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神秘客人
作者:月溪汐      更新:2022-10-26 05:28      字数:2158
  书包vip www.shubaovip.com,最快更新娇贵最新章节!

  尉迟焘见莫管家对那客人的求见,并没有特别多的表情,便询问,“是揭榜的大夫吧。”

  “兴许是时间太短,尚无大夫揭求医榜,不过看客人的打扮,有些穷酸,像是个大夫,又不像。”

  “我本还想着,民间可能会有奇人奇招,看来他高烧不治,肺腑尽碎的症候无人敢医……那只能听天由命,等着料理后事了,莫总管,他的棺材预备好了吗。”

  “已经预备好了,等这年轻人不治身亡,便可入殓,到时只等那姑娘的意思,送到他自家祖坟上葬了就可。”

  莫管家回答着,心里却有些愤愤,马车行在路上,平白无故地捡来两条命,这救了一条,还要负责另一条的送殡,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尉迟焘听罢,忽然想起花遥,觉得花遥禁不起生离死别的打击,便驳回莫管家的意见,道:“万万不可让她知道他的情况,吩咐婢女婆子也别乱说,只说在养伤吧。”

  而后,他又嘱咐四位大夫道:“各位叔伯们,也千万别让那姑娘知道他的情况,否则,那姑娘的性命可能也保不住。”

  四位青衣大夫皆应了,循着轮班制度,只留一个大夫守在松风堂内,其余三个休息去了。

  尉迟焘赶着会客,便走出松风堂,皱着眉头,行在积雪的小路上,心觉厌烦,便向莫管家核实事情。

  “密函上说,她明天,要来别院?”

  “不知为何,好像说是想少爷了,车马已于今天中午出发,因是载了贵妇,路上又有雪,马车行的慢,必须夜宿客栈,所以得明日傍晚才能抵达,马车自然比不上骏马的半日脚力快。”

  “半日?”尉迟焘摇头自嘲。

  “可不就是半日吗,杏花小镇距离皇城快马半日便到,若是道路状况好,马车一日也就到了,少爷,我们上次来这里,不就用了不到一日。”

  莫管家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少爷和少夫人的事,他不想掺合,也掺合不起,便每每只是就事论事,让少爷来做论断。

  花遥和叶远,是尉迟焘破曙时才救回来的,半日之后,中午时分,和硕公主百里沁雪,恰巧决定启程来探望夫君,这是不是也太巧了!

  只可惜,百里沁雪没有像尉迟焘一样的天分,没能养几只不畏寒冬酷暑、风雷雨电的信鸽,否则,她一起早接到密信,就该从皇城风风火火地向杏花小镇进发了吧。

  “公主的眼线可真多,有她在,常意外,就差意外怀孕了。”

  尉迟焘无奈摇头,却是兵来将挡的从容样,他稍稍领先了莫管家一个身子,快步朝漪澜阁走去。

  客人正微垂着眼帘,轻嗅着缭绕的上好沉香。

  尉迟焘可想不出,他的客人竟是……

  ***

  听到门外窸窣的脚步声,客人已经起身,向刚到近前的尉迟焘行了作揖礼。

  “见过尉迟公子……”

  尉迟焘也回礼作了一揖,转而抬头看向眼前的年轻男子。

  此人已过弱冠年岁,身高八尺,实乃长腿美男,并不着挡事的袍子,而是穿着深绿色长襟小袄,加深绿色束腿粗布裤,就好似现代手术室医生穿的那种绿衣服。

  时令逼近小年,气温越来越低,他却连一件遮风的皮大氅都没有披挂,正是一副好行事的利落模样,他眉眼深邃,脸俊如画,唇略薄凉,整体观感极俊逸洒脱,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距离感。

  尉迟焘客气地询问:“敢问阁下是?”

  “在下上官氏,看到求医告示,特来替两位病人诊治疑难。”

  上官大夫声如钟磬,听的尉迟焘略一顿身形,上官氏?

  “上官”可是大姓,除了蜀国名医上官泰,他并没有听说这里有落魄游医,能冠上官之姓的,可是上官泰他老人家,恐已是两鬓斑白了吧。

  尉迟焘不敢怠慢,也不想轻信于他,便试问道:“既是医者,为何不揭了求医榜再来?”

  “尉迟公子,恕在下不解,倘若我揭掉那榜,别的医者还怎么知晓这里有重病患呢?”

  尉迟焘微微点头,心道,天下已少见这种不喜据功之人。

  “那请问,上官大夫可有妙方医治我那两位病人?”

  “办法倒是有,但需要亲自确认病情才能下定论。”

  尉迟焘也不啰嗦,爽快决定道:“如此,还请上官大夫速速前去诊治。”

  不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尉迟焘并不愿多加揣测上官大夫的身份。

  他能治病,他愿付钱,各取所需便好。

  ***

  松风堂内,燃着怡神安神的薰衣草香料。

  然而尉迟焘的心根本就无法宁静下来。

  “上官大夫,真的一锤定音了吗。”

  尉迟焘方才已经听了上官大夫的诊断,明确得知叶远最多不过三日的性命,这和尉迟府上四位大夫的说法一致。

  上官大夫与其他大夫一样,都是*凡胎,并无力回天,然而他说,他能辅以针疗让叶远清醒过来。

  仅此而已,并不能让他多活一天。

  上官大夫用艾草熏疗叶远身上入针之处的肌肤,又用艾叶制成的艾绒烧出火来,细细烤了寸长银针,才轻轻将银针捻入叶远的各处穴位。

  许久之后,上官大夫已是满头大汗。

  “这最后一根针,是第九九八十一针,进针后,可以将他激发醒来,使其高烧之症全退,并且,一旦退热,他的身体就会阴阳紊乱,出现回光返照的好状态,一旦再次病倒,只能准备棺材入殓便是了。”

  尉迟焘权衡之下,叹声应道:“请上官大夫,进针吧。”

  “还有,这根银针扎在他的记忆之穴,若日后取下,他必或长或短的失忆。”

  “人之将死,哪里还能管那许多,请进针吧……”

  尉迟焘说的很有底气,他知道只剩三日性命的人,若要那“日后”之计,简直就是个笑话。

  如果叶远能够醒过来,总比一直睡到死去要好,如果花遥正在这里,肯定也会选择这条路。

  即便,本以为一个人能长长久久地活下去,却立刻死了,比知道一个人病入膏肓,渐渐地死了,要痛心百倍,万倍,甚至无法接受。

  “一刻钟后,我来取针,现在所有人都退出去吧,他需要独自承受血液逆流的痛苦。”

  应声,包括几位大夫在内的所有人,都退出了松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