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约法三章曹营哗然(上)
作者:新手上路了      更新:2022-11-07 23:54      字数:5434
  书包vip www.shubaovip.com,最快更新关羽最新章节!

  第十三章约法三章曹营哗然(上)

  第十三章约法三章曹营哗然(上)

  1

  城中空地上,蔡阳在指挥士兵连夜堆放柴草。地上已堆好几处,蔡阳还让再堆。

  “再堆多些,一起放火!”

  街口,于禁也在指挥士兵在夜色中堆放柴草。于禁也在催促。

  “快!再多堆些!”

  桥头,李典还是在指挥士兵堆放柴草。李典一边亲自去抱柴草,一边催促。

  “快堆!”

  大街上,几十步一堆几十步一堆的柴草,已堆了一串。

  曹操还在亲自指挥人马堆放。

  “快点!再多堆些!”

  随在曹操身边的夏侯渊甚是不解。

  “丞相,堆那么多何用?”

  曹操笑了笑。

  “城中火势越大,那关羽就越心慌。懂么?”

  土山顶,关羽正在打盹。

  执哨的士兵突然大惊。

  远处的下邳城中,突然四处燃起大火。

  执哨的士兵急忙去推关羽。

  “将军!你看!”

  关羽一惊而起。

  远处的下邳城中,四处大火熊熊。

  关羽大惊。

  “不好!下邳失了!”

  将士全都惊醒了,一齐吃惊地望着。

  关羽提刀上马,大声下令。

  “快!随我杀回下邳!”

  关羽一马当先。

  众将士也紧紧相随。

  可是,快到山脚,曹军中又一阵锣声,千万支箭又一齐射来。

  关羽急忙勒住马。

  待乱箭稀落下来,关羽又率人马向前冲。

  乱箭又骤雨般飞来。

  关羽只好率人马后退。

  关羽退回山顶,在向十来个士兵小声授计。

  十来个士兵听着,频频点头。

  十来个士兵领令后,便往马尾上绑起树枝来。

  夜色中,关羽率领人马,在悄悄潜下山。

  十来个马尾上绑着树枝的士兵,在近山脚处驱马奔跑。

  树枝在地上拖起哗哗响声。

  他们跑到何处,曹军的乱箭就射向何处。

  土山一侧,关羽率人马,已悄悄潜近山脚。

  关羽一马当先,杀向包围的曹军。

  众人也一齐呐喊着,紧随关羽冲杀。

  曹军中又一阵锣响,随即便是一阵乱箭。

  箭如飞蝗,关羽与众人抵挡不住,不得不又退回。

  土山顶,关羽神色痛苦地望着下邳城。

  城中火光熊熊。

  关羽愧疚不已。

  “兄长将嫂嫂重托于我,今却失于城中,如何对得起兄长?”

  关羽望着城中熊熊大火,痛悔不已。

  “我本知城中兵少,不可轻战。可我怒火冲昏头脑,中了曹贼诡计,悔之晚矣!”

  关羽神色痛苦茫然,仰望茫茫夜空。

  夜空一片昏暗。

  “兄长与三弟知我在下邳,为何不来相投?若我兄弟三人在此,曹贼如何得手?兄长、三弟,你们到底在何处?”

  关羽又痛苦地想起来。

  “我原想,我守住下邳,兄长与三弟便好来投。今下邳若失,我亦不知浪迹何方,如何与兄长与三弟再聚?”

  关羽想到此,无助地仰天叹息。

  两行冷泪悄然滑落。

  次日凌表,东方已现一抹亮色。天地间缭绕着淡淡的轻雾。

  土山顶,关羽神色严峻,在山顶眺望。

  远处的下邳城虽显朦胧,然已复归平静。

  关羽的心,却不平静。

  “城中一夜大乱,不知嫂嫂如何?”

  关羽又看山下。

  土山下,曹军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不知围了多少重。

  关羽见了,并无所惧,反而暗暗下定了决心。

  “无论围多少重,我都将杀出去!”

  关羽又看周围。

  周围百十个将士或坐或卧,都在闭目养神。

  “此时,彼等又困又饿,皆因我轻动所致,我有愧呀!我将拼死杀条血路,将彼等带出重围!”

  关羽振奋精神,提起了青龙刀,心中暗想。

  “青龙刀啊青龙刀!该你大显神威了!”

  提起刀后,关羽才发现,经昨日一天砍杀,刀口已很钝了。刀口上,还有一些小卷或小缺。

  关羽又看了一眼山下重围,心中思忖。

  “刀已不快,如何杀出去?”

  关羽举目四顾。

  不远处,有块石头。

  关羽过去拣起石头,又回到原处,用石头“哗哗”地磨起了青龙刀。

  磨刀声惊起了周围将士。

  众人也纷纷起身,四处寻找石头,磨起了刀枪。

  关羽磨好刀,起身呼呼地舞了几下,便提刀上了马。

  “诸位!汝等饿困交加,皆因受我所累。关某十分歉疚!今愿随我者,紧跟我马后。待我杀出血路,一道冲出重围。不愿随我者,便都降了吧。”

  众将士听了,纷纷站到关羽马后。

  关羽见众将士仍紧紧相随,倍感振奋,拍马当先,冲下山去。

  这时,张辽出现在山下。他单骑提枪,一边催马上山,一边大喊。

  “云长兄!且慢下山!云长兄!且慢下山!”

  关羽见张辽边喊边奔上山来,便勒住了马。

  待张辽奔近,关羽开了口。

  “文远此来,可是相敌?”

  张辽听了,赶紧掷枪于地,连连摆手。

  “非也!非也!兄长曾救我命,小弟怎敢与兄长相敌?夜闻兄长被困重围,深为不安,便一早从城中赶了来。”

  关羽一听张辽来自城中,连忙问。

  “城中一夜不宁,不知我两位嫂嫂如何?”

  “丞相有令,不得惊扰!兄长大可放心。”

  关羽一听,一下警觉起来。

  二人下了马,就地坐在山上。

  “文远此来,可是想说关某?”

  关羽语气虽显平静,神色已明显不悦。

  张辽笑了笑。

  “非也。昔日蒙兄救弟,今日弟安得不救兄?”

  关羽听了,神色开朗了些。

  “如此说,文远此来,将欲助我?”

  张辽又笑了笑。

  “亦非也。”

  关羽立即拉下了脸。

  “既不助我,此来何干?”

  此时,下邳大堂中,正灯火通明。

  曹操神色兴奋,高坐正中。

  曹丕立在曹操身边。

  众文武匆匆而来。有的还在边小跑边整衣。

  “丞相,下邳已得,刘备已破,仍早早相召,不知有何大事?”

  “说降关羽之计,今至决胜之时,岂非大事?”

  众文武听曹操如此一说,不少人都露出了不以为然之色。

  蔡阳还不满地嘀咕了一句。

  “一早即起,原是为此!”

  曹操注意到了有人不满,立即冷着脸开了口。

  “我聚汝等,便为及时应对。若张辽往说不成,我将如何?汝等当早谋良策。”

  土山顶,关羽明显面带恼色,盯着张辽。

  张辽却仍然笑着。

  “玄德不知存亡,翼德不知生死。昨夜曹公破下邳,军民无害。兄之嫂嫂,丞相特差人护卫,未曾惊扰。所言诸事,皆兄牵挂者也。弟特来报兄。”

  关羽越听越怒。待张辽说完,勃然而起。

  “汝之所言,句句说我!今虽处绝地,我视死如归!汝速速下山,待我来战!”

  下邳大堂中,曹操在踱着。

  文武中,已有不少人面露烦色。

  曹操突然停下,转对众人。

  “张辽已去许久,仍无音讯。汝等以为如何?”

  文武中,有人懒洋洋地回了一句。

  “我等亦不知如何。”

  曹操听了,一愣。

  土山顶,张辽大笑起来。

  “兄之所言,岂不为天下所笑?”

  关羽仍怒形于色。

  “吾仗忠义而死,岂为天下所笑?”

  张辽并不在意关羽已发怒,仍然笑着。

  “兄今即死,其罪有三。安得不为天下笑?”

  关羽听了,一脸困惑。

  “我有三罪?你且道来。”

  张辽面带笑容,拉关羽坐了。

  “当年,兄与使君结义,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兄即赴死?若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得,岂不负当年结义之盟?”

  关羽听了,一愣。

  张辽抬手于关羽面前,压下一根指头。

  关羽看了一眼张辽压下的指头,没说话。

  张辽见了,继续说。

  “此前,使君以家眷托附于兄。若兄赴死,二位夫人必失所依,岂不负使君重托?”

  关羽听到此,沉思起来。

  张辽压下了第二根指头,见关羽沉思,又接着说。

  “兄武艺超群,满腹经纶,不思助使君匡扶汉室,造福苍生,却欲无谓赴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是罪?”

  关羽听了,良久沉吟不语。

  张辽见了,却暗自高兴。

  2

  曹操望着厅外,已面露焦躁之色。

  曹丕立在曹操身边,不敢露颜色。

  众文武却与曹操相反,面露无奈之色。

  这时,曹操突然高声呼叫起来。

  “来人!”

  左右应声而出。

  “在!”

  “速去打探,务得张辽说降消息!”

  “是!”

  左右领令而去。

  文武中,好几人都情不自禁地摇头。

  山顶,关羽一脸困惑,望着张辽。

  “汝称我有三罪,我当如何?”

  张辽听关羽如此问,心中暗喜。

  “好!有希望了!”

  张辽心中想着,又平静地开了口。

  “今曹公领军二十万,兄仅一人。兄若力战,必死无疑。徒死无益,不若暂投曹公,却打听使君音讯。如知何处,即往投之。如此,一者可保兄之嫂嫂,二者不悖桃园之盟,三者可留有用之身。避三罪,得三便。弟乃忠言,兄自详之。”

  关羽听了,起身转来转去。

  张辽知关羽心有所动,也不再言。

  片刻之后,关羽停了下来。

  “汝有三便,我有三约。如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我宁负三罪而死!”

  听了关羽的“三约”,张辽立即赶回了城中。他兴冲冲地进了大厅。

  曹操一见张辽神色,顿时兴奋起来。

  曹丕与众文武也陡然来了精神。

  曹操兴奋地离座迎向张辽。

  “文远,如何?”

  “关羽愿降,然有三约。”

  一听关羽愿降,曹操立即喜出望外。

  “快快讲来!”

  “一、彼与使君有誓,共扶汉室。今只降汉帝,不降丞相。”

  众文武一听,顿时一片哗然。

  “甚么?”

  程昱又是第一个叫起来的人。

  “不降丞相?还叫降?”

  蔡阳夸张地挥着手高叫。

  “天下奇闻!降者竟敢欺主!”

  曹操却依然笑着。他抬手压了压。

  众人静了下来。

  “吾本汉相,汉即吾也。此可从之!”

  曹操话音一落,众文武又是一片哗然。

  “丞相!不可呀!”

  夏侯渊立即闪身而出,高声谏阻。

  “丞相,那关羽向来心高气傲,丞相如此,岂不助其气焰?”

  蔡阳是个最善扇风点火的角色,此时又开了口。

  “关羽如此渺视丞相,岂可任之?”

  曹操挥手打断了众人的喧哗。

  “休再多言!吾意已决!”

  众人听曹操语气决然,虽心中仍不平,口中只好不言语了。

  曹操又转向张辽。

  “文远,你且说其二!”

  “二、使君俸禄,用于赡养其嫂。一应上下人等,不许到门!”

  曹操一听,笑了。

  “汝回告云长,使君俸禄,此后加倍!至于严禁内外,乃家法,自不待言!且讲其三。”

  “三、倘有使君信息,任其自去,虽远必往。”

  曹操一下愣了。

  曹丕与众文武都愤愤难平了,但只窃窃私语,未再喧哗。

  不少人则神色紧张地注视着曹操。

  曹操沉吟良久,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

  “如此,我养云长何用?此事,断难从之!”

  曹丕与众文武紧张的神情一下松弛了,纷纷点头称是。

  蔡阳、程昱等人还露出了笑容,兴奋地与身旁的人以示相庆。

  这时,张辽笑了笑,开了口。

  “豫让‘众人国士’之论,丞相当知?”

  “我知矣。”

  “丞相,欲得国士,必优待之;待之从优者,国士便从之。豫让之论,古今同理也。”

  曹操听了,神色渐渐释然,连连点着头,慨然相应。

  “文远之议甚当!刘备待云长恩厚,吾以更厚恩待之,何忧云长不服?文远速速往告云长,吾愿从此三约!”

  曹操三约皆从,令张辽甚为欣喜。

  “是!”

  张辽应了,转身欲去。

  程昱叫了起来。

  “文远且慢!”

  张辽停下了,却望着曹操。

  程昱叫过,出班跪地。

  “丞相!不可啊!”

  众文武也一齐跪下,齐声相阻。

  “丞相!不可啊!”

  曹操之意为众人所阻,不禁恼怒起来。

  “为何不可?”

  “常言道:欲壑难填。若任关羽自去,稍不遂意,彼便可去!丞相如之奈何?”

  “任其自去,须得知使君消息,与是否遂意无关!”

  曹丕听了,心中暗想。

  “我便将刘备除了,看他从何处得到消息!”

  曹丕心中虽如此想,脸上却仍旧不露声色。

  郭嘉这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丞相,云长仗义,非比常人。刘备虽败,然死生未卜。若果有刘备消息,云长要去,如之奈何?”

  曹操听了,笑了笑,信心十足地开了口。

  “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云长仗义,我便以义服之,更令其铁心向我,岂不更好?”

  曹操如此厚爱关羽,令蔡阳已生妒意。

  “丞相!我等皆知您招关羽心切。急切之下,常易失之偏颇啊!”

  曹操听了,断然而言。

  “我自有数,汝等休再多言!都散去吧!文远,你且速去!”

  “是!”

  张辽应声而去。

  曹操也不理众人,自己先去了。

  曹丕赶紧跟上。

  众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郁闷起身,怏怏离去。

  张辽面带喜色,又回到山顶。

  关羽迎了上去。

  张辽先开了口。

  “兄长三约,丞相慨然相从。兄长还有何疑虑?”

  “请文远回禀丞相,暂且退军,容我入城禀过嫂嫂。嫂嫂允了,此事方可定夺。”

  张辽怔了一下,随即笑了笑,一时未答。

  关羽见了,又开了口。

  “文远可是为难?”

  张辽想了想,一口应了。

  “好!待我回禀丞相。”

  众将归营后,仍闷闷不乐。

  一小校进帐传令。

  “丞相有令:”

  众将一齐单腿跪地,俯首领令。

  “所有人马,退军三十里!即刻动身!”

  众将一齐抬头,无不惊讶。

  “为何退军?”

  “关羽要丞相退军,以便进城禀告其嫂嫂。”

  众将闻言,尽皆大怒。

  “甚么?”

  一小校快马来到山下。

  夏侯dun、许褚、徐晃三将迎上。

  “丞相有令:”

  三人单腿跪地,俯首听令。

  “所有人马,退军三十里,即刻动身!”

  三人闻令皆惊。

  “我等已困关羽于绝地,为何退军?”

  “关羽要丞相退军,以便进城禀告其嫂嫂。”

  三人闻言大怒。

  “甚么?竟有此等荒唐事?”

  许褚一冲而起,挥着手大吼起来。

  “我等退军,纵关羽于绝地,如何可以?”

  徐晃也甚是不解。

  “是啊!如此,岂不是困龙入海,饿虎还林?”

  夏侯dun来得更干脆。

  “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等不撤!”

  小校听夏侯dun如此说,立即开了口

  “夏将军,丞相特令:无论何人,违令立斩!夏将军且自斟酌。”

  三人一听,都傻眼了。

  关羽要曹操撤军,曹操竟下令退军三十里,令众文武大为愤慨。众人齐聚大厅,求见曹操,以图阻止。

  此时,大厅里人声鼎沸,众文武齐聚厅中,人人义愤难平,争相怒斥。

  蔡阳这回抢在了程昱之前。

  “关羽太不自量!简直得寸进尺!”

  程昱也立即叫了起来。

  “关羽狂妄之极!居然要丞相撤军!”

  夏侯渊也挥着手大吼。

  “此时便所求无礼,日后不知当如何?”

  这时,曹操出来了。

  人们一见曹操,更像油锅里溅了水,顿时噼噼叭叭地炸开了。

  程昱一见曹操,便叫了起来。

  “丞相!断不可撤军啦!”

  众人也一起愤然大叫。

  “是啊!丞相!”

  荀yu虽未叫喊,但阻止之意甚明。

  “丞相,关羽多谋,若其使诈,我军尽撤,关羽据城,我再难诱之出城,如何是好?”

  曹操以手示意。

  待众人静了下来,曹操才神色平静地开了口。

  “云长乃义士。言必信,行必果,不必虑此!”

  蔡阳听了曹操之言,仍竭力反对。

  “丞相!不论关羽使诈与否,此风皆不可长呀!”

  夏侯渊也附和。

  “是啊!我等久随丞相,谁敢如此狂妄?”

  曹操笑了笑。

  “我以义服云长。若此事见疑,便不能应,如何服之?”

  不少人一听,已有所悟。

  程昱却仍不罢休。

  “丞相,撤军事大,非同儿戏呀!岂可因一降将擅撤?”

  “撤军事大,我岂不知?”

  “丞相既知,为何还撤?”

  曹操淡淡一笑。

  “我应云长,可撤大军,前无古人,岂不更显我大义?”

  不少文武终于明白了曹操的用意,纷纷点起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