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九华山太乙宫
作者:古蝎      更新:2023-03-22 11:02      字数:3071
  不远处,一灯如豆,道莲向着那光源奔过去,看似不远,却迟迟不得到达。

  如今脱了险境,道莲才觉身体的负荷已到了极限,浑身上下酸痛不已,仔细检查一下,身上大大小小也有十几个伤口,索性都是些皮肉伤。

  “该死,到底还有多远啊,再这么下去,小僧真的要力竭脱水而死了……”道莲嘟囔着,拖着沉重的双腿继续前行着。

  想要调动丹田内的少阳真气,却发现丹田内也已经空空如也,如此不是办法,道莲索性找了一棵大树,背靠着大树树干,盘膝坐了下来。

  一丝一缕的少阳真气终于还是顺着道莲的旨意,一点点的聚集了起来,与此同时,道莲肌肉、骨骼与经络的疲劳也得以一点一点的恢复过来,道莲长长呼出一口气,眼观鼻,鼻观心,一心吐纳恢复起来。

  待到道莲在此睁开双目,少阳真气已在体内行了七七四十九个周天,道莲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东方已是渐渐发白,咽了口唾沫,喉咙犹如火烧一般,撕扯着颇为难受。向前望去,那如豆灯光已是有些不太显眼。

  “就快到了,加把劲吧。”道莲给自己打了打气,运气真气,脚下如飞,经过昨日极限之后的突破,道莲可以感觉得到,自己的内力又有所提升。

  不多一会儿,便到了一座大山脚下,一座颇不显眼的木屋映入眼帘。

  “咚、咚、咚……”

  道莲走上前去,轻轻叩了叩门。

  “谁啊?”一个老妇的声音传了出来。

  “还好有人……”道莲喜道:“小僧是路过的僧人,想讨一碗水喝。”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驼背老妇的脸伸了出来,那张脸皱的犹如橘皮,眼睛也眯的几乎看不见了。

  “这位大婶儿……”道莲合十说道:“可否施舍小僧一碗水喝,这荒郊野岭的,也没条河水……”

  那老妇看道莲一身黑衣,脸上手上都沾满血迹,颇为讶异,一时拿不定主意。

  “老婆子,是谁来了?”一个老汉的声音响了起来。

  “啊……”老妇答道:“是一个和尚,他要讨碗水喝呢。”

  “让他进来吧。”老汉说道。

  “可是……”老妇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怕什么,一把年纪的人了……”老汉答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让他进来吧。”

  “哎……”老妇答应一声,打开了木门,放了道莲进来。

  道莲行进木屋之中,看到一个白发老者,坐在木椅之上,捏着自己的腿,便合十一礼说道:“小僧路过宝地,饥渴难耐,叨扰了二位大伯大婶儿,还望恕罪……”

  老汉见道莲颇有礼数,“呵呵”笑道:“好说,好说,老婆子,还不给这位大师拿下干粮和水来。”

  老汉让道莲坐了下来,不多一时,老妇便端来了一碗清水,道莲接过,道了声谢,一饮而尽。

  清冽的水顺着喉咙而下,道莲直觉异常爽快解渴,擦了擦嘴,笑道:“不知这水可还有……”

  “有的,有的……”老汉笑道:“别的什么没有,水还是有的,老婆子,再给他盛一碗吧。”

  道莲喝了两碗水,又吃了两个老妇递给他的玉米面做的窝头,只觉得异常香甜可口,吃过了窝头,只觉浑身上下都有了劲力。

  老汉见道莲吃完,方才说道:“大师从何而来啊,怎么身上会有血迹?”

  道莲尬尴的笑了笑,也不想隐瞒,一边用袖子擦着脸,一边说道:“大伯大婶儿有所不知,蒙元军打回来了,现在正在北平与黄衫军交战,小僧是突围出来求援的。”

  “啊……”老汉与老妇齐声惊呼,面面相觑。

  道莲笑道:“两位不必担心,战火暂时还烧不到这里来,蒙元军的败退只是时间问题。”

  老汉点了点头,不停地捏着自己的双腿,面上露出痛苦之色。

  道莲见状,问道:“大伯的腿……”

  老妇答道:“老毛病了,前些年染上了风寒,每到变天的时候,他便喊腿疼,说是疼到了骨子里,疼的钻心……”

  道莲闻言,说道:“大伯若信得过小僧,便让小僧看看如何?”

  老汉看了道莲一眼,点了点头。

  道莲走上前去,蹲下身来,双手扶上老汉双腿,将少阳真气压缩成极细极薄的状态,缓缓输入老汉双腿之中,替他温养骨骼,将那藏匿在骨头缝中的寒气抽了出来。

  完工之后,道莲收回双手,笑道:“大伯,你感觉一下,可有好转了?”

  老汉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双腿,喜道:“啊,奇怪,真的不疼了,大师,您真有本事!”

  老妇闻言,喜道:“当真,老头子,你这腿疾,可是跟了你十几年了!”

  “当真不疼了,大师,这可真谢谢您了,咱们家贫,也没什么东西能够报答您。”老汉抓着道莲双手,诚恳的说道。

  道莲摇头说道:“大伯说哪里话了,那两碗清水,两个窝头,在小僧眼里,便重过千两黄金了。对了,大伯大婶儿,你们……没有子女么?”

  老汉闻言,叹了口气,说道:“有个儿子来着,不过参加黄衫军去打蒙元狗,把命送掉了……”

  老妇闻言,在一旁抹泪。

  道莲略有歉意,说道:“实在对不住,勾起二位的伤心事了,二位住在这里,很寂寞吧,这附近,还有人家么?”

  老汉笑了笑,说道:“还好,九华山上经常有道爷下山接济我们,所以日子过得还行。”

  “你是说……这里是九华山?”道莲睁大了眼问道。

  “是啊,这座大山便是九华山啊,大师不知道么?”老汉见道莲颇为惊讶,不解的问道。

  道莲骑着马奔出来时,已是不便南北,见了岔路便胡乱拐去,到了什么地界也不清楚,如今听到老汉的话,灵光一闪,问道:“请问大伯,这座九华山上,是不是有一座太乙宫?”

  “不错,原来大师知道啊,就是太乙宫中的道爷们时常接济我们来着。”老汉笑道。

  道莲起身道:“多谢大伯大婶儿的款待了,小僧要上九华山一趟。”

  老汉诧异道:“这就要走么,天还没大亮呢,不如多歇息一会儿吧。”

  “没时间了……”道莲说道:“大伯,大婶儿,小僧告辞了,二位保重身体啊。”

  说完,便离开了小木屋,循着登山路而上。

  此时正值日出时分,山风虽大,阳光倒也暖和,但道莲却没时间享受。

  没想到自己阴差阳错,竟跑到了九华山脚底下,也算是幸运了。

  道莲吃饱喝足,腿脚也有了劲,起落之间,犹如灵猴一般,登山速度比寻常人要快上许多。

  将近正午之时,道莲也接近山顶,终于看到了一组建筑坐落在山林之中。

  道莲走上前去,之间这座建筑群规模虽然远比不上云林禅寺,但却另有一种出尘脱俗的韵味,让人如临仙境。

  山门外,两个扫地的小道士见到道莲,问道:“大师,你找人么?”

  道莲笑了笑,说道:“小僧道莲,求见云胤真人,不知两位道友可否通禀一声呢?”

  其中一个小道士稚气未脱,两只眼睛又大又圆,盯着道莲看了看,问道:“不知大师找我们掌门真人有何贵干?”

  道莲说道:“小僧是云胤真人的老朋友,找他有要事相商。”

  两个小道士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一个小道士跑进山门之中,另一个小道士对道莲说道:“大师请稍候。”

  道莲点了点头,站在原地闭目养神。

  不多时,道莲便听到一阵爽朗的大笑,正是云胤真人带着几个老道迎了出来。

  云胤真人笑道:“道莲,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请进。”

  道莲笑了笑,随云胤真人入了太乙宫,来到一间会客厅之中,众人分了宾主坐下,云胤真人道:“道莲,那日黄沙镇中一别,有些日子没见了,你怎么想起上太乙宫来了。”

  道莲道:“真人,客套的话小僧便不说了,这次来,乃是十万火急之事,蒙元军杀回来了!”

  “你说什么?”云胤真人惊得站起身来,说道:“此话当真?”

  “那还有假吗?”道莲说道:“小僧拼的九死一生,才从北平城突围而出,特地来求援的。”

  云胤真人坐回椅中,皱眉问道:“战况如何?”

  “不太妙……”道莲说道:“凌锋那混蛋不但刺杀了段老英雄,还叛逃做了蒙元的走狗,烧了北平城的军粮,如今蒙元大将军都铎率领蒙元十余万精兵,将北平城团团围住,城内守军不足八万,而且……军粮短缺。所以,小僧突围而出,就是想聚集江湖上的力量,解救北平之围。”

  “这可糟了,没想到凌锋那厮狼子野心……”云胤真人痛心疾首道:“可是,靠我太乙宫的力量,恐怕不足以解救北平之围啊……”

  道莲点头说掉:“的确如此,所以……小僧还要往云林禅寺走一趟,至于其他门派,就靠真人代为通知了。”

  “云林禅寺?”云胤真人惊道:“如老道所知不错,云林禅寺正在捉拿你,你此去……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