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作者:自带小板凳      更新:2021-04-01 18:26      字数:2481
  眼道:“你这可说错了,我俩徒弟如今都当着官呢!再说了,你还好意思埋怨别人?我可是听五叔说过,当初你们那辈定的就是让你读书走官路,结果你竟然离家逃跑了……”

  李长奎挠了挠头,气呼呼地说道:“你当他们为啥定我啊,还不是欺负我最小,谁都打不过!”

  智通被叔叔打岔,心情略轻松了些,他抬头朝窗外看了会,突然开口道:“七叔,我觉得我爹真的没死呐!”

  “啊?!你发现什么了?”李长奎瞪大眼,急忙问道。

  智通缓缓摇了摇头,道:“我就是觉得……大姑是为了宗门才装疯,我爹会不会也是为了不把宗门拖下水,就故意假死一盘,让那些人不再想要对咱们动手?”

  李长奎一愣,过了片刻,却忽然说道:“你知道,当初我为啥决定把你送去出家吗?”

  第112章春天到了(抓虫)

  智通愣了下,道:“让我出家,不是因为我揍的那个混混,家里有三品的高官,怕他们报复我吗?”

  李长奎摇摇头,道:“那混混家是有个当官的亲戚,但那亲戚与混混家交恶,并不会为他找你的麻烦。实际上,是老掌门看你成年后,与你爹的长相日渐相似。这才让我带你到慧安这里来出家的……”

  “竟是这样?”智通喃喃道。

  “唉,憋屈啊!我李家大好儿郎,竟只能躲进佛门,以求自保……”李长奎愧疚地搓了搓脸。

  智通伸手,拍了拍李长奎的胳膊,道:“我倒觉得快活呢,听说其他宜字辈的小子,有不少都被逼着相亲呢,倒是我这里清静又痛快,哈哈哈!”

  李长奎白了他一眼,道:“说得好像你不出家,就有一堆姑娘抢着要嫁一样,哼!”

  “老光棍有什么资格说这话?您可没出家呢,还不一样单个蹦着?啧啧啧!”

  “爷爷拍死你个小秃驴!”

  “来啊!洒家如今正手痒得很!”

  “洒家个屁!我踹!”

  叔侄俩都有点一根筋,心酸往事才说完,竟跳将起来,在院子里噼里啪啦对轰起来。

  这二人打得兴起,没注意远处有个苗条的身影一闪而过。

  谢沛皱着眉头回到屋内后,心中又添疑惑。

  上辈子,她并没从智通那里听说过什么李家的秘密。哪怕后来,二人北上投军,直至战死牺牲,也没见过李家有什么人来见过智通。

  到底是为什么呢?

  谢沛一时想不出头绪,只能把这疑惑暂时藏在心里,待将来再寻答案。

  待到二月中旬,李长奎见那疤脸乞丐始终没有再露面,就启程回本宗报信去了。

  与此同时,李彦锦和谢沛为了卫川县的春耕事宜,也忙碌了起来。如今这年月,有金有银,都不如手里有粮来的踏实。

  只是,今年县城附近的公田里,种田却种出了新花样。堂堂县令大人竟然挽起了裤腿,跟着一帮泥腿子一起,下了田!

  中午吃饭时,李彦锦洗干净腿,放下裤脚,去跟送饭过来的媳妇一起共进中餐。

  雇农们不敢骚扰县令和县尉大人,就把一直跟着李彦锦一起种田的梁老汉给围了起来。

  “梁老爷子,您跟着县令在那几块田里忙乎啥呢?”一个厚嘴唇汉子,嘿嘿笑着,开口问道。

  梁老汉微微一笑,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道:“县令大人那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他寻到一种增产的秘法,要试着种一季看看。”

  “哎哟,哈哈,县令大人竟然比咱几十年老庄户还厉害了!”有老把式半开玩笑地说道。

  梁老汉瞥了他一眼道:“若县令大人与咱一样,那他也当不上官老爷了!放心,又不是把所有田都拿来试。再说,这还是公田,咱们种地都是有工钱拿的。就算这季没种好,也不会少你们一个钱的。”

  “诶,咱不是这个意思。”厚嘴唇汉子连连摆手,道:“这不是怕县令老爷没种过地,回头,好心办了坏事吗?”

  梁老汉也不急着说话,他就着菜汤把最后一点粗粮馍馍吃干净,又把衣襟上沾着的那零星面渣都拈到嘴里,嚼巴嚼巴,咽了下去。这才抬起头来,说道:“我反正觉得吧,能把咱们这么多流民都安置下来,每天有活干,有饭吃,还能安然度过匪乱和天灾的县令大人,肯定比咱都更担心粮食的问题。咱们一家出点问题还能朝别家借了应个急。可要是这么多公田出了问题,李大人却是连个借粮的地方都没……”

  他话未说完,之前的老把式就叹气道:“谁说不是呢?所以我就怕大人弄些些不中用的花样出来,担心啊!”

  梁老汉笑道:“咱都能想到的后果,县令大人难道就想不到吗?他既然想到了,还要这么做,必然是心里有数的。这样,咱还瞎担心什么?”

  众人听了,一时也说不出别的话来,只好各自散去。

  不远处,谢沛和李彦锦坐在树下,边吃边聊着。

  “阿锦,听见了吧,那些农户可担心着呢。你这田里养鱼的法子真能行吗?”谢沛给李彦锦夹了筷子韭菜炒鸡蛋,说道。

  “放心吧,我做事绝对靠谱!这法子是真没问题,我如今最多就是还欠点经验。等这一季弄好之后,再种晚稻时,咱就全面推广!”李彦锦握着筷子,在卫川的城郊边,画了一个圈……

  六天之后,梁老汉等人负责的四十亩稻田就平好了土。与其他稻田不同的是,这些稻田比普通水田多出了许多纵横水沟,且都挖得很深。田埂也修得更高更厚,每一块大田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还装上了网眼很小的铁网和木栅栏……

  就在众人都看稀奇一般,围在这四十亩水田周围嘀嘀咕咕时,李县令大手一挥:“放水!”

  高处的水渠口处,有乡勇喝了一声,抽开了挡水的石板,蓄了几日的河水就汩汩而来。顺着沟渠,从高到低,流进了每一块水田。

  此时,雇农们还觉得县令大人亲自照看的那四十亩水田颇为新奇。可直到插秧结束时,却再没见到别的动静

  正当有人耐不住性子,反复询问梁老汉时,多日不见的县令大人又来了!

  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十几两大板车。每辆板车上,还摞着两层水桶。

  随着李彦锦的一声吆喝,乡勇们就把这些水桶抬到了那四十亩特殊的水田边上。

  这时,有几个离得近些的雇农也看清了水桶里的东西,不由惊呼起来:“哎哟喂!竟是小鱼苗子!”

  “弄这么些小鱼崽来作甚啊?”

  “哎呀呀,全倒进去了!全倒进水田里了!”

  “嘿,竟然还朝水里洒麦麸呢,瞧见没?”

  “这县令大人莫不是想把稻田改鱼塘啊?”

  “那可就太浪了!这些