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作者:落雨秋寒      更新:2023-04-25 12:03      字数:2048
  “那成,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卡文,晚了。

  44、决定合作 ...

  罗云初双手摸着铜板,兴奋地道:“二郎,今天咱们挣了四百二十四文钱呢。一会我们去李记绣访买两床棉被好不好?”初秋了,晚上凉着呢,现在饭团盖着的都是折叠起来的两层薄被而已。

  “成,你说买啥咱就买啥。”好日子看得见,二郎心情贼好,乐呵呵的。

  两人折去北街,没一会,两人便出来了。两边的箩筐上各放着一张簇新的被子。

  “好贵的被子,这么小的两张,竟然就花了四百文!”罗云初嘟嚷着,今天挣的钱没了,还有二十来个铜板,一会扣去四枚牛车费,就只剩下二十文了。唉,钱不经用啊。

  “那女掌柜还说便宜卖我们了,真是奸商!”罗云初不住地抱怨着,不过想着饭团开心地在上面打滚的情景,她又觉得这价钱值了。

  “媳妇,去年冬天娘买了一床大的被子,足足花了五百文钱喱。现在两床小的四百文,咱们不亏。”二郎安慰着。

  罗云初知道这是他的安慰,笑了笑,“走,咱们再去买点下水回去改善一下伙食。”还剩下二十个铜板,索性都买了肉吧。

  每次到镇上,他们必定会买上几斤便宜的骨头和下水,那摊卖猪肉的大叔都认得他们了。一瞧见他们,便问,“妹子,又来买下水啊?”

  “是啊,大哥今天的生意不错啊。”罗云初看着所剩无已的猪肉,笑问。

  “嘿嘿,托福托福。妹子,要哪个?俺给你算便宜点。”胖大叔挠头笑了,似乎心情很好,竟然主动给他们降价。

  “多便宜啊?”她很好奇,两文钱一斤,已经够便宜了,还能更便宜啊?

  “买三斤给你们搭一根骨头!”胖大叔豪爽地应道。

  “成,大哥,谢了啊。”白送的,不要白不要。

  胖大叔麻利地给他们称了五斤下水,又附赠了两根骨头,接过铜板的时候随意地问了一句,“妹子,你们咋就爱吃这个下水呢?前些日子这些东西卖不出去,我拿回去让家里的婆娘给处理了。唔,这些东西真是太难吃了,特别是那个大肠,有股子猪屎的味道。”他一脸嫌弃的表情。

  “不会啊,我媳妇做的肥肠很好吃耶。肯定是你家婆娘没洗干净。”二郎插嘴,提起他媳妇的手艺时,他一脸的自豪。

  罗云初扯了二郎的衣摆,示意他不要说了,然后笑着道,“呵呵,大哥,洗这个大肠有点窍门的。用点盐和醋以及面粉洗几遍便能去除异味了。”哎,这点小窍门就当他赠送两根骨头的回报吧。

  胖大叔点头记下了,寻思着明天就让他婆娘试试。后来他爱上了肥肠这个吃食,日后的大肠几乎都是他自产自销了,罗云初他们后来有几回在他这还买不到大肠。后来胖大叔过意不去,帮他们张罗着从伙伴那调来一些这才解决。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二郎挑着担子,领着罗云初往南边陈大爷停牛车的方向晃去。

  “也不知道大哥他们那边情况如何?”这边柳掌柜给出的价格已经很不错了,即使他们那边不顺利也没什么。

  “晚上就知道了。”二郎乐呵呵地,倒没有多担心,三弟跟着去呢。

  “嗯...啊?”

  “怎么了?”二郎以为她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焦急地就要放下担子。

  “没事。”刚才经过那条小巷的时候,她似乎看到一抹熟悉的人影,可是定睛一看,却不见了。她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想着,她退后两步往巷子看去。

  “媳妇,你看什么?”二郎也跟着后退,随着她的目光看了过去,“走吧,这没什么好看的。这条巷子叫浣衣巷,里面住的人多是老弱妇孺没有依傍的,他们多以浣衣为生。”

  浣衣吗?“哦。”罗云初点了点头,跟上他的脚步。

  待他们走远,浣衣巷的拐角处才走出一个人,她默默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方大嫂,过来啦?刚好,我从李家那又拿了点脏衣物回来。人家要求明天就要,你洗了吧。”

  “哦,好的,就来。”

  傍晚的时候,大郎他们回来了。

  罗云初给两人倒了两碗凉开水,随口问道:“大哥,情况怎么样?”

  “媳妇,别急,先让大哥三弟喘口气儿嘛。”

  “呵呵,不要紧。我嘴笨,让三弟说吧。”大郎笑道。

  宋铭承没推辞,微笑着说道:“今天我和大哥走了五家碳店,有两家给出四文钱,一家给五文,最高的那家给到六文钱。最后一家比较那个,他们不想买碳却想买烧碳的方子,给出一百五十两的价钱。”

  一百五十两想买方子?倒想得美!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价钱的确不高。

  “你们这边如何?”宋大郎反问。

  “柳掌柜给出一斤六文钱的价格。”

  “如此说来,柳掌柜却是个厚道人。”大郎感叹。

  厚道人么?她不置可否,商人逐利,哪有厚道可言?

  “对了,柳掌柜有说要买多少碳么?”宋铭承问,如果柳掌柜如果能吃得下全部的货,那么他们也无需再找其他的买家。

  “三五千总是没问题的,不过具体的话,还得再问问他的意思才成。”今天她说了家里有三五千这样的碳,柳掌柜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这便意味着这样的量对他来说没问题。

  “成,明天二郎和二弟妹再走一趟城里吧,我就到山上烧碳去!二郎从镇上回来再到山上替我一替。”二郎拍板。

  “是啊,得抓紧时间了,还有半个月,地里的庄稼就成熟了。到时咱们得忙着先把庄稼收回来先。”宋母提醒着,这地里的粮食是家里的根本,丢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