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回 洗髓灵丹修仙诀 魍魉突袭青山下
作者:陆凌昭      更新:2022-12-20 14:13      字数:17480
  书包vip www.shubaovip.com,最快更新青瞳仙纪最新章节!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上回说道:青松下崖采药之时,为一时好奇观念,误入崖壁中一口石窟内,按着密道来至一间墓室,遇上“伏魔昊剑”阴阳子守墓家仆无名冷,二人正当于室中结拜,突然青瞳剑发出一声清鸣,悬浮在室空中,青松暗吃一惊,无名冷立马祭出一黄符,飘飘悠悠,贴在青瞳剑剑脊之上,方才稳定无误。正时,那无名冷清喝道:“松弟,引血!”手中立时幻出一口匕首,嗤地一声,青松的手背被匕首割出一道血口,几两血水从青松手背间涌将上来。

  无名冷掐动法术,念出几句引血咒,使得青松手背处的血液皆凝固成一团血滴,悬空融入剑身之中,接又将其止血。那剑身一与血滴团交汇,顿散发出蒙蒙血光,剑身倏地翻腾盘旋,数道青芒如同螭龙一般砸击下来,扬向四方,青松和无名冷相互使出结界,青芒打在结界上,不成杀伤。二人双目炯炯有神,定睛看向上头,倏然飞剑停住盘旋。此景之中不见天日的条件之下,竟有一条九尺之长,生满青鳞,头起双角的苍龙出现,伸长出五爪,青松和无名冷无不立时大骇,根本不知此条苍龙是从何处降来,好似凭空而生。苍龙躯体一震,五爪一扬,口中吼出一记龙吟发生,震耳欲聋,声势悍怖,苍龙双瞳泛青,鼻间闷哼一记响鼻,有着俯瞰苍穹,横云吞雾,倒海翻江之势,看似虚幻,实则具有苍龙之元性。

  青松与无名冷从未见过这等景面,俱都叫了声:“啊呀”,登时吓出一身冷汗。那条青鳞苍龙虚影,浑身如锦鲤也似的在空中翻腾,龙吟一阵,震天慑地,引起墓室穹顶数多石块崩落,墓室好似即刻便要坍塌,晃荡不已。青鳞苍龙倏地又迎头游入剑身之中,青光一闪,立时失去踪迹。剑身之后堪堪荡出一层蒙蒙青光,随之大涨,倏忽间飞剑剑魂已然觉醒,青光方才有了减散,之后那青瞳飞剑登时缓缓堕将至地。

  “没想这剑魂竟是东宫宿主的剑魂!”无名冷大惊失色,骇然叫道。果然刚才所设想是对的,这剑不亏乃绝世仙剑,内中蕴含一股太古异兽剑魂。连忙退下几步,怔怔骇怕。青松则“啊呀”一声叫出,先是退出几步,便缓缓举步向前,轻轻提起地面的青剑,剑身立时嗡嗡地一阵微响,顿亮射出蒙蒙碧光,方才无名冷用青松的血滴让青瞳剑认主,青松登时感觉与飞剑心念相通,好似合为一体,不能分割,这个感觉简直前所未有。无名冷朗笑一声,看了一番青瞳剑,觉察有种慑人的剑气升腾其表。

  “此剑一经开魂,便可用来御剑飞行。剑气量力上升多数,不亏是仙剑。”无名冷颤声道。

  青松一言不发,对这剑爱不释手地把玩,末时方才对无名冷道:“多谢大哥帮我为此剑开魂!”

  那无名冷闻之一笑,道:“可是阴阳子主人九泉心知,将来会诞生一位绝世剑仙,便有灵验唤醒你的剑魂,你要道谢,便谢我家主人罢。”青松闻言,心生虔诚,恭敬地仰面朝天深鞠。

  青松一入这密室,无名冷便察言观色,知晓青松有仙圣灵根,将来必定是绝代天仙,方才要与他结拜,若是他人早已死在他的暗器机关之手。青松对佩剑甚爱,之后无名冷又赠授他一本修剑古籍,乃是阴阳子剑仙一声所悟的剑学理论,著名为《剑辰集》。青松大感惊奇,不敢收此重礼,但因无名冷一再劝慰要收下,青松方才勉勉强强收了。

  青松之后一翻阅在知此书蕴含剑道九诀学,每诀剑道非凡,都通悟其中一技能学理,自身剑技亦会提高数倍。无名冷答允青松要求,开启机关,那密室北面的“痴”字下方现出一条漆冗的密道,无名冷幽幽一叹道:“贤弟,走罢,若有闲时再多来此室陪伴为兄,你今后只需在断崖上朗喝一声:阴阳造化开。崖上自然现出一条羊肠石道来恭迎你入内的!”

  青松闻言,答应一声,忽地见到北面现来一条暗道,不知是惊是喜,当下抱拳道:“大哥,能在这儿遇到你,当是我的一大幸运,那便后会有期罢,我今后定会常来的!”说罢,青松幻做一团光华飞入了石道,之后竟听见后头传来无名冷的一声:“慢着!”青松闻声不禁顿住,忙从石道当中撤回,望着那一面焦虑的无名冷,心生顿惑。只看无名冷从袖中取出一枚金灿灿的丹丸,送予青松,说道:“此乃‘洗髓天明丹’,想必对你的丹田体脉有一定之妙用,你亦须谨慎服用,不可化成药粉而服,此乃一大忌。”青松闻那“九转洗髓丹”三字,眼珠立时瞪得奇大,不觉心上流露几分欢欣。

  青松接过这枚金丹,只觉掌中的这枚金丹仿佛蕴养着一股精纯浓郁的力量,顿然间竟将掌中的秽渍吸收入丹中,青松脸上又骇然又欣喜,这不是他正所需要的洗髓灵丹吗?如今竟突自出现在自己掌心,心下很是喜惊交加,双目凝注着这枚精致的丹丸,当下颤然,对无名冷点头道:“多谢大哥!小弟正需要此类丹药哩。”说罢,青松退下抱拳,随之匆匆幻作一道光华窜入了石道,紧接消逝。

  无名人伫立原地,本想与青松多道几句,却见青松如此匆忙间离开,不由长叹一声,苍老的双瞳顿泛发炽热的火芒,颤声自语道:“这小子今后恐怕会是剑域之上的一大散仙啊。”无名冷话音正落,幻作一团暝火跳入暗处,墓室间明光消散,又显示出墓室原先的诡谲与幽异。

  ※※※※※※

  此刻乃是正午,金乌高悬。

  青松幻作一缕青矢,不下顿饭时间,竟已奔入了山涧内。

  山涧中,灵宿剑仙立于一处,而莫离与莫桑则就在涧口,各个面上布满焦炉,三双眼睛似在期待什么。倏地一道青光从外头箭矢一般射入,那青光落地,剑仙与二名仙童俱突瞪双目,皆流露喜色。“我那徒儿终算回来了。”剑仙一瞧那青光落地,果知是青松来临,不由朗笑道。“师尊。”青松惊喜道。灵宿剑仙见到青松,当是十分喜然,便从石方一跃下来。涧口的二名仙童也快步走上来,冲青松微微一笑,青松回应一笑。

  灵宿剑仙急忙上前握住青松的手心,温和道:“徒儿,你这是去哪里,为师可是在那断崖上四处寻觅,俱无踪影。”青松微笑道:“我去了一个断崖下的洞窟之内,此中有一所墓室,我还碰到一个古怪而又可笑的人哩。”灵宿剑仙笑道:“哦?那是怎样的墓穴?什么样古怪之人在里头?”青松道:“那是个诡谲的密室,密室东西两侧摆放是一些石棺,而北面室壁上有一方大大的“痴”字,我在那里遇到了一位极是苍老的人,乃是伏魔昊剑‘阴阳子’剑仙的老仆。”青松一面正说,一面紧握着腰中的青色长剑,顿了口气道:“是他帮我开辟了青瞳剑的剑魂!”那剑仙闻言,不禁是喜色有加,不知如何答语,只得让青松继续说下去。

  少时,青松顿开口说道:“青瞳剑所摄取的是东宿苍龙剑魂,竟在密室之中现出,我认为是阴阳子剑仙的护佑,才能将此天机赠我。”灵宿剑仙听罢,正色道:“阴阳子乃是我幼年学道之时最崇尚的一名剑仙,他常年居在南海太周仙岛间,可惜那时我道学已臻,成就仙途,去那南海岛中拜谒他时,他洞府封闭,主人早已不知去落,外界便说他去向西方佛圣世界中坐化了去,羽化升入天庭光得仙职。”剑仙说罢,青松所悟甚多,又将怀袍中掏出一株发涩的灵草与一枚金丹,递予剑仙的面前。灵宿剑仙微微一怔,吃惊地问青松道:“此是那四十年份的龙骨朵,还有这枚九转洗髓丹?你?这灵丹是从何而来?”

  “这九转洗髓丹乃是无名冷赠予我的,说有不少妙用,教我好生收着。”青松不由怪笑道。接又道:“师父,你看!”说间,将那阴阳子所著的《剑辰集》递给剑仙,介绍道:“此书名为《剑辰集》亦是无名冷赠给我的,此集乃是阴阳子前辈一生剑道所悟,无名冷说我若能悟出此中一丝道意,我的剑技定能大成。”灵宿剑仙一面听取青松介绍,一面接过那本古朴的书籍,过眼云烟般翻阅。

  “妙啊,妙啊!”灵宿剑仙大略看后,轻捋白须,忽然惊叹道。随后掩闭上书籍,闭目回想,轻声喃喃道:“《剑辰集》中之剑道,若能领悟出其中一式半成,老夫在仙路上定能所悟更多,徒儿你得了此道籍乃是你仙缘奇幸,今后可得好生修炼此中剑道,定能大乘,籍中所叙之剑道亦是成就剑仙之基。”青松听后不禁惊骇,竟不再言语。

  “徒儿,那‘九转洗髓丹’可就拿出来罢,为师即刻为你洗炼骨脉。”剑仙哈哈笑道,旋即将《剑辰集》归还给青松。青松闻言一怔,哦了一声,即将怀袍间的那枚金丹取出。灵宿剑仙的右掌中幻出一口白玉金琉璃羊脂瓶,羊脂白玉瓶中盛满一瓢清泉,遂叫青松盘膝跌坐石方之上,接将白玉瓶给予青松。青松依言接过那白玉瓶,撤下长剑,放于石方旁,盘膝坐在石方上。

  “徒儿,且将九转洗髓丹吞服下。”剑仙道。青松应了一声,将手中的九转洗髓丹吞服下去,接又灌下那白玉瓶中的清水,轻拍打着自己的胸口。忽地体觉‘九转洗髓丹’一吞食入腹后,体内开始产生一股来回来撞的热量,通身脉络隐隐烧痛不已,少时六经五脉热度暴涨,青松肌肤泛发通红。青松“啊呀”的一声呻吟,豆大的汗珠早已沁满额面。体内骨骼正进行着质也似的飞跃,如同千万只蝼蚁在不停噬咬着他的全体经脉,让他觉得异常痛楚,面目早已狰狞地扭曲,不断地呻吟,手脚不住抽搐。一番蚀骨的痛苦之后,青松的骨骼仿若是被汩汩清水洗涤过了一遍似的,焕然一副。一股清爽的气息在骨骼之间穿行流转着,令青松突然之间觉知十分冰凉,就如同置身于冰室之中。随后便盘膝闭目养神,皮肤的细孔之中冒出一丝丝白气,升腾至天灵上方,盘绕成一圆形的乳白色华盖,冉冉不散。

  子时已过,山中岚雾弥漫,疏影月淡,好无趣味。青松凝动真气护罩内体,内体的冰冷知感方才逐步消散,而骨骼脉络间的真气竟忽变浑强,仿佛焕然一副一样,将原先的真力吞噬又改造了一番。青松霍然跳下石方,舒活一身筋骨,隐隐察觉身体器官突然对身周的天地灵气好生敏感。随即脱下长袍,双腿摆出扎腰马步,双掌卧腹,呼地推出几番掌力,掌掌虎虎生风,真力雄卓。望着自己的双掌徒然使出的威力,青松灿然一笑,自喃道:“这九转洗髓丹的药力威能果然名不虚传,我终算可以修炼仙诀了。”随后又徒收马步,见山涧内只剩他一人,便知晓剑仙与那二名仙童已然在外面空地上,青松提起长剑,迈出脚步,出了山涧。

  涧外,山梁空地。四道人影兀自立在地面,其一道人影身形泰然,背负双手,鹤发白袍,仙风道骨,便是那灵宿剑仙。正时的他正闭目冥想,而剑仙的身后二侧则立有那二名仙童。前方的一道青袍人影,正持剑飞舞,剑光匹练,正是青松在操练剑诀。剑气幻为青色长虹,剑身之中伴有一丝丝龙吟之音,忽地仙剑反收,青松竟不堪地退出三步之外,将仙剑一头插入泥面之中,一口热血喷溢出来,洒在地面,面色立时煞白,剑仙与二名仙童稍稍正身看出,有些须震惊。灵宿剑仙立即幽幽道:“剑一开魂魄,绝不是立马便能驾驭剑气,仙剑就如同人类,它亦有反叛顽劣之心,而你却要知晓如何操纵驾使它了。”青松听罢,略微点头,仰面望着剑仙,叹索道:“师父,此剑乃是你当年赠予我的,为何以前之时此剑无开辟过剑魂呢?莫非师父不知?”灵宿剑仙听罢一顿朗笑,轻捋长须,道:“此剑早已在千年之前便有剑魂,此乃是我师尊告知与我,当时我是难以置信,还不晓得此剑具有魂灵,直到你说此剑剑魂开辟,我才信服。可能这剑原先是有剑魂,也就是现在的苍龙剑魂,或许是因为它在沉睡,直至今日才觉醒出来。”青松点头,道:“弟子明白,还多谢师父当年赐予我青瞳仙剑!”灵宿剑仙笑了声,掐指一数,向着青松挥手道:“先不谈这些罢,我们一行来此山已有些时日,已近离开之时,恐今日不走,我方才算术未来事态,知晓那罗京城的乌剑少主定会寻至此山来。已不宜久留矣。”

  “离开?”青松闻言,一身颤抖。轻声道:“师父,你可知那乌剑少主是何许人物?”剑仙听言,笑道:“少主乃是罗京城郡之主,帐下有八十一位魔士,修行魔道,在魔界之中亦算是一方霸主枭首。其那乌剑乃天外之陨所炼就,又用九十九道阳魄摄为剑魂,江湖人皆传为:‘乌剑既出,一方白骨!’而那少主修行上万年光度,恐怕已成就为一名先天极魔阶段之大能士。”顿后叹声道:“你尚未修仙崇道,即令仗一口仙剑,也难是他一部下的对手,那少主魔丹中炼化出的一口煞火足将你烧为烬尘。四十五年,他同崆轮仙门的秋岳剑仙在不周山风烟峰上斗法,最终发动丹中魔雷将剑仙烧为灰烬,至此他向来看不起剑仙中人。孤妄非常,欲吞并大乾王朝,成为人界魔主。”青松一听随即怔骇,轻叹一声,心中对那乌剑少主多了一份畏仰,当下不便再问,仰面望着一棵松柏,道:“师父,如今应该可以传我仙诀罢?”灵宿剑仙闻言,鼻间嗯了一声,轻捋着长须,后随青松眼目,仰面望见不远处的一棵松柏树冠之上。倏然剑仙面色微微抽搐,右指轻缓一动,双目炯炯,犹带怒气,令得青松不禁一愣,轻声叫道:“师父,怎么了?那松柏之上可有甚么异样。”青松话语正落,倏地有两道紫影从那棵松柏上一掠上云霄,身形宛似二只展翅飞翱的云雀,而剑仙双眉一束,立时幻做光华跟去,疾忙一掠九丈开外,欲追上那前方的二道紫影。虽三道身影两前一后。但很快后方的那道白影便如电掣般追上前面的二道人影,“嗖”地一声追上了前头白影,蹭蹭两脚,踏在两道人影的头顶,最终借力一跃抢在两道人影的前头。两道人影立时一怔,遂步伐一顿,旋即又疾步飞速迎上前头,纷纷拔刀出鞘,刀光明亮,比那月华还强盛,而刀身皆镌刻一方象形浮图,同青松当日在罗京城对付的十八名铁汉刀身上的浮图无异。而两道人影逐从暗处显出,二人皆身着紫袍,袍料上描画有一狼头印记。那两名紫袍刀客冲刺而去,直向灵宿剑仙身处劈砍,剑仙仍自泰然伫立,背身负手,飒爽仙姿。刀气早已森森地罩上其宝盖四尺,已有危机。攻来的刀锋愈发生疾,嚓嚓二件刀器忽一犯空,原是剑仙撤身一挪,只是半米,便将攻来的刀气化掉,旋即凝出双掌,砸击在前者二人的胸处,噗地两股鲜血喷涌而出,洒在泥面。紫袍二人不堪重击,咽一口气已然倒下,竟双双断去生息,去往西天。只见灵宿剑仙凌空一掠,身形宛似一只白鹤,亮出双双羽翅来,上了山去。青松倒也追赶将来,同剑仙迎头对面,立时刹步而下。灵宿剑仙冲他暗点了点头,使了眼色,暗示他此时不必多话,青松亦知在此刻,恐怕山间尚有人客在暗地窥视,便听信师言不再说话。随后二人回到山涧,两位仙童也是跟随入内。到达涧内,剑仙还是觉察不太顺心,暗用内力传音向青松与两位仙童,道:“此地不宜久留,你等随为师去趟隐地。”传罢,早已展示轻功,飞出山涧。青松与仙童一接收剑仙传音,接展开身法飞出。四道影迹绕过青山上的一处乱石岗,便飞上北面的山崖前。夜色笼罩,倒看漆暗,冥冥间只有几朵雾气飘动。

  四道人影先后跃下,先前灵宿剑仙迈步至一面山壁前,朗声一道:“开!”壁上一片青苔倏忽红芒闪动,一道石门竟轧轧开启,后来一间空明的石室现出。石室内,纷乱的巨石块约摸半丈高,七尺宽,充斥在这空间之内。剑仙旋即盘坐在一块石方上,面露祥和,青松见山壁上突然现出一所石室,心觉奇异。后才心念一转,随着二位仙童迈步入了室中,一层石壁继而将石门掩闭上。青松心头一暗,恭敬地朝剑仙身处一鞠身,道了声:师父。石门刚是关闭,顶子上已然亮出十多炬灯光,各个犹如茶杯之大,异常曜目,青松仰头望了顶上,不胜讶异,盘膝坐于一块石方之上。灵宿剑仙乍然睁出双目,格格笑道:“徒儿,你可愿修江夏仙门的修仙剑诀?”青松闻言,看视着剑仙,随即方才大悟,大喜地连道:“弟子,愿修,愿修......”后回首一看那二位仙童的面色,纷纷是向他表露喜色。青松才知这不是玩笑话。灵宿剑仙并无多说,朗朗一笑,掌中竟变幻出一枚金色的线装古籍,古籍正面描画着竖条的神纹,古籍之外环绕着层层蒙蒙光泽,光泽之中好似有几颗异样的五色光珠在旋动。青松仰面大惊,心忖道:“自己活了将有舞象之年,今日终算自己梦寐的仙诀样目。”“青松,伸出双手来。”剑仙朗声一道,青松闻言不胜欢欣,当下一伸双手,一道白芒疾从剑仙掌口中飞将出去,径直降入青松的双掌之中。青松凝目看着自己的双掌,喜不自禁。双掌上的一层层白光消逝,一本金色的古籍突兀显出。青松双目惊瞪,复双掌捧起仙诀,一行热泪直涌了出来,对剑仙抱拳恭和道:“多谢师尊赐予我仙诀,为徒今后定是好生修炼,不负师尊期望!”

  剑仙嗯了一声,朗笑道:“你如今开辟丹田,又洗炼了筋骨脉络,若不出为师所料及的,三十年日之后,你定能突破‘剑封境’。”说毕,便解座跃下,从掌间幻出一樽仙酿,仰头拂面咕咕的灌入肚中,甚是飒爽。

  “剑封境?师尊?莫非仙诀之中有分几等境界?”青松问道。“不错!修仙者必历仙诀六等之境,之后用元神凝丹升仙,渡化成剑仙,去九天大庭复出仙职,即也可转世修道,可居有灵根妙体,仙途更为无量。而天下仙诀数不胜数,皆出自各域仙门,各修仙者修炼的境地亦各为不同。天下仙行共分四等行:乃是鼎仙行,飞仙行,散仙行(地仙行),剑仙行,兽仙行。升仙之后,用炼成内丹在瑶池内淬炼九九八十一日,便成金丹,回归后称就金仙,又分得小罗,弪玄,大罗三品,官居天庭高位。成仙还有一大难,称是三生劫,每一百一十二年经历一劫,直抵过三劫,再须行一千三百善事,方有圆满功德,封有金佛印光,可入住天宫,所谓天庭共有三十三天,曰:焰摩天、蔚蓝天、朱明天、隐玄天、玉玄天、华阳天、清灵天、太玄天、松得天、小有天、灵光天、冲虚天、幽墟天、清平天、溟漠天、浩浩天、浑浑天、无极天、大罗天、丹真天、隐元天、曜明天、曜灵天、顺和天、昭明天、丹宵天、紫虚天、太清天、赤瑛天、黄精天、玄元天、苍成天、丹元天,这便叫做三十三天。今时,为师便将仙诀六境七十二天罡剑式,玄功授知与你: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

  唤雨呼风,振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

  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

  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

  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

  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

  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

  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

  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剑仙言毕,又道:好徒儿,这七十二剑式及数种玄功仙法非一年半载即可炼成,有甚者须花上半世时日方可学成一式,然如此修炼甚是苛刻困苦,你后日必要学会勤勉忍耐,定能度破,他人修习花费上百来年,汝只须花上数十年的功夫,这便是:

  勤中出能士,励炼成真果。

  只要忍得这几些苦楚,方可成就彼岸,修成一名盖世仙侠。此七十二法功、剑技以每十二式为一级别,共分为六大等级,亦为修真之六大途径,那六大等级各名为:

  第一等:炼虚合道

  第二等:炼精化炁

  第三等:炼炁化神

  第四等:炼神还虚

  第五等:炼虚合道

  第六道:炼道升仙。

  每一等皆是一大自身修为之超越晋升,徒儿你日后便知,为师不便再多言。”

  青松闻言,怔怔不语,一时无法转念,忽地颤抖了身形,才弓背正声道:弟子已谨记于心!叩谢师尊赠授本门仙诀,弟子定当专注修习,不负师尊所寄托!”剑仙闻言,心下十分欣喜,顿哈哈朗笑道:“徒儿,此诀万万不可授传给他者仙门左道!你可知晓?”

  灵宿剑仙一言顿然打破青松的念想,青松立时得以转念,他从小灵根聪颖,秉性风华,一听便懂,道了句:“弟子明白。”

  灵宿剑仙笑道:“明白就好。同门师兄子弟近日离去江夏,不知所踪,为师是为之又苦又急,你他日行走天下,可得多留意江湖,找寻一些同门弟子。”言毕,将手中酒樽丢开去。

  青松答应一声,翻开修剑仙诀,一朵金芒从中闪曜而出,颇是惊奇。

  翻阅间约摸有了盏茶光景,青松从中这才得知仙诀共分六境七十二式剑法,各式剑法道意非凡,都需好生费时参炼。青松本要关上仙诀,撤开长剑练起,却在首页见到如此章序:上古初开天地之年,人还潜地,剑更不知为何物之时,天地间便有此诀,老夫断定必然是上古某大能士所创就,里剑法诡妙,式式称奇,妙用不凡,以超乎剑域任何剑技之名。老夫如今修道已有了三百多载,所悟其中剑道只是本诀道域中的十分之一,自是惭愧,但经老夫二百年的察观,觉得此诀的每式剑法应当分为初期,中阶,圆满三大别级,每式剑法所领悟的道都由这三种别级逐次提升。而只要悟得每式剑法的初期便能记做通悟了一式,以此来积成十二式,可破虚一境。序末还记曰:齐殷子,大乾三百二十八年,初夏。

  青松看后不甚其解,又观看了一遍,方才领略一些。剑仙见青松颇有领悟,便也不去烦扰,心中很是欣喜。

  青松向剑仙问道:“师尊,你可知仙诀首页有一序?”灵宿剑仙闻言,回首道:“为师知道,那乃是我师尊,也便是你的师祖写上的。”青松闻言不禁大怔,又是问道:“师尊对此诀觉悟了多少呢?”灵宿剑仙一听,笑着答道:“为师悟道七十年,只是在道域之间悟了只是二十分之一,更是不及我师尊,恐是我此生的一大空憾。当年本欲在瑶池炼丹之时,怎料那时倏然阴风大作,池中跃出几只五丈开外的巨龟,将我命丹吞食了去,我那时也使出飞剑,待到破开龟肚,幸好是命丹没毁,但因受了些晦气,终究不能成就金仙。”话毕,早已涌出一行老泪来。青松听后也不甚伤感,便道:“师尊不必自弃了,定有一日能成就金仙,升上九重天宫证就仙职。”说间,剑仙已有几分恼怒,回忆起过往之事,不由是愤忿。青松看了自己师尊的模样,才不敢再去慰问。此顷,石门轧轧大开,一丝丝月光透进石室中,剑仙携了二名仙童相续行处石室,而青松正时方才觉到石门已开,眼目大亮,只好也随剑仙步伐行出了石室。出去之后,剑仙喝了声:“关!”石门便轧轧合拢开来,成一面光秃秃的山壁。

  青松一看在这山壁上竟然丝毫不见石门的半丝缝迹,只是壁面光滑平整,呈现灰赤色。青松不甚惊奇。山壁前的空地之上,青松掣剑出鞘,按照仙诀第一式的剑谱路子演练起来,起初学练还算陌生,但经一番剑仙的点化,青松又仗自己天性聪慧,便也通悟,不亏是师从剑仙,练剑习诀的奇才,剑仙颇为欢喜,认定青松今后颇有前景,便一手掐诀,一道青色光影,约莫是七尺高,同青松身高无仿,周身还萦绕些许白雾,颇是飘逸。此虚幻青影,便是青松所炼就之元神,剑仙用诀法将其从九宫中引出,旋即已附入青松的身体,合为一体,青松突觉身体器官感知甚为敏感,隐隐觉察身周似有天地灵气浮动。询问剑仙为何缘由时,方才知晓自己已觉醒元神很是鼓舞欢心。

  此顷时光,夜已是敲过三钟。

  满山寂寥空灵。

  山梁间空地之上立出一声响亮的喝令,打破满山的岑寂。

  青松持剑将去,展出升仙剑诀第一式“斡旋造化”,登时是无数剑影好似“鲤鱼跃门”跃出剑身,好似:

  若使赤蛇腾海北,自然玉兔走天西。

  轰然一声落寂,空地北面的一排青竹立时倒毙,竹腰间皆留有一口空洞,空洞之上冒着汩汩青烟。青松望见自己第一次展用剑诀已有如此不凡效力,青松朗朗大笑,灵宿剑仙与那二名仙童亦是喜色。

  次日清晨,青松仍自演练剑法,已到了不错的地步,剑技提升了上三成,也从那第一式剑法中悟出了一丝“剑道”。青松自然喜不自胜,满怀自信,此间他用袖头擦拭着自己额面的汗珠,倏然想起当日在罗京的种种劫难不由是气愤填膺,复将长剑指向天空,仰面喝道:“不杀那乌剑少主,我青松誓不罢休!”发完誓愿后,朝天抱拳鞠了一躬。没成想,罗京之劫过来之后,仇恨早已深埋于青松心底,令他只想一面苦修剑技,一面参透剑道。将来再闯罗京,诛杀那乌剑少主与蛇郎。这且今后再提。

  ※※※※※

  午时已至,青山间一片燥热,烘炉一般。青松满怀疲意,心间一动,纳剑归鞘,施展身法,化作一道青色光华往山腰中那口幽涧射去。

  幽涧内,灵宿剑仙背负一口蓝莹飞剑,身后两名仙童终开口道:“真人,我等今日便要离开吗?那青松的剑技可需你再进多日的指点,何不留下来?”

  “南离师叔召本仙去南海三星洞,本仙是不得不去的!”灵宿剑仙不禁唏嘘道。

  “莫非是南海各散仙人皆遭到劫数,需真人您的返照渡劫丹一用?”两名仙童齐声道。

  “本仙认为,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罢,南海地区定是发生甚么大厄劫。”剑仙颤声道,忽然听见涧外有一丝声响,立时哈哈朗笑起来。原来是一道青影从外直射,落至涧中一石方上。

  “徒儿,你可终算来了。为师尚有一事需对你言说。”灵宿剑仙笑声顿止,道。

  “师尊,你说的是什么事。”青松望着灵宿,疑惑道。

  “为师要去南海三星洞赴你师祖寒山道人之约,即日便要启程。”灵宿剑仙闭目仰面,很是不忍再说。旋后才道:“为师精懂观星预知之术,得知你今后会遇到些许劫难,可以使得你成长不少,但仍有危机,你今后身负有一样特殊使命,不能身死。为师现给你三包锦囊,如遇危难可要立时开启,里有解难之道,以及一些指引暗语。记着每遇一劫,方可才开启一次,不可多开,你可明白?”灵宿剑仙话音正落,其掌中幻出三枚黄蓝红色的锦囊,黄色锦囊上绣有一只锦鲤,蓝色锦囊上绣有一只雪白天鹤,红色锦囊上绣的是一只七彩蜈蚣。每枚正面的动物图画下方三寸处分别绣有:“壹,贰,叁”三方古篆标号。三枚锦囊登时在剑仙掌中跳动不定,忽地幻化作三条细线射入青松的袖中。青松见三道光彩射入袖中,有些呆愣,缓缓才觉醒过来,立马向剑仙抱拳道:“弟子谨记了。”青松的话音郑重坚定,颇有英气。只是他那眼眶里好似有泪花打着转儿,心下不忍言说。剑仙亦有看出徒弟的心事,不愿点破,苦苦一笑。其两名仙童也流露不舍,因这些日子,莫桑、莫离已和青松颇有一份难舍的交情,却时间岁月不愿留人,倒亦是无法反抗之事。

  灵宿剑仙又将手一拂,含糊地对青松道:“徒儿,你且附耳过来,为师传你一副养神修气的诀法,此诀若于心内默诵一遍,可在短时辰内恢复你半成的真气,每日遵规蹈距地默念,对真气、元神定有非凡的提高。”

  青松闻言忙应了应声,跃下身来,迈步上前,立在剑仙旁,微微发笑,灵宿剑仙乍眼睁出,转自青松的耳畔,轻声低语几遍。青松沉吟半饷方才一拍脑袋,醒悟罢,又将这副诀法于心内默念一番,直至熟络之后,方才点了点头。果觉体内蕴蓄的真气竟多出了二成,心头很是惊喜,向剑仙抱拳一道:“谢师尊。”灵宿剑仙苦笑一阵,挥一挥衣袖,青松亦无语以。师徒俩只是相互对视一番,这些天的师徒相逢实是短暂,却是青松最感美好。

  青松沉吟了一盏茶,只见身侧一股暗力发动,灵宿剑仙右手轻缓伸出二指,触点在青松的额面,青松突然略感惊疑,只觉全身仿佛受到控制,不能自拔,只得深受这股暗力把控。灵宿剑仙轻声道:“待为师开启你的‘道识’罢。”话音正落,无限真力如同一只只的软虫,慵懒地钻入青松的识海之中。犹似一股海流突破防堤,冲入脑中九宫。后觉一股股膨胀的强力使得青松脑中杂乱,撕裂感蔓延全身经脉部处。而约莫过了半柱香时刻,青松缓缓睁出晕眩的双目,觉察如今的头脑只余下片片疼痛,很是分散,并无巨大。自己亦觉到识海间浩茫无边,灵魂深处仿佛被一股灵泉洗涤过一般,浑处清灵。本能地抚摸着自己通红的额面,黄豆大的汗珠落得满颊。

  青松又不得其解,问剑仙道:“师尊,你果真将我‘神念’开启?”灵宿剑仙听见哈哈朗笑,应了一声,青松才知自己道识开启,便可衍生非凡道悟,观探百丈之内的动景,也可于人脑九宫中开发“方储”,今后道识愈强,九宫自会依次开辟,可用来当做储物法器,妙用不俗。(何为道识:乃是众生的道和识,统统八识,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合为一体,可用以感悟万生信念,永生轮回,只要是修仙之人便有道识,道即神,神即心,通灵绝世,上古便是佛主所创,禅者以习,之后流转于道家,崇于修真之法,炼元神之技。焉为道识。)灵宿剑仙当下复说道:“徒儿,将你仙诀拿出来罢。”青松闻言,喏喏地将仙诀从怀袍中拿出,灵宿剑仙教青松如何将此物什收入“方储”的妙诀传了一遍,青松领悟,依言施展一番,一道白光从青松眉心中的泥丸宫射出,宝盖又飞腾一团烟霞,只是三尺围圆。并无稀薄,很是浓郁,竟将仙诀送入了脑中的。青松感觉不可思议,又不便多说,多抱拳谢了师恩。剑仙将数技传给青松,认定使命已尽,便道:“好罢,为师已授你这些,为师即刻便要离去。”

  青松一听,惊撼交加,一行泪水流落出来,同时也见到剑仙的面上起的忧色,两名仙童郁郁的无言,方才叹索一声,忍泪颤声道:“师尊,等您归来,到时您可要来我等仙门口,徒儿会在那地等你。”说毕,赌气不愿再说。

  灵宿剑仙哈哈朗笑,不亏是仙人,颇有看透凡尘之态,道:“好,好,好,为师自然事成之时便会去江夏的。”说罢,师徒俩互握了握手,各自挥别。别罢,灵宿剑仙望空掐诀一打,一盘白凌凌的仙云从剑仙脚下延生而出,青松急地闪开,随之剑仙及莫离,莫桑二名道童一行三人乘云离开山涧,飞上远空。独留青松在涧内伤感,后来才撤开长剑,演练起来。

  ※※※※※

  灵宿剑仙离去之后数日,青松并无杂念要下山离开罗京城地带,只愿在这荫凉的青山中潜修几日,待剑诀小成之后方才离开。他这二日间四入山崖密室,无名冷见识他生有仙骨灵根,业已踏入修仙行列,拥有一口仙阶飞剑,不胜欢欣,便再赠予他一部剑阵法诀,唤名为《九明昊剑阵》共分九重,皆以飞剑之流的法宝摆阵,妙用不凡,乃是千虚初阶大阵。

  (天下仙派中将各类阵法分为:百真,千虚,万象,仙玑四品阵级,每品阵级又分三种阶层:初阶,中成,圆满。)

  这《九明昊剑阵》乃是阴阳子剑仙用尽一生绝学所创建,分为九重,每重关键如下:

  第一重以一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八口平常飞剑,施放真力,使九口飞剑融合为一三角剑阵,悬于摆阵人的身前五尺,掐动剑诀,九口飞剑以攻势或御防为妙用,俱如此之做,坚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一重。

  第二重以一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十七口入阶飞剑,施放真力,使十八口飞剑融合为一三角剑阵,悬于摆阵人的身前六尺,掐动剑诀,十八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之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二重。

  第三重以二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二十六口入阶飞剑,施放真力,使二十八口飞剑融合为一六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的身前七尺,掐动剑诀,二十八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三重。

  第四重以三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三十三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三十六口飞剑融合为一六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的身前八尺,掐动剑诀,三十六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四重。

  第五重以四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四十一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四十五口飞剑融合为一七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的身前九尺,掐动剑诀,四十五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五重。

  第六重以五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四十九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五十四口飞剑融合为一七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的身前九尺,掐动剑诀,五十四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六重。

  第七重以六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五十七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六十三口飞剑融合为一八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身前十尺,掐动剑诀,六十三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七重。

  第八重以七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六十五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七十二口飞剑融合为一十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身前十尺,掐动剑诀,七十二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八重。

  第九重以八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八十三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八十一口飞剑融合我一十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身前十尺,掐动剑诀,八十一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九重。

  ※※※※※

  在青松正要修炼《九明昊剑阵》第一重之时,才知自己独有一口仙阶飞剑,并无其它平凡飞剑,心生黯淡,不愿继续修行。只是徒然在修仙诀之后的时分内翻阅剑阵中的剑谱,掌握了唤领剑阵的施展诀法。第二日,青松再次下了崖下墓室,将自己现无其它飞剑可供自己修炼剑阵第一重之事告知了无名冷,无名冷听毕只是发笑,之后一声轻喝,一阵清鸣之声从墓顶上响彻而起,足足有十八口入阶飞剑泛发寒芒堕将下来,悬浮于无名冷的身后,青松不禁惶惶,见各口飞剑剑体绽放凌厉的寒芒,心知是不凡之物,怕是四仪阶的飞剑。无名冷将这一套飞剑介绍一番,青松才知这十八口飞剑乃是阴阳子剑仙平生挚爱的一套飞剑,是取天山三十六颗玄阴蓝晶历时三年炼化而成,阴阳子剑仙羽化之时,不忘这套当年亲自耗用心力所炼的飞剑,取名号为:凌天剑。这十八口凌天剑的品级当是在五凌阶上下,可削金如泥,破釜沉舟。只须心念一动,可在瞬息间诛杀万里外的一切生物。

  上古神魔时代,元始大尊将诸天之下的各类法宝神兵,统分为九种品阶,以双辰,三才,四仪品级的法宝神兵称为初阶法物;以五凌,六象,七星品级的法宝神兵称为中阶法物;以八荒,九元品级的法宝神兵称为上阶法物;以上仙品级的法宝神兵称为纯阳仙阶法物。

  无名冷遂已将这十八口凌天剑传给青松,教谕青松今后定需要好生炼剑:剑乃兵家之祖,以气御剑,伤人于无形,始臻上乘。故擅于剑道之人,必先练气,其行动之道,首先在于调动呼吸,练百骸,气转回天,神游体外,亦为元神出窍,留气防身。功成之日,收则存于方寸间,放则于六合之内。若有形,若无形。有形者,会于人身,犹风雨行于宇宙;无形者,施于体外,犹电雷发于太空。剑道又以剑阵为长,众剑融合一型,威能比上独剑更是绝伦,只是得耗用多成的真力罢了,若一修仙之人,是以练气为流,便是剑阵之大能士。无名冷所说的,青松皆记取领会其中,不亏为仙门高徒,灵根颇绝。

  随后无名冷心觉所有的话语均说给青松,心里仿佛业已敞亮,便颤声道他近日卜了一卦,卦象晦暗不明,才知自己一生大限已至,几日后便要羽化,进入九泉府地的鬼畜轮回,苦历鬼门八劫,成为鬼使或转世牲畜。青松闻言泪已盈颊,登时是不止地啜泣,这无名冷虽是他拜把子的大哥,相交亦不过十日,竟然大限已定,数日之后便要死去,心间不觉痛苦万分,甚为不甘,双目隐隐闪动着几分哀怨。无名冷恐今后无人把守自家主人的墓陵,欲教青松继承,思想几番又觉这方法不妙,这才取消。后来哀叹一声,脉脉看了青松一眼,好似心中已算知足,便急叫他离开此地,忘记这里,永远不要再来,青松不愿,已是泣不成声,双膝跪伏于地面,仿佛顷刻间领会了生死离别之意,又思忖:如果自己不回去,大哥反会更为伤害,遂才轻缓地撤身离开了墓室,赴到山崖之上,心生沧寒,悲思不断。

  ※※※※※

  灵宿剑仙离去已有第五个时日,青松每日在山涧内加勉修炼,元神已恢复坚定,不再下崖入墓室中探望无名冷,心思现在只欲好生修炼仙诀,领悟剑道,才是不辜负无名冷对他的热切期怀。正时,青松已将仙诀中第一式剑法“斡旋造化”修炼至中成之境,颇为不易,不知近日来费了多少心神,方才有如此成绩。山涧中剑影闪曜,青芒剑气如同一条条游鱼鞭打向四下的涧壁,剑气表层还覆盖有蒙蒙金霞,瞬时引动得石屑崩飞,整体震荡。青松觉察此时心间有一杂念干扰,一时无法练得,便收下剑式,纳剑归鞘,举步行出山涧。青松见金乌业已西落,山下林子尽头好似暗有一层大袍色的光芒铺缀,令人触目,又让人徒生怜惜。

  话说当日青松在罗京城外险遭“冥魔七煞”蛇郎的毒手,幸有灵宿剑仙及时相救,方才保住了性命,撤到了竹林深处的一座青山中。蛇郎亦因此被剑仙的飞剑斩伤了自身的双肩。少主为擒杀青松,在罗京城外的山地俱埋伏下数百名魔士。上次有二名魔士赴上青松所静养的那座青山上,被剑仙所诛杀,待到少主钦点人数之时,竟觉在场失去了二名魔士,顿时勃然发怒,发作起来,派遣蛇郎前去青山搜寻青松的踪迹。青松因无心念修剑,拔步行出山涧,集中目力远瞰青山下的竹林,因金乌西落,一幢幢竹影变得漆暗异常,犹有阴森的质息。忽然竹林间起了一阵风响,旋即又跃出数声清鸣,一排山鸟齐齐飞出山林。林间瞬时黄莽漫起,凌冽卷地。青松见如此怪兆,呛啷一声长剑出鞘,集中瞰视下方的竹林。倏然生出一串强烈的马蹄声,青松耳力颇为灵敏,一听便知这乃是千里良驹,蹄力才如此浑亮,愈来愈有好奇心理,直愿下望。一排白骏的高脚马顿然立在山下,马嘶辚辚,马背上皆安坐一名身着乌甲,肩子上生出数团黑毛,鹰鼻阔脸,大目刀耳的武士,武士中间一名较为突出,身高在九尺左右,是位凶煞黑面,身袭劲服的铁汉。只见那铁汉的双肩竟是白生生的一面,还隐间可看出白皮中的内骨,甚是可怖,原来那九尺铁汉正是蛇郎,当日被灵宿剑仙斩去自身的二颗头颅,修养三日,便是要磨刀霍霍,整顿魔士,意要诛杀青松。

  那日蛇郎是变化出原形,青松方才不认得,只看见山脚下立着一排彪悍人马,心中生出惶惶,知有大敌来袭,暗凝真力,又思想几番,这才真正明悟出山下的那排人马正是乌剑少主派遣而来,不觉已气愤填膺。山下的人马好似看出山腰中立有一人,纷纷投视上去。

  正时,已是将近夜幕,林间逐渐阴森,投目间看不出方圆十里外的真实事物,蛇郎果见山腰中立着一条人影,回想起仿佛在何处见过此人,来回思索几分时光,当下一拍膝盖,颇有觉悟道:“果然是那小儿!”周身外的数十名武士一听蛇郎之言,顿然立出数声暴喝,唰地各持起手中利刃,在夜色当中明亮如盏盏银月。

  青松见此刻山下已起一阵骚动,顿时又见到条条利刃如同弯月似的发亮,口头亦不打哈哈,将身一掠,在起掠之时,山下早已出动三匹高马,马声欢畅,马儿似不知它即刻将要死亡,马上之人高举一口九环釜刀,刀影霍霍,在虚无之中挥摆。青松尚未同刀刃相架,手掐一诀,口间念念有词,终喝了声:“开!”掌中的青瞳仙剑矍然飞出,在夜光中如一团青荧光华,光华继而铺展成一口青剑,隐隐带动风啸之声,抵不过半盏茶光景。

  只见得二匹高马刚是奔上一处山岗,马上的二名武士已被从暗处袭来的飞剑斩出头颅,剑身划出一完美的弧线,血水飞溅山地,登时恐怖,马儿惊嘶人立而起,前蹄在半空翻动几下,飞剑以瞬息的工夫刺中了马背及后股,马血飞涌而出,溅红半片山岗。后是连马带人,齐滚下山岗,不时悲鸣。蛇郎不觉大怔,并未看见那少年与那二名武士交过对手,怎地瞬息之间便将之诛杀,心下起了惶惑,以为那青松擅使暗器,正当愤忿之时,手中幻出一把紫金炼制的月弓,弓上隐有魔气浮荡,另一手中接幻出一口银箭,箭尖光芒烁烁,其中早涂有一种玄寒剧毒,即令仙人经受一点,在半日之内必将元力消散,立时尽失的下场。

  青松全然不知山下有人使出这等暗器,身形一晃,将手一招,飞剑早已收入他腰口中,依旧豪立于原地,朝山下一令骂喝:“只是如此伎俩,大爷我倒要个厉害的上来与我大战百来回合哩。”一听青松放出如此狠话,山下武士已有些把奈不住,欲要策马上山与那狂妄少年交战,蛇郎狰声阻止,道:“我这有一计:如今已是月夜,光线暗淡,只须你们有人将他引至山下的那块巨石上,我便有厉害之术来降他。”说罢,便有武士同意,蛇郎即刻派遣出三名乌甲武士,手持九环青斧,策马冲上山腰。今夜天色比平日透亮,却又平添几幢雾气,更是显得别样的阴霾。青松耳畔听出山下响出一串马蹄声,又见正时山中雾气迷漫,不见五尺道路。一时不知是好,只得施展身法,朝山下俯去,那三名武士见青松已近身而来,并不上阵搏杀,而是调转方向,重朝山路下去。青松见三只马匹无端下了山去,以为是骇怕,胆子竟壮了几分,愈来愈有胜利的信念,凝上真力,疾疾追赶着沿路下去的人马。倏忽间人马已下到山脚,青松唯恐不妙,立在一方山脚的巨石上,正担心会于此刻受到伏击,正欲拔足离开,果然不出讵料,一枚银芒朝着身前袭来,在夜色笼护中颇为曜目,青松集中目力遣去,丹田间缓缓出气,舞起长剑,顿洒出千条剑花,朵朵如茶碗大小,美奂绝伦。

  一式“五福银花”展出,那枚暗器一同那剑花交接,铿啷几声清鸣,银芒已然不堪堕了下来,青松上前拾起一观,原来是一支四尺的银箭,箭尖涂有寒毒,乃是无色无味,但可使人功力尽失,当下拆成两副,又用双脚踏成一团银末。

  蛇郎见自己毒计失败,暗自切齿忿恨,一挥手间,已有四名乌甲武士策马奔向青松,张出开刃钢刀,刀身上银环叮铛作响,扰人心目,青松却不以为然,见刀法神疾,沉浑破釜,刀刃已各自趋上自己灵盖,玉枕,肩头,后项四处。

  一阵锐风袭来身处之时,青松身法一展,一式“燕子南飞”身法展出,纵跃上空,躲去四口刀刃进犯,四名武士见各自刀刃一一落空,又见青松不知去上方,不觉惊惶,直握刀柄提出之时,觉出一股暗力把控着刀身,好似有万钧之重量,令他们丝毫提气不起,仰面看见刀身上立有一人,原来青松双脚踏在钢刀刀身上,竟沉稳不落,身姿盈巧。

  四名武士甚是忿怒,青松掐诀一祭,一道郁郁蓝光打自四名武士的双颊上。武士各个觉察自己的面颊隐有强风来刮,皮肉竟被这股强风掀开,血水流出,四名武士不禁悲呼不绝,面目狰狞,一条条血水自面上留下,湿满一地,青松将身掠起,出到侧里。

  只见四口钢刀铿啷落地,四条人影倒了下去。蛇郎不由是咬牙切齿,甚为恼怒,在此片刻间自己麾下便已死去六名甲士,心觉可惜,只得亲自上场。

  蛇郎命令身旁的甲士统统退后,自身双手护在胸口,嘴畔默念法咒,屈身变化为一头乌蟒,蟒身长有二丈,皮肉上落差有数十方圆形纹路,纹路色彩已呈白,犹似一条条白环。乌蟒通体黑金,宛似钢铁打制生就。蟒口中生长四幢银白毒牙,毒牙约莫五尺长,在夜色笼护之中,毒牙好似银笋一般。青松见蛇郎倏然变化成原形,同当日自己在罗京时见到的那只乌蟒一样,抵不过那条乌蟒共有三方头颅,而眼前的乌蟒却只有一方头颅,心下自然断定眼前的乌蟒与那罗京的那只三头乌蟒同是根源。青松当下凝动真力,持剑展出“青瞳”剑诀中的“火树金花”一式,遂见青松身后隐有一幢青焰升腾,青焰间好似有一朵金色的剑花,颇有灵性地在青焰中飞窜。一时亦无法逃脱。青松冷叱一声,身后青焰虚影中迸发出万道赤火,形态犹如一条条螭龙,空气间隐生出嗞嗞地声响,冒出一缕缕紫烟。

  正时,万道赤火发动疾冲向蛇郎身处,只见那蛇郎轻吐蛇信,毫无惧怕,皮层上的圆形案路顿然起出一股股妖异的乌烟,烟气早已升腾当空,化作百条蛇尾并不悬浮立定,瞬息间早已俯冲前去,与那万道赤火一汇合,登时的天地电光火石,无尽雷光飞电在山脚频频闪动,甚为曜目。

  之后的一片雷光逐次落息,山脚之下瘴烟滚滚,浊气凶凶。

  登时,一阵沉浑的暴响从当空震荡而出,惊起林中的鸟兽,是以免不了响出一声声的低吼悲鸣。青松见自己与对手交为平手,忿恨地顿了顿脚,仿若颇为不服。蛇郎张口吐出一滩血水,血水当中不绝有黒霾冒出,正时雾霾渐沉渐深,已将蛇郎整体护罩而下,使旁人无法识清。只是看出深密的阴霾在眼帘间飘动,甚为诡异。青松知晓这乃是御防的一门妖法,趋身而上,祭起仙剑,身后重现一幢青焰虚影,仿佛存于虚无间,并未对外界产生高温。

  说时迟,那时快。护罩蛇郎的黒霾中迸发出足有千道白练,犹似雪泉,喷珠卷玉,全无瑕疵。千道白练来势当疾,比箭矢射速高上几分,带动一阵极寒之气,令得山脚一片草木尽数生出冰屑,摇曳不止。登时如树摇雪雹,花摇冰霜。白练沿一条古怪弧线迸发而去,直投入青松的身处。青松见这妖法不容小视,定然是采集天地的极寒之物修炼而成,只恐世上一切的平凡火种未能克制这种极寒之术,遂双手一结诀法,好似一铜锣状,手指间泛发紫光,身后的青焰顿有流动之势,化为灵活的气体流散于青松掌间的紫光中,紫光一经青焰供养,光芒变化为金色,甚是美奂。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第三回·终)

  散人曰:莫桑,莫离乃剑仙与青松离别的衬物,不在意下。“剑魂”开辟乃是一亮点。又写灵宿剑仙事务缠身,先走脱了。师徒俩相别之景甚为生动。灵宿剑仙又通知未来,知晓青松今后遇上厄劫,送予三副锦囊,此乃三块伏笔也,妙哉!作者运用甚是巧妙,为今后情节发展一定的作用。后写无名冷身死,青松虽满心愁楚,却不表于面色上,无名冷得以安心羽化,为以后“无名冷”重生世间,辅助青松埋了伏笔。回末开始写罗京之事,蛇郎为报剑仙杀它双头之仇,寻至青山,最终同青松遇见。作者又言:蛇郎乃穷追不舍之徒,世间亦有之,写它不是于无端时期写将而出,却是另外有意。生活中人往往便有像蛇郎,乌剑少主的恶险影迹。青松与蛇郎战斗未果,是最后的伏笔,以来引第四回。蛇郎带来的武士为旁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