤圆,还在看书?仔细你的眼睛。”罗云初给他将油灯的灯芯煎去,房间瞬间亮堂了许多。

  “娘,没事的,我看完这两页就去睡了。”汤圆微笑着说,在家人面前,他一向很少掩饰自己的真性情。

  罗云初摸摸他的头,“累吗?”饭团如愿了,那汤圆就得挑起家里的担子了。

  汤圆摇摇头,“不累。”趁罗云初不注意时,他悄悄打了个呵欠。

  “孩子,你哥这样,可苦了你了。”自己的孩子自己明白,饭团温文尔雅,性子平和,缺心眼,根本不适合官场。

  相比之下,汤圆要更适合一些,这小家伙是个笑面狐狸,外表倒是一派温和,却内有乾坤,是个不肯吃亏的主,小小年纪就让人不敢小觑。周地主,还记得吧?一直都和宋家明争暗斗,背地里没少耍阴招来招惹他们。有一回抢生意抢不过被气病了,趁你病要你命,汤圆毫不心软。汤圆不知从哪知道他的宝贝儿子并不是他的种,特意去求了他三叔查清了,拿着证据让人偷偷塞给周扒皮,这下把周扒皮活活气死了。

  豆包?打他一岁能走时就对算盘有兴趣,每天都是算盘不离身的,料想是个能继承家业的。

  “娘,这是我喜欢的,没什么苦不苦的,大哥既然喜欢教书育人,你和爹就让他去吧。”

  “哎,怕也只能如此了。”

  ####

  若干年后,小包子们都长大了,也都成了亲,饭团汤圆豆包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爹了。

  “这次叫你们回来,是有件事宣布,我和你爹都老了,是时候给你们分分家了。”嗯,她今年也有五十有二了吧?时间过得好快啊,想当年她刚穿过来那会,宋家还是一穷二白呢。她也没想到会有今日,母凭子贵,得封诰命,虽然只是正五品的宜人,但当时也够她乐呵好久了。

  “娘~”大包子们一听,都急了。

  “呵呵,你们别急,这是我和你爹商量好的,嗯,内分外不分吧。”

  见爹和娘都铁了心了,大包子们都不吭声了。

  “咱们的棉麻作坊至今也经营了近三十年了,加上后来又开了些分号以及涉及了一些别的生意。咱们家还是有点家底的,我们账面上有银子三十六万两,铺子十三个,庄子五个,田地八百四十亩。”当初语娴嫁人时陪嫁了两个庄子,一百六十亩地和若干银钱。不过后来又陆续地补回来了。

  自打老三站住脚后,他们除了每年送一些物品当年礼外,基本都很少送银子了。遂这么些年才攒下了这么大的家财。

  “我和你娘打算这样分,天青自打十五岁开始就帮着打理生意了,这十几年来兢兢业业,甚是辛苦。遂我们打算这样,这些产业分成十分,天青拿四份,天仁和天瑞各拿三份。”

  众人都没有意见,房契地契拿好后,一箱箱的银子也归到各自脚下。

  罗云初注意到儿媳妇们都喜不自禁,当下心一松,解决了这一庄心事,日后她就含饴弄孙好了。

  “作坊和其他生意仍旧交给天青打理,不过此后的出息盈利,天青拿一半,剩下的天仁和天瑞平分了罢。你们有意见吗?”二郎目光如炬地扫过几个儿子。

  这样分挺公平的,大包子们摇摇头。

  ####

  罗云初六十八岁时,大病了一场,弥留之际,她把自己的体已私房拿了出来,分给自己生的三个儿女。这些年她攒下的私房不少,光现银就有十八万两,全都是她慢慢经营出来的,没有朝公中的银钱伸过手。其中有一部分是逢年过节时儿子们孝敬的珍贵物件,她都一一仔细地锁进了自己的私库里。

  “天瑞,天青,这些你们兄弟俩拿去分,就不必给你们大哥了,别忘了你们妹妹那份就成。”

  “娘,爹已经去了,你可不能丢下我们不管啊。”

  汤圆和豆包哭得不能自抑,自小,他们就知道大哥并不是他们的亲大哥,但娘一直都待他如亲生般,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他,甚至有时候待他比待他们还要好,说心里没有过不舒服那是假的。就在此刻,他们才知道,娘心里一直是记挂着他们的。

  “这,这封信,你们,亲手交给你们大,大哥...”罗云初见汤圆点头后,最后看了他们一眼,才含笑闭上眼。

  “娘......”

  饭团本来就等在外面,此刻他不顾一切冲了进来,见到最疼他的娘撒手人寰,眼泪扑簌扑簌地流了下来。

  哭了好久,汤圆才把信给了饭团。

  饭团哆嗦着手打开,“饭团,娘的私房体已全交给了天青他们。饭团 ,别怪娘偏心......记住,你们兄弟几个从今以后要相互扶持呀。”

  饭团号啕大哭,他从来都没将钱财之物看在眼里,“娘,饭团从来都没有怪过您,相反,饭团一直以来也很愧疚。”愧疚霸占了弟弟妹妹们的母爱,他知道他不是她亲生的,他知道,他都知道...

  等在外头的天孝等人也都红了眼眶,喃喃,“二婶/二伯母去了?”想起他初涉官场之初,当他娘还在仗着他一个八品芝麻官的势到处耀武扬威时,只有二叔二婶能体谅他的困难,每年都会按时送来一笔银子和四季所穿的衣料用品,解决了他手头紧的困难。想起从小到大,受到二婶的照料,他就泣不成声。

  接下来,天孝实打实地跟着饭团汤圆他们守了三天灵,看得宋大嫂吃味不已,天孝完全不理会他娘的脸色。

  罗云初下葬后半年,宋家兄弟才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兄弟间的感情反而比以前更好了。

  “爹和娘都走了,这世间没有谁比咱们更亲近了,咱们一定不能辜负爹娘的期望啊。”

  “嗯,让娘走得安心。”

  宋铭承远远地看着,欣慰地点了点头,二哥二嫂,这几个娃,你们教导得好哇。宋家有他们,繁荣昌盛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