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七十二章 仙府之行(三)
作者:长空飞鹰      更新:2021-04-28 23:24      字数:3009
  所有人都满脸骇然之色,恐慌地仰望着投影,就如同普通百姓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君王,等候他的发落。

  “哈哈……”突然,苍老沙哑的笑声,回荡在仙府内的每一个角落,更如同烙印一样留在每一个人的心灵。

  十息之后,投影笑声停顿,威严犀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少年,纵使少年们再骄傲,在这里也不敢放肆叫嚣,只能低下高贵的头颅。投影的实力,难以估量,远非他们这种蝼蚁修士所能抗衡。

  “小的们,本座五行道人,曾横行诸天,威震寰宇。本座算到若干年后,将有本座的传人现世,现在,你们不必为一些杂草,乱木头,破矿石拼命折腾了。本来这里无忧无虑,绿意盎然,可你们却把这里弄得乌烟瘴气,煞气冲天,哪还有一丝仙灵之气?好了,本座年岁太大,话有点多,请不要介意,不管你们怎么想,可接下来的,贫道所言,尔等必须谨记。”

  众人竖起耳朵,凝神不静气,洗耳恭听,生怕漏掉一个字。

  “本座留下传承,得本座传任承,可习得本座赖以为傲的《大五行遁术》和《大五行真法》,当然,更有道器、宝器和其他顶级功法等着你们……”

  一番极具煽动的话语过后,每一个少年修士的神色都充满渴望,看向彼此的眼神中,杀机更盛。

  众少年哗然,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面现喜色,有的双目放光。秦烈面色怪异,他怎么感觉这五行道人都像一个大忽悠,喜欢先描绘出一张想象中的大饼,完全是报喜不报忧。

  投影的意志可以感觉到每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当发觉这些人充满贪婪或者火热的目光,他眼底闪过一缕浓郁的不屑。

  当然,仙道九门,魔门七派,那么多弟子,不可能每一个修士都被煽动蛊惑,总有那么几个心若冰清,意若磐石的少年天才。

  “小家伙,你不错。”秦烈的脑海中出现一个五行道人缩小般的投影,正以感兴趣的目光注视着他。

  冷不丁这么一句,秦烈如遭雷击,头晕眼花。

  回过神来的他,大怒,向投影咆哮道:“老家伙,你想谋杀啊?有没有公德心啊?岁数大,了不起啊?”

  投影不仅不慢道:“不错,你的无耻已经堪与贫道比肩了。”

  “我靠,算你狠!”秦烈差点儿没被五行道人的投影给噎死,恶狠狠地瞪着他。

  五行道人的笑容突然收敛,变得庄严肃穆:“小家伙,贫道就是五行道人,同样是五行俱全,与你一样,好好表现,希望你度过三关,不要令本座失望。”

  秦烈没好气地瞪着他,牙缝里蹦出一句话:“放心,你行我就行。”

  “有魄力,够霸气。每一个修为通天的修士都必须有大智慧,大勇气,大毅力,你已经具有成为大修士的潜质,本座看好你。”

  说完,秦烈脑海中的投影消散不见,紫府一片清明。

  “都给本座听着,本座曾设下三关。第一关,名为炼心路,没有一颗强者之心,不配做本座的传人;第二关,名为千阶路,没有强大的毅力,同样不配做本座的传人;第三关,名为法体路,心境浑浊,修为不强,本座不需要这样的传人。每一关,都有丰厚的宝藏在等着你们。当然,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原则,本座要提醒你们,实力不济,就不要强撑,以免白白断送了性命。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随后,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入耳,紧接着就是地动山摇大地颤动。远方的地面上升起一座巨大的宫殿,同时一道金色的光柱插天而立,就如同一根撑天之柱,屹立在天地之间,俯瞰天下苍生。

  放下手头上所有的事情,少年们像疯子一样奔向从地底升起的宫殿。

  半个时辰之后,所有的弟子抵达。

  只见宫殿高达上百丈,占地数百亩,一股古朴苍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中,还夹带着大自然的泥土清香,泌人心脾。

  殿身镂刻着各种奇鸟异兽,云霞花草,栩栩如生。

  随后,殿身八方,各出现一道三丈高,一丈宽的气门。气如实质,泛起阵阵涟漪,上面更有点点星光闪烁,明显不是俗物。

  八门,按照八卦排列,分别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进入的门户不同,遇到的危险可能也不同。

  短暂的震惊过后,少年们的头脑被贪婪所充斥,望向他人的目光里,充满狰狞,充满杀机。

  “赶快进啊!”

  “道器是我的!”

  “法宝,功法,都是我的!”不等一些人发疯,少年们疯狂般地冲进一个门户,八道门户皆有人。

  等最后一个弟子散失在宫殿外面,八道门户瞬间消失。

  “炼心路,开启。时限二个时辰。”一个冰寒透顶的声音消失之后,少年们眼前的景象大变。天地,国家,城池,人,兽……

  或金榜题名,或富甲一方,或洞房花烛,或执掌乾坤……

  红尘三千,三千烦恼,如梦似幻,如烟如露,说不尽,道不明。

  各种红尘幻象,皆来诱惑本心,使之堕落,永陷红尘,难以自拔。

  意志强者,汗如雨下,谨守本心,默念清心之咒。

  意志弱者,丑态毕露,劣迹斑斑,不堪入目。

  秦烈此时也是通体湿透,苦苦守护着灵台一点儿清明,不受幻象所拢。本来,秦烈以为自己的心境修行已经够了,可红尘三千一起来,他也有点儿招架不住。

  幻境中,他刚出生,便是天之骄子,母家,父爱,他都拥有,家族更是重点培养。长大后,更是满腹经纶,谋略三千,仅仅二十五岁,便入朝为相,深受皇帝器重。更有爱侣相伴,皇帝赐婚,事业家庭都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他深深地享受这种父慈子孝的氛围,本心浑浊,竟甘愿沉沦在红尘幻象之中。

  “小子,快快醒来……”黄老发现秦烈的异状,大为吃惊,焦急呼唤。可秦烈依然不为其所拢,甘愿在红尘幻象中沉沦,不愿醒来。

  焦急之下,黄老也是心思百转,绞尽脑汁。终于,他有了办法,他突然记起一段发人深省,清静人心的经文: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黄老就如同圣人一般,端坐与蒲团之上,手捧圣贤之书,传播道理,教化众生。

  阵阵朗诵的经文在秦烈心中流淌,宛若道道清泉一般,洗涮掉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之气,让饱受红尘困扰诱惑的本心,又重新燃起智慧之火,内照其心,心神澄明。心生澄明之光,内魔不生,外魔不侵。

  秦烈的脑海中宛若响起了晴天霹雳一般,瞬间驱散了种种红尘诱惑,只剩怀赤子之心的真我。

  冷汗霖霖,心神颤动。

  一颗强者之心,险显被三千红尘所困而湮灭,想起来就是一阵冷汗。

  终于,心魔不生,外魔不侵,秦烈的脑后似乎都隐约现出一圈智慧之光。

  “恭喜你,小家伙,你通过了炼心路。”顿时,秦烈眼前大放光明,一个石台之上,放着三样物品,一个玉简,一把剑,一个玉盒。

  秦烈将玉盒和剑收起,神识深入玉简,顿时大量的信息疯狂涌入紫府。幸好,秦烈已是今非昔比,涌入的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石投大海。

  伏魔大手印?秦烈疑惑万分,暗自思忖道,难不成是佛家功法?

  还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真是一只乌鸦嘴。刚刚想到这里,一座大佛便在脑海中现身,端坐于虚空,神态安详威严,让人忍不住敬仰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