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软禁
作者:龙舞 华夏      更新:2023-04-10 06:00      字数:3064
  睿圣宫,原名显忠寺,一座破落的寺庙而已。赵构禅位后尊称为“睿圣仁孝皇帝”,软禁住于显忠寺,遂改名为睿圣宫。

  此时,睿圣宫外兵士密布,戒备森严,苗傅更是派张逵到这里来坐镇把守。出入睿圣宫的人员都要经过守卫兵士的严密盘查。

  赵瑜虽然到了睿圣宫外,但想顺利进入,显然是不可能的。赵瑜也不可能硬闯进去,不要说这守卫兵士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难题,便是当真闯进去了,对赵构的安全也必将构成威胁。二人一时没了办法。

  那侍卫道:“我先进去面圣,与程总管商量商量,看看怎么样能使小王爷顺利进去面见官家。”

  赵瑜道:“好。”便走到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去。

  不一会儿,就见一个人匆匆跑到宫门口,只见他衣衫不整,面目憔悴,一双焦急、期待的眼睛四处搜寻着,赵瑜依稀认得那人便是赵构,他的九哥,大宋皇帝。

  众兵士以为赵构要闯出去,都严阵以待。早有人报告了张逵,急忙忙跑了过来,问道:“你又有什么事要难为我们的?还是好好地呆在宫里享你的福吧,这样大家都好。”

  赵构此时已是虎落平阳,便如一个囚犯,那还有太上皇的威风,只得放下身段道:“将军,我有一位失散多年的宗族弟弟跑来看我,便请将军行个方便,让他进来与我见个面。”

  张逵道:“太上皇见谅,这是苗、刘二位将军的严令,要在下确保太上皇的安全,不放一人进入睿圣宫中,在下岂敢违抗二位将军的将令。”

  赵瑜见他对赵构如此大不敬,不禁大怒,恨不得上去一剑结果了他。只是想到赵构还在他们手上,不能莽撞,只得强忍着怒气。

  赵构却还是脸带微笑,道:“将军说的是,辛苦将军们了。只是此人确是我的族弟,与我失散多年,我俩感情还算不错,一直习文断句,颇识得忠义,断不会与我不利,还望将军明察。”

  赵构阴着骂张逵一干人不忠不义,张逵哪能听不出来,心想此时不必与他计较,到时候再收拾你,叫你知道厉害。又想此时也不必与赵构闹不愉快,这个寻到这里来的人也是笨蛋一个,此时赵构身处阶下,自身难保,还跑来投靠,这书也读得迂腐了;再说就是一读书人,进去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便道:“好吧,到时候要是他对太上皇不利,太上皇可要给末将在苗刘二将军面前担待些。”

  赵构道:“自然,自然。”说罢,对赵瑜招了招手,“赵瑜,快进来。”

  张逵哪里想得到,他这不经意间放进去的一个自认为无关紧要的人,竟打乱了他们精心策划的计划,间接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此是后话。

  赵瑜一到宫门口,忙跪下行了个礼,起来已是泪流满面。赵构忙不迭一把抓住赵瑜的手,细细端详了赵瑜一番,这些多年来对赵瑜的思念,重逢时的喜悦,被囚禁睿圣 宫的屈辱,一齐涌上心来,不禁潸然泪下。道:“你可长高了。”牵了赵瑜的手,走到里面去。

  到了里面,赵瑜重新行了大礼,三呼“万岁”,方才坐在赵构身边。赵构神情落寞,道:“我被软禁于此,何时身遭不测还不可知,称什么万岁啊。你是从我身边被掳的,今日还能见到你,了了我一个心结,也算是一件快慰人心之事了。”

  赵瑜道:“九哥何必灰心,弟从韩世忠韩将军处来,各路勤王大军纷纷往临安集结,还怕叛军不平?九哥尽可放宽心来。”

  赵构道:“你想的简单了,苗刘造反,尚不至于陷我于死地,但各种势力已齐集临安,要想我这颗人头的不在少数,他们一心想要搅乱局势,只要我一死,我大宋官兵必将自相残杀,他们就能趁乱取得各自的利益。”

  赵瑜道:“哦?小弟是没想这么多。那九哥在这里不是很危险吗?还有何人护驾?”

  “程天策带有十几个侍卫在我身边,武艺都还过得去,只是不知道会来些什么人,人数多不多。哎,真是凶多吉少啊。”

  “哦,程总管武艺高强,有他在必能击退那些宵小之徒。小弟不才,亦必保九哥无恙。”

  赵构道:“好、好。”赵瑜知道赵构不相信自己能保护他,还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也要侍卫们保护。当下也不说破,道:“我在韩将军处知道苗刘造反,匆匆赶来,还不知道详情,九哥能否给我详细说说。”

  赵构道:“我也正想与你说说经过。哎,也怪我糊涂,苗刘造反其实早有征兆,那日康履来禀报苗刘有造反的迹象,我因为没有拿到他们造反的真凭实据,他们又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又知道苗刘二人谋略不足,成不了大事,自以为他们还有些忠心,便只是吩咐王渊小心戒备,派刀斧手守在苗刘的营帐外,一有他们异动的迹象,把他们给杀了就好。唉,只是没想到他们下手得更快更狠,超出我的想象,第二天就派人劫杀了王渊,鼓动兵士哗变。就算如此,他们要想攻入内城,一时也不可能,我尽可等待勤王之师的到来。可恨的是守卫内城的吴湛,竟然与叛军勾结,大开城门,叛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涌入内城来。我对他如此信任,把守卫内城的重任交付于他,他竟辜负了我对他的信任。”说罢,牙都恨得“咯咯”响。

  “哦,那以后呢?”

  “叛军入城之后,逼迫我把康履交付于他们,可惜啊,被他们腰斩了。可是他们并不到此为止,还逼迫我禅位于敷儿,隆祐太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幸好有朱胜非相公周旋于叛军之间,不至于迁都金陵,那样的话局势将更加被动。苗刘叛乱之初,以清君侧为口号,说什么为大宋清除奸佞,杀王渊与康履以谢天下,我都答应了他们,也答应不再追究他们的罪过,他们还是不依不饶,把我软禁于此,能把持朝政,熟不可恨?”

  赵构说到激动处,站了起来,道:“朕受命于天,于大宋危难之际,即帝位,朕励精图治,指挥大宋军民抗击金兵,也想伺机直捣黄龙,迎回二圣。只是新朝建立未久,将星凋敝,粮草欠缺,我军只能防守退让,保存实力,以期积蓄力量,反击金兵。那苗刘之辈目光短浅,一味逞莽夫之勇,指责我不知抵抗,只管逃跑,真是可恶。”

  赵瑜道:“弟与九哥分手后,一直居于深山,重新涉世未久,对局势不甚了了,但觉得一味退让也不是好办法,如果能寻得一些金兵薄弱处痛击他一阵,金兵也不敢如此肆无忌惮。”

  赵构脸色微微一变,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可堪大用的将才不多啊。”

  赵瑜道:“弟看韩世忠忠勇可嘉,能担一方重任。九哥还记得当年汴京城遇到的岳飞吗?小弟这一路走来,听到不少关于他的英勇事迹,我还记得在汴京时九哥就夸赞过他的智谋,此时正是用人之时,九哥何不委以重任?”

  赵构道:“我知道岳飞作战勇敢,谋略胜人,只是汴京一别,还难有一会,此次劫难过后再说重用吧。”

  这时有太监进来奏道:“皇上,晚膳已准备好了,请用膳吧。”

  赵构拉起赵瑜的手,道:“先不说了,我们一起吃饭去。”

  三月的杭州夜晚有些漫长,夜空星光闪烁,皎洁的满月挂在半空中,清冷的月光如水银般泻满大地,夜色迷茫,远处隐约可见山峦叠幛,杭城灯火依稀。

  睿圣宫中,沉浸在重逢喜悦中的赵瑜正向赵构叙说别后情况。赵瑜从自己被慕容钊掳去说起,一直说到在慕容谷中练武,误入山洞,习得秘籍,再到出谷寻找慕容念娇,进入虎啸山庄,识破金人奸计,解了天下英雄之危难。

  赵构听得心驰神往,要不是被软禁于此,当真恨不得立刻到慕容谷中去感受一下。只是他心中隐隐有些怀疑赵瑜有没有这种力挽狂澜的能力。才分别短短几年,武功就算再高还能高到哪里去?听到几百号的武林人士击退两万金兵,简直不可思议。他觉得赵瑜是想在自己面前表功而已,他想那也是人之常情,也没多太当真。

  不觉间入夜已深,赵瑜正要告辞,只见夜空中一只烟花绚丽绽放,赵瑜认得是祁不言与自己联系的信号,告诉自己他们已经到了杭州,便对赵构道:“九哥,我的几个朋友也到临安来了,我这下就出去把他们接进来,到时候就算有人对九哥不利,也好多几个帮手。”

  赵构道:“哦,只是叛军防守如此严密,你如何出去?又怎么回来?”

  赵瑜道:“无妨,小弟自有办法。”

  赵构道:“那便快去快回,路上小心。”

  赵瑜道:“是。”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kanshu.com)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