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还素膏
作者:水红xl      更新:2022-10-18 07:46      字数:2193
  书包vip www.shubaovip.com,最快更新红妆名捕最新章节!

  051还素膏

  怡香楼里的妈妈“哎哟”一声,挥着帕儿,“李公子可真热心,姑娘们,还素膏到了,有三十瓶,需要的快来买呀。”

  有人听到这声儿,尤其是上回用过的六人,立时冲了出来,不说多话,先抢一瓶再说,这药是有作用的,效果明显,抹了几日后,比以前的症状就减轻了,首先不骚痒了,身上的恶臭味也减淡了。

  “我们家公子说了,这还素膏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最是个好的,可是神医华佗传下来的秘方,后一有缘人,在一个古墓中重得此方。只得三十瓶,多的没有了,需要的姑娘快来买。”

  无病还能防病?

  这敢情好!

  没病的姑娘也奔了过来,拿着银票也抢一瓶。

  不到半炷香,三十瓶也卖干净了。

  十六得了银票,笑呵呵地提着空箱子离开。

  另一家青\楼的姑娘听说怡香楼姑娘在买还素膏,赶了过来时,早就没有十六的影子。

  “香妈妈,你与李公子相熟,再托他帮我代买几瓶。”

  一看那晶莹剔透的漂亮瓷瓶,这还素膏定然与玉肌膏一样,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听用过的姑娘说,这东西真能治好那种病。

  这对她们来说,无疑就是福音。

  十六回到李记,垂手禀道:“回公子,半炷香就卖完了。”

  李观心下大喜,看来唐家便是冲着还素膏去的。

  不,他依稀记得上回江若宁与他提过,好像还有更好的。

  黄昏,江若宁带了河塘村的近十名女客回江宅借宿。

  *

  次日一早,江若宁去县衙当差,而众女客依旧去平安村吃早饭。

  江若宁应卯后,便到了李记。

  彼时,阿欢提着她的特意铁皮镀银小药箱已经候在布庄门口,见她过来,唤声“小姐”甜甜一笑。

  “客人们都走了?”

  “是。二喜和竹叶说今晚要再过来住,她们想在县城玩几日才回去。”

  “她们要住,由着她们住就是,但是你的房间不许她们随便入。”

  “阿欢知道,明儿又该刮青霉了。”

  “记得给馒头喷水,不然光刮不喷水,一旦太干就生不出来了。”

  “是。”

  伍管事笑呵呵地道:“江姑娘来了!”

  “伍管事好!”

  江若宁提着药箱,领着阿欢上了二楼。

  阿欢在外头坐着等候。

  江若宁进去后,打开了药箱,“我已经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提纯青霉素技艺。这是注射器,分为注射筒、针头,可直接通过静脉血管进行注射,其效果比抹在患处更直接,药效也更好。事实胜于雄辩,你安排几个患者,我来注射药剂。第一位患者接连注射三天后全部康复,在这之前她抹了七天的药\膏。”

  李观正色道:“还素膏!”

  他居然给药\膏取了名字,江若宁笑了一下。

  “此药不多,只有二十次注射量,你安排一名轻度患者,两名中度患者,再两名重度患者。一名轻度患者,注射加抹药,三天后可痊愈;中度患者为五天;重度患者许在七至十天或更长时间,这要看各人患病时间长短,亦要看其重度情况而定。你再安排一名郎中,我授他注射法子,我会把用具留下。”

  李观点了点头。

  如果此次成功了,就证明此药可以推行,用青霉制药,听起来像是一本万利,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立功的大好机会。

  李家三房,长房便是李族长这房,二房在京城为官,三房便是他的父亲早已仙逝,他自小就担负振兴三房的重任。如果立功,三房便能就此崛起,虽然李家世代经商,可亦有人入仕为官。

  李观唤声“十六”。

  十六立在外头,“另,你走一趟怡香楼,告诉姑娘们,我这儿有灵药能治好她们的病,但只需悄悄带这五人前来。”他提起笔,很快写了一个单子递给十六。

  十六瞧了一眼,应声离去。

  阿欢坐在外头,十六给她倒了盅茶,吃着糕点,一脸的漫不经心。

  江若宁道:“昨儿唐娘子找我了,她知道我治好一个患者的事,怀疑我用了旁的药。”

  虽说他们一直在做交易和生意,但她不想瞒他。

  江若宁觉得与人相处,就应坦诚以待。

  李观道:“我猜到了。”

  江若宁勾唇一笑,他能猜到,她便不说。

  李观提了茶壶,递过一盅茶。江若宁自己说了,心下定是坦然的。

  江若宁一口去了三分茶,他再蓄上。

  “唐娘子娘家大伯是太医院医正,而唐家亦有人在太医院做太医,我想过此事,我不想负你,又不能开罪唐家,曾建议你们两家合作经营,可唐家不乐意。”

  “唐家与李家在祖上结仇,是不可能合作的。既是如此,大家各做各的,而我李家亦有精通医术者,端看谁的本事大。”

  难怪唐娘子当时听到她的建议那一脸怪异的笑容,现下想来,唐娘子是在冷笑。

  江若宁猛地忆起青溪县城还有一家医馆——杏林医馆,“杏林医馆是李家的?”

  李观色唇含笑,“舍弟便是杏林医馆的坐诊郎中,师从我舅父。”

  难怪他一点也不慌乱。

  “早就听人说杏林医馆是李家某位太太的陪嫁铺子,原来竟是令堂。”

  “我外公曾是太医院医正,只是后来卷入宫廷是非死于非命,之后我舅父、表兄弟们再无一人进入太医院。”

  这原是吴家的隐密,可现在他还是忍不住道破,也因此,吴家从此有些落魄,但家中后世子弟还是以卖药行医。吴家在奉天府亦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医馆,不算出挑,但医术、医德却都不错。

  李观的大伯、二伯皆在朝为官,大伯是知府、二伯在礼部任职,在势力方面还真能压上唐家一头。

  若真论起来,李、唐两家的势力还真差不多。

  李观道:“告诉我如何使用。”

  “你……”

  他弟弟是杏林医院的郎中,李观许也是会的,弄不好他母亲就精通医术。

  李观平静如初,“我父亲兄弟三人就他最为年弱,打小体弱多病,为此,祖母特意为他迎娶我母亲为妻,只因我母亲精通医术,又晓保养之术,希望能保他多活几年。不曾想,就在我六岁那样,他到底是去了,只留下我们兄弟与母亲相伴度日。

  我幼时,原是最有学医天赋的,可祖母却不让我学医,独同意我弟弟李阅拜舅父学医。闲来的时候,我便跟着母亲学过一些简单的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