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作者:流星海      更新:2021-04-09 04:48      字数:2604
  么烂。”

  烧麦鸡腿一生吹:“酒店。”

  张弛回过头来,看着林浩天。林浩天右手扶上着他肩膀,眼睛盯着屏幕,“继续。”

  风度翩翩张三胖:“你要不急着走今晚就来我家睡吧,我爸妈出去度蜜月去了,正好不在。”

  罗麦那边仍然在线,但是对话框里沉默了。

  张弛无辜地一摊手。

  “没事,继续和他玩,如果知道地方了你再联系我。”

  林浩天给他留了一串号码。

  林浩天从网吧出去,拿着他和罗麦的合影挨个酒店问有没有照片上这个人来入住。

  台风过境,带来了大范围降水,糟糕的城市排水系统很快不堪负荷,低洼地带没到人的小腿肚,汽车在里面劈波斩浪,溅起大片水幕。

  商店的霓虹招牌在水雾里恍恍惚惚,林浩天艰难撑着伞,只听得见铺天盖地砸在伞顶的雨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浩天在一家快捷酒店前台翻到了罗麦的入住信息。

  罗建以最快的速度从火车站赶过来。

  房间有人来敲门,罗麦喊了一声并没有听到回应,便知道自己被抓住了,他也不恼,把笔记本放到一边,从容不迫去开门,还咬着一颗棒棒糖。

  罗麦只穿着一件衬衣,头发上有水珠,深色裤腿看不出来湿了多少,只是站着的地方没多久就积起了一小片水洼。

  罗建沉默的望着他,没有训斥,眼里含着太多,到嘴边却一句话都没说。沉默横亘在两人中间,罗麦倚在门框上,目光下垂带着漠然,将嘴里的棒棒糖咬的吱吱响。

  “我们谈谈。”罗建终于开口。

  罗麦把棒棒糖拿出来,用一种变声期的难听声音问他,“谈什么?”

  “学习,感情,家庭。”

  罗麦用一种挑衅的眼神看他,同时在审视他的父亲,半晌,罗麦笑了一句,“伪君子。”

  罗建并没有恼,冷静地回答他,“你离成熟还很远。”

  罗麦很反感罗建一副永远沉稳,永远胜券在握的模样。可他越是出言讥讽,越是证明他的渴望。

  罗麦恶劣的笑了。

  笑容里的敌视和怨恨让罗建不舒服,毕竟他们是相依为命的父子。

  罗麦靠近了他的父亲,“让我转学吧,这里我待不下去了。”

  原因是他们两个才能意会的秘密,彼此心照不宣,别人谁也不知道,包括林浩天。

  “爸爸,我输了。”

  林浩天站在酒店大堂里,身上湿漉漉的,裹着罗建的夹克,正拿着前台给的毛巾擦头发。

  “找到了么?”

  罗建的脚步有点沉,林浩天能明显觉得他心情不怎么样,他抻着脖子往后看,然而电梯都上去了也没见罗麦的人影。

  “罗麦呢?没下来?”林浩天忍不住追问一句,难道是刚刚找错了?

  罗建捏了一下鼻梁,“不用管他了,他在这里好好的。”

  林浩天有些纳闷事情走向,罗建是被罗麦气傻了么?

  “他不是要离家出走么?不把他带回去,他失踪了怎么办?”

  罗建犹豫了一下说,“让他走吧,拦不住。”

  林浩天想想也是,总归不能天天拿绳子把人捆住。可是也不能由着罗麦乱跑,尽管有了一米八,可他才15岁,还是个孩子。这样乱跑会有危险。他不明白罗建为什么这么快就妥协。

  很长一段沉默后,罗建才疲惫地说。

  “他要转学,不在这里上学了。”

  是“要”不是“想”,这事情已经定了。

  林浩天愣了,呆呆的问,“他要去哪儿?”

  “去他外公外婆那里。”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惯例前情回顾

  思路已经跑偏,只好改一改。

  第2章苦

  2006年春夏之交,z市很多乡村,依旧很穷。

  市教育局和民政部门按着上级文件指示,举办了第一批一对一扶助贫困学生计划。

  主要内容就是在z市偏远山区选出了几十个特困家庭学生,和城里优渥家庭组成一对一帮扶。罗建作为市里有为的年轻企业家,自然在入选名单之列。

  那项活动很有意思,一定程度上是初代版本的《变形记》,两个家庭结成对子,进行长期资助。除了资助家庭提供金钱资助外,市政部门的初衷也有让贫困学生到城里住几天的想法。但因为不赞同的声音太多,所以也就没有推行,而是组织了一场联谊会,把几十个贫困生拉到城里去,跟资助者交流感情。事后几十个贫困生被向导带领,在城里游学一周,圆满完成。

  罗建按点到会议现场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资助对象是谁,他忘了看资料。时间一到,市政工作的小姑娘带进来一队学生,高矮胖瘦都有,共同特征是都灰头土脸。

  那队灰头土脸的学生按着预先排好的流程,对着台下各位资助者,深深鞠了一躬。

  随后一个组织人发言说了几句,余下的就是今天的谈话环节。

  座位都是提前安排好的,罗建看了一眼跟前的牌子。

  “林浩天”,看样子是个男孩。

  一个干瘦的小孩站到罗建跟前,认真鞠了一躬,“罗叔叔好。”

  罗建有点愣神,“坐。”

  “谢谢罗先生。”

  林浩天小心翼翼拉开椅子,端正坐到罗建对面。

  罗建打量林浩天,皮肤黝黑,因为干瘦而显得脑壳突出,像一根火柴。绿色的高领秋衣外边是一个土黄色的旧夹克外套,袖口已经磨出了窟窿。看衣着,即便是在一群贫困生里,也有些过于寒酸了。但是眉眼之间却又有超乎寻常的镇静,相比于其他贫困生的胆怯,林浩天就坦荡地坐在那儿任由打量,目光里甚至透出一股坚定的意味来,

  罗建有些后悔没有提前看资料,没了解小孩的具体情况。

  “昨天来的么?”

  林浩天一点头,“是的。”

  罗建问完什么时候来的,又问他生活,“吃住还习惯么?”

  “习惯。”

  罗建对这样一个稳重的男孩,言语之间显得有些无措。虽然他也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儿子,但那儿子是个话唠,说话就跟倒豆子一样,不用他起话头。所以到了这里罗建就显得有些词穷了,他也不是太擅长活跃气氛的人。

  和其他组里的温情氛围对比起来,一大一小两个男的,互相干瞪眼,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不好意思我之前没仔细看过你资料,最近太忙了。”

  林浩天摇摇头,“没关系,谢谢您的资助。”

  “你需要什么可以告诉我,能帮的我尽量帮忙。”

  “谢谢罗先生,暂时不用了。”

  罗建和林浩天第一次见面就是这样如此的乏善可陈。期间罗建中途接了个电话回来之后就有些心不在焉,在他第二次低头看时间的时候,林浩天平静的说,“罗先生你有事可以先走。”

  那时候林浩天才十岁,已经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成熟和懂事以及坦然大方的处世风格,即使他生长于闭塞的乡村。这样的孩子显然给罗建留下了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