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作者:梦里故事      更新:2023-02-09 11:55      字数:2886
  “这红袖丫头处处能与众小姐比肩还能是好事不成?”顾氏不解问道。

  “怎么就不是好事了?要知道这但凡是小姐屋里的丫鬟,那个不是经过小姐自身调教出来的,这丫鬟尚且能与那些闺秀小姐想比,岂不是显得咱家的小姐更是高人一筹吗?”

  “到是不曾想到还有这层说法?”顾氏好笑之余,也觉得这群连丫鬟也要攀比的闺秀小姐们很是简单可爱,还说,“怨不得曾有一阵子,大姑娘与三小子老是在我面前嘟囔着说我偏心三丫头,还说便是伺候的丫鬟也尽挑些最好的给三丫头,原是问题便在这里吗?”

  “之后便有许多别府的管事来咱们府里打听红袖的身份来历,说是想要比着红袖这样的找一些女孩子买进府里调教调教,更有当初卖人的牙婆子又到红袖的家乡走了一趟,虽说最终没能带来第二个红袖,却也得了些有趣的消息。”

  “这落魄的书香之家也是有的,但这些人因着风骨的缘故,却是少有卖女之事,便是出了这么一位红袖先前我也是大大吃了一惊的,那牙婆子到是想得这恁多的美事,莫不是以为那些几辈子才出了一位读书人的人家便可称书香门第了?”

  “可不就是依太太所说,这读书人皆是倔得很,且那些能称得上书香门第的,家里定是有满屋的古董书籍,若日子当真清苦的过不下去,这稍稍的卖上那么一两本也尽够一家子一年的爵用了,何苦卖儿卖女的?”

  “听嬷嬷之意,这红袖被卖之事难不成还另有说法?”顾氏皱眉问道,“那牙婆子到底带来了何消息?”

  “据那牙婆子说法,那小红袖原是个幼年丧母的可怜孩子,榜眼老爷虽对幼女也是极好的,但到底是个男人,自顾尚且不暇,又如何能照顾好孩子?之后继夫人进门,却是个商女出身,整日斤斤计较与银钱之上,全没有温良谦恭的美德,只稍微想想便可知,这先夫人留下的女儿可不就是个碍眼的赔钱货色?”

  “这俗语有云,有了后母也便有了后爹,即是继室进门,这红袖的父女之情怕是要日渐薄淡了?”顾氏猜测道,“这世上卖女不卖书的奇人也是有的,若是这做父亲的再对自家女儿没了什么亲情挂念,后来发生红袖被卖之事也是说得通的。”

  “太太却是只猜对了一半,听那牙婆子说法,榜眼老爷在继夫人的鼓动下确实是动了卖女的心思,不过是想着只签个**年的活契,等到放身的日子,正好还能说个好人家不是。”桂嬷嬷解释道,“这想法是好的,可这死契活契岂能是一样的价钱?又加上这榜眼老爷对女儿内心有愧,竟将那卖身交易之事全权交与了夫人处理,这处理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竟有这等事?这继室后来又如何了,总不能没个说法吧!”顾氏又问道。

  “又能如何?这穷苦之家可没有休妻之说,日子还不是照过。”桂嬷嬷感叹道,“只是后来听人说,红袖父亲自此却又忆起了亡妻的种种好来,只觉得商人之女太过利字当先,许是愧疚与女儿的缘故,竟将继夫人所生的儿子过继到先夫人的名下,这些却是后话了。”

  “依嬷嬷之见,那新晋的榜眼可是知道他的亲女就在咱们家里?”

  “若真是有心想知道红袖最后的去向,又不是多难的事情,以榜眼老爷如今的身份,只要去当初的人牙机构里查查不就行了,这世界最怕的岂不就是用心二字!”

  “是呢!”顾氏也是感慨莫名,“只可怜了红袖这孩子,若是知道自个被亲身的父亲抛在了脑后,该有多伤心。”

  “我也听底下的人常说,这红袖丫头实在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每逢母亲忌日甚或是清明时节,皆要沐浴、斋戒、抄写佛经以示对亲母的怀念,可见其纯孝了。”桂嬷嬷接口道,“老奴还听说这红袖丫头的亲身母亲似乎与太太五百年前还是同宗呢!”

  “嗯!那李榜眼的先夫人难不成也是我顾家的女儿?你可知其唤何名讳,咱们江南老家那里,却是还有几户顾家旁支的,说不得还真能论上亲戚呢?”

  “这等私密之事奴婢就不得而知了,且咱们府里除了红袖自己怕也是没人知道的。太太若是想知道,日后奴婢定寻了机会亲自向红袖问上一问?”

  “我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这世上那就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嬷嬷还真当真了。”顾氏笑谈道。

  世上还真就有这么凑巧的事情,这却是顾恺之心里想的。

  随手将有关红袖身世的最新消息扔到一旁,转身对银伯自语道,“我那小媳妇的身世可真够离奇的,听说我那便宜岳父不日便将回江南老家任一方县令?”

  “确切说该是三日之后。”银伯恭敬回话道。

  “看来是没有要认回女儿的意思了。”顾恺之皱眉哼道,“只是不知那李清鸣到底是如何做到在近四十的高龄还能显现灵纹的?”

  说道这里,顾恺之灵光一闪,后头吩咐道,“去查,这里头可能有大鱼。”

  “——”因为老丈人忽略了亲生女儿,于是您老人家终于要大义灭亲了,银伯心里如此瞎想口里却回应道,“是,少爷。”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遍走光福山寺上下,端的是开不尽的桃花灿烂,看不尽的落英缤纷。

  如今芳茵与顾慧表姐再次置身在光福寺的大雄宝殿,跪坐在蒲团之上祈祷焚香。顾慧手秉着一炷香,默默在心底虔诚还愿,而芳茵也早已不同与两年前的散漫模样,在周身僧侣的梵唱之音中,双手合十闭目跪伏祈愿。

  等芳茵在心底默念完一小段佛经,才对着佛陀宝座许下此行所愿。一愿刚出嫁的大姐能够婚姻美满,与姐夫琴瑟和弦,白首同心;二愿二姐能早早嫁得如意郎君,早日完成母亲心中夙愿;三愿小女终能觅得自在姻缘,不求情缘无垢,但求一生相伴相守。

  两年之前,慧表姐便是在这里来问求姻缘之事,如今表姐最终心愿得偿,不日将下嫁与二哥做孟家的媳妇,对比当日两人情形,至今想来红袖只觉得无限感慨。

  大姐虽是嫁到了外地,但不久慧表姐却要嫁进她们孟家里来,这来来去去,芳茵到是不觉得寂寞,总是有人相陪就是了。

  踩着漫地的枯叶落红,穿梭于桃林当中,便是平日贞静自持的顾慧也忍不住面露风流之态,更别说一旁本就活泼善舞的芳茵,早就在花雨红云中蹁跹起舞,又因年纪渐长的缘故,身段也愈发有了妩媚婉转之姿,姐妹俩便这样一动一静,笑语晏晏地向着醉香院行去。

  方踏进醉香院的院门,便觉一股热闹喧哗之气扑面而来。远远地便见在那四角飞檐的古亭里,孟家二爷与三爷在方寸的棋盘间厮杀的甚是激烈,间或有侍衣的娇俏之语不时传来,若是细细听闻便可知定是孟家三少又在悔棋的道路上行进了一大步,以至于就连在一旁侍立的侍衣也看不下去,为自家的二爷开口鸣起不平来。

  “吃!”孟海显然没接受到女人们的鄙视,自顾洋洋得意地挥刀向敌,仿佛刚刚逼的人家连让七子,频频悔棋的恶劣行径不是某人所为一般,更是完全无视了一旁丝毫不懂下棋之道的侍衣连连撇嘴以示不屑的行为。

  所以说若是想要找对弈的敌手,好好地合心合意杀上几盘,对方的棋品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众女心底悄悄地想。

  而那边古树桃林中,顾恺之与梅轩这对师兄弟却在你来我往的舞剑,剑招华丽如盛放的烟花般迅速而绚烂,二人如此翻翻覆覆兜转不停使得众人眼中只看得见不时四溅的火花,耳中也只听得见长剑划空的嘶鸣之音,便是如红袖这般多少也懂些武学之人,也只勉强分辩出其中舞剑的二人,顾恺之到底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

  惟有侍药独倚在桃花古树之下,右手边便是孟洋少爷们下棋的古亭,而左手又是梅轩他们练剑所在的桃林,到是一个位置绝佳之地,只不知侍药这丫头到底在看向何处?竟看的如此着迷,便连芳茵这个主子进了院门皆没有丝毫反应。

  芳茵显然也很好奇于此,只见她并没有随着慧表姐一路奔着古亭走去,而是半路拐向了侍药所在之地,红袖自然也跟着自家小姐随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