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作者:殷扬      更新:2023-02-21 22:46      字数:2122
  第二百八十二章

  “臣李牧见过太子。 ”李牧向扶苏行礼。

  扶苏忙扶起,道:“李将军请免礼,请免礼。 ”打量着李牧,不无心疼地道:“几年没见李将军,李将军已经是鬓边华发如霜了,这让扶苏感慨万千啊。

  想当年,李牧将军英风豪气,腾冲万军中无人是对手,灭赵一战,大秦可是在将下手下迁延了很多时日,现在李将军豪气仍存,只是年岁已不复当年了,岁月不饶人呐。 ”

  李牧也是感触很深地道:“太子所言极是,李牧也感到精力大不如从前了,李牧老了,不中用了。 现下好了,太子来了,李牧这担子终于可以卸下了。 ”

  扶苏忙澄清道:“李将军,你可别误会,我来蓟城是为了北方安宁,非为卸你的担子。

  李将军年岁虽然大了些,但是姜还是老的辣,李将军的丰富阅历,百战沙场的经验都是独一无二,更别说你对北方的了解更是无人能及,要是没有您李将军,扶苏也不可能让北疆安宁。

  ”

  李牧谦道:“太子垂爱,李牧感激不尽。 只是,李牧真的是老了,精力不济了,真的想卸担子。 ”

  扶苏鼓励道:“李将军和廉颇同为旧赵名将,您可知道廉颇不服老,年七十还能日食斗粮,腾跃如飞,拥腾冲千军的豪气,傲视天下,李将军应该学学廉颇将军这种不服老的精神。

  ”

  李牧微微一笑,回答道:“廉颇虽能日食斗粮,也不过是多上几次茅厕罢了。 ”

  这是引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扶苏笑道:“李将军您可不能这样说话。 廉颇将军虽有报国壮志,却因为奸臣挡道,终不能如愿。 这才郁郁而终。

  父皇一统天下之后,励精图治,举贤任能,贤士在位,非昏庸的赵王所能比。 ”

  “老臣失言,老臣失言。 ”李牧忙道。

  扶苏安慰道:“李将军不必往心里去,我的意思是说大秦还需要李将军,还请李将军勉为其难。 为大秦做事,为安定北疆出力。 ”

  李牧领命道:“谢太子!李牧敢不尽力。 ”

  “难为李将军了。 ”扶苏冲蒙恬一抱拳,笑道:“蒙将军,别来可好。 ”蒙恬的文韬武略都是上上之选,人品也不错,学问也好,扶苏对他是另眼相看。

  蒙恬就要跪下行大礼,扶苏忙拉住道:“将军甲胄在身。 这些虚礼就免了吧。 ”蒙恬迟疑着道:“可是,君臣之礼不可废呀。 ”

  扶苏笑道:“你看看你,戎装在身,要行大礼多有不便,免了免了。 ”

  这话说得很诚恳。 绝不是作伪,蒙恬也就不好再勉强,道:“既如此,臣就失礼了。 还请太子见谅。 ”

  “这就对了。 ”扶苏赞同,拉着王贲的手,打量着王贲,道:“王将军,我记得你以前没有现在好看,现在的您更加年轻英俊了,这北方地水土还真不一样,特能养人。 ”

  这是一句玩笑话。 逗得李牧蒙恬他们大笑,蒙恬笑道:“太子说得没错,王将军是比以前帅多了。

  幸好这是北地,漂亮的姑娘没有中原多,要不然的话,王将军的罪过可就大了。 ”

  王贲和蒙恬两人同生共死,结下了不错的情谊,在蒙恬的肩上轻捶一拳。 道:“蒙将军。 你别胡说,太子在这里呢。 ”

  扶苏呵呵一笑。 道:“随便点,随便点,不要张口太子闭口太子,礼节来礼节去的,这很烦人。

  我是太子没错,可我这次来北疆,并不是来做太子的,是向你们学习,你们都是我地师傅,扶苏在这里向你们施礼了。 ”抱拳团团一揖。

  李牧、蒙恬、王贲、章邯、屠睢忙回礼道:“太子,臣不敢受如此重礼。 ”

  扶苏笑道:“学生给师傅行礼是应该的。 你们在北疆干得是有声有色,大秦的北方一直平安无事,这都是你们的功劳,父皇常夸你们呢,父皇说把你们放在北边是对了。 ”

  象扶苏这种年纪,未经历过人情事故,什么事都不放在眼里,一切事情简单化,更有可能自高自大,谁都不放在眼里,没想到他对众将是如此礼遇,口口声声说是向众将学习,这的确是难得,李牧他们不住点头,心中暗想仿佛从扶苏身上看到了秦始皇当年的影子。

  众人齐道:“这都是皇上圣明,臣等不敢居功。 ”

  李牧动情地道:“太子,李牧曾是赵国将军,与大秦为敌,逆天而行,阻止大秦一统天下,做了不少错事。

  皇上不仅没有怪罪于臣,还重用臣,把北部的安宁交给臣,臣心里真的是感激不尽,臣地感激之情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

  扶苏安慰道:“李将军不必自责。 有道是国难见忠臣,李将军在那种万难时刻毅然挑起赵国重担,这只能说明将军是真正的忠臣。

  父皇之所以重用将军,就是看到将军这种披肝沥胆,不畏艰险的可贵品质。

  当年参加过灭赵一战的将士们对将军都是敬爱有嘉,我扶苏当时年幼,没有参加这一战,想起来真是遗憾。 好在天理昭昭,今日又可与将军一起为华夏尽力,扶苏不甚荣幸。 ”

  周冲,蒙恬,王贲,章邯,屠睢一齐道:“太子这话极是,我等当年与李将军交手,实是快慰生平。 ”

  “谢谢,谢谢!”李牧抱拳施礼,老泪纵横,涕下沾襟。

  周冲他们都能理解李牧的心情,扶苏掏出洁白地绸帕递给李牧,李牧道声谢接过,擦拭起来。

  扶苏道:“各位,扶苏有一个提议:我知道你们都是老熟人,都是老朋友,几年没见,这话就很多,礼来礼去的,这时间也不够,干脆不要见礼了,谁想和谁说话就直接找他去呗。

  你们说,怎么样?”

  众将与周冲他们逐一见礼的话,光是这礼节就够人受的了,要是能省了最好,众人都是武将,不象文人那么看重礼节,齐道:“遵旨。 ”

  扶苏滋一声,道:“怎么又来了?旨不旨地,你们还是把我看作外人喽。 ”

  李牧他们忙道:“臣不敢。 ”

  扶苏道:“我们就一边进城一边聊,什么事高兴就捡什么事儿说,大家不要拘束就成。 ”

  “太子请。 ”李牧他们侧身相请。

  扶苏略一谦逊,和周冲陈平韩信虞子期樊哙他们一道,带着家眷进了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